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禦苑試文武技藝 鄰家逗男女春情
關燈
小
中
大
第十七回禦苑試文武技藝鄰家逗男女春情
柏梁體古風詩曰:
瑤華文義貫且通,瑤華武藝壯且雄。
面為小試舒心胸,敢将抱負陳九重。
天顔有喜授元戎,連朝樂事何其同,又聽鄰家話唧哝。
話說素蘭知道,皇後要留瑤華在宮中住宿,斷不敢辭,悄向瑤華說知,轉奏皇後,将在外的使女,引領進宮伴宿。
瑤華依着奏了,皇後即傳旨,令太監們知會。
皇後細看瑤華,居止端重,十分優待。
又敕傳長公主們,來宮與瑤華叙姐妹排行。
不一會都到,瑤華接見,也隻得四個了,其餘皆下嫁或亡過。
正要相叙稱呼,忽報駕到,遂一同出宮迎接。
帝見四個長公主在宮,遂道:“你們叙過排行沒有?”都說還未。
帝對瑤華道:“我指示與你曉得。
”指着年約三十餘者道:“這是第七長公主,曾經下嫁,已寡居了。
”指着年約二十餘者道:“這是第八長公主,還未下嫁。
”指着年約十七八者道:“這是第十一長公主,也還未下嫁,其餘皆已下嫁了。
第十二、十三兩公主,皆早薨逝,你該排行第十四。
” 瑤華又跪下叩謝,帝令長公主們扶起,又問瑤華日常所學,有無伴讀之人。
瑤華一一奏明,并指着四婢,并在外四小厮,均系幼時同學。
帝問:“你之所學,他們也能嗎?”瑤華道:“都能。
”帝又大悅,遂令小太監傳宮正司鄭貴妃來。
原來這鄭貴妃,名留仙,女宮中文才數為第一,詩歌詞賦色皆能。
帝欲面試瑤華等才調,故爾敕傳。
不多時,小宮監引到。
瑤華見鄭留仙生得玉貌亭亭,居止閑雅,向帝後前起居畢,又與各公主請安。
帝指着瑤華及諸婢道:“這是福王的郡主,如今已續在先皇駕下,加封為十四長公主,是個文武全材。
今日朕要試他的文義,這些婢女所學,亦複如是,卿來和他們唱和一首。
”留仙道:“既有多人,便可聯句。
”帝道:“聯句更好,朕出個題目與你們。
”因見庭前玉蘭盛開,遂指道:“以此為題就是。
你起句。
” 留仙遵旨,早有宮女們設下紙筆在案上,留仙想了一想,遂寫下一句在紙上,進呈帝看,是: 本從禦苑倚雲栽, 遂令宮女遞與瑤華看了,瑤華亦即趨至案前,提筆續上一句,進呈帝看,是: 寄體還是木筆胎。
遂傳四婢女都到案前,道:“你們挨次聯下去。
”四婢女齊至案前,挨次應是,素蘭遂提筆寫上: 滴滴九天垂露重, 意欲進呈,帝止道:“你們四個都聯了再送。
”素蘭遵旨,即将筆遞與梅影,梅影不加思索,提筆直寫: 亭亭一樹向春開。
梨雲接過筆來,沉吟了一回,才寫上道: 含苞絕受黃金蕊, 将筆遞與郁李,郁李也不思索,接過筆來寫道: 初綻如擎白玉杯。
寫畢一同進呈。
帝逐句看了,道:“很去得。
”仍令宮女弟與留仙,四婢女即時退下,留仙接着,前後看了一遍,遂又寫道: 姑射仙姿何杳渺, 帝見留仙寫完,即令瑤華結句,瑤華遵旨,遂接留仙手内之筆,寫上道: 姗姗環珮自空來。
瑤華寫完,自捧進呈,帝接覽數四,喜盈眉宇,指道:“工律悉敵大家,都不相上下,且各有各的意思。
如鄭妃起句,即暗指瑤華,而瑤華順着其意,直貫而下。
這四婢的承轉兩意俱佳,不但得應制之體,且又得各人的身分。
而鄭妃結這一句,往前推去,推得妙極,似乎要瑤華照此結住。
豈知瑤華更妙,偏又從空收回,真令人猜度不出。
聯句至此,可稱絕唱。
”又問瑤華道:“你讀了幾年書?”瑤華奏道:“自五歲上學,直到如今沒有間斷。
”帝又指着四婢道:“他們呢?”瑤華道:“也如此。
”帝道:“怪道文學如此甚深,可見工夫。
”又向瑤華道:“文才已見,明日還要一試武藝。
”瑤華領旨,遂出宮去了。
于是皇後即令留仙在宮陪侍,一夜無話。
次晨瑤華随着大衆,四鼓起身,趕着梳洗,并即奏明皇後,恐皇上要宣召試武,令太監們往寓所取更換的衣服。
天将平明,已有小太監來傳旨,宣召說,在宮内小教場試武。
