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大閱歸來傳相術 陛辭就道耀兵威
關燈
小
中
大
來請發。
張其德傳出去了。
又喚張黃兩家媳婦來,吩咐道:“你兩個且仍往門前屋裡依栖着,我自有口糧給發。
你這兩個年紀更輕,孤身隻影,究竟不好,我教令史替你們作配的為是。
”兩個叩頭領命出去了。
一會兒,張其德傳送新制的盔甲進來,瑤華看了,果然做得好,都是新款花樣的顧繡,且同錦襖一般,可以穿着,到臨陣時再下鐵片,盔帽裡也鑲着一條裝綿的紅緞勒額,不比昨日那盔的鐵沿,要嵌入肉裡去了。
令周青黛各各分給。
又傳知長史,令其将家眷搬入這三進屋内居住,好照應庫藏。
一一吩咐出去了。
隔不多時,這些小厮們來回道:“各處東西都查點了,并沒有短少,止有田房屋契未見,想在冊箱内。
”遂各于箱底撿出一大捆來,瑤華交與荷香,挨順年月,分别田房同出息租子租錢,每年若幹,共錄一本帶着,仍将契券發交長史收執。
荷香答應,領着副史們都出去了。
轉眼之間,天已将黑,張其德傳進長史來禀的話,道:明日四鼓入朝陛辭,五更出城。
中軍官打聽得,有七長公主奉旨,代行推毂禮,公主務必要堅辭。
”瑤華道:“曉得了。
”遂擺膳,用完安寝,各就寝所,臨睡時,瑤華問梅影道:“可曾問過蕉葉的話?”梅影道:“問是問過,講得不甚着實。
”瑤華道:“他怎麼說?”梅影道:“據他們聽見相士說,姐兒們内中,有一位同公主一樣面龐的,就該同公主一樣了。
豈知又是兩樣的,這就要看氣色了,這位姐兒面上的氣色有媚無威,但秀不清,坐在馬上不見臀尖,恐怕有始無終。
那三位不過平平常常,多還長壽。
小爺們裡邊,也隻得一位可以做到三四品的官,但是秀不深藏,性多佻達,也不是個長久的相兒。
”瑤華道:“說你的相是無疑了,小厮們裡,到底說哪個?”梅影道:“我想來隻怕是荷香。
”瑤華道:“卻是他,别個都還老實,惟有他好做張緻。
還說别人沒有?”梅影道:“據他們後來又聽見門房裡的老女人說,他聽見相面的說,公主馬後還有一男一女跟着,這兩個倒成點小氣候。
老女人道:難道也會做官?那相面的道:官是沒他的分兒,這個小太監将來就成個鬼仙,這女的可以成個地仙。
其餘的人,不過和我們不差什麼。
”瑤華道:“這不是說張其德、周青黛了。
”梅影道:“他說後邊的兩上,是明指着他兩個人。
”瑤華道:“這個相面的着實有些意思。
他兩個,師父略在我面前提起過,後來有些好處。
”一面說,一面就睡着了。
仍是梨雲等守夜,照依那晚的更次,就傳喚這些人起來料理,趕着請了瑤華起來梳洗、用膳,外邊已來催了。
瑤華一面裝束,又吩咐小厮們同副史收拾行裝,先行出城,隻帶四個婢女入朝。
張周兩人遠遠的跟着伺候。
出了大門,就有中軍官護衛軍打着官燈、火炬,前後簇擁,瑤華同婢女們一起上馬,直到朝門外下馬,早有太監們奉了皇後的懿旨,前來照應,通知禦前校衛,皇上升殿,即來招呼。
等了半個時辰,已奉宣召,瑤華帶着四婢上殿,三呼舞蹈畢,帝傳令至前,把軍情細細的宣示了一遍,又說:“你此去非比他人,務與叔父同心戮力,早報捷音。
”瑤華一一遵領。
帝又道:“我已令七長公主代朕推毂,聊盡遣将之禮。
”瑤華聽說,忙又跪下叩首,再三堅辭。
趙宋兩王也從旁代奏道:“這是自家宗支,非比臣宰,既皇妹堅辭,伏乞皇上俞允。
”帝才允免。
又令近侍赍出一面認旗賜于瑤華,瑤華跪接了,展開看時,有五尺多長,三尺五六寸多寬,用金黃緞圍繡着三爪龍,又用黑剪絨橫頭貼着五個小字是:第十四皇女。
中門又貼十二個大字是:欽命四川武威蕩寇經略正使。
瑤華看畢,即時叩道祇領。
帝道:“朕特令宮女連夜繡起,與妹軍前耀武。
出宮時又得有兩首截句,聊為餞行。
”遂令近侍于案上遞與瑤華,瑤華雙手接着,朗誦一遍,其一曰: 天潢毓秀建奇勳,文武才能經緯分。
為繡認旗當殿賜,追奔行陣蕩妖氛。
其二曰: 唐代争傳娘子軍,曾開幕府露紅裙。
土司且得前茅列,後勁憑卿捷奏聞。
瑤華複又叩首謝恩,奏道:“臣妾寸功未效,已荷恩赉疊頒,且蒙宸翰褒嘉,并增惶悚,臣妾唯有矢志殲滅醜類,上慰聖懷,以報天恩于萬一。
”遂即陛辭,帝道:“行軍以迅速為貴,可勉兵将早抵蜀中,朕當計日以待。
