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藝圃匾聯粗拟就 征詩文啟早傳揚
關燈
小
中
大
堂中。
衆人道:“這聯很覺流麗。
”梅影道:“亭子上的對拟到拟了一副,不知可去得?”梨雲道:“不要謙,且寫出來看。
”梅影寫出,梨雲在旁念道: 原知西蜀多才者,始信東坡詠快哉。
大衆齊聲道:“妙極!這聯移不到别處去。
”瑤華道:“這裡頭還要一個匾,你一發題了罷。
”郁李一想,即提起筆來寫道: 物我 大衆齊聲道好。
于是瑤華令荷香将各人的匾對,端楷謄清,照着一處一處的粘在圖上,并簽出各人的名字,令素蘭送師父那邊斟酌。
大衆随後都到無礙子這邊來。
無礙子逐個看了,指着柳枝的這副對道:“你的用筆,将來要成滑調了,須要更改才好。
”又看了各人的道:“也不必改,各人意中嫌不好,自家再斟酌。
你們這九個人所題,最切當又雙關的隻有三聯:第一算郁李的五言,第二算瑤華的牡丹台,第三算荷香樓上這一聯。
此外拘泥的太拘泥,疏落的太疏落,與園亭兩字總少關會。
如今且教他們去照樣做好,俟懸挂起來,如果自己看不過,請出各人的月錢來另做,也算個不罰之罰。
” 衆人默默而回,有的另做,有的翻書,有的呆想,到也好看。
無礙子又令張其德傳知令史,說明日且緩到園,先将匾對拿去刊刻,俟懸挂齊整,再來禀請。
張其德傳出去了。
到得晚來,各人就寝,瑤華本是沈翠眉、薛比鳳兩個伴宿,這晚吩咐隻要梅影一人在房就夠了。
令他們兩個搬到耳房,調過梅影來。
不在話下。
又隔了二十來天,才把匾對做好,懸挂起來。
第二日清晨,請到園中收工。
無礙子應允。
早膳後,即令各人更喚衣飾,暫停一日功課。
早有殷彩霞進來伺候。
其時已近端陽節,彩霞送了許多戴勝絨人繭虎之類,一一分散插戴。
瑤華本性最喜素淨,那大紅大綠,平時不再肯穿。
這日身上穿着銀條短紗襯衫,外罩着雪牙色長紗衫,青紗百筒裙,松花綠單紗膀褲。
因習學縱跳工夫,這四根鐵條總不離身。
所以大熱天,也得穿膀褲,大紅鞋,挑繡白羅褶褲,頭上隻戴金玉二钗,又插上兩朵絨人繭虎。
那四婢一色的銀條紗襯衫。
綠素紗外罩,大紅腰巾,各持巾盂扇拂等件,伺候跟着。
無礙子隻加上素紗道袍,張其德、周青黛跟着。
四小厮青紗道袍,不戴巾帻,隻挽個鬏兒,絲鞋淨襪,在前引導。
仍由複門之東小門進園,将到園門,已見藝圃兩字嵌在牆上了。
進得園門,就是紫藤架,以代門道屋,見紫藤花已盤結在上。
于是先到土岡亭子上,四下一望,都還不顯,惟竹林未茂,還看得旱船。
無礙子見那“觀我”兩字,問是誰題的?瑤華道:“是梅影所題。
”無礙子道:“這兩個字還有意思,你們各人也該取個表字,将來詩箋上也好落款。
回去将各人的姓開來,我與你們題取。
”各人答應了。
遂下土岡,到月台上看了,甚覺爽快。
瑤華道:“隔一日好月色時,請師父到來賞玩。
”無礙子笑道:“有了這個處所,賞的時候正多着哩。
” 又到月台裡間去看了看,三面窗槅齊開,甚為清爽。
各人歇了歇腳,仍從裡間樓梯下來,到得堂中,看了對,素蘭道:“始終少一個匾額。
”無礙子道:“有匾不懸在這間,月台裡間還少一個,不拘誰,回去做了補上。
” 又從土岡下轉入牡丹台,已有牡丹種上,看那副石闆對已嵌上了,無礙子道:“石闆對必須要紀年月落款,将來也好摹拓,這都是不懂款式的緣故。
”遂到側屋内坐下,把對子念了一遍道:“郁李年紀雖小,倒虧他做這副對。
”瑤華道:‘物我’兩字也是他的。
”無礙子道:“這兩個字不如對子好,‘物我’不過是同春之意,與‘殿香’兩字有些合掌,應該另拟。
” 說罷起身,走出門來,已到魚池邊,過了環洞石橋,對面就是仁知軒,各人都在沿池靠着橋闌看水。
無礙子低下頭來,往東牆下一看,已見水門通進活水來了。
蕉葉道:“但隻少船了。
”瑤華笑對無礙子道:“請師父就是今日畫個船圖,發與他們去打造。
聞得荷花池内十分茂盛,大約再得一個多月,就可去賞玩了。
