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壩潰堤了
關燈
小
中
大
quo
黑壓壓的人流自幹貨店、辦公大樓、挽具店、電影院汩汩湧進所有往東的街道,随後又在途經民宅時,吸納了那些自屋裡奔竄而出、狂喊瘋叫的家庭主婦、孩童、殘疾人士、用人、貓貓狗狗等涓滴細流。
人們就這麼跑了出去,也不管屋裡燒着的爐火、炒到一半的菜。
他們連家門也無暇關上。
但我記得媽媽特地把家裡該關的火都關了,然後才抱起一打雞蛋和兩條面包準備逃命。
她打算在離家隻有兩個街區遠的紀念堂落腳,先到頂樓某個滿是灰塵,平時會有退伍老兵在此碰面,裡頭也堆放了舊戰旗和舞台布景道具的房間躲一下。
但那群喊着&ldquo往東走!&rdquo的湧動人流也将她和其他人一并沖走了。
後來爺爺在帕森斯大道恢複了意識,便像個渴望複仇雪恥的先知一樣轉身面向這幫大舉撤退的烏合之衆,并告誡大家務必要列好戰陣,與造反的走狗對峙到底。
不過最後,他也總算搞清楚眼下的問題是大壩潰堤了,于是用他那雄渾有力的嗓音吼出一聲:&ldquo往東走!&rdquo再用一隻手臂夾起一個孩子,另一隻手臂則夾住一個身材纖瘦、大約四十二歲,看上去一副職員模樣的男人。
接下來,我們就開始慢慢追趕前方的人群。
兩千位民衆蓦地拔腿就跑。
城北的海斯堡在稍早之時有場閱兵大典,而今那三五成群的消防員、警察與身着軍禮服的軍官也為這奔湧不止的人海增色不少。
有名步兵團的中校本來在門廊上打盹,接着有個孩子自他面前跑過,還尖聲喊着:&ldquo往東走!&rdquo一向決斷如流,素來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中校立刻從門廊縱身一躍,然後全速狂奔了起來。
他很快就趕超了那個孩子,嘴裡也喊起了&ldquo往東走!&rdquo的口号。
這一大一小順着這條小小的街道跑,不一會兒便将街邊屋裡的人全都喊了出來。
&ldquo怎麼回事?怎麼回事?&rdquo有個步履蹒跚的大胖子攔住中校詢問。
那中校于是放慢了速度,要找那個孩子問個清楚。
&ldquo大壩潰堤了!&rdquo小女孩喘得上氣不接下氣。
&ldquo大壩潰堤了!&rdquo中校吼道,&ldquo往東走!往東走!往東走!&rdquo他旋即抱起這精疲力竭的小女孩,領着這群自客廳、店鋪、修車廠、後院和地下室聚集到他身邊的三百個人逃命去了。
至于參加這場一九一三年大奔逃活動的總人數,一直沒有人能毫厘不差地計算出來,因為那恐慌,那從城南的溫斯洛裝瓶廠一路向北延伸了六英裡,直達克林頓維爾的恐慌,就如開始時那般戛然而止了,然後身着破衣爛褲和穿着天鵝絨袍子的難民群便一哄而散,各自溜回家,街道也因此變得甯靜而杳無人迹。
東區的人們喊叫、哭泣、亂紛紛地奔跑撤離&mdash&mdash這逃難過程自始至終還不到兩個鐘頭。
有少數幾個人往東逃到十二英裡外的雷諾茲堡,五十多人抵達了八英裡外的鄉村俱樂部,不過絕大多數人要麼不想跑了,要麼跑不動了,再要麼就爬到四英裡外富蘭克林公園的樹上。
最後,秩序得以恢複,恐懼得以驅散&mdash&mdash全靠民兵坐上卡車,拿着擴音器四處疾呼:&ldquo大壩沒潰堤!&rdquo一開始的時候,這似乎隻讓場面變得更難以控制,讓民衆陷入更深的恐慌,因為許多奔逃的人都以為那些民兵喊的是&ldquo大壩已潰堤!&rdquo以為這場災難已經過官方核實,是确有其事。
這段時間,陽光始終靜靜照耀着,從哪兒都看不出半點大水将來的征兆。
若當時有人從飛機上俯瞰,繼而看到地表這群散亂不整、驚慌失措的民衆,應該很難猜到這種現象背後的成因吧。
這畫面想必會喚醒這位旁觀者心中某種獨特的恐懼,就像一個人看到海上那艘荒廢的瑪麗·賽勒斯特号(3),驚覺船上的廚房正靜靜燒着爐火,靜谧的甲闆也在陽光下熠熠閃耀時的感受。
我的一位姑姑伊迪絲·泰勒原本坐在大街上的一家電影院裡,但樂池中的鋼琴聲(當時正在放映威廉·哈特主演的默片)漸漸被越發響亮的隆隆跑步聲蓋過,接着,這隆隆跑步聲又被持續不斷的叫嚣給淹沒了。
坐在姑姑附近的一位老先生咕哝了句什麼,然後離開自己的座位,一踏上走道便開始碎步小跑。
大家見狀也都動了起來。
