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不過他相信自己不會上當。
華老頭隻瞧見眼面前的好處,硬要五分利。
可是這種人不懂得生意經——連押頭都不好意思要。
于是他也象華幼亭那麼坐得挺直,不斷地提醒自己: “留神點個,留神點個!隻要把現錢搞到手,那就——唵!” 華幼亭老先生可拿出誰畫的冊頁來,一張張翻着,指指點點談着,他聲明他頂愛的是山水跟人物。
“二先生你看看:這個題的跋也就不俗。
……不錯,府上藏的人物畫是很多的。
” “有一堂王小某①畫的屏。
” ①王小某:王素字小某,揚州人,清代畫家,擅長仕女畫。
“哦,我聽說還有仇十洲②的冊頁。
” ②仇十洲:仇英号十洲,太倉人,明代畫家,擅長畫山水、人物。
“那是——那是——不大那個的,我們藏起來不讓小孩子看,那是——” “唔,恐怕是仕女畫。
呢,二先生能給我看看吧?……還有王小某的,小弟也想拜觀拜觀。
”一随後他老先生又把話題轉到了金石。
他向來聽說唐家有幾顆文三橋③的圖章,也想要欣賞一下。
不過還是仇十洲的作品對他格外有興味些。
③文三橋 文彭号三橋,蘇州人,明代篆刻家。
“一共有幾幅。
那冊頁?” “三十六幅。
”—“炒得很,妙得很,”他莊嚴地說。
“這——這跟四幅人物,還有那五顆圖章,小弟下午差人到府上來取,如何?” 老半天唐昆才摸清他的意思:他想拿這三套東西來做借款的抵押。
并且他還解釋了一下: “二先生昨天談到用田契作抵,我是決不敢當的。
但是我要太那個,二先生心裡一定下不去。
這回——隻好暫存在小弟這裡,這些東西。
雖然是摯友,也未能免俗。
這就算是——” 他格格地幹笑起來。
“這算是什麼意思呢?”唐二少爺想,使勁瞅了那個一眼。
那些玩意兒——二少爺從來沒把它們估過價。
他認為應當仔細想一想。
“能夠值這多錢啊?——值一千二啊?” 這可叫人信不過,那位華老伯傻不裡機隻愛玩這一套。
可是今天——别人一把這些畫呀圖章的看得這麼貴重,他唐啟昆就覺得舍不得了。
仿佛他有些家具本來沒有用處,不值一個大的,一下子給誰搶走一樣。
“他想卡住我!” 老實說,華幼亭這種人他才看不起哩。
這老頭兒的來曆就不明白:誰也不知道他老子是幹什麼的。
華家的上人從來沒聽誰談起過,說不定是些泥腿子,或者簡直是差役。
這個華老頭兒自己也沒有提過他的家史,好象他是憑空打地裡長出來的。
他隻告訴過别人——有一位舉人是他的同族,他該叫那個做叔叔。
而那位旅叔又是陝西人! “他是個暴發戶,”唐老二對自己嘟哝着。
“暴發戶——真該死,總是這個樣子!”然後他又拚命去搜尋地方上的那些傳說,那些種種不堪的話。
這麼着他覺得目前這宗交易就好對付些。
他想到了錢老先生那副看不起的神氣—— “華幼亭啊——哼,從前是個青皮,跑跑碼頭瞎混混。
到了北京,不曉得怎幹幾鑽幾鑽,倒當了一屆國會議員!什麼東西嗄!搞兩個小老婆在家裡頭,倒享起福來了!” 唐啟昆嘴角上竟閃了一下微笑。
好象因為對方有許多資料叫他感到滿足,他就要給一種酬報似的,于是他們談判停當了。
他是帶着可憐别人的心情答允下來的。
這晚上他等全家已經睡了,拿電筒去翻那些箱子,蹑手蹑腳的——為的怕大太太聽見。
把那些東西悄悄地挾到華家去的時候,他叫自己相信這一手沒幹錯: “反正不值許多錢。
他是呆頭呆腦的——那個華幼亭。
” 然而他借到手的隻有八百四十塊錢:這裡已經扣掉了半年的利錢。
并且借據上寫明:到期不還,抵押的東西由債主自由處置。
華幼亭老先生沖着客人作一個滿滿的揖: “這幾件就借給小弟拜觀拜觀,妥為保存。
一個月替二先生貼出兩分息,我倒還可以勉強湊合湊合。
至于錢莊裡的拆息,那——那——好罷,也算在我身上罷。
” 唐老二不自在起來。
他仿佛就在一個小屋子裡,地上亂七八糟擺滿了東西,步子都不好跨。
這麼一點個——叫他怎麼用法呢?付付那些居家零碎的賬目都不夠。
他不能在家裡過節:他受不了!這個世界誰都在逼他,在簸弄他。
他隻有到省城去才可以得到點兒安慰:那塊才真正是他的家。
可是在出門的頭一天,還把事情照拂得好好的: “丁壽松——過來!我跟你講句話!” 停了一停。
遞過一張寫了幾個字的紙片: “這是我那邊的地方,有事你就寫信給我。
你可不許亂說,什麼人面前都不許說,懂吧!丁文侃要是家來了,你馬上寫信告訴我。
” “是,是。
” 兩雙眼對着,兩張嘴閉着。
丁壽松似乎還有什麼要說又不敢說,隻咽下一口唾涎。
那位二少爺可移開了視線,起身來忙着收拾皮包: “好了。
沒得你的事了,走罷!我不在的時候你要好好的,嗯?聽見沒有!”
