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0 陳本紀下第十
關燈
小
中
大
霍、南司、定九州及南豫、江、郢所部在江北諸郡,置雲旗義士,往大軍及諸鎮備防。
夏四月丙戌,有星孛于大角。
庚寅,監豫州陳桃根獻青牛,诏以還百姓。
乙未,桃根又上織成羅紋錦被表各二,诏于雲龍門外焚之。
壬子,郢州獻瑞锺六。
六月丙戌,诏爲北行将士死王事者,克日舉哀。
壬辰,以尚書右仆射王瑒爲尚書仆射。
己酉,改作雲龍、神獸門。
秋八月癸卯,周人來聘。
閏九月壬辰,都督吳明徹大破齊軍于呂梁。
是月,甘露頻降樂遊苑。
丁未,輿駕幸苑采甘露,宴群臣,诏于苑龍舟山立甘露亭。
冬十月己巳,立皇子叔齊爲新蔡王,叔文爲晉熙王。
十二月壬戌,以尚書仆射王瑒爲左仆射,太子詹事陸繕爲右仆射。
甲子,南康郡獻瑞锺一。
八年春二月壬申,以開府儀同三司吳明徹爲司空。
夏五月庚寅,尚書左仆射王瑒卒。
六月甲寅,以尚書右仆射陸繕爲左仆射,新除晉陵太守王克爲右仆射。
秋九月戊戌,立皇子叔彪爲淮南王。
九年春正月乙亥,齊主傳位于其太子恒,自号太上皇。
是月,周滅齊。
二月壬子,耕藉田。
秋七月己卯,百濟國遣使朝貢。
庚辰,大雨,震萬安陵華表。
己醜,震慧日寺刹及瓦官寺重門,一女子震死。
冬十月戊午,司空吳明徹破周将梁士彥于呂梁。
十二月戊申,東宮成,皇太子移于新宮。
十年春二月甲子,周軍救梁士彥,大敗司空吳明徹于呂梁,及将卒皆見囚俘不反。
三月辛未,震武庫。
丙子,分命衆軍以備周。
乙酉,大赦。
夏四月庚戌,诏絓在軍者,并賜爵二級。
又诏禦府堂署所營造,禮樂儀服軍器之外,悉皆停息。
掖庭常供,王侯妃主諸有奉恤者,并各量減。
庚申,大雨雹。
六月丁酉,周武帝崩。
閏六月丁卯,大雨,震大皇寺刹、莊嚴寺露盤、重一陽一閣東樓、千秋門内槐樹及鴻胪府門。
秋七月戊戌,新羅國遣使朝貢。
八月戊寅,隕霜殺稻菽。
九月乙巳,立方明壇于婁湖。
戊申,以揚州刺史始興王叔陵兼王官伯,臨盟。
甲寅,幸婁湖,臨誓衆。
乙卯,分遣大使以盟誓班下四方,以上下相警。
冬十月戊子,以尚書左仆射陸繕爲尚書仆射。
十二月乙亥,合州廬江蠻田伯興出寇枞一陽一,刺史魯廣達讨平之。
是歲,周宣政元年。
十一年春正月丁酉,南兖州言龍見。
二月癸亥,耕藉田。
秋七月辛卯,初用大貨六铢錢。
八月丁卯,幸大壯觀閱武。
冬十月甲戌,以尚書仆射陸繕爲尚書左仆射,以祠部尚書晉安王伯恭爲右仆射。
十一月辛卯,大赦。
戊戌,周将梁士彥圍壽一陽一,克之。
辛亥,又克霍州。
癸醜,以揚州刺史始興王叔陵爲大都督,總督水步衆軍。
十二月乙醜,南、北兖、晉三州及盱眙、山一陽一、一陽一平、馬頭、秦、曆一陽一、沛、北谯、南梁等九郡民并自拔向建邺。
周又克谯、北徐二州。
自是淮南之地,盡遍于周矣。
己巳,诏非軍國所須,多所減損,歸于儉約。
是歲,周宣帝大象元年。
十二年夏四月癸亥,尚書左仆射陸繕卒。
己卯,大雩。
壬午,雨。
五月癸巳,以尚書右仆射晉安王伯恭爲尚書仆射。
己酉,周宣帝崩。
六月壬戌,大風,吹壞臯門中闼。
秋八月己未,周鄖州總管司馬消難以所統九州八鎮之地來降。
诏因以消難爲大都督,加司空,封随郡公。
庚申,诏鎮西将軍樊毅進督沔、漢諸軍事。
遣南豫州刺史任忠率衆趨曆一陽一,超武将軍陳慧紀爲前軍都督,趨南兖州。
戊辰,以司空司馬消難爲大都督水陸諸軍事。
庚午,通直散騎常侍淳于陵克臨江郡。
癸酉,智武将軍魯廣達克郭默城。
甲戌,大雨霖。
丙子,淳于陵克佑州城。
九月癸未,周臨江太守劉顯光率衆來降。
是夜,天東南有聲,如風水相激,三夜乃止。
丁亥,周将王延貴率衆援曆一陽一,任忠擊破之,禽延貴等。
己酉,周廣陵義軍主曹藥率衆來降。
冬十月癸醜,大雨,震電。
十二月庚辰,南徐州刺史河東王叔獻薨。
十三年春正月壬午,以中權将軍、護軍将軍鄱一陽一王伯山即本号開府儀同三司。
以尚書仆射晉安王伯恭爲左仆射,吏部尚書袁憲爲右仆射。
二月乙亥,耕藉田。
秋九月癸亥夜,大風從西北來,發屋拔樹,大雨雹。
冬十月壬寅,丹丹國遣使朝貢。
十二月辛巳,彗星見西南。