”無礙子回轉頭來,望見仁知軒左
衆人道:“這聯很覺流麗。
”梅影道:“亭子上的對拟到拟了一副,不知可去得?”梨雲道:“不要謙,且寫出來看。
”梅影寫出,梨雲在旁念道: 原知西蜀多才者,始信東坡詠快哉。
大衆齊聲道:“妙極!這聯移不到别處去。
”瑤華道:“這裡頭還要一個匾,你一發題了罷。
”郁李一想,即提起筆來寫道: 物我 大衆齊聲道好。
于是瑤華令荷香将各人的匾對,端楷謄清,照着一處一處的粘在圖上,并簽出各人的名字,令素蘭送師父那邊斟酌。
大衆随後都到無礙子這邊來。
無礙子逐個看了,指着柳枝的這副對道:“你的用筆,将來要成滑調了,須要更改才好。
”又看了各人的道:“也不必改,各人意中嫌不好,自家再斟酌。
你們這九個人所題,最切當又雙關的隻有三聯:第一算郁李的五言,第二算瑤華的牡丹台,第三算荷香樓上這一聯。
此外拘泥的太拘泥,疏落的太疏落,與園亭兩字總少關會。
如今且教他們去照樣做好,俟懸挂起來,如果自己看不過,請出各人的月錢來另做,也算個不罰之罰。
” 衆人默默而回,有的另做,有的翻書,有的呆想,到也好看。
無礙子又令張其德傳知令史,說明日且緩到園,先将匾對拿去刊刻,俟懸挂齊整,再來禀請。
張其德傳出去了。
到得晚來,各人就寝,瑤華本是沈翠眉、薛比鳳兩個伴宿,這晚吩咐隻要梅影一人在房就夠了。
令他們兩個搬到耳房,調過梅影來。
不在話下。
又隔了二十來天,才把匾對做好,懸挂起來。
第二日清晨,請到園中收工。
無礙子應允。
早膳後,即令各人更喚衣飾,暫停一日功課。
早有殷彩霞進來伺候。
其時已近端陽節,彩霞送了許多戴勝絨人繭虎之類,一一分散插戴。
瑤華本性最喜素淨,那大紅大綠,平時不再肯穿。
這日身上穿着銀條短紗襯衫,外罩着雪牙色長紗衫,青紗百筒裙,松花綠單紗膀褲。
因習學縱跳工夫,這四根鐵條總不離身。
所以大熱天,也得穿膀褲,大紅鞋,挑繡白羅褶褲,頭上隻戴金玉二钗,又插上兩朵絨人繭虎。
那四婢一色的銀條紗襯衫。
綠素紗外罩,大紅腰巾,各持巾盂扇拂等件,伺候跟着。
無礙子隻加上素紗道袍,張其德、周青黛跟着。
四小厮青紗道袍,不戴巾帻,隻挽個鬏兒,絲鞋淨襪,在前引導。
仍由複門之東小門進園,将到園門,已見藝圃兩字嵌在牆上了。
進得園門,就是紫藤架,以代門道屋,見紫藤花已盤結在上。
于是先到土岡亭子上,四下一望,都還不顯,惟竹林未茂,還看得旱船。
無礙子見那“觀我”兩字,問是誰題的?瑤華道:“是梅影所題。
”無礙子道:“這兩個字還有意思,你們各人也該取個表字,将來詩箋上也好落款。
回去将各人的姓開來,我與你們題取。
”各人答應了。
遂下土岡,到月台上看了,甚覺爽快。
瑤華道:“隔一日好月色時,請師父到來賞玩。
”無礙子笑道:“有了這個處所,賞的時候正多着哩。
” 又到月台裡間去看了看,三面窗槅齊開,甚為清爽。
各人歇了歇腳,仍從裡間樓梯下來,到得堂中,看了對,素蘭道:“始終少一個匾額。
”無礙子道:“有匾不懸在這間,月台裡間還少一個,不拘誰,回去做了補上。
” 又從土岡下轉入牡丹台,已有牡丹種上,看那副石闆對已嵌上了,無礙子道:“石闆對必須要紀年月落款,将來也好摹拓,這都是不懂款式的緣故。
”遂到側屋内坐下,把對子念了一遍道:“郁李年紀雖小,倒虧他做這副對。
”瑤華道:‘物我’兩字也是他的。
”無礙子道:“這兩個字不如對子好,‘物我’不過是同春之意,與‘殿香’兩字有些合掌,應該另拟。
” 說罷起身,走出門來,已到魚池邊,過了環洞石橋,對面就是仁知軒,各人都在沿池靠着橋闌看水。
無礙子低下頭來,往東牆下一看,已見水門通進活水來了。
蕉葉道:“但隻少船了。
”瑤華笑對無礙子道:“請師父就是今日畫個船圖,發與他們去打造。
聞得荷花池内十分茂盛,大約再得一個多月,就可去賞玩了。
”無礙子回轉頭來,望見仁知軒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