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形影暫分因有後 師徒泣别奔前程

關燈
坎止聽其自然,若預知死期,人心更多機械了。

    你若不解知止之由,我有四句歌訣,留在你處,若所遇吻合,你就可徑來尋我。

    ”遂取一張紙寫道: 陶然天地初,乃識陰陽變。

     力盡氣如虹,技窮功自見。

     當時遞與瑤華看了,沉吟不解。

    無礙子道:“此非解釋得來的,你慢慢地行将去,自然一一應驗。

    還有三個戒針入在你身上,你且近前來。

    ”瑤華走到無礙子身旁,無礙子于衣底拿出三個繡花針來,道:“我這三個針,第一針戒的是嬌貴。

    你自幼到今,除了我教訓之外,父母也未曾吆喝一聲,天子尚然寵愛,何人敢來糟蹋你一點。

    你如今出門遊道,要到處改妝,即有應加聲勢之處,隻可着人傳宣足矣,不可自為誇張。

    若一存此念,功罪俱不能消長。

    你拿左手來。

    ”瑤華将左手伸出,無礙子将針往手臂皮膚插入,見血就不見針了。

    又道:“你若違我的戒,此針必然走動,走到心上,你依然是個狐鬼了。

    ”又取第二針道:“這個針戒的是沉湎。

    此去樂事甚多,必緻沉湎于此,戒針一動,即刻回心。

    ”遂插入右臂。

    又拈第三個針道:“這戒浮躁。

    我道中事皆取自然,并非浮躁可得一毫,工夫未到,憑你跳過天門,仍有這一毫挂礙,再不能灑脫,這是緊要關頭,你将衣襟解開。

    ”瑤華解開了衣襟,無礙子将這個針插入背上皮膚裡去了。

    “你行我四句歌訣,守我三個戒針,不怕大道無成。

    你若幹着功德,途次遇險之時,我自知道,必來保護。

    醫書一部,留在行箧,當有用處。

    我言盡于此,你牢牢記着,我自去了。

    ”瑤華還依依不舍。

     剛走出窗檻邊,無礙子從腰間摸出劍丸,望定一擲,隻見一道白光起處,無礙子随光去了。

    瑤華心驚膽戰,望空遙為拜送,回房安寝。

     第二日,白于玉收拾行裝,不見無礙子,各處找尋,瑤華道:“師父昨晚半夜去了。

    ”大家說:“門都不聽得開,怎麼去的?”瑤華道:“師父是空中來,空中去,有什麼出奇?”大家道:“這位師父竟是個仙人。

    ”遂各收拾,下船開行。

    這是崇祯五春初之事也,看官們要記清。

     自瑤華渡江至西江,先令陳玉探聽佃戶所開典鋪在于何處,将姓名開付。

    不一日,探得在南昌府城中,遂由水路徑至南昌,于左近覓個下處居住。

    略停了幾日,即改裝出遊,令白于玉于箧内,取出女冠巾服出來換了。

    令黃家的随行,打了一個小包裹,帶些銀兩,囑咐白于玉等看着寓所:“我若有所需,近者令黃家媳婦來取,若遠了另遣人來,見我頭上插的玉簪為記,即便交付。

    ”說罷要行,白于玉、黃金钏問道:“公主此來是遊山玩景,為何要如此作為?舍着老大的好受用,何苦受此奔波?況公主自幼到今,幾曾隻身獨自步行出過門的?婢子們見了這個情狀,好不代公主傷感。

    ”遂各流下淚來。

    瑤華道:“此事非你們所知,你隻看我師父,自四五歲上,就來撫養教導,也費了十多年的工夫,就為今日教我出門幹此德行,以贖前生之愆。

    若再留戀富貴之業,無非與草本同腐罷了。

    我的事一言難盡,你們不要替我傷心,隻願我早立些事業回去,将來或可以帶挈你們也未可知。

    ”衆人也略知其意,方各收淚送出。

     瑤華同黃家的出了寓門,随處遊玩,看那六街三市,甚為熱鬧,走乏了就到茶肆中吃茶歇足,饑餓了,就于飯鋪打尖,随步行來,漸漸走到一個城門,問是東門,見城門之下有一叢人,在那裡讀告示。

    瑤華也遠遠的看着,見告示上寫道:南昌縣示:為蟒蛇作崇,傷害人民,召募捕殺事。

    據二十一都鄉民閻士信等投告雲雲。

    瑤華心上想道:若能除此一害,免緻人民傷殘,卻是一樁大功德。

    遂令黃家的細問路人,二十一都地方在于何處。

    不多時,已細問明白,來對瑤華道:“離此有六十餘裡,在南角上深山中。

    ”瑤華道:“既不遠,我們就到那裡去。

    ”黃家的道:“天已下午,那裡還走得及?倘路上無宿處,如何是好?”瑤華道:“我如今那裡還想這個受用,到處就宿,遇物就吃,隻講成得功行就是了。

    你先前也曾受用過的,但若不吃這些苦,将來有大不好的日子,隻怕更難過哩。

    不要如此嬌貴,大家走去,可止則止,可行則行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