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睹人形方知險惡 遇方外莫悉因由
關燈
小
中
大
有,還得到那家去,每一家去,無非是死屍白骨,好不可憐。
”瑤華聽了,不覺淚下,又令阿巧率領衆人,到那山中去開剝野牛。
移時都把牛肉掮了回來,又各上山樵了柴,七手八腳,鬧了大半天才鬧成了。
阿巧說:“若沒有這兩條牛來,如何有這好糧食充饑。
”阿新笑道:“你道牛是那裡來的?”瑤華聽說,像有緣故,就問道:“是那裡來的?”阿新道:“這是師父在山裡趕來的。
這時候那裡還有牛羊?衆人都各望空叩謝。
次日再往深山裡走,瑤華在路問這些人,究竟到峨嵋山還有多少路?趙宜道:“聞得在嘉定州峨嵋縣,離些恐怕還有二十天的路。
”阿新道:“公主可以不必讨論路途,隻要誠心向往。
”趙宜道:“我向來聞得,這條道兒沒有賊來遭踏,是極好走的。
如今皆為斷了人煙,所以難走。
”瑤華心上好不煩悶。
又過了七八天,才見一處有一兩個村莊,在那裡有好些戶口,見瑤華這幾個人來,個個詫異,内中一個老者上前問道:“你們各位是從那裡來的?”趙宜道:“從陝西來。
”那老者道:“啊哧!”你們隻怕都會飛的才過得來。
若是行走,這條路行人已斷了三四年了。
”趙宜道:“我們又沒翅膀,怎麼會飛?”那老者道:“這又奇了。
”瑤華見多時不見人煙,見了甚是歡喜,令楊靜夫去,就問他家借宿,那老者應允。
遂卸下行裝,到裡面住下。
問起:“你們這裡,倒沒有賊來遭踏麼?”那些人道:“這裡是條僻路,賊不打這裡過,所以我們還是安然住下,不然也早躲避了。
”随又問道:“你們要往何處去的?”瑤華道:“要往峨嵋山。
”那老者問那後生的道:“不是前日有個道士過去,問他,說也往峨嵋山去。
”那後生道:“他還提起你們哩,說隔幾天,有幾個女娘同兩三個男子在這裡過路,先寄個信與他,說我在前面等他們,教他們速速趕來,自有好處。
”瑤華問道:“怎麼個臉兒?”那後生道:“白白淨淨,有個三十來歲,三牙須,肩上背個蒲團,手裡拿着一把棕扇,扇頭上就有一個拂子,大約你們都認識的。
”瑤華同趙宜、三姐想了半天,沒有這麼個人,也有瞎猜的,總不确定。
這家人倒好,一會兒擺上酒肴,請瑤華們吃。
瑤華謝了,就叫他們一桌兒吃了。
又問那後生:“這裡到峨嵋山有多少路?”那後生道:“離山腳不過五六站。
若上山去,還遠着哩,連我們也不知有多少路。
聞得我們鄰舍人講,山上有三個高峰。
”瑤華道:“可有名字?”那後生道:“聽說叫大峨、中峨、小峨。
那個大峨最高,那兩個還低些。
”瑤華道:“可曉得有什麼寺院在上麼?”那後生道:“這卻不曉得。
”瑤華對楊靜夫道:“我這多時身子甚覺困倦,意欲在此耽擱數日,但不知他們可肯,你可與他們說知,看是如何?”靜夫遂拉了那後生出去,說了一回,才回複瑤華道:“他們也肯。
”瑤華遂充大衆安排行李。
一晚過了,明日起身,出往各處看了一回,隻見對面一家房屋精雅,偶一窺探,隻有一段不知什麼東西,橫在木榻之上,端詳半晌,竟不懂得。
稍停又能轉側,心甚疑惑。
恰好阿巧來請用早膳,瑤華令其一看,亦不知是什麼。
遂合回原處,吃了早膳,遂将聽見告知楊靜夫,令其轉問房東,去了半日,方來回話道:“奴子去問那昨日的小後生,他說道:你們都要上峨嵋山去,這話不說也罷。
奴子道:我們見了都不懂,未免這疑團不解,我們要上峨嵋山去,正要曉得這些奇事。
你想我們這些人,可是怕事的?你隻管說不妨。
那小生道:這是個人,奴子駁他道:這那裡像個人?你不要哄我。
那小後生道:你不曉得原委,所以不信。
我慢慢的說與你聽。
這人是采取藥材的,這峨嵋山中很出些異樣的藥料。
他一生都做這個行業,所以很發些财,他年年做慣,不拘深山窮谷,都去采取。
前年去取時,見一種藥料,平常時甚少的,倘可盡行取出,得價無算。
故邀同夥伴,帶了幹糧,不辭勞瘁,晝夜采取。
采了兩晝夜,也甚辛苦,就在山中休息,睡着了。
不想這山中的蟒蛇很大也很多,這一晚蟒蛇出來覓食,把他吞食肚裡。