恰好衣服亦已取到,遂将試武的錦襖着在裡間,外邊仍穿大衣,四婢女俱更換齊整。
面為小試舒心胸,敢将抱負陳九重。
天顔有喜授元戎,連朝樂事何其同,又聽鄰家話唧哝。
話說素蘭知道,皇後要留瑤華在宮中住宿,斷不敢辭,悄向瑤華說知,轉奏皇後,将在外的使女,引領進宮伴宿。
瑤華依着奏了,皇後即傳旨,令太監們知會。
皇後細看瑤華,居止端重,十分優待。
又敕傳長公主們,來宮與瑤華叙姐妹排行。
不一會都到,瑤華接見,也隻得四個了,其餘皆下嫁或亡過。
正要相叙稱呼,忽報駕到,遂一同出宮迎接。
帝見四個長公主在宮,遂道:“你們叙過排行沒有?”都說還未。
帝對瑤華道:“我指示與你曉得。
”指着年約三十餘者道:“這是第七長公主,曾經下嫁,已寡居了。
”指着年約二十餘者道:“這是第八長公主,還未下嫁。
”指着年約十七八者道:“這是第十一長公主,也還未下嫁,其餘皆已下嫁了。
第十二、十三兩公主,皆早薨逝,你該排行第十四。
” 瑤華又跪下叩謝,帝令長公主們扶起,又問瑤華日常所學,有無伴讀之人。
瑤華一一奏明,并指着四婢,并在外四小厮,均系幼時同學。
帝問:“你之所學,他們也能嗎?”瑤華道:“都能。
”帝又大悅,遂令小太監傳宮正司鄭貴妃來。
原來這鄭貴妃,名留仙,女宮中文才數為第一,詩歌詞賦色皆能。
帝欲面試瑤華等才調,故爾敕傳。
不多時,小宮監引到。
瑤華見鄭留仙生得玉貌亭亭,居止閑雅,向帝後前起居畢,又與各公主請安。
帝指着瑤華及諸婢道:“這是福王的郡主,如今已續在先皇駕下,加封為十四長公主,是個文武全材。
今日朕要試他的文義,這些婢女所學,亦複如是,卿來和他們唱和一首。
”留仙道:“既有多人,便可聯句。
”帝道:“聯句更好,朕出個題目與你們。
”因見庭前玉蘭盛開,遂指道:“以此為題就是。
你起句。
” 留仙遵旨,早有宮女們設下紙筆在案上,留仙想了一想,遂寫下一句在紙上,進呈帝看,是: 本從禦苑倚雲栽, 遂令宮女遞與瑤華看了,瑤華亦即趨至案前,提筆續上一句,進呈帝看,是: 寄體還是木筆胎。
遂傳四婢女都到案前,道:“你們挨次聯下去。
”四婢女齊至案前,挨次應是,素蘭遂提筆寫上: 滴滴九天垂露重, 意欲進呈,帝止道:“你們四個都聯了再送。
”素蘭遵旨,即将筆遞與梅影,梅影不加思索,提筆直寫: 亭亭一樹向春開。
梨雲接過筆來,沉吟了一回,才寫上道: 含苞絕受黃金蕊, 将筆遞與郁李,郁李也不思索,接過筆來寫道: 初綻如擎白玉杯。
寫畢一同進呈。
帝逐句看了,道:“很去得。
”仍令宮女弟與留仙,四婢女即時退下,留仙接着,前後看了一遍,遂又寫道: 姑射仙姿何杳渺, 帝見留仙寫完,即令瑤華結句,瑤華遵旨,遂接留仙手内之筆,寫上道: 姗姗環珮自空來。
瑤華寫完,自捧進呈,帝接覽數四,喜盈眉宇,指道:“工律悉敵大家,都不相上下,且各有各的意思。
如鄭妃起句,即暗指瑤華,而瑤華順着其意,直貫而下。
這四婢的承轉兩意俱佳,不但得應制之體,且又得各人的身分。
而鄭妃結這一句,往前推去,推得妙極,似乎要瑤華照此結住。
豈知瑤華更妙,偏又從空收回,真令人猜度不出。
聯句至此,可稱絕唱。
”又問瑤華道:“你讀了幾年書?”瑤華奏道:“自五歲上學,直到如今沒有間斷。
”帝又指着四婢道:“他們呢?”瑤華道:“也如此。
”帝道:“怪道文學如此甚深,可見工夫。
”又向瑤華道:“文才已見,明日還要一試武藝。
”瑤華領旨,遂出宮去了。
于是皇後即令留仙在宮陪侍,一夜無話。
次晨瑤華随着大衆,四鼓起身,趕着梳洗,并即奏明皇後,恐皇上要宣召試武,令太監們往寓所取更換的衣服。
天将平明,已有小太監來傳旨,宣召說,在宮内小教場試武。
恰好衣服亦已取到,遂将試武的錦襖着在裡間,外邊仍穿大衣,四婢女俱更換齊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