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30 列傳第二十
關燈
小
中
大
何尚之
尚之少頗輕薄,好摴蒱,及長,折節蹈道,以一操一立見稱。
爲陳郡謝混所知,與之遊處。
家貧,初爲臨津令。
宋武帝領征西将軍,補主簿。
從征長安,以公事免,還都。
因患勞病積年,飲婦人一乳一乃得差。
以從征之勞,賜爵都鄉侯。
少帝即位,爲廬陵王義真車騎谘議參軍。
義真與司徒徐羨之、尚書令傅亮等不協,每有不平之言。
尚之谏戒不納。
義真被廢,入爲中書侍郎,遷吏部郎。
告休定省,傾朝送别于冶渚。
及至郡,叔度謂曰:“聞汝來此,傾朝相送,可有幾客?”答曰:“殆數百人。
”叔度笑曰:“此是送吏部郎耳,非關何彥德也。
昔殷浩亦嘗作豫章定省,送别者甚衆,及廢徙東一陽一,船泊征虜亭積日,乃至親舊無複相窺者。
” 後拜左衛将軍,領太子中庶子。
尚之雅好文義,從容賞會,甚爲文帝所知。
元嘉十三年,彭城王義康欲以司徒長史劉斌爲丹一陽一尹,上不許,乃以尚之爲之。
立宅南郭外,立學聚生徒。
東海徐秀,廬江何昙、黃回,潁川荀子華,太原孫宗昌、王延秀,魯郡孔惠宣并慕道來遊,謂之南學。
王球常雲:“尚之西河之風不墜。
”尚之亦雲:“球正始之風尚在。
” 尚之女适劉湛子黯,而湛與尚之意好不笃。
湛欲領丹一陽一,乃徙尚之爲祠部尚書,領國子祭酒。
尚之甚不平。
湛誅,遷吏部尚書。
時左衛将軍範晔任參機密,尚之察其意趣異常,白文帝:“宜出爲廣州,若在内釁成,不得不加以鈇钺。
屢誅大臣,有虧皇化。
”上曰:“始誅劉湛等,方欲引升後進。
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萬姓将謂卿等不能容才,以我爲信受讒說。
但使共知如此,不憂緻大變也。
”晔後謀反伏誅,上嘉其先見。
二十二年,爲尚書左仆射。
是歲造玄武湖,上欲于湖中立方丈、蓬萊、瀛洲三神山,尚之固谏乃止。
時又造華林園,并盛暑役人。
尚之又谏,上不許,曰:“小人常日曝背,此不足爲勞。
”時上行幸,還多侵夜,尚之又表谏,上優诏納之。
先是患貨少,鑄四铢錢,人間頗盜鑄,多翦鑿古錢以取銅,上患之。
二十四年,錄尚書江夏王義恭議,以一大錢當兩,以防翦鑿,議者多同。
尚之議曰:“凡創制改法,宜順人情,未有違衆矯物而可久也。
泉布廢興,未容驟議。
前代赤仄白金,俄而罷息,六貨愦亂,人泣于市。
良由事不畫一,難用遵行。
自非急病權時,宜守長世之業。
若今制遂行,富人之赀自倍,貧者彌增其困,懼非所以欲均之意。
”中領軍沈演之以爲若以大錢當兩,則國傳難朽之寶,家赢一倍之利,不俟加憲,巧源自絕。
上從演之議,遂以一錢當兩。
行之經時,公私非便,乃罷。
二十八年,爲尚書令、太子詹事。
二十九年緻仕,于方山着退居賦以明所守,而議者鹹謂尚之不能固志。
文帝與江夏王義恭诏曰:“羊、孟尚不得告謝,尚之任遇有殊,便當未宜申許。
”尚之還攝職。
羊即羊玄保,孟即孟顗。
尚之既任事,上待之愈隆,于是袁淑乃錄古來隐士有迹無名者,爲真隐傳以嗤焉。
