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嬌容莫辨真堪笑 武藝超群盡吃驚

關燈
個使上半天,那根拴流星錘的五彩繩,竟同鐵棍一般,自己将身在繩上跳躍。

    突然跳出一個拿着腰刀的,去砍那繩子,旁人見了,竟似必定要砍斷的樣子。

    那知拿流星錘将繩頭一松,那把刀早被繩子卷住,往廳後隻一撂,連人都撂去了。

    那使流星的仍然一個再耍,不防突有七八個人,各持長槍大刀,一齊擁上,搠的搠,砍的砍。

    那使流星的一些也不忙,将繩一緊,縱起身子,特向這些刀槍上這麼一繞,七八個人手中所執的刀槍,盡卷在繩内了。

    于是一齊奔回。

    忽見斜刺裡,有匹空馬沖上馬道來,那使流星的丢了繩子,飛奔趕上前去,離馬還有四五尺,一縱上了馬,背後邊又一個也是飛奔向前去,把那馬上的一揪,往外一撂,自己就飛上馬背,星馳的去了。

    恰好下邊又一匹馬跑上來,這撂下去的人随手一揪,貼準一個着把踏镫皮條揪住,也上了馬背。

    一個跑上,一個跑下,兩個相遇即在馬上掉了個過兒。

    廳後又有五六匹馬都上馬道來,也有持刀,也有持槍,各在馬上跳舞。

    看得福王贊不絕口,兩旁的人也個個驚心駭目。

    福王心上忽生憐惜,連連的遣人下來說終止,遂各縱馬,回到帳房邊,都下馬來,入帳房休息。

    早有馬牌子趕來。

    将馬拉住,太監們又來收拾器械,看的人也漸漸的散去。

     忽見帳房開處,無礙子一輛小車推将出來,衆使女上馬,簇擁而去,獨瑤華上廳來禀了一聲先走,遂在廳前上馬,仍有四個小厮騎着馬,前導引去。

    福王亦即乘轎而回。

     天亦将晚,福王到得上書房,而瑤華已領一班子女,換了服飾,來請晚安了。

    福王便令陪膳食。

    席便問瑤華道:“這些技藝,你們怎麼學得這樣快?”瑤華複道:“都是五歲上就學起,所以比别人來得快。

    ”福王道:“這樣工夫也就去得了。

    ”瑤華不語,抿着嘴笑,向衆人看,衆子女也是抿着嘴笑。

     福王疑心道:“為何都笑起來?”瑤華道:“今日的武藝,隻有騎射同拔簽是真實工夫,那些好看的,師父早知王爺回來要看,,所以卒然演就的,這不過眼前好看,與真實工夫一些也不相幹。

    ”福王道:“怎樣是真實工夫?”瑤華道:“師父的本領全在運氣,次即縱跳。

    ”福王道:“運好了氣便怎麼?”瑤華道:“能運精了氣,刀劍上身都不懼。

    ”福王道:“如今你們能也不能?”瑤華道:“也有兩三個不能。

    ”福王道:“怎麼樣就算能了。

    ”瑤華道:“如在一條窄巷裡,兩邊排列着人,各持刀槍棍棒,不住手的住下敲打,能夠從底頭打出外邊去,這就算成功了。

    ”福王道:“這都是性命相關的事,你如今自然是能的了。

    ”瑤華道:“法子都曾講究,師父說:人還不曾長足,故未曾試過,俟長足了,才敢演試。

    ”福王道:“也說得是。

    此間莊子,得你們這幾個長成了,我還怕什麼。

    ” 瑤華道:“師父說:我們外邊住的佃戶,倘遇年歲荒欠時,就可将他們養贍教練起武藝來,壯健的可得一千人,少年的可得四百人。

    得這支精兵,勝似京營中所養的遊手好閑而充數者,不啻十倍。

    ”福王點頭稱善道:“現在朝中,都是魏忠賢當事,凡有用之才,一概退去了。

    山陝荊襄一帶,盡是流賊橫行,将來不知是何光景。

    我意欲将汴梁的庫藏,都運到此間,到可無慮。

    ”瑤華道:“汴梁王府,隻算得關門吃飯的一家富戶,若有些不靖,隻好雙手捧上求其全生,恐還不得。

    ”福王道:“這也是一定的。

    待我回汴梁,再打算搬運兩三庫金銀來收貯。

    ” 說得高興,開懷暢飲,樂不可支,正要出題目叫他們做詩,忽有守門太監來回道:“長史有要緊話來面禀。

    ”福王道:“着他進來。

    ”不一會,長史到身邊,禀道:“方才接到汴梁的令史書信,說有旨意宣召王爺。

    耳聞得奢崇明複叛了。

    ”福王聽說,不覺把一天的高興多丢了,便道:“既有旨意,明日便得起身,你可先自料理起來。

    ”長史應命而去,福王亦即罷膳,打發瑤華們入宮,又傳莊上令史,分派了一大些事,然後安寝。

    心雖不樂,而不能改其毛病,仍令往常承值的來适興。

     瑤華于次晨起個清早,梳洗停當,打聽福王起身,便過來請早安。

    福王道:“我這一去,又不知多少年,你在家好生率領着這些子女,習學文武技藝。

    你們的詩,雖已做得好了,但學問無窮,隻靠着家門内幾個揣摹,始終不廣。

    我聞得汴梁一帶,能詩者甚多,應該立起一個閨秀詩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