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曠女新婚初識味 藩王續娶舊知音
關燈
小
中
大
王爺教寫的。
”遂展開信來,果真是奉王爺寄知,遂道:“此一行斷不可少。
你可吩咐他們收拾行裝,即速前去,以慰王爺記念。
宮中料理喪務一事,你須耐煩習學。
事完不可耽擱,禀明回莊,好辦自家緊要的事。
”瑤華亦深為有理,遂傳素蘭等收拾衣飾。
無礙子令周青黛傳知令史,備辦人夫,仍點蕉葉、荷香、素蘭、郁李四個跟随。
又派周青黛同兩名太監、一名副史在路照應。
次日辭了無礙子,清晨就道,在路趱行,于第五日已到王府,先到福王宮裡請了安,說了些莊上的事情。
周青黛又代無礙子請安,福王忙起身回問了無礙子的好。
瑤華又問徐妃的病症,福王道:“據那邊管事的宮女來禀,看來也不濟事了,不過這幾天,你且去一看便知。
” 瑤華辭了,徑入寝宮,已見素蘭等在那裡安放行裝,遂坐下稍歇。
隻見宮中一班婦女、宮監都來請安,随後長史、令史們傳進手闆來請安,瑤華道:“有勞。
”坐了一回,喚同素蘭、郁李同住後樓,見徐妃與萼梅兩個,直挺挺的躺在炕上,兩眼斜視,有時還發喊驚叫,因嗓子啞了,喊不甚高。
有時閉眼喘息,看來也不能久了。
遂回到寝宮,囑咐長史,暗暗備辦妃娘娘的後事。
一會見周君佐也到府來請安,并要請見。
瑤華遂令進宮,大家通問了,遂問:“謝過了恩,為何不即回莊?”周君佐道:“因身子不爽,在這裡就醫,幸喜遇了個好大夫,這兩天覺身子大好了,還要吃補藥。
”瑤華道:“你可在此耽擱,日内恐妃娘娘有事故,免得再來。
”周君佐答應了,就在府中外書房住下。
瑤華早晚都到福王宮中請安,問起徐妃病勢危笃,福王并不哀憐,反生歡喜。
瑤華深以為非然,不敢出諸于口。
過了四五日,這晚宮女來禀報:妃娘娘和萼梅先後咽了氣了。
瑤華忙去禀知福王,随即舉哀發喪,外邊搭蓋喪棚,裡面趕着令陰陽生揀選日時,料理入殓之事,并報知徐妃母親知道。
依時盛殓成服。
瑤華雖已出嫁,因福王無子,隻得暫代子職,仍是斬衰重服。
周君佐服半子之服,連日開喪受吊。
瑤華這次殷勤喪務,而福王那裡隻與長史商量續立王妃之事,遍處訪查絕色閨女,卻也不容易得。
福王性本燥急,日與長史吵鬧。
長史也急得沒法,挽人各處查訪。
訪來訪去,才訪着開封趙知府有個女兒,才貌雙全,尚在待聘,聞得也到莊上做這過詩會。
遂來禀知福王,正遇瑤華來請晚安,福王便問瑤華:“趙知府的女兒生得如何?你自然見過了的。
”瑤華聞之色喜,竭力撺掇。
這福王是個好色之徒,女兒勇縱,想來必是好的,遂令長史拿個名帖,請托許布政為媒。
那許布政不敢有違,即與趙知府說知。
不料趙知府以福王行為不好,再四推托。
那福王連連摧促,許布政又不敢直回,隻得轉令同寅勸他應允,否則恐被尋事傷官。
那趙知府被這些同寅圈住,無計奈何,隻得允了。
福王大喜,随即下聘,四月初就要過門。
趙知府以為太促,不能趕辦裝奁。
福王傳語道:“裝奁宮中盡有,不必另辦。
若他過意不去,叫他折了銀子過來,倒也兩便。
”許布政傳下話去,趙知府料難違拗,隻得依了。
這裡為徐妃做了七七四十日天水陸道場,才出殡安葬,忙得這些人日夜無眠。
才完喪事,又辦福王續立王妃的喜事,不消說又是瑤華内外料理。
于是從修理寝宮辦起,事卻不少。
瑤華又遷移在寝宮兩邊兩進桂花廳上歇宿。
日間到寝宮來主持一切事務,到深夜才能回自己房中官寝,仍要早晚請安。
轉眼之間,已到吉期,宮中事務忙亂,那裡分撥得清,幸而瑤華從無礙子經理了些事,才不掣肘。
直待結過了花燭,吃了夫妻夜膳,才算妥當。
臨卧又去請了晚安,福王辭了,才回桂花廳來歇息。
再說那福王晚膳後到起更時,即促就寝,把個嬌滴滴的一位趙三姑,一陣狂風驟雨,弄得如萎花病鶴一般。
次日不消說是谒廟見禮,一切禮節,逐件趕完了,其餘隻有筵宴内外賀客,又忙了三兩天,才得了結。
瑤華與三姑先前是詩友,如今到成了母女,雖一般言語嬉笑,然究竟有關名分,反不如從前率意的有趣。
問起楊貞山,趙三姑道:“他哥子壞了官,于上年年底一同回籍去了。
”瑤華隻得把李揚清接了來,盤桓了數日才回去。
瑤華也即辭回。
正要起行,隻見周青黛持了一封書來,瑤華拆開閱了,即趕着趱路。
