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遺道演成驚俗眼 雄狐造就返仙蹤

關燈
曰: 仙乎高妙自天成,未聞誰所授。

    術偏精,湛然吾道有光榮。

    人争羨,能說不能行。

    歌舞和箫笙,拍衆何所拟,步虛聲。

    日銜翠袖晚霞生,且休息,次早再通誠。

    右調《小重山》 誦畢,衆樂女仍鳴絲竹導引,徑入寝宮。

    僧尼響擊钲铙一回,铎振而止。

    大衆盡散去,惟有李榮、陳玉等,将各項法器暫為收拾。

    何鵬、高鑒在門外照應一切,一面關好門戶,仍派護衛人等在外巡查。

    此則第一日之科儀排場也。

     看官,這蘸壇上科儀,乃是無礙子特創,本無成式,做書的不過拟出一個樣子,與看官們解頤,若盡要得知,那裡記得這許多,概請原諒,閑話休題。

     再說無礙子與瑤華,于次晨仍是五更起身,做早課,清晨談經,飯後請仙,請的就是黃石公、白猿、任文公、張留侯諸仙師。

    請過了神,又談經,仍舊做了晚課才歇。

    第三日亦然,飯後薦亡沐浴,朝參幾筵經也。

    這日談完,做過晚課,就安排放焰口,其二三日一切贊誦科儀,皆随時制就,不在稿本之内。

    而歌舞音節亦皆自制,無不新奇,把這些人看得孜孜不倦。

    那晚聽見還要放焰口,必須也是别緻的,那裡舍得走開半步,人頭擠擠的,隻是呆等。

    天将就黑,已把四進房屋及燈棚内各樣燈燭都點得雪亮,如同白晝。

    将及起更時,聽見裡邊金鐘一鳴,那些粗細鼓樂一層一層傳将出來,如是者三次,又聽擂鼓三通,衆女樂把無礙子同瑤華引将出來,各就中間位上坐下,铎聲節樂。

    無礙子高聲朗誦下壇詩曰: 本無煩惱孰相侵,狐鬼哀求起善心。

    造就人材開藝圃,責償孽債下金針。

    廿年委積紅塵擾,此夜應憐苦海沉。

    仗得仙靈多妙術,天漿遍灑作甘霖。

     念畢,衆僧尼等以尋常铙钹鐘磬法器敲打一回,齊聲誦“大悲咒”一遍。

    通完,瑤華獨誦“高王觀音經”一遍,女樂以絲竹和之。

    誦畢,僧尼又齊聲接誦“金剛經”、“心經”各一遍。

    誦畢,仍敲法器收住。

    兩守壇在旁喝曰:“歌頌仙迹。

    ”女樂複起,無礙子與瑤華齊聲歌誦,絲竹和其詞曰: 莫測仙蹤,且未肯留名,那代豪雄。

    猿公傳術,也自朦胧,圮橋始露春容。

    但留侯瞻仰,更未有,别個重逢。

    乍開言,便稱孺子,驅遣如僮。

    陡然叱呼納履,令五日相期,來此過從。

    折辱三番,辛勤子夜,兵書始授懷中。

    曰可師王者,十年後佐漢興隆。

    悄叮咛,見膕城黃石,即是吾躬。

    右調《春從天上來》 誦未完,兩守壇又喝曰:“捧羽使者歌舞頌之。

    ”四舞女齊下中庭,接頌而舞,女樂仍前附和其詞曰: 欣羨留侯,突呼取履,偏能忍受仙翁。

    愛取無嫌,長跪進從容。

    倘然不識元機妙,那得開展佐漢功。

    英豪具奇卓,膕城山下,葆祠全終。

    何故漏傳消息,也隻隐埋不露。

    今且難窮,後學無稽,枉自仰高風。

    授徒濟濟原非一,乃任姓文公性亦同。

    看默言黃石,仙猿閉口,迷卻芳蹤。

    右調《送我入門來》 歌舞将完,兩守壇又喝曰:“捧羽使者就位。

    ”四舞女遂即退回。

    又喝:“各僧尼諷誦十王經,啟獄咒。

    ”僧尼兩旁,各振法器,齊聲哄誦。

    隻見無礙子在座,似有與人問答之勢,蓋章阿辛與何巧娘親請命耳,故觀者皆不知覺。

    不一時,經咒俱完,兩守壇又喝:“啟請亡靈。

    ”兩旁僧尼一齊搖鈴振铎,遠近聲聞。

    其時已将半夜,漸覺陰風旋繞,燈燭光微,隻聽得僧人蕉葉等高聲代宣曰:“彰演榖城山遺道普濟仙壇,主壇無礙子,率徒朱瑤華,啟請亡靈,勅封河南省藩王到壇受箓。

    ”無礙子在座,見一團黑氣,滾入壇來,早見何巧娘随後跟着,引至座前。

    瑤華連忙下座,卸去法衣、法冠,穿着一身缟素。

    周青黛預将拜墊鋪設在旁,遂即俯伏于拜墊上,号陶哀哭。

    隻見無礙子起立,手執淨水,灑于壇下,口内朗誦曰: 帝子慘遭國難頻,身同鹿子作馐珍。

     須知淫孽如山積,從此還真返紫宸。

     那送符箓僧人蕉葉等,将符箓執在手中,高聲朗誦曰:“普濟壇主無礙子,恭請黃石仙師符箓寶诰,給付勅封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