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紀年纂要

關燈
至洪武元年戊申,一千一百四十九年。

     先主辛醜二年,章武。

     後主癸卯。

    四十一年。

    建興十五,延熙二十,景耀五,炎興一。

     吳太祖姓孫名權,堅之子,都武昌,徙建康。

    起太祖壬寅,魏之黃初三年。

    盡烏程侯庚子,晉太康元年。

    為晉所滅,凡四主五十九年。

    自壬寅至洪武元年戊申,一千一百四十八年。

    太祖壬寅。

    三十年黃武十,黃龍三嘉,赤鳥十三,太元二。

    禾六。

    廢帝壬申。

    六年,建興二五鳳,太平二三。

    景帝戊寅。

    六年,永安 烏程侯甲二十七年。

    元興十,甘露、寶鼎三,建衡三,鳳凰三,天冊一,天玺一,天紀四。

    西晉武帝姓司馬名炎,懿之孫,篡魏,都于邺,主愍帝,為前趙劉聰所弑,元帝南渡,是為東晉。

    起武帝乙酉,盡愍帝丙子,凡四主五十二年。

    自乙酉至 洪武元年戊申,二千一百五年。

    武帝乙酉。

    二十五年,泰始十,鹹甯五。

    太康十十年庚戍,攺太熙。

    惠帝立,改永熙。

    惠帝庚戍。

    十七年,永熙才平四,元康九,未康,永甯二,太安一,未興,光熙二,又改建武。

     懷帝丁卯六年,未嘉。

    愍帝癸酉。

    四年。

    建興。

     東晉元帝名懿之曾孫,琅琊恭王觐之子,都建康,至恭帝為劉裕所篡,起元帝丁醜,盡恭帝乙未,凡十二主一百三年。

    兩晉通一百五十五年。

    自丁醜至洪武元年戊由一千五十三年。

    元帝丁醜六年,建武一,太興四,求昌二。

    明帝癸未。

    三年,大宰成帝丙戌。

    十七年,鹹和九,鹹康八。

    康帝癸卯。

    三年,建元二,穆帝乙已。

    十七年,永和十,升平相。

    哀帝壬戍。

    四年,隆和一,興甯三。

    廢帝丙寅。

    五年,太和簡文帝辛未。

    二年,鹹安。

    孝文帝癸酉。

    二土四年,甯庚三,太元廿二。

    安帝丁酉。

    二十二年,隆安五,元興三,義熙六四。

    恭帝巳未。

    一年。

    元熙 宋高祖武帝姓劉,名裕,篡東晉,都建康,至順帝為蕭道成所篡,起武帝庚申,盡順帝戊午,凡八主五十九年。

    自庚申至洪武元年戊申,九百五十年。

    武帝庚申。

    三年,永和少帝癸亥。

    一年,景平,文帝甲子。

    三十年,元嘉世祖甲午。

    十年,孝建三,大明八。

    廢帝乙巳。

    二年,景和明帝乙巳。

    八年,太始七太豫。

    蒼梧王癸醜。

    四年,元微順帝丁巳。

    三年升明。

    齊高祖姓蕭,名道成篡宋,都建康,至和帝為蕭衍所篡,起高祖巳未,盡和帝辛已,凡七主二十三年自已未至。

     洪武元年戊申,八百九十一年。

     高帝。

    已未。

    四年建元世祖癸亥。

    十二年。

    永明郁林王甲隆昌成。

    海陵王甲延興以明帝甲戍。

    五年,建武四,永泰二。

    東昏侯祀二年,末元和帝辛已。

    一年。

    中興 梁武帝姓蕭,名衍,篡齊,都建康,至敬帝為霸先所篡。

    起武帝壬午,盡敬帝丙子,凡四主五十五年。

    自壬午至洪武元年戊申,八百六十八年。

    武帝壬午。

    四十八年,天監十八,普通七,大通二,中大通六。

    大同十一,中大同一,太清二。

    簡文帝庚午。

    二年,大寶二辛未,侯景弑帝,立豫章王,攺元天社。

    元帝壬申。

    三年,承聖敬帝乙亥。

    二年。

    紹泰一,太平二。

     後梁宣帝姓蕭名登,武帝孫,都江陵。

    起宣帝乙亥,梁之紹泰元年。

    盡梁琮丁未,陳之積明元年。

    凡三主三十三年,并于陳。

    自乙亥至洪武元年戊申,八百一十五年。

    宣帝乙亥。

    七年,大定明帝壬午。

    二十四年,天保梁公琮丙午。

    二年。

    廣運 陳武帝姓陳,名霸先,篡梁,都建康。

    起武帝丁醜,盡後主巳酉,凡五主三十三年,隋滅之。

    自丁醜至洪武元年戊申,八百一十三年。

    武帝丁醜三年,永定文帝庚民。

    七年,天嘉六天康一臨海王刻二年,光大宣帝巳醜十四年,大建。

    後主癸卯。

    七年。

    至德四,祯明三。

     魏太祖拓拔氏名圭,都平城,至孝文帝攺姓元,遷都洛陽。

    孝武圖高歡,不克,奔長安,宇文泰弑之,立寶炬,歡立善見于邺,遂分為東西魏。

    起太祖丙戍,東晉泰元十一年。

    盡孝武甲寅,梁之中大通六年。

    凡十三主一百四十九年。

    自丙戍至洪武元年戊申,九百八十四年。

    太祖丙戍。

    二十三年,登國十,皇始二,天興六,天賜五。

    明元帝已酒。

    十五年,永興五神瑞二泰常八太武帝甲子。

    二十八年,始光,四祜扉,四延和,三太延,五太平。

    貞君十七,正乎二。

    文成帝壬辰。

    十四年,興安二,興光三,太安二,和平六。

    獻文帝丙午。

    五年,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