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莊務初歸纖女手 家園全仗劍仙

關燈
再用磚砌,有一丈六尺高,共計高有二丈四尺。

    下腳闊有九尺,牆頂闊有五尺半,可以三馬并行。

    每倉厫十間牆上起一路亭,都開有後窗,可以瞭望莊外數裡之遠。

    ” 無礙子道:“這不照城牆一樣的造了?”殷氏道:“外面有柳樹遮蔽,又沒有女牆,卻不顯得,若裡面看,竟是城牆的款式。

    ”無礙子道:“怪不道要用到二萬兩銀子,也好,你的主見卻也是的。

    ” 瑤華向無礙子道:“弟子的意思,藝圃中一片空地,狠可蓋個花園,若要習練技藝,這西邊還有王爺的箭道可以借用。

    ”無礙子道:“蓋造花園,原是你們富貴人家的事,拼着三五萬銀子就成了。

    ”先令殷氏去旁邊歇息,一面催着擺膳。

    用畢,令瑤華更換衣飾,并點梅影、素蘭、花見羞、白于玉、周青黛、林綠環,同四個小厮跟随,張其德前導,又叫添備一輛車子與殷氏坐。

    點派明白,仍令沈翠眉、黃金钏、梨雲、郁李看守房屋,并約束各局裡入宮。

    門上太監已進來回禀道:“令史們伺候齊了。

    ”無礙子領着頭,遂到正殿上上車。

    無礙子車上帶着周青黛,捧了各項冊子,瑤華車上帶着梅影。

    素蘭同花見羞坐了一車,白于玉同林綠環一車,張其德前行,四個小厮在車後随着,一徑碾出大殿。

    早有正副史、各總管在門樓左右伺候,先到東首,看那挨着門樓的六十間倉厫。

    無礙子叫瑤華的車夫相并着推行,又于周青黛所捧冊籍内,撿出一本,遞與瑤華道:“每間厫門上都有取數,你可與冊内查對。

    ”瑤華看着,叫車子慢慢的行,兩下對着,并無舛錯。

    一個圈子直兜到西邊門樓下倉厫止。

    令史們禀道:“丈量手都在,可要抽盤一厫?”無礙子道:“你們若信得過,就不用盤量了。

    ”令史們道:“這都是經手的幹系,如有缺少,要着落賠補的,如何信不過。

    ”瑤華道:“既如此,各人具個缺少願賠的甘結來。

    ”衆人都已寫就送上來,瑤華叫張其德一一收了。

     殷氏傳語,就上牆去看工。

    令史遂開了門樓間壁一個栅欄門,令史前導,領着車子,推到牆根,就有斜坡,層層碾上。

    一到牆上,就有一個亭子,殷氏先下車來,請無礙子、瑤華到亭子内瞭望野景。

    遂各下車,殷氏将後窗打開,見兩行柳樹,高過于牆。

    于柳樹空隙内望去,真個數裡之遙南山打獵處所,依稀望見。

    又見門樓之外,往來行人不絕,各項鋪面開得整整齊齊。

    瑤華心中甚喜。

     無礙子仍令車夫向東邊一路慢慢的推去,轉過東來,又過了好幾個亭子,到正東面一個亭子上,無礙子就令停車。

    殷氏早先下車去開後窗,無礙子同瑤華走到窗邊,往外一望,遠遠見馱子騾轎一隊走來,問殷氏道:“這必定是大路了。

    ”殷氏道:“正是往亳州的大路從我們莊後過去的。

    ”無礙子往下一看,見溝水涸竭,又問殷氏道:“這裡溝水為何涸了?”殷氏道:“這溝水是死水,此間地形高些,又值交冬的時候,所以先涸了。

    ”無礙子道:“這件事到先要料理,此間何處通大河?”殷氏道:“聞得大河離此有幾十裡路,這恐難引。

    ”無礙子道:“可還有相近的麼?”殷氏道:“待婢子去問令史。

    ”張其德道:“令史就在外面。

    ”殷氏招呼近前,問明了,遂向無礙子道:“相近沒有大河,隻有南山腳下有條山溪,可以引來,隻有三四裡路,倒還省費,隻恐怕山水發折年歲要被淹浸。

    ”無礙子道:“這倒不妨,我們往北首拼做十畝田不着,開個引河水,大則放水,小則蓄,那引河内可以栽蓮藕,養些魚,利錢還好似租谷哩。

    你去對你們那個令史說,趁此佃戶閑暇,溪水涸竭之時,三兩日内就可興工,更是一勞永逸。

    ”殷氏答應,即便通知。

     遂又上車,行到北面正亭子上,無礙子喚了殷氏,打開後窗,同瑤華走到窗邊一望,近處雖覺得曠野,也還有數處村落,遠看則烏簇簇的,樹林不斷。

    無礙子道:“這不是亳州麼?”殷氏道:“還不到亳州,大約是尤家鎮上。

    ”無礙子道:“這些村落,可是我們的佃戶?”殷氏道:“多有的。

    ”無礙子便指與殷氏道:“這個村落過去的一片田畝,狠可鑿池,還開條小河,直通我們溝内,将來還有用處。

    ”殷氏道:“通這小河,師父有何用處?無礙子用手指着藝圃,說出一件事來,要知何事,展開下回便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