但不知書内寫些什麼?且俟下回說知。
”遂展開信來,果真是奉王爺寄知,遂道:“此一行斷不可少。
你可吩咐他們收拾行裝,即速前去,以慰王爺記念。
宮中料理喪務一事,你須耐煩習學。
事完不可耽擱,禀明回莊,好辦自家緊要的事。
”瑤華亦深為有理,遂傳素蘭等收拾衣飾。
無礙子令周青黛傳知令史,備辦人夫,仍點蕉葉、荷香、素蘭、郁李四個跟随。
又派周青黛同兩名太監、一名副史在路照應。
次日辭了無礙子,清晨就道,在路趱行,于第五日已到王府,先到福王宮裡請了安,說了些莊上的事情。
周青黛又代無礙子請安,福王忙起身回問了無礙子的好。
瑤華又問徐妃的病症,福王道:“據那邊管事的宮女來禀,看來也不濟事了,不過這幾天,你且去一看便知。
” 瑤華辭了,徑入寝宮,已見素蘭等在那裡安放行裝,遂坐下稍歇。
隻見宮中一班婦女、宮監都來請安,随後長史、令史們傳進手闆來請安,瑤華道:“有勞。
”坐了一回,喚同素蘭、郁李同住後樓,見徐妃與萼梅兩個,直挺挺的躺在炕上,兩眼斜視,有時還發喊驚叫,因嗓子啞了,喊不甚高。
有時閉眼喘息,看來也不能久了。
遂回到寝宮,囑咐長史,暗暗備辦妃娘娘的後事。
一會見周君佐也到府來請安,并要請見。
瑤華遂令進宮,大家通問了,遂問:“謝過了恩,為何不即回莊?”周君佐道:“因身子不爽,在這裡就醫,幸喜遇了個好大夫,這兩天覺身子大好了,還要吃補藥。
”瑤華道:“你可在此耽擱,日内恐妃娘娘有事故,免得再來。
”周君佐答應了,就在府中外書房住下。
瑤華早晚都到福王宮中請安,問起徐妃病勢危笃,福王并不哀憐,反生歡喜。
瑤華深以為非然,不敢出諸于口。
過了四五日,這晚宮女來禀報:妃娘娘和萼梅先後咽了氣了。
瑤華忙去禀知福王,随即舉哀發喪,外邊搭蓋喪棚,裡面趕着令陰陽生揀選日時,料理入殓之事,并報知徐妃母親知道。
依時盛殓成服。
瑤華雖已出嫁,因福王無子,隻得暫代子職,仍是斬衰重服。
周君佐服半子之服,連日開喪受吊。
瑤華這次殷勤喪務,而福王那裡隻與長史商量續立王妃之事,遍處訪查絕色閨女,卻也不容易得。
福王性本燥急,日與長史吵鬧。
長史也急得沒法,挽人各處查訪。
訪來訪去,才訪着開封趙知府有個女兒,才貌雙全,尚在待聘,聞得也到莊上做這過詩會。
遂來禀知福王,正遇瑤華來請晚安,福王便問瑤華:“趙知府的女兒生得如何?你自然見過了的。
”瑤華聞之色喜,竭力撺掇。
這福王是個好色之徒,女兒勇縱,想來必是好的,遂令長史拿個名帖,請托許布政為媒。
那許布政不敢有違,即與趙知府說知。
不料趙知府以福王行為不好,再四推托。
那福王連連摧促,許布政又不敢直回,隻得轉令同寅勸他應允,否則恐被尋事傷官。
那趙知府被這些同寅圈住,無計奈何,隻得允了。
福王大喜,随即下聘,四月初就要過門。
趙知府以為太促,不能趕辦裝奁。
福王傳語道:“裝奁宮中盡有,不必另辦。
若他過意不去,叫他折了銀子過來,倒也兩便。
”許布政傳下話去,趙知府料難違拗,隻得依了。
這裡為徐妃做了七七四十日天水陸道場,才出殡安葬,忙得這些人日夜無眠。
才完喪事,又辦福王續立王妃的喜事,不消說又是瑤華内外料理。
于是從修理寝宮辦起,事卻不少。
瑤華又遷移在寝宮兩邊兩進桂花廳上歇宿。
日間到寝宮來主持一切事務,到深夜才能回自己房中官寝,仍要早晚請安。
轉眼之間,已到吉期,宮中事務忙亂,那裡分撥得清,幸而瑤華從無礙子經理了些事,才不掣肘。
直待結過了花燭,吃了夫妻夜膳,才算妥當。
臨卧又去請了晚安,福王辭了,才回桂花廳來歇息。
再說那福王晚膳後到起更時,即促就寝,把個嬌滴滴的一位趙三姑,一陣狂風驟雨,弄得如萎花病鶴一般。
次日不消說是谒廟見禮,一切禮節,逐件趕完了,其餘隻有筵宴内外賀客,又忙了三兩天,才得了結。
瑤華與三姑先前是詩友,如今到成了母女,雖一般言語嬉笑,然究竟有關名分,反不如從前率意的有趣。
問起楊貞山,趙三姑道:“他哥子壞了官,于上年年底一同回籍去了。
”瑤華隻得把李揚清接了來,盤桓了數日才回去。
瑤華也即辭回。
正要起行,隻見周青黛持了一封書來,瑤華拆開閱了,即趕着趱路。
但不知書内寫些什麼?且俟下回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