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25 列傳第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撝字茂謙。
襲爵建昌公。
宋明帝立,欲收物情,以撝功臣之後,自長兼左戶郎中擢爲太子洗馬。
撝資藉豪富,厚自奉養,供一身一月十萬。
宅宇山池,伎妾姿藝,皆窮上品。
才調流贍,善納交遊。
一愛一伎陳玉珠,明帝遣求不與,一逼一奪之,撝頗怨,帝令有司誣奏,将殺之。
撝入獄,數宿須鬓皆白,免死,系尚方。
奪封與弟贲,撝由是更以貶素自立。
明帝崩,弟贲讓封還撝,朝議許之。
弟遁,元徽中爲南海太守,在廣州。
升明元年,沈攸之反,刺史陳顯達起兵應朝廷,遁猶豫見殺。
遁家人在都,從野夜歸,見兩三人持垩刷其家門,須臾而滅,明日而遁死問至。
撝懼,詣齊高帝謝,即闆撝武帝中軍谘議參軍。
建元初,國除。
武帝即位,累遷司徒左長史。
宋時,武帝與撝同從宋明帝射雉郊野,渴倦,撝得早青瓜,與上對剖食之。
上又數遊撝家,懷其舊德,至是一歲三遷。
永明元年,爲禦史中丞。
車駕幸丹一陽一郡,宴飲,撝恃舊,酒後狎侮同列,謂庾杲之曰:“蠢爾蠻荊,其俗鄙。
”複謂虞悰曰:“斷發文身,其風陋。
”王晏既貴,雅步從容,又問曰:“王散騎複何故爾。
”晏先爲國常侍,轉員外散騎郎,此二職清華所不爲,故以此嘲之。
王敬則執榠查,以刀子削之,又曰:“此非元徽頭,何事自契之。
”爲左丞庾杲之所糾,以贖論。
再遷左衛将軍。
随王子隆帶彭城郡,撝問訊不修部下敬,爲有司舉,免官。
後爲五兵尚書,廬陵王中軍長史,卒。
子沆嗣。
沆字茂瀣,幼聰敏,五歲時,父撝于屏風抄古詩,沆請教讀一遍,便能諷誦。
及長,善屬文,工篆隸,美風神,容止可悅。
梁天監初,爲征虜主簿。
東宮建,以爲太子洗馬。
時文德殿置學士省,召高才碩學待诏,沆通籍焉。
武帝宴華光殿,命群臣賦詩,獨诏沆爲二百字,三刻便成。
沆于坐立奏,其文甚美。
俄以洗馬管東宮書記及散騎省優策文。
三年,诏尚書郎在職清能者爲侍郎,以沆爲殿中曹侍郎。
此曹以文才選,沆從父兄溉、洽并有才名,時相代爲之,見榮當世。
遷太子中舍人。
沆爲人謙敬,口不論人短。
任昉、範雲皆與善。
後卒于北中郎谘議參軍。
所着詩賦百馀篇。
溉字茂灌,撝弟子也。
父坦,齊中書郎。
溉少孤貧,與兄沼弟洽俱知名,起家王國左常侍。
樂安任昉大相賞好,恒提攜溉、洽二人,廣爲聲價。
所生母魏本寒家,悉越中之資,爲二兒推奉昉。
梁天監初,昉出守義興,要溉、洽之郡,爲山澤之遊。
昉還爲禦史中丞,後進皆宗之。
時有彭城劉孝綽、劉苞、劉孺,吳郡陸倕、張率,陳郡殷芸,沛國劉顯及溉、洽,車軌日至,号曰蘭台聚。
陸倕贈昉詩雲:“和風雜美氣,下有真一人遊,壯矣荀文若,賢哉陳太丘。
今則蘭台聚,方古信爲俦。
任君本達識,張子複清修,既有絕塵到,複見黃中劉。
”時謂昉爲任君,比漢之三君,到則溉兄弟也。
除尚書殿中郎。
後爲建安太守,昉以詩贈之,求二衫段雲:“鐵錢兩當一,百代易名實,爲惠當及時,無待涼秋日。
”溉答雲:“馀衣本百結,閩中徒八蠶,假令金如粟,讵使廉夫貪。
”還爲太子中舍人。
溉長八尺,眉目如點,白皙美須髯,舉動風華,善于應答。
上用爲通事舍人,中書郎,兼吏部,太子中庶子。
湘東王繹爲會稽太守,以溉爲輕車長史,行府郡事。
武帝敕繹曰:“到溉非直爲汝行一事,足爲汝師。
”溉嘗夢武帝遍見諸子,至湘東而脫帽與之,于是密敬事焉。
遭母憂,居喪盡禮。
所處廬開方四尺,毀瘠過人。
服阕,猶蔬食布衣者累載。
曆禦史中丞,都官、左戶二尚書,掌吏部尚書。
時何敬容以令參選,事有不允,溉辄相執。
敬容謂人曰:“到溉尚有馀臭,遂學作貴人。
”敬容日方貴一寵一,人皆下之,溉忤之如初。
溉祖彥之初以擔糞自給,故世以爲譏雲。
後省門鸱尾被震,溉左遷光祿大夫。
所莅以清白自修,一性一又率儉,不好聲色,虛室單一床一,傍無姬侍。
冠履十年一易,朝服或至穿補,傳呼清路,示有朝章而已。
後爲散騎常侍、侍中、國子祭酒。
表求列武帝所撰正言于學,請置正言助教二人,學生二十人。
尚書左丞賀琛又請加置博士一人。