時或遣軍北侵,資給戎旅,悉以委之。
元兇弑立,進位司空、尚書令。
時三方興義,将佐家在都者,劭悉欲誅之。
尚之誘說百端,并得全免。
孝武即位,複爲尚書令。
丞相南郡王義宣、車騎将軍臧質反,義宣司馬竺超、質長史陸展兄弟并應從誅,尚之上言于法爲重,超從坐者由是得原。
時欲分荊州置郢州,議其所居。
江夏王義恭、蕭思話以爲宜在巴陵。
尚之議曰:“夏口在荊、江之中,正對沔口,通接雍、梁,寔爲津要,于事爲允。
”上從其議。
荊、揚二州戶口居江南之半,江左以來,揚州爲根本,委荊州以阃外,至是并分,欲以削臣下之權。
而荊、揚并因此虛耗。
尚之建言宜複合二州,上不許。
大明二年,以爲左光祿、開府儀同三司,侍中如故。
尚之在家,常着鹿皮帽。
及拜開府,天子臨軒,百僚陪位,沈慶之于殿庭戲之曰:“今日何不着鹿皮冠?”慶之累辭爵命,朝廷敦勸甚苦。
尚之謂曰:“主上虛懷側席,讵宜固辭。
”慶之曰:“沈公不效何公去而複還也。
”尚之有愧色。
尚之一愛一尚文義,老而不休。
與太常顔延之少相好狎,二人并短小,尚之常謂延之爲沐,延之目尚之爲猴。
同遊太子西池,延之問路人雲:“吾二人誰似猴?”路人指尚之爲似。
延之喜笑,路人曰:“彼似猴耳,君乃真猴。
” 有人嘗求爲吏部郎,尚之歎曰:“此敗風俗也。
官當圖人,人安得圖官。
”延之大笑曰:“我聞古者官人以才,今官人以勢,彼勢之所求,子何疑焉。
”所與延之論議往反,并傳于世。
尚之立身簡約,車服率素,妻亡不娶,又無姬妾。
執衡當朝,畏遠權一柄一,親故一無薦舉。
既以此緻怨,亦以此見稱。
複以本官領中書令。
薨年七十九,贈司
爲陳郡謝混所知,與之遊處。
家貧,初爲臨津令。
宋武帝領征西将軍,補主簿。
從征長安,以公事免,還都。
因患勞病積年,飲婦人一乳一乃得差。
以從征之勞,賜爵都鄉侯。
少帝即位,爲廬陵王義真車騎谘議參軍。
義真與司徒徐羨之、
尚之谏戒不納。
義真被廢,入爲中書侍郎,遷吏部郎。
告休定省,傾朝送别于冶渚。
及至郡,叔度謂曰:“聞汝來此,傾朝相送,可有幾客?”答曰:“殆數百人。
”叔度笑曰:“此是送吏部郎耳,非關何彥德也。
昔殷浩亦嘗作豫章定省,送别者甚衆,及廢徙東一陽一,船泊征虜亭積日,乃至親舊無複相窺者。
” 後拜左衛将軍,領太子中庶子。
尚之雅好文義,從容賞會,甚爲文帝所知。
元嘉十三年,彭城王義康欲以司徒長史劉斌爲丹一陽一尹,上不許,乃以尚之爲之。
立宅南郭外,立學聚生徒。
東海徐秀,廬江何昙、黃回,潁川
王球常雲:“尚之西河之風不墜。
”尚之亦雲:“球正始之風尚在。
” 尚之女适劉湛子黯,而湛與尚之意好不笃。
湛欲領丹一陽一,乃徙尚之爲祠部尚書,領國子祭酒。
尚之甚不平。
湛誅,遷吏部尚書。
時左衛将軍範晔任參機密,尚之察其意趣異常,白文帝:“宜出爲廣州,若在内釁成,不得不加以鈇钺。
屢誅大臣,有虧皇化。
”上曰:“始誅劉湛等,方欲引升後進。
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萬姓将謂卿等不能容才,以我爲信受讒說。