是歲,周靜帝大定元年,遜位于隋文帝,改元開皇元年。
十四年春正月
夏四月丙戌,有星孛于大角。
庚寅,監豫州陳桃根獻青牛,诏以還百姓。
乙未,桃根又上織成羅紋錦被表各二,诏于雲龍門外焚之。
壬子,郢州獻瑞锺六。
六月丙戌,诏爲北行将士死王事者,克日舉哀。
壬辰,以尚書右仆射王瑒爲尚書仆射。
己酉,改作雲龍、神獸門。
秋八月癸卯,周人來聘。
閏九月壬辰,都督吳明徹大破齊軍于呂梁。
是月,甘露頻降樂遊苑。
丁未,輿駕幸苑采甘露,宴群臣,诏于苑龍舟山立甘露亭。
冬十月己巳,立皇子叔齊爲新蔡王,叔文爲晉熙王。
十二月壬戌,以尚書仆射王瑒爲左仆射,太子詹事陸繕爲右仆射。
甲子,南康郡獻瑞锺一。
八年春二月壬申,以開府儀同三司吳明徹爲司空。
夏五月庚寅,尚書左仆射王瑒卒。
六月甲寅,以尚書右仆射陸繕爲左仆射,新除晉陵太守王克爲右仆射。
秋九月戊戌,立皇子叔彪爲淮南王。
九年春正月乙亥,齊主傳位于其太子恒,自号太上皇。
是月,周滅齊。
二月壬子,耕藉田。
秋七月己卯,百濟國遣使朝貢。
庚辰,大雨,震萬安陵華表。
己醜,震慧日寺刹及瓦官寺重門,一女子震死。
冬十月戊午,司空吳明徹破周将梁士彥于呂梁。
十二月戊申,東宮成,皇太子移于新宮。
十年春二月甲子,周軍救梁士彥,大敗司空吳明徹于呂梁,及将卒皆見囚俘不反。
三月辛未,震武庫。
丙子,分命衆軍以備周。
乙酉,大赦。
夏四月庚戌,诏絓在軍者,并賜爵二級。
又诏禦府堂署所營造,禮樂儀服軍器之外,悉皆停息。
掖庭常供,王侯妃主諸有奉恤者,并各量減。
庚申,大雨雹。
六月丁酉,周武帝崩。
閏六月丁卯,大雨,震大皇寺刹、莊嚴寺露盤、重一陽一閣東樓、千秋門内槐樹及鴻胪府門。
秋七月戊戌,新羅國遣使朝貢。
八月戊寅,隕霜殺稻菽。
九月乙巳,立方明壇于婁湖。
戊申,以揚州刺史始興王叔陵兼王官伯,臨盟。
甲寅,幸婁湖,臨誓衆。
乙卯,分遣大使以盟誓班下四方,以上下相警。
冬十月戊子,以尚書左仆射陸繕爲尚書仆射。
十二月乙亥,合州廬江蠻田伯興出寇枞一陽一,刺史魯廣達讨平之。
是歲,周宣政元年。
十一年春正月丁酉,南兖州言龍見。
二月癸亥,耕藉田。
秋七月辛卯,初用大貨六铢錢。
八月丁卯,幸大壯觀閱武。
冬十月甲戌,以尚書仆射陸繕爲尚書左仆射,以祠部尚書晉安王伯恭爲右仆射。
十一月辛卯,大赦。
戊戌,周将梁士彥圍壽一陽一,克之。
辛亥,又克霍州。
癸醜,以揚州刺史始興王叔陵爲大都督,總督水步衆軍。
十二月乙醜,南、北兖、晉三州及盱眙、山一陽一、一陽一平、馬頭、秦、曆一陽一、沛、北谯、南梁等九郡民并自拔向建邺。
周又克谯、北徐二州。
自是淮南之地,盡遍于周矣。
己巳,诏非軍國所須,多所減損,歸于儉約。
是歲,周宣帝大象元年。
十二年夏四月癸亥,尚書左仆射陸繕卒。
己卯,大雩。
壬午,雨。
五月癸巳,以尚書右仆射晉安王伯恭爲尚書仆射。
己酉,周宣帝崩。
六月壬戌,大風,吹壞臯門中闼。
秋八月己未,周鄖州總管司馬消難以所統九州八鎮之地來降。
诏因以消難爲大都督,加司空,封随郡公。
庚申,诏鎮西将軍樊毅進督沔、漢諸軍事。
遣南豫州刺史任忠率衆趨曆一陽一,超武将軍陳慧紀爲前軍都督,趨南兖州。
戊辰,以司空司馬消難爲大都督水陸諸軍事。
庚午,通直散騎常侍淳于陵克臨江郡。
癸酉,智武将軍魯廣達克郭默城。
甲戌,大雨霖。
丙子,淳于陵克佑州城。
九月癸未,周臨江太守劉顯光率衆來降。
是夜,天東南有聲,如風水相激,三夜乃止。
丁亥,周将王延貴率衆援曆一陽一,任忠擊破之,禽延貴等。
己酉,周廣陵義軍主曹藥率衆來降。
冬十月癸醜,大雨,震電。
十二月庚辰,南徐州刺史河東王叔獻薨。
十三年春正月壬午,以中權将軍、護軍将軍鄱一陽一王伯山即本号開府儀同三司。
以尚書仆射晉安王伯恭爲左仆射,吏部尚書袁憲爲右仆射。
二月乙亥,耕藉田。
秋九月癸亥夜,大風從西北來,發屋拔樹,大雨雹。
冬十月壬寅,丹丹國遣使朝貢。
十二月辛巳,彗星見西南。
是歲,周靜帝大定元年,遜位于隋文帝,改元開皇元年。
十四年春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