他醒覺了,覺得渾身難受,也曾聽見人說過有這樣的事,所以各人都佩有利刀在身,急急将刀劃開蛇腹,堕于山岩
”瑤華聽了,不覺淚下,又令阿巧率領衆人,到那山中去開剝野牛。
移時都把牛肉掮了回來,又各上山樵了柴,七手八腳,鬧了大半天才鬧成了。
阿巧說:“若沒有這兩條牛來,如何有這好糧食充饑。
”阿新笑道:“你道牛是那裡來的?”瑤華聽說,像有緣故,就問道:“是那裡來的?”阿新道:“這是師父在山裡趕來的。
這時候那裡還有牛羊?衆人都各望空叩謝。
次日再往深山裡走,瑤華在路問這些人,究竟到峨嵋山還有多少路?趙宜道:“聞得在嘉定州峨嵋縣,離些恐怕還有二十天的路。
”阿新道:“公主可以不必讨論路途,隻要誠心向往。
”趙宜道:“我向來聞得,這條道兒沒有賊來遭踏,是極好走的。
如今皆為斷了人煙,所以難走。
”瑤華心上好不煩悶。
又過了七八天,才見一處有一兩個村莊,在那裡有好些戶口,見瑤華這幾個人來,個個詫異,内中一個老者上前問道:“你們各位是從那裡來的?”趙宜道:“從陝西來。
”那老者道:“啊哧!”你們隻怕都會飛的才過得來。
若是行走,這條路行人已斷了三四年了。
”趙宜道:“我們又沒翅膀,怎麼會飛?”那老者道:“這又奇了。
”瑤華見多時不見人煙,見了甚是歡喜,令楊靜夫去,就問他家借宿,那老者應允。
遂卸下行裝,到裡面住下。
問起:“你們這裡,倒沒有賊來遭踏麼?”那些人道:“這裡是條僻路,賊不打這裡過,所以我們還是安然住下,不然也早躲避了。
”随又問道:“你們要往何處去的?”瑤華道:“要往峨嵋山。
”那老者問那後生的道:“不是前日有個道士過去,問他,說也往峨嵋山去。
”那後生道:“他還提起你們哩,說隔幾天,有幾個女娘同兩三個男子在這裡過路,先寄個信與他,說我在前面等他們,教他們速速趕來,自有好處。
”瑤華問道:“怎麼個臉兒?”那後生道:“白白淨淨,有個三十來歲,三牙須,肩上背個蒲團,手裡拿着一把棕扇,扇頭上就有一個拂子,大約你們都認識的。
”瑤華同趙宜、三姐想了半天,沒有這麼個人,也有瞎猜的,總不确定。
這家人倒好,一會兒擺上酒肴,請瑤華們吃。
瑤華謝了,就叫他們一桌兒吃了。
又問那後生:“這裡到峨嵋山有多少路?”那後生道:“離山腳不過五六站。
若上山去,還遠着哩,連我們也不知有多少路。
聞得我們鄰舍人講,山上有三個高峰。
”瑤華道:“可有名字?”那後生道:“聽說叫大峨、中峨、小峨。
那個大峨最高,那兩個還低些。
”瑤華道:“可曉得有什麼寺院在上麼?”那後生道:“這卻不曉得。
”瑤華對楊靜夫道:“我這多時身子甚覺困倦,意欲在此耽擱數日,但不知他們可肯,你可與他們說知,看是如何?”靜夫遂拉了那後生出去,說了一回,才回複瑤華道:“他們也肯。
”瑤華遂充大衆安排行李。
一晚過了,明日起身,出往各處看了一回,隻見對面一家房屋精雅,偶一窺探,隻有一段不知什麼東西,橫在木榻之上,端詳半晌,竟不懂得。
稍停又能轉側,心甚疑惑。
恰好阿巧來請用早膳,瑤華令其一看,亦不知是什麼。
遂合回原處,吃了早膳,遂将聽見告知楊靜夫,令其轉問房東,去了半日,方來回話道:“奴子去問那昨日的小後生,他說道:你們都要上峨嵋山去,這話不說也罷。
奴子道:我們見了都不懂,未免這疑團不解,我們要上峨嵋山去,正要曉得這些奇事。
你想我們這些人,可是怕事的?你隻管說不妨。
那小生道:這是個人,奴子駁他道:這那裡像個人?你不要哄我。
那小後生道:你不曉得原委,所以不信。
我慢慢的說與你聽。
這人是采取藥材的,這峨嵋山中很出些異樣的藥料。
他一生都做這個行業,所以很發些财,他年年做慣,不拘深山窮谷,都去采取。
前年去取時,見一種藥料,平常時甚少的,倘可盡行取出,得價無算。
故邀同夥伴,帶了幹糧,不辭勞瘁,晝夜采取。
采了兩晝夜,也甚辛苦,就在山中休息,睡着了。
不想這山中的蟒蛇很大也很多,這一晚蟒蛇出來覓食,把他吞食肚裡。
他醒覺了,覺得渾身難受,也曾聽見人說過有這樣的事,所以各人都佩有利刀在身,急急将刀劃開蛇腹,堕于山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