華老頭隻瞧見眼面前的好處,硬要五分利。
可是這種人不懂得生意經——連押頭都不好意思要。
于是他也象華幼亭那麼坐得挺直,不斷地提醒自己: “留神點個,留神點個!隻要把現錢搞到手,那就——唵!” 華幼亭老先生可拿出誰畫的冊頁來,一張張翻着,指指點點談着,他聲明他頂愛的是山水跟人物。
“二先生你看看:這個題的跋也就不俗。
……不錯,府上藏的人物畫是很多的。
” “有一堂王小某①畫的屏。
” ①王小某:王素字小某,揚州人,清代畫家,擅長仕女畫。
“哦,我聽說還有仇十洲②的冊頁。
” ②仇十洲:仇英号十洲,太倉人,明代畫家,擅長畫山水、人物。
“那是——那是——不大那個的,我們藏起來不讓小孩子看,那是——” “唔,恐怕是仕女畫。
呢,二先生能給我看看吧?……還有王小某的,小弟也想拜觀拜觀。
”一随後他老先生又把話題轉到了金石。
他向來聽說唐家有幾顆文三橋③的圖章,也想要欣賞一下。
不過還是仇十洲的作品對他格外有興味些。
③文三橋 文彭号三橋,蘇州人,明代篆刻家。
“一共有幾幅。
那冊頁?” “三十六幅。
”—“炒得很,妙得很,”他莊嚴地說。
“這——這跟四幅人物,還有那五顆圖章,小弟下午差人到府上來取,如何?” 老半天唐昆才摸清他的意思:他想拿這三套東西來做借款的抵押。
并且他還解釋了一下: “二先生昨天談到用田契作抵,我是決不敢當的。
但是我要太那個,二先生心裡一定下不去。
這回——隻好暫存在小弟這裡,這些東西。
雖然是摯友,也未能免俗。
這就算是——” 他格格地幹笑起來。
“這算是什麼意思呢?”唐二少爺想,使勁瞅了那個一眼。
那些玩意兒——二少爺從來沒把它們估過價。
他認為應當仔細想一想。
“能夠值這多錢啊?——值一千二啊?” 這可叫人信不過,那位華老伯傻不裡機隻愛玩這一套。
可是今天——别人一把這些畫呀圖章的看得這麼貴重,他唐啟昆就覺得舍不得了。
仿佛他有些家具本來沒有用處,不值一個大的,一下子給誰搶走一樣。
“他想卡住我!” 老實說,華幼亭這種人他才看不起哩。
這老頭兒的來曆就不明白:誰也不知道他老子是幹什麼的。
華家的上人從來沒聽誰談起過,說不定是些泥腿子,或者簡直是差役。
這個華老頭兒自己也沒有提過他的家史,好象他是憑空打地裡長出來的。
他隻告訴過别人——有一位舉人是他的同族,他該叫那個做叔叔。
而那位旅叔又是陝西人! “他是個暴發戶,”唐老二對自己嘟哝着。
“暴發戶——真該死,總是這個樣子!”然後他又拚命去搜尋地方上的那些傳說,那些種種不堪的話。
這麼着他覺得目前這宗交易就好對付些。
他想到了錢老先生那副看不起的神氣—— “華幼亭啊——哼,從前是個青皮,跑跑碼頭瞎混混。
到了北京,不曉得怎幹幾鑽幾鑽,倒當了一屆國會議員!什麼東西嗄!搞兩個小老婆在家裡頭,倒享起福來了!” 唐啟昆嘴角上竟閃了一下微笑。
好象因為對方有許多資料叫他感到滿足,他就要給一種酬報似的,于是他們談判停當了。
他是帶着可憐别人的心情答允下來的。
這晚上他等全家已經睡了,拿電筒去翻那些箱子,蹑手蹑腳的——為的怕大太太聽見。
把那些東西悄悄地挾到華家去的時候,他叫自己相信這一手沒幹錯: “反正不值許多錢。
他是呆頭呆腦的——那個華幼亭。
” 然而他借到手的隻有八百四十塊錢:這裡已經扣掉了半年的利錢。
并且借據上寫明:到期不還,抵押的東西由債主自由處置。
華幼亭老先生沖着客人作一個滿滿的揖: “這幾件就借給小弟拜觀拜觀,妥為保存。
一個月替二先生貼出兩分息,我倒還可以勉強湊合湊合。
至于錢莊裡的拆息,那——那——好罷,也算在我身上罷。
” 唐老二不自在起來。
他仿佛就在一個小屋子裡,地上亂七八糟擺滿了東西,步子都不好跨。
這麼一點個——叫他怎麼用法呢?付付那些居家零碎的賬目都不夠。
他不能在家裡過節:他受不了!這個世界誰都在逼他,在簸弄他。
他隻有到省城去才可以得到點兒安慰:那塊才真正是他的家。
可是在出門的頭一天,還把事情照拂得好好的: “丁壽松——過來!我跟你講句話!” 停了一停。
遞過一張寫了幾個字的紙片: “這是我那邊的地方,有事你就寫信給我。
你可不許亂說,什麼人面前都不許說,懂吧!丁文侃要是家來了,你馬上寫信告訴我。
” “是,是。
” 兩雙眼對着,兩張嘴閉着。
丁壽松似乎還有什麼要說又不敢說,隻咽下一口唾涎。
那位二少爺可移開了視線,起身來忙着收拾皮包: “好了。
沒得你的事了,走罷!我不在的時候你要好好的,嗯?聽見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