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劍仙陰護空中至 長史窮途意外逢

關燈
瑤華道:“我的夙根如何?”阿新道:“公主若夙根淺薄,師父亦何肯如何扶持?”瑤華道:“師父的扶持我,真是恩山義海。

    但是何不與我同行,豈不更加迅速?”阿新道:“不然,如書生之登科第,雖有明師教導,但能窗下指撥,不能代入場中作文字。

    況中科第,憑你狀元、宰相,也要曆過多少場屋之苦,到那命運享通之時,才能如意。

    修證大道,亦是如此。

    ”瑤華點頭稱善。

    已見阿巧、三姐進房來道:“楊靜夫問今日走不走?”阿新道:“今日必定要走,免得此間人多猜疑。

    ”瑤華道:“很是,你可去催各人,趕緊收拾,不必在此間早膳了。

    ”阿巧忙令三姐去知會外邊,同阿新兩個收拾瑤華房中物件。

    不一會,桑二來說道:“牲口都拴好了,請公主起身罷。

    ”遂各拴上馱子,上了牲口前行。

     行過數裡,阿新遙指山凹中一塊大石道:“公主你看,那塊大石,就是要飛來壓我們的!”衆人看了,都咋舌吃驚。

    靜夫道:“這塊石足有一畝多大。

    ” 走了幾日,已将到漢中,忽見長史趙宜,擠在逃難的人叢中,一身褴褛,前前後後的亂竄。

    瑤華眼快,即令靜夫前往叫住。

    那趙宜站住了腳,見瑤華到來,趴到地下,号啕大哭。

    瑤華深覺怪異,忙令起來,問其何事到此?那趙宜呆呆的望前指道:“公主此去保甯,隻有幾十裡。

    天還早,若與我一匹牲口騎了,我先往前去打個店房,請公主到那裡暫歇,我有一肚子的話,這裡說不出來。

    ”瑤華見其情狀,必有事故,忙與阿新商量,桑二道:“不用商量,且把我的牲口叫他騎去,我靠晚些竟來店中就是了。

    ”說罷,跨下牲口,那趙宜拉着跨上,打上兩鞭,飛也似去了。

     瑤華在路越走越荒涼,漸漸人煙斷絕,遍地屍身。

    其時正深秋天氣,西風凜冽,飛沙刺人,其凄慘之情,不可言說。

    而中心不知怎樣,仍有千百個小鹿兒撞個不止,意甚谏珊。

    雖坐在牲口上,竟欲瞌睡的光景。

    忽聞山凹号哭一聲,振動山兵。

    瑤華恐遇賊匪,令各人戒備。

    阿新道:“這來的不是賊匪。

    ”突然于斜刺跑過,瑤華見一群男女,都砍去一臂。

    靜夫問為何如此?那些人哭道:“都是張獻忠那賊子砍去的,害得我們好苦吓。

    ”一聲号動,凄慘異常,瑤華不禁淚下,仰天歎道:“天何降此人,使生靈遭此慘毒!”大家道:“天已不早,要趕到保甯,須要加緊。

    ”遂各策鞭馳驟。

     到得保甯城外,已是日落啣山。

    不多一會,見趙宜迎将上來,引入客店,将牲口、行李安放明白。

    瑤華急喚趙宜到裡間,問其緣故由。

    隻見趙宜未曾啟齒聲先哽咽。

    衆人見此情形,都來竊聽。

    瑤華道:“有話你隻管說。

    ”趙宜道:“我自前歲入京,那時隻知公主是梅影,以後才知就是公主。

    自公主起身後,王爺即寫谕帖與荷香,說既不敢在莊,可來汴梁伺候。

    我不敢不遵,遂帶同妻小到汴梁王府住下。

    不到三四個月,李闖便來圍城攻打,幸有兵部尚書呂維祺同王爺在城督令文武禦敵。

    彼此相持了**個月,朝中救兵到來,見賊勢盛,大都各散去。

    李賊見攻打不下,掘開烏龍江,此黃河水來灌城。

    頃刻間,水就洶湧而來,淹沒了半個城池,被其日夜乘筏攻打,不一月之間,城就破了。

    王爺前年已得庶子,取名繼華,其同庶子缒城逃于村莊躲避。

    那李賊破城後,退了水,就在城中駐紮。

    合府上下人等,逃盡殺絕,趙妃娘娘自缢身死。

    那賊又遍索王爺,忽于村莊内被捉到城,先把庶子殺了,呂維祺前來蔽護,也被殺死。

    賊将說要報仇,遂置酒大會把,王爺殺死,雜上鹿肉為俎,名為福祿酒,竟被這賊子們吃了。

    ”瑤華聽到這裡,忽大恸一聲,登進昏暈。

    衆人進來,灌救半日方醒,痛哭不止,與賊誓不兩立,即欲孤身前往殺賊,趙宜同衆人再四苦勸,隻是不依。

    趙宜道:“公主不知,這些賊子還在那裡遍搜公主,說要報什麼一彈之仇。

    若公主單身獨騎而往,必被擒拿,恐還不殺戮,要慢慢的受多少屈辱哩。

    何苦如此。

    ”瑤華即欲抽刀自刎,阿新連忙上前奪住,道:“公主不可如此,婢子有句緊要話動問。

    ”瑤華才住了手,遂問:“你有什麼話?”阿新正顔作色的說出一句話來,直急得瑤華死負尊師培植德,生銜嚴父戴天仇。

    到底不知所說何詞?不要忙,下回即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