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殺手的傷殘與再造

關燈
手術 九月六日 今天一早我就做了個重大的決定—— 我要為螳螂動手術。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昨夜看它吃東西的樣子。

    那兩隻鉗子雖然直直地伸着,但是看得出,它極力想抓。

    我可以看到在那鉗子之中,有一震動。

    如同雙手被铐着的犯人,拼命想掙脫,而有的顫抖。

    尤其是當它的鉗子碰到我抓着螽斯的手指時,我簡直有一種觸電的感覺。

     這件事證明,它的鉗子沒死,隻是因為某種外力,使它不能動。

    這"外力"據我猜,是沒有蛻幹淨的皮。

     記得前幾天脫皮的時候,它半隻手臂都挂着一層薄薄的皮,還是我幫它剝下來的,隻是我剝了"上臂",沒有注意到"鉗子"的位置,必定因為那些地方的皮沒能脫淨,裡面卻長了新皮。

    于是舊皮變成一層硬殼,使它無法移動。

     或許這就是昆蟲"蛻變"的悲哀,如同人類"生産"的悲哀。

    一邊向着新生,一邊要脫離母體。

    脫不掉、隻脫出一半,或耽擱得久了些,就造成腦性麻痹或死亡。

    如果我們細細觀察,一定會發現不知有多少昆蟲,因為"蛻變"的不順利而死亡。

    而螳螂從小到大,最少要脫四次皮,每次都是一次新生,也是一次臨死,又不知有多少被這樣淘汰了。

     記得剛進師大美術系的時候,有位教授說"你們這些自以為是天才,又千挑萬選進來的學生,其實真正後來能成為藝術家的,隻是極少數。

    畢業沒多久,就一個個向現實低頭了。

    就算不低頭,一年兩年三年,年年面對生活,也面對自己;面對吃飯,也面對理想。

    到後來,十個有九個半,都放棄了。

    " 他說的一點也沒錯,當時沒人同意,現在大家用事實證明了他的話,我們一班三十多人,現在還當純畫家的,大概不到三個,這也是一種蛻變的悲哀。

    蛻不出來,就死了,而且永遠死了。

    蛻一半出來,也是死了。

    理想死了、熱情死了,空空地伸着畫筆,像那螳螂伸着空空的手臂,有掙紮,沒行動。

     除非有人助他一臂之力,為他打通任督二脈,或當頭棒喝,使他開悟。

     現在,我要使它開悟。

     首先我檢視了它脫下的那層皮。

    這皮被我好好保存在骨董櫃裡,如同我收藏女兒掉下的乳齒,小心地保管着。

    等将來我的牙齒老掉了,也放在一塊,于是一個小盒子裡有新生汰舊,也有老去凋零。

    如果串成一串,老黃牙配小白牙,多有意思! 我留它的皮,是為研究,現在果然派上了用場。

    我用鑷子,一片片組合,如同航空失事之後,鑒定專家把殘片一點一點地拼起來。

    現在我可以确定,它鉗子上的皮确實沒脫淨。

     問題是,舊皮如果還留在上面,一定有個痕迹。

    如同透明膠條,有時候怎麼找都找不到"頭",必須用指甲慢慢刮,才能感覺那頭在什麼地方。

     我試着從不同角度看它的手臂和鉗子,沒有任何痕迹,看來非常光滑。

    我猜一定是在關節的位置,鉗子以上的上臂,都幹淨了;鉗子關節以下,全被舊殼覆蓋着,因為"斷口"是在關節位置,所以看不清。

     看不清,沒關系。

    我找來顯微鏡,這是我十多年前為兒子買的,最高到一千五百倍。

    物鏡上寫着5。

    "0.1,10。

    "0.25,45。

    "0.65,和100。

    "1.25。

    我先找來15X的"目鏡",放在頂上,再把下面的"物鏡"轉到最低倍的5。

    "0.1然後放一大片塑膠玻璃到"載物台"上,并調好反光鏡。

     "病人"被擡了出來,用白色的衛生紙包住下半身,隻露出頭和兩隻鉗子。

    很神妙,這家夥居然乖乖地讓我包,而且一動也不動,好像知道我要為它診治了。

    生物常有一種特别的感動。

    像馬,會乖乖讓人為它釘上"馬蹄鐵";狗會乖乖洗澡打針。

    連我以前養的貓,平常兇悍極了,甚至會攻擊人,但是當它生病的時候,隻是拿出籠子,對它說"進去!帶你去看病。

    "它就乖乖地走了進去。

     這螳螂想必也懂。

    于是原本以為要大費周章的事,現在很輕松地解決了。

    把它放上顯微鏡的平台,再用膠條固定一隻手臂,我開始調整焦距。

     它的鉗子是半透明的,使下面的光能透上來,沒兩下就看到了。

    再用"微調",上下扭一扭,焦距就落在不一樣的"深度",看到上面一層皮的"斷口"。

     "太棒了!"我跳了起來,向擔任手術助理的女兒報靠大好的消息:"如我所料,是鉗子上的皮沒脫掉。

    " 下一步當然是動手術了,這是真正的"顯微手術",我找來了幾樣工具一10SE27Cr眼科專用的小鑷子、Paragon的十号手術刀和10SEHRCr的尖頭小剪刀。

    這些東西都是我平時用來解剖小鳥和花草用的。

    這是第一次用來對付昆蟲,而且不是解剖,是解救。

     "解剖"與"解救"是一體的兩面,"解剖"是為研究,以便未來解救。

    解救不成功的病人,又常要作病理解剖。

    所以有些将要絕種,而在保育之列的生物,别人不能抓,研究人員卻能抓,甚至不但抓,而且殺。

    道理很簡單。

    這殺,是為了拯救,殺少數可以拯救多數。

    記得我有一次在校園折了一大枝櫻花,别系的教授看到了,過來罵我。

    我說我是藝術系的教授,那教授立刻道歉,還為我開脫地說:"那當然!那當然!請盡量摘,會凋的花能成為不凋的藝術品,多好啊!" 多好啊!問題是什麼叫做專家?什麼又叫救贖?什麼人有權殺?他能殺多少?這世間可有個規定?于是然希特勒可以為所謂建立美好的未來世界,而殺猶太人;日本人可以殺中國人;三K黨可以殺有色人。

    他們都有道理,為了世世代代億億兆兆子孫的幸福,而一時殺幾千萬人,算什麼? 戰争就像用刀在桌上割紙,既要把紙切開,當然可能傷到桌面。

    戰争的目的是為和平,在這求和平的過程中,流彈殺幾百萬人,算什麼?在為大多數守法的順民謀幸福時,誤殺幾個人,又算什麼?在"殺一儆百",圖民衆叫好的情況下,把一個從來不曾犯案,隻因為賭博欠了錢,而臨時起意,在忠孝東路上搶了錢的水電工,就以最快速度判死刑,且拍出五花大綁,吃"用筷子插着的鹵蛋"的電視同畫面,又是多麼合情合理又合法的事? 現在我的屠刀就要散發恩澤了,把那些不義的鏟除一淨。

    在顯微鏡的幫助下,我用刀鋒輕輕刮,像刮掉一層蠟似的,将那舊皮刮掉。

     新皮與舊皮幾乎已經長在一起了,我相信這是因為當脫皮的階段完成,它身體裡的筋肉就會開始膨脹,且脹大許多。

    (否則,它也不必脫皮。

    )新皮先是軟的,有如一層薄膜,一邊膨脹,一邊風化變硬,所以現在新新舊舊全擠到了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