但使共知如此,不憂緻大變也。
”晔後謀反伏誅,上嘉其先見。
二十二年,爲尚書左仆射。
是歲造玄武湖,上欲于湖中立方丈、蓬萊、瀛洲三神山,尚之固谏乃止。
時又造華林園,并盛暑役人。
尚之又谏,上不許,曰:“小人常日曝背,此不足爲勞。
”時上行幸,還多侵夜,尚之又表谏,上優诏納之。
先是患貨少,鑄四铢錢,人間頗盜鑄,多翦鑿古錢以取銅,上患之。
二十四年,錄尚書江夏王義恭議,以一大錢當兩,以防翦鑿,議者多同。
尚之議曰:“凡創制改法,宜順人情,未有違衆矯物而可久也。
泉布廢興,未容驟議。
前代赤仄白金,俄而罷息,六貨愦亂,人泣于市。
良由事不畫一,難用遵行。
自非急病權時,宜守長世之業。
若今制遂行,富人之赀自倍,貧者彌增其困,懼非所以欲均之意。
”中領軍沈演之以爲若以大錢當兩,則國傳難朽之寶,家赢一倍之利,不俟加憲,巧源自絕。
上從演之議,遂以一錢當兩。
行之經時,公私非便,乃罷。
二十八年,爲尚書令、太子詹事。
二十九年緻仕,于方山着退居賦以明所守,而議者鹹謂尚之不能固志。
文帝與江夏王義恭诏曰:“羊、孟尚不得告謝,尚之任遇有殊,便當未宜申許。
”尚之還攝職。
羊即羊玄保,孟即孟顗。
尚之既任事,上待之愈隆,于是袁淑乃錄古來隐士有迹無名者,爲真隐傳以嗤焉。
時或遣軍北侵,資給戎旅,悉以委之。
元兇弑立,進位司空、尚書令。
時三方興義,将佐家在都者,劭悉欲誅之。
尚之誘說百端,并得全免。
孝武即位,複爲尚書令。
丞相南郡王義宣、車騎将軍臧質反,義宣司馬竺超、質長史陸展兄弟并應從誅,尚之上言于法爲重,超從坐者由是得原。
時欲分荊州置郢州,議其所居。
江夏王義恭、蕭思話以爲宜在巴陵。
尚之議曰:“夏口在荊、江之中,正對沔口,通接雍、梁,寔爲津要,于事爲允。
”上從其議。
荊、揚二州戶口居江南之半,江左以來,揚州爲根本,委荊州以阃外,至是并分,欲以削臣下之權。
而荊、揚并因此虛耗。
尚之建言宜複合二州,上不許。
大明二年,以爲左光祿、開府儀同三司,侍中如故。
尚之在家,常着鹿皮帽。
及拜開府,天子臨軒,百僚陪位,沈慶之于殿庭戲之曰:“今日何不着鹿皮冠?”慶之累辭爵命,朝廷敦勸甚苦。
尚之謂曰:“主上虛懷側席,讵宜固辭。
”慶之曰:“沈公不效何公去而複還也。
”尚之有愧色。
尚之一愛一尚文義,老而不休。
與太常顔延之少相好狎,二人并短小,尚之常謂延之爲沐,延之目尚之爲猴。
同遊太子西池,延之問路人雲:“吾二人誰似猴?”路人指尚之爲似。
延之喜笑,路人曰:“彼似猴耳,君乃真猴。
” 有人嘗求爲吏部郎,尚之歎曰:“此敗風俗也。
官當圖人,人安得圖官。
”延之大笑曰:“我聞古者官人以才,今官人以勢,彼勢之所求,子何疑焉。
”所與延之論議往反,并傳于世。
尚之立身簡約,車服率素,妻亡不娶,又無姬妾。
執衡當朝,畏遠權一柄一,親故一無薦舉。
既以此緻怨,亦以此見稱。
複以本官領中書令。
薨年七十九,贈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