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陰陽颠倒真堪異 婢仆尊崇非昔時

關燈
我這個舊時媒婆,與他們送個合卺。

    ”遂斟上兩杯酒,與這兩個新人交互而飲。

    阿新也斟個大杯,送與瑤華道:“公主是主婚,少不得也要陪一杯。

    ”一時觥籌交錯,哄笑滿堂。

    寓主人聽見,不知何事,大小男女都來窺視。

    見一對男女坐着,又設香燭,供着和合二仙,才曉得與男女配合,不好冷淡,送了四盒賀禮來,瑤華令收兩色,餘者璧還。

    俟來人去後,大家又笑不止。

    瑤華對阿巧道:“明日你還要備席,請人吃喜酒哩。

    ”阿新道:“收了人家東西,這倒免不了的。

    ”不一時酒興暢足,遂各散席。

     那晚六人作三對而卧,阿巧與桑二同床,三姐和阿新同床。

    大家暗令楊靜夫隻在瑤華門口伺候,一俟入衾,即便挨身上床。

    瑤華渴想已久,方遂私願,自然比尋常不同。

    而靜夫亦大展其本領,是必加意奉承。

    這晚的樂境,自然推瑤華為最。

     次日瑤華起身,回想昨宵之樂,雖身入仙境,大約不過如此,滿心歡喜。

    三姐進房,瑤華喚令:“今日要陪客,你來替我梳個好頭。

    ”又令阿新将在蘇州所制衣裙、首飾,檢點出來,打扮如花似玉。

    令各人都打扮了,好待女客。

     當日備了兩席酒,一席請寓主人男客,一席邀他們女客。

    打算停妥,即令備辦。

    瑤華在房想道:離京師不過三日路程,京師中曾在那裡閱過兵,恐認識者多,不便似行腳打扮進去,也須如今日裝束,好遮他們的眼。

    主意定了,遂寫信與荷香道: 我遊道出門,匆匆五載。

    今日來此,不可以舊日面貌對人,可備後擋車一輛,交與來人帶回涿州,以便乘坐來京。

    毋使長史、令史們迎接,恐主上知之也。

    爾在京況味如何,仍在賜第内居住否?為我拂拭數間,暫歇遊足。

    倘人問及,以我為梅影對之可也,不可破我行蹤。

     寫畢封固,遂喚楊靜夫入來,道:“我有一信,爾可星馳進京,投在十四長公主坤德侯欽賜府第,守取回信,并讨一輛後擋車來,以速為妙,不可耽擱。

    ”靜夫接了信,即便啟行去了。

     瑤華這裡到得下午,寓主人女眷們來,瑤華接入,仍令阿新等打扮一對新人,出來拜謝。

    見女眷們共來了三個,一個老的,兩個中的,問是婆媳兩個,一個是寡居女兒。

    他家姓于,有兩個兒子,大的兒子與他丈夫居守田園,第二個兒子常在外間做客,現因患病在家。

    瑤華也把假話來謊說一遍。

    不一會,兩個新人出來拜謝了,也就端端正正的坐陪。

    那兩個中年的,把兩個新人看個仔細,但見桑二耳上沒有環,又見新郎耳上倒有環眼,兩個在那裡私語,似乎有疑惑的意思。

    瑤華覺了,就着他兩個告退。

    随後也就擺上酒席來,老的上座,中年兩個左右坐,瑤華在主位上坐陪,三姐同阿新往來伺候。

    這兩個中年的一眼不眨的把瑤華細看,那老的問道:“這兩個配合的新人,是娘子何人?”瑤華道:“是家下常有的小厮丫頭,因長大了,途中不便,故索性與他配合。

    ”那老的道:“很該這樣。

    ”又問,娘子是那裡人?”瑤華道:“是河南。

    ”那寡居的女兒道:“娘子的打扮,不像河南人。

    就是尊使們一個個都講的蘇州話。

    ”瑤華道:“舍下用人,都半是蘇州人,所以衣妝都是蘇州款式。

    姐姐,你那裡曉得是蘇州來的款式?”那寡居道:“是家君講的。

    ”瑤華道:“卻也不錯。

    ”那老的道:“娘子如今要往何處去?”瑤華道:“到京城投奔親戚。

    ”那老的道:“這也近了,可以多住兩天再走。

    ”瑤華道:“今日已差人前去讨車輛,恐怕還有兩日耽擱哩。

    ”那媳婦道:“我婆婆還要奉屈娘子,到我們裡閑坐坐,吃杯水酒。

    ”瑤華道:“在此打擾已不當,千萬不要費心。

    ”那老的道:“也不成什麼,無非坐坐,說個閑話,省得寂寞。

    ”瑤華正要勸酒,那老的已立起身來告止,瑤華又留坐吃了一杯茶才回去。

    遙華送出便回,一夜無話。

     次日午後,那邊令他寡居的女兒來請瑤華并這兩個新人過去用酒。

    瑤華接進來謝了,請他坐下道:“既承盛意,我自然要領情的,他們不消了。

    ”那寡居也就依允,催促起身。

    瑤華遂入房中稍為修飾,加上外罩大衫。

    阿新、三姐跟着,一同到後堂來。

    那老的早在庭前等候相迎。

    瑤華一到,十分恭敬,禮畢獻茶,又論些家常。

    隻見那媳婦同這寡居出來,拜見了,就擺上菜疏,請瑤華坐了,仍是他們三個來陪,勸酒送菜,殷勤倍至。

    忽見那男的寓主人,扶着一個病人出來,跪下叩頭。

    那男老兒道:“這是二小兒,因染了一種怪病,一切細底拙荊自當奉告。

    我知娘子非凡人,可以有法處治,務望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