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紀年纂要

關燈
名敬瑭,篡後唐,都汴,至出帝為遼太宗所滅,漢高祖繼之,起高祖丙申,盡出帝丙午,凡二主一十一年。

    自丙申至洪武元年戊申,四百三十四年,高祖丙申。

    七年,天福。

    出帝癸卯。

    四年。

    天福一,開運三。

     漢高祖姓劉,名知遠,繼晉都汴,至隐帝為郭威所篡,起高祖丁未,盡隐帝庚戍,凡二主四年。

    自丁未至 洪武元年戊申,四百二十三年。

    高祖丁未。

    二年天福乾祐。

    一隐帝配二年。

    乾祐 周太祖姓郭名成,篡漢,都汴,至恭帝乙未,凡三主九年。

    自辛亥至 洪武元年戊申,四百一十四年。

    太祖辛亥。

    四年,廣一順。

    世宗卿四年,顯德。

    恭帝巳未。

    一年。

     宋太祖姓趙,名匡胤,繼周都汴,以火德王。

    起太祖庚申,盡欽宗丙午,為金所遷,凡九主一百六十七年。

    高宗南渡,是為南宋。

    自庚申至 洪武元年戊申,四百一十年。

    太祖庚中十六年,建上服三,乾德五、開寶八。

    太宗内子二十二年,太平經國八雍熙四端拱三淳化五至道三真宗戊戍。

    二十五年,鹹平六,景德四,太中祥符九,天僖五,乾興一十癸。

    仁宗亥四年,天聖九,明道二,景祜四,皇祐五,至和二,寶元匕一、康定,慶曆八,嘉祐八。

    英宗田辰四年,治平神宗戊申。

    十八年,熙甯十元雠八五丙。

    哲宗寅十年,元祐八,紹聖四,元符三。

    徽宗辛巳。

    二十五年,建中靖國,崇甯五,大觀四,政和七,重和一,宣和七,丙欽宗午一年。

     遼初号契丹,太祖姓耶律,名阿保機,後名億,居遼水。

    唐未稱天皇王丙子,立國,建元稱帝,都上京。

    起太祖丙子,梁之真明二年。

    盡天祚甲辰,宋之宣和六年。

    凡九主二百九年,金滅之。

    自丙子至 洪武元年戊申,四百五十四年。

    太祖丙子。

    十年,神策王天佛六太宗丁亥。

    二十一年,天顯十,會同十。

    世宗戊中。

    三年,天祿。

    穆宗辛亥。

    十七年,應曆景宗戊辰十五年,保甯六,乾亨九。

    聖宗癸未。

    四十九年,統和主開泰九、太平十。

    興宗壬申。

    二十三年,景福一,重熙二十二。

    道宗巳未。

    四十六年。

    清甯一,壽昌八,鹹禧三,大甯五。

    大安二天祚辛已。

    二十六年。

    乾統十、天慶十、保大四。

     金太祖姓完顔,名阿骨打,後名号戊戍立國建元,都上京。

    太宗二年甲辰,滅遼,四年丙午,入汴,遷宋徽、欽二帝,至世宗都燕。

    起太祖戊戍,宋之重和元年。

    盡哀帝甲午,宋之端平元年。

    凡九主一百一十七年。

    自戊戌至 洪武元年戊申,二百一五十三年。

    太祖戊戍。

    五年,天離。

    太宗癸卯。

    三年,天會熙宗乙卯。

    十四年,天曾三天卷二皇統八海陵王乙巳。

    十二年,天他四,貞元三,正淫五。

    世宗辛巳。

    十九年,大是章宗庚戍。

    十凡年。

    六,承安五。

    泰允濟已巳。

    四年,泰安三,重慶一,至甯,一即攺貞祐。

    宣宗癸酉。

    十二年,貞祐四,興定六,元光二。

    哀帝乙酉。

    十年。

    正大七天與三。

     宋高宗名搆,徽宗第九子,南渡都杭。

    起高宗丁未,盡幼主丙子,凡七主一百五十年。

    通前宋三百一十七年。

    自丁未至洪武元年戊申,二百四十三年。

    高宗丁未。

    三十六年,建炎四,紹興三十二。

    孝宗天未。

    二十七年,隆興二,乾道九,淳熙十六。

    光宗甲辰五年,紹熙甯宗巳酉。

    三十年,慶元六,嘉泰四,開禧三,嘉定十七。

    理宗巳卯四十年,寶慶三,紹定六,端平三,嘉熙四,淳祐生,實祐六,開慶一,景定五。

    度宗乙醜十年,鹹淳幼主乙亥。

    二年。

    德祐 元太祖肇基朔方。

    丙寅,諸王百官大會于兀難河之原,共上号曰成吉思皇帝。

    時宋開禧二年,金泰和七年也。

    甲午,太宗滅金于蔡。

    庚申,世祖即位,至元十三年丙子,始接正統。

    宋亡,起太祖丙寅,盡順帝丁未,凡十二主。

    至世祖丙子承統至。

     大明洪武元年戊申,通九十三年。

     太祖丙寅。

    二十八年,太宗甲午。

    十一年,定宗乙巳。

    一年。

    太宗後攝國六年丙午,至庚戍。

    憲宗辛亥。

    九年,世祖庚申。

    三十五年,中統四年,至元三十。

    成宗乙未。

    十三年,元貞二年,大德十二。

    武宗戊申。

    四年,至大仁宗壬子。

    九年,皇慶二延祐七英宗辛酉。

    三年,至治晉王甲子。

    五年,泰定四,緻和一。

    文宗戊辰五年,天曆二,至順三。

    順宗乙亥。

    三十五年。

    元統二,至元六,至正二十七。

     帝王紀年纂要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