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 仇雠骨肉充燈燭 道路災殃幾死生

關燈
入,捆紮如酒盅口大,在油内浸透。

    臨用時将這根插在他**内,當做燭心,使火油滴入,燒及腸胃,身子斷難燒盡,不過将他兩腿燒枯了,也就算了。

    其身子砍做七八塊,于鍋内煮熟,剁成肉丁,拌飯與狗吃。

    骨殖磨碎,撒在田内,我這口氣就消了。

    ”靜夫聽了,道:“也處置他夠了。

    ”随去如法辦理。

    準準做了七天道場,過了六天,到了第七天,就要祭靈。

    瑤華将祭筵辦好,鋪設停當,親自到後樓,一臉殺氣,指着李英蓮、李瓊蓮道:“你父親逞王霸道,要搶天下,隻管搶天下,怎麼把我父親生生的殺來吃了,還雜上鹿肉,說是吃福祿酒。

    我父親與你父親,有甚冤仇,這樣殘毒。

    你父親現擁着大兵,我也不值去剿滅,将來主上擒拿,少不得千刀萬剮,就在後邊,但我不能等到那時候。

    我今日設祭父親,且先借重你兩個,在我父親祭筵前,代做一對蠟燭點。

    我也有個名色,叫做恩怨燈。

    報我父親的恩,洩我自己的怨。

    ”就叫阿巧、三姐、阿新、楊靜夫四個人,每兩個收拾一個。

    兩個聽了,吓得哭喊起來。

    瑤華取兩條帶子,勒住兩個女人的口,就喊不出來了。

    速令剝去上下衣褲,捆縛停當,扛出前進天井内,一邊一上擺下。

    衆尼僧從未見過,一個個吓得膽戰心驚。

    瑤華又把這一段的話,宣說了一遍,衆尼都道:“也該,也該。

    ”都合掌念佛道:“天有眼睛,這賊子的惡毒,怎麼件件照這樣報應,才消得衆人的怨恨。

    ” 一會兒敲動鐘磬,請靈祭享,就把這兩個女人燒起來,騰騰火焰,半個時辰已燒去兩腿,看那陰門已脹得如大碗的腫起來了。

    衆人見那兩個女人,初時點着尚不啧聲,燒着了腳,因喊不出,隻聽見如公鴨叫的呷呷聲響。

    再燒一回,連眼珠都迸出來了。

    瑤華于祭筵前,哭拜得又暈過去,衆人灌救移時方才醒過來。

    阿巧扶起,請點恩怨燈,瑤華還咬牙深恨,衆人道:“也就報得夠了。

    ” 不一會祭完了,衆人同各尼俱來替瑤華道喜,瑤華亦覺爽快。

    看這竹架也燒倒了,屍首落在地下,忙令阿巧動手,分了屍,拔出那燭心來,還是鮮血淋漓的,另用鐵鍋煮熟了,剁碎拌着飯放于路口,自有這些畜類吃個精光。

    又将頭顱骨殖敲碎,散棄道場,完畢。

    到第八日,留住衆尼,另備酒筵謝了,方送禮錢,并囑其不必聲張。

    衆尼亦各會意散去。

    瑤華這晚稍解愁煩。

    一夜無話。

     次日一早,阿新道:“此非久居之地,應即離此為妙。

    ”瑤華道:“很是。

    ”即令阿巧、三姐收拾啟程。

    桑二在旁道:“我聞得過去就是張獻忠所據的界址,他卻不愛淫欲,一味要殺人為快。

    ”瑤華道:“我們戒備就是了。

    ”阿新道:“他的兵将比闖賊還利害。

    我又聞得他有個飛天炮,更了不得,是一位将官,綽号叫做沒盡興張一,這人最是陰刻,宜小心防備。

    ”瑤華道:“我們此去那裡,還防得許多,你不要把我們這些人的膽都講寒了。

    ”阿新即時退去。

    瑤華遂令各人趕着起身。

    不題。

     看官,你知道這張獻忠是何人,也是上天降下的一個殺星,與李自成同時為盜,分而合,合而分,已有多少次數。

    後因李自成得了氣候,他不得志,所以日以殺戮為事。

    自得了成都,殺戮更甚,恐李自成兼并他,手下的人朝不保暮,每每逃竄,獻忠最惱此輩,故防守甚嚴,法令更密。

    手下人擄得男子、婦女,俱要禀命,以供其殺戮之快。

    這張一更為得用,凡營伍地方之事,無不備細密陳,以邀其寵。

    數日來,并無應殺之人解住,心甚惶恐。

    因令手下将官,于深山僻谷之處,暗埋絆馬索,令小兵看管。

    凡有過往者,勿問為誰,總以行刺為題,解送大營,以供獻忠殺戮。

    故于四下山僻深谷處所,埋藏以待。

     再說瑤華這一班人,惟阿新本有道行,故每微言開導,因瑤華應受此一番磨折,故亦不敢漏洩元機,任其前去。

    這日探知,将那馬湖地方,此處乃獻忠大營駐紮之所,過此一戰,以下就平安無事了,因而瑤華與桑二計議道:“遇此險惡處所,不得不用法力,以逾其地。

    ”桑二道:“奴子的力量有限,自然還仗新姐。

    ”瑤華道:“彼此合力同心,但有慮得到者,預為防備。

    ”阿巧道:“這一站的路還短,何不連夜偷過,或可無事。

    ”大衆道:“竟是這樣。

    ”遂各飽餐一頓,摘去馬鈴,連夜悄悄而行,各人俱懷着鬼胎,匆忙偷過。

    不想将近半夜,遇着絆馬索,一聲響亮,各人的坐騎俱被繩索絆倒,即有留客住、鈎鐮槍一齊而下,個個被擒,惟阿新騰空而去。

    那些小兵上前,綁縛停當,解送到張一營中。

    張一見了瑤華輩一班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