”瑤華領旨,辭出殿廷,仍詣甯坤宮叩
張其德傳出去了。
又喚張黃兩家媳婦來,吩咐道:“你兩個且仍往門前屋裡依栖着,我自有口糧給發。
你這兩個年紀更輕,孤身隻影,究竟不好,我教令史替你們作配的為是。
”兩個叩頭領命出去了。
一會兒,張其德傳送新制的盔甲進來,瑤華看了,果然做得好,都是新款花樣的顧繡,且同錦襖一般,可以穿着,到臨陣時再下鐵片,盔帽裡也鑲着一條裝綿的紅緞勒額,不比昨日那盔的鐵沿,要嵌入肉裡去了。
令周青黛各各分給。
又傳知長史,令其将家眷搬入這三進屋内居住,好照應庫藏。
一一吩咐出去了。
隔不多時,這些小厮們來回道:“各處東西都查點了,并沒有短少,止有田房屋契未見,想在冊箱内。
”遂各于箱底撿出一大捆來,瑤華交與荷香,挨順年月,分别田房同出息租子租錢,每年若幹,共錄一本帶着,仍将契券發交長史收執。
荷香答應,領着副史們都出去了。
轉眼之間,天已将黑,張其德傳進長史來禀的話,道:明日四鼓入朝陛辭,五更出城。
中軍官打聽得,有七長公主奉旨,代行推毂禮,公主務必要堅辭。
”瑤華道:“曉得了。
”遂擺膳,用完安寝,各就寝所,臨睡時,瑤華問梅影道:“可曾問過蕉葉的話?”梅影道:“問是問過,講得不甚着實。
”瑤華道:“他怎麼說?”梅影道:“據他們聽見相士說,姐兒們内中,有一位同公主一樣面龐的,就該同公主一樣了。
豈知又是兩樣的,這就要看氣色了,這位姐兒面上的氣色有媚無威,但秀不清,坐在馬上不見臀尖,恐怕有始無終。
那三位不過平平常常,多還長壽。
小爺們裡邊,也隻得一位可以做到三四品的官,但是秀不深藏,性多佻達,也不是個長久的相兒。
”瑤華道:“說你的相是無疑了,小厮們裡,到底說哪個?”梅影道:“我想來隻怕是荷香。
”瑤華道:“卻是他,别個都還老實,惟有他好做張緻。
還說别人沒有?”梅影道:“據他們後來又聽見門房裡的老女人說,他聽見相面的說,公主馬後還有一男一女跟着,這兩個倒成點小氣候。
老女人道:難道也會做官?那相面的道:官是沒他的分兒,這個小太監将來就成個鬼仙,這女的可以成個地仙。
其餘的人,不過和我們不差什麼。
”瑤華道:“這不是說張其德、周青黛了。
”梅影道:“他說後邊的兩上,是明指着他兩個人。
”瑤華道:“這個相面的着實有些意思。
他兩個,師父略在我面前提起過,後來有些好處。
”一面說,一面就睡着了。
仍是梨雲等守夜,照依那晚的更次,就傳喚這些人起來料理,趕着請了瑤華起來梳洗、用膳,外邊已來催了。
瑤華一面裝束,又吩咐小厮們同副史收拾行裝,先行出城,隻帶四個婢女入朝。
張周兩人遠遠的跟着伺候。
出了大門,就有中軍官護衛軍打着官燈、火炬,前後簇擁,瑤華同婢女們一起上馬,直到朝門外下馬,早有太監們奉了皇後的懿旨,前來照應,通知禦前校衛,皇上升殿,即來招呼。
等了半個時辰,已奉宣召,瑤華帶着四婢上殿,三呼舞蹈畢,帝傳令至前,把軍情細細的宣示了一遍,又說:“你此去非比他人,務與叔父同心戮力,早報捷音。
”瑤華一一遵領。
帝又道:“我已令七長公主代朕推毂,聊盡遣将之禮。
”瑤華聽說,忙又跪下叩首,再三堅辭。
趙宋兩王也從旁代奏道:“這是自家宗支,非比臣宰,既皇妹堅辭,伏乞皇上俞允。
”帝才允免。
又令近侍赍出一面認旗賜于瑤華,瑤華跪接了,展開看時,有五尺多長,三尺五六寸多寬,用金黃緞圍繡着三爪龍,又用黑剪絨橫頭貼着五個小字是:第十四皇女。
中門又貼十二個大字是:欽命四川武威蕩寇經略正使。
瑤華看畢,即時叩道祇領。
帝道:“朕特令宮女連夜繡起,與妹軍前耀武。
出宮時又得有兩首截句,聊為餞行。
”遂令近侍于案上遞與瑤華,瑤華雙手接着,朗誦一遍,其一曰: 天潢毓秀建奇勳,文武才能經緯分。
為繡認旗當殿賜,追奔行陣蕩妖氛。
其二曰: 唐代争傳娘子軍,曾開幕府露紅裙。
土司且得前茅列,後勁憑卿捷奏聞。
瑤華複又叩首謝恩,奏道:“臣妾寸功未效,已荷恩赉疊頒,且蒙宸翰褒嘉,并增惶悚,臣妾唯有矢志殲滅醜類,上慰聖懷,以報天恩于萬一。
”遂即陛辭,帝道:“行軍以迅速為貴,可勉兵将早抵蜀中,朕當計日以待。
”瑤華領旨,辭出殿廷,仍詣甯坤宮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