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麼大道理來替自己辯護,這才隻好擺着抱歉得很内疚的臉色,勉勉強強把屁股在唐啟昆的上手頓下去。
“謝謝,”他說。
跟着主人舉起杯子,眼睛瞧着自己的鼻尖。
唐啟昆舀半勺蟹黃魚翅嘗了一口,皺了皺眉,帶點兒京腔叫: “來呀!……這是個什麼玩意,這這這!冷的!——拿去燒過!” 他什麼都要款待得好好的,要叫那位客人受用得舒服。
他檢查一下那幾盤冷菜,摸摸燙壺裡水熱不熱。
一發現點兒精緻的什麼,趕緊就夾着敬到别人面前去。
“這個老伯可以吃點個。
” 一面他在肚裡跟自己打着商量:什麼時候他才該開始那句話。
看來——事情一定可以進行得很順利。
他拿自己來推測别人——知道在這麼個客氣的場所,對方決不至于推辭他,拒絕他。
要是有什麼條件,也不會太苛。
說不定連抵押都不要。
至于利錢的話——真的,看華家裡怎麼開得出口!這裡他大聲叫人把燙酒的水換過,重新替客人斟滿了,舉起杯子來。
“這位老先生——”他很高興地想,“他是個——他是個——謙謙君子。
” 這種人談銀錢交易總是外行。
他簡直想象不出他開口的時候——華老伯會擺怎麼副臉嘴。
難道他能夠推說他沒得錢麼?難道他會突然變得象那些生意人一樣—— “哪,這塊是我們收了二少爺那張田契的收據。
這裡是莊票:本月的月利已經除下來了——月利三分五,一個月共總一百零五元整。
……” 華老伯當然不懂得這一套,不懂得世界上居然還有這些首尾。
他隻知道玩字畫,玩圖章,并且總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
于是唐啟昆熱烈地站了起來,用着要摟抱過去的姿勢,跟那位老伯幹了一杯酒。
他全身有泡在溫水裡的感覺。
腮巴子漸漸發了紅。
跟對方互相拱了拱手之後,他就莊重地把華幼老的學問道德贊美了幾句。
他認為做人頂要緊的美德——正是成了老伯的天性:那就是救人的急難。
他十叔感動地歎一口氣。
唐二少爺瞟了那個一眼,又把話接下去: “我呢——老伯是曉得的,我啊——向來不奉承人,不拿高帽子朝人頭上戴。
我也曉得老伯是——老伯是——我聽老伯常常說:頂不歡喜戴高帽子。
本來是的嘛:我也是這個主張。
” 他自己覺得越說越通暢,道理越充足。
嗓子給放高了些,兩手也活潑了許多,居然照平素那種滿不在乎的樣子點起煙來。
他臉往十爺那邊偏着點兒: “我說高帽子是空的。
象華老伯這個樣子——他老人家的道德……滿腹經綸……他老人家這個樣子,我說啊——真是!城裡頭沒得一個人不佩服,沒得一個人不恭敬。
大家都曉得,一說起來……呃,十爺你看,這真是奇怪!如今這世界居然還有華老伯這種——這種——”他在搜索一個頂确當的名詞,可是想不上來,就仍歸用了那些老字眼——“這種學問道德,這種!我真是越想越奇怪。
……這個樣子——當然羅,要空空洞洞的空帽子有什麼用呢!不歡喜戴高帽子——單隻這一樁——就了不起。
人家學不來。
” “唉,過獎過獎!”華老伯兩手拱到了額頭上,腦袋連連地縮着。
“道理倒的确是這樣一個道理:人家之所以要戴高帽子,就是因為他徒然虛有其表之故。
” 停了停嘴,華幼亭更加謹慎,更加恭敬,好象他在佛像跟前似的: “府上是賢人輩出,在地方上是——隻有你們兩位是如今的中流砥柱。
……” 主人趕緊很響地歎了一口氣,趁勢把話鋒轉到他家的境況。
似乎為了怕他自己膽怯,他一連啜了兩口酒。
臉子皺得苦巴,用種興奮的口氣告訴别人:他自己苦點個不要緊,隻要他的老母,他的寡嫂——能夠安然過點好日子。
“家母将近七十了,将近七十了,唉!”他眨眨眼睛。
“家嫂二十九歲就這,帶着先兄的孤兒。
……我是——老伯曉得的,孝悌兩個字雖然說不來,我總——我總——唉,說起來我真傷心!要她們過這種窘日子——我甯可拿刀子割碎我的心!我呢又不敢告訴她們實情:如果叫她們曉得了,叫她們難過,那我——我這個罪孽就更大了。
” 十爺搖搖頭插嘴: “大家都是不得過,都是不得過!真不得了!” 天色慢慢陰沉下來。
厚塊厚塊的雲飛跑地流着,好象是熔化了的錫——然後凝成了一大闆,重甸甸地壓在人們腦頂上。
大家臉上給映成蠟黃的顔色,還隐隐地透着青光。
他們的動作越來越呆滞,仿佛這悶熱的空氣壓得他們連擡一擡手都很費勁。
随後忽然一陣涼風卷進了屋子,冷水一樣的往他們脊背上一澆:他們一面透過了一口氣,一面可由那陡然來的異感——吓了一跳似的覺得不安。
唐啟昆又埋怨又膽小地——偷偷對天空溜一眼。
他問自己: “這是個什麼兆頭呢?” 他平素常常感到的——那片又象有又象沒有的黑影,現在可變成實實在在,變成看得見摸得到的東西橫在他眼面前了。