才一晃眼,觀衆就把走道擠得水洩不通。
&ldquo失火了!&rdquo有個總覺得自己會被活活燒死在戲院裡的女人放聲一喊。
就在這
人們就這麼跑了出去,也不管屋裡燒着的爐火、炒到一半的菜。
他們連家門也無暇關上。
但我記得媽媽特地把家裡該關的火都關了,然後才抱起一打雞蛋和兩條面包準備逃命。
她打算在離家隻有兩個街區遠的紀念堂落腳,先到頂樓某個滿是灰塵,平時會有退伍老兵在此碰面,裡頭也堆放了舊戰旗和舞台布景道具的房間躲一下。
但那群喊着&ldquo往東走!&rdquo的湧動人流也将她和其他人一并沖走了。
後來爺爺在帕森斯大道恢複了意識,便像個渴望複仇雪恥的先知一樣轉身面向這幫大舉撤退的烏合之衆,并告誡大家務必要列好戰陣,與造反的走狗對峙到底。
不過最後,他也總算搞清楚眼下的問題是大壩潰堤了,于是用他那雄渾有力的嗓音吼出一聲:&ldquo往東走!&rdquo再用一隻手臂夾起一個孩子,另一隻手臂則夾住一個身材纖瘦、大約四十二歲,看上去一副職員模樣的男人。
接下來,我們就開始慢慢追趕前方的人群。
兩千位民衆蓦地拔腿就跑。
城北的海斯堡在稍早之時有場閱兵大典,而今那三五成群的消防員、警察與身着軍禮服的軍官也為這奔湧不止的人海增色不少。
有名步兵團的中校本來在門廊上打盹,接着有個孩子自他面前跑過,還尖聲喊着:&ldquo往東走!&rdquo一向決斷如流,素來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中校立刻從門廊縱身一躍,然後全速狂奔了起來。
他很快就趕超了那個孩子,嘴裡也喊起了&ldquo往東走!&rdquo的口号。
這一大一小順着這條小小的街道跑,不一會兒便将街邊屋裡的人全都喊了出來。
&ldquo怎麼回事?怎麼回事?&rdquo有個步履蹒跚的大胖子攔住中校詢問。
那中校于是放慢了速度,要找那個孩子問個清楚。
&ldquo大壩潰堤了!&rdquo小女孩喘得上氣不接下氣。
&ldquo大壩潰堤了!&rdquo中校吼道,&ldquo往東走!往東走!往東走!&rdquo他旋即抱起這精疲力竭的小女孩,領着這群自客廳、店鋪、修車廠、後院和地下室聚集到他身邊的三百個人逃命去了。
至于參加這場一九一三年大奔逃活動的總人數,一直沒有人能毫厘不差地計算出來,因為那恐慌,那從城南的溫斯洛裝瓶廠一路向北延伸了六英裡,直達克林頓維爾的恐慌,就如開始時那般戛然而止了,然後身着破衣爛褲和穿着天鵝絨袍子的難民群便一哄而散,各自溜回家,街道也因此變得甯靜而杳無人迹。
東區的人們喊叫、哭泣、亂紛紛地奔跑撤離&mdash&mdash這逃難過程自始至終還不到兩個鐘頭。
有少數幾個人往東逃到十二英裡外的雷諾茲堡,五十多人抵達了八英裡外的鄉村俱樂部,不過絕大多數人要麼不想跑了,要麼跑不動了,再要麼就爬到四英裡外富蘭克林公園的樹上。
最後,秩序得以恢複,恐懼得以驅散&mdash&mdash全靠民兵坐上卡車,拿着擴音器四處疾呼:&ldquo大壩沒潰堤!&rdquo一開始的時候,這似乎隻讓場面變得更難以控制,讓民衆陷入更深的恐慌,因為許多奔逃的人都以為那些民兵喊的是&ldquo大壩已潰堤!&rdquo以為這場災難已經過官方核實,是确有其事。
這段時間,陽光始終靜靜照耀着,從哪兒都看不出半點大水将來的征兆。
若當時有人從飛機上俯瞰,繼而看到地表這群散亂不整、驚慌失措的民衆,應該很難猜到這種現象背後的成因吧。
這畫面想必會喚醒這位旁觀者心中某種獨特的恐懼,就像一個人看到海上那艘荒廢的瑪麗·賽勒斯特号(3),驚覺船上的廚房正靜靜燒着爐火,靜谧的甲闆也在陽光下熠熠閃耀時的感受。
我的一位姑姑伊迪絲·泰勒原本坐在大街上的一家電影院裡,但樂池中的鋼琴聲(當時正在放映威廉·哈特主演的默片)漸漸被越發響亮的隆隆跑步聲蓋過,接着,這隆隆跑步聲又被持續不斷的叫嚣給淹沒了。
坐在姑姑附近的一位老先生咕哝了句什麼,然後離開自己的座位,一踏上走道便開始碎步小跑。
大家見狀也都動了起來。
才一晃眼,觀衆就把走道擠得水洩不通。
&ldquo失火了!&rdquo有個總覺得自己會被活活燒死在戲院裡的女人放聲一喊。
就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