“要是烏雲給風吹開了……”他祝着。
桌上的東西似乎亮了點兒。
他
“謝謝,”他說。
跟着主人舉起杯子,眼睛瞧着自己的鼻尖。
唐啟昆舀半勺蟹黃魚翅嘗了一口,皺了皺眉,帶點兒京腔叫: “來呀!……這是個什麼玩意,這這這!冷的!——拿去燒過!” 他什麼都要款待得好好的,要叫那位客人受用得舒服。
他檢查一下那幾盤冷菜,摸摸燙壺裡水熱不熱。
一發現點兒精緻的什麼,趕緊就夾着敬到别人面前去。
“這個老伯可以吃點個。
” 一面他在肚裡跟自己打着商量:什麼時候他才該開始那句話。
看來——事情一定可以進行得很順利。
他拿自己來推測别人——知道在這麼個客氣的場所,對方決不至于推辭他,拒絕他。
要是有什麼條件,也不會太苛。
說不定連抵押都不要。
至于利錢的話——真的,看華家裡怎麼開得出口!這裡他大聲叫人把燙酒的水換過,重新替客人斟滿了,舉起杯子來。
“這位老先生——”他很高興地想,“他是個——他是個——謙謙君子。
” 這種人談銀錢交易總是外行。
他簡直想象不出他開口的時候——華老伯會擺怎麼副臉嘴。
難道他能夠推說他沒得錢麼?難道他會突然變得象那些生意人一樣—— “哪,這塊是我們收了二少爺那張田契的收據。
這裡是莊票:本月的月利已經除下來了——月利三分五,一個月共總一百零五元整。
……” 華老伯當然不懂得這一套,不懂得世界上居然還有這些首尾。
他隻知道玩字畫,玩圖章,并且總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
于是唐啟昆熱烈地站了起來,用着要摟抱過去的姿勢,跟那位老伯幹了一杯酒。
他全身有泡在溫水裡的感覺。
腮巴子漸漸發了紅。
跟對方互相拱了拱手之後,他就莊重地把華幼老的學問道德贊美了幾句。
他認為做人頂要緊的美德——正是成了老伯的天性:那就是救人的急難。
他十叔感動地歎一口氣。
唐二少爺瞟了那個一眼,又把話接下去: “我呢——老伯是曉得的,我啊——向來不奉承人,不拿高帽子朝人頭上戴。
我也曉得老伯是——老伯是——我聽老伯常常說:頂不歡喜戴高帽子。
本來是的嘛:我也是這個主張。
” 他自己覺得越說越通暢,道理越充足。
嗓子給放高了些,兩手也活潑了許多,居然照平素那種滿不在乎的樣子點起煙來。
他臉往十爺那邊偏着點兒: “我說高帽子是空的。
象華老伯這個樣子——他老人家的道德……滿腹經綸……他老人家這個樣子,我說啊——真是!城裡頭沒得一個人不佩服,沒得一個人不恭敬。
大家都曉得,一說起來……呃,十爺你看,這真是奇怪!如今這世界居然還有華老伯這種——這種——”他在搜索一個頂确當的名詞,可是想不上來,就仍歸用了那些老字眼——“這種學問道德,這種!我真是越想越奇怪。
……這個樣子——當然羅,要空空洞洞的空帽子有什麼用呢!不歡喜戴高帽子——單隻這一樁——就了不起。
人家學不來。
” “唉,過獎過獎!”華老伯兩手拱到了額頭上,腦袋連連地縮着。
“道理倒的确是這樣一個道理:人家之所以要戴高帽子,就是因為他徒然虛有其表之故。
” 停了停嘴,華幼亭更加謹慎,更加恭敬,好象他在佛像跟前似的: “府上是賢人輩出,在地方上是——隻有你們兩位是如今的中流砥柱。
……” 主人趕緊很響地歎了一口氣,趁勢把話鋒轉到他家的境況。
似乎為了怕他自己膽怯,他一連啜了兩口酒。
臉子皺得苦巴,用種興奮的口氣告訴别人:他自己苦點個不要緊,隻要他的老母,他的寡嫂——能夠安然過點好日子。
“家母将近七十了,将近七十了,唉!”他眨眨眼睛。
“家嫂二十九歲就這,帶着先兄的孤兒。
……我是——老伯曉得的,孝悌兩個字雖然說不來,我總——我總——唉,說起來我真傷心!要她們過這種窘日子——我甯可拿刀子割碎我的心!我呢又不敢告訴她們實情:如果叫她們曉得了,叫她們難過,那我——我這個罪孽就更大了。
” 十爺搖搖頭插嘴: “大家都是不得過,都是不得過!真不得了!” 天色慢慢陰沉下來。
厚塊厚塊的雲飛跑地流着,好象是熔化了的錫——然後凝成了一大闆,重甸甸地壓在人們腦頂上。
大家臉上給映成蠟黃的顔色,還隐隐地透着青光。
他們的動作越來越呆滞,仿佛這悶熱的空氣壓得他們連擡一擡手都很費勁。
随後忽然一陣涼風卷進了屋子,冷水一樣的往他們脊背上一澆:他們一面透過了一口氣,一面可由那陡然來的異感——吓了一跳似的覺得不安。
唐啟昆又埋怨又膽小地——偷偷對天空溜一眼。
他問自己: “這是個什麼兆頭呢?” 他平素常常感到的——那片又象有又象沒有的黑影,現在可變成實實在在,變成看得見摸得到的東西橫在他眼面前了。
“要是烏雲給風吹開了……”他祝着。
桌上的東西似乎亮了點兒。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