溉特被武帝賞接,每與對棋,從夕達旦。
或複失寝,加以低睡,帝詩嘲之曰:“狀若喪家狗,又似懸風槌。
”當時以爲笑樂。
溉第居近淮水,齋前山池有奇礓石,長一丈六尺,帝戲與賭之,并禮記一部,溉并輸焉。
未進,帝謂朱異曰:“卿謂到溉所輸可以送未?”斂闆對曰:“臣既事君,安敢失禮。
”帝大笑,其見親一愛一如此。
石即迎置華林園宴殿前。
移石之日,都下傾城縱觀,所謂到公石也。
溉弈棋入第六品,常與朱異、韋黯于禦坐校棋比勢,複局不差一道。
後因疾失明,诏以金紫光祿大夫、散騎常侍就第養疾。
溉少有美名,遂不爲仆射,人爲之恨,溉澹如也。
家門雍睦,兄弟特相友一愛一,初與弟洽恒共居一齋,洽卒後,便舍爲寺。
蔣山有延賢寺,溉家世所立。
溉得祿俸,皆充二寺。
因斷腥膻,終身蔬食。
别營小室,朝夕從僧徒禮誦。
武帝每月三緻淨馔,恩禮甚笃。
一性一不好交遊,唯與朱異、劉之遴、張绾同志友密。
及卧疾,門可羅雀,唯三人每歲時恒鳴驺枉道以相存問,置酒極歡而去。
乙太清二年卒,臨終托張、劉勒子孫薄葬之禮。
曰:“氣絕便斂,斂以法服,先有冢竁,斂竟便葬,不須擇日。
兇事必存約儉,孫侄不得違言。
”便屏家人請僧讀經贊呗,及卒,顔色如恒,手屈二指,即佛道所雲得果也。
時朝廷多事,遂無贈諡。
有集二十卷行于時。
子鏡。
鏡字圓照,初在孕,其母夢懷鏡,及生,因以名焉。
鏡五歲便口授爲詩,婉有辭況。
位太子舍人,作七悟文甚美,先溉卒。
鏡子荩,早聰慧,位尚書殿中郎,嘗從武帝幸京口,登北顧樓賦詩。
荩受诏便就,上以示溉曰:“荩定是才子,翻恐卿從來文章假手于荩。
”因賜絹二十疋。
後溉每和禦詩,上辄手诏戲溉曰:“得無贻厥之力乎?”又賜溉連珠曰:“硯磨墨以騰文,筆飛
襲爵建昌公。
宋明帝立,欲收物情,以撝功臣之後,自長兼左戶郎中擢爲太子洗馬。
撝資藉豪富,厚自奉養,供一身一月十萬。
宅宇山池,伎妾姿藝,皆窮上品。
才調流贍,善納交遊。
一愛一伎陳玉珠,明帝遣求不與,一逼一奪之,撝頗怨,帝令有司誣奏,将殺之。
撝入獄,數宿須鬓皆白,免死,系尚方。
奪封與弟贲,撝由是更以貶素自立。
明帝崩,弟贲讓封還撝,朝議許之。
弟遁,元徽中爲南海太守,在廣州。
升明元年,沈攸之反,刺史陳顯達起兵應朝廷,遁猶豫見殺。
遁家人在都,從野夜歸,見兩三人持垩刷其家門,須臾而滅,明日而遁死問至。
撝懼,詣齊高帝謝,即闆撝武帝中軍谘議參軍。
建元初,國除。
武帝即位,累遷司徒左長史。
宋時,武帝與撝同從宋明帝射雉郊野,渴倦,撝得早青瓜,與上對剖食之。
上又數遊撝家,懷其舊德,至是一歲三遷。
永明元年,爲禦史中丞。
車駕幸丹一陽一郡,宴飲,撝恃舊,酒後狎侮同列,謂庾杲之曰:“蠢爾蠻荊,其俗鄙。
”複謂虞悰曰:“斷發文身,其風陋。
”王晏既貴,雅步從容,又問曰:“王散騎複何故爾。
”晏先爲國常侍,轉員外散騎郎,此二職清華所不爲,故以此嘲之。
王敬則執榠查,以刀子削之,又曰:“此非元徽頭,何事自契之。
”爲左丞庾杲之所糾,以贖論。
再遷左衛将軍。
随王子隆帶彭城郡,撝問訊不修部下敬,爲有司舉,免官。
後爲五兵
子沆嗣。
沆字茂瀣,幼聰敏,五歲時,父撝于屏風抄古詩,沆請教讀一遍,便能諷誦。
及長,善屬文,工篆隸,美風神,容止可悅。
梁天監初,爲征虜主簿。
東宮建,以爲太子洗馬。
時文德殿置學士省,召高才碩學待诏,沆通籍焉。
武帝宴華光殿,命群臣賦詩,獨诏沆爲二百字,三刻便成。
沆于坐立奏,其文甚美。
俄以洗馬管東宮書記及散騎省優策文。
三年,诏尚書郎在職清能者爲侍郎,以沆爲殿中曹侍郎。
此曹以文才選,沆從父兄溉、洽并有才名,時相代爲之,見榮當世。
遷太子中舍人。
沆爲人謙敬,口不論人短。
任昉、範雲皆與善。
後卒于北中郎谘議參軍。
所着詩賦百馀篇。
溉字茂灌,撝弟子也。
父坦,齊中書郎。
溉少孤貧,與兄沼弟洽俱知名,起家王國左常侍。
樂安任昉大相賞好,恒提攜溉、洽二人,廣爲聲價。
所生母魏本寒家,悉越中之資,爲二兒推奉昉。
梁天監初,昉出守義興,要溉、洽之郡,爲山澤之遊。
昉還爲禦史中丞,後進皆宗之。
時有彭城劉孝綽、劉苞、劉孺,吳郡陸倕、張率,陳郡殷芸,沛國劉顯及溉、洽,車軌日至,号曰蘭台聚。
陸倕贈昉詩雲:“和風雜美氣,下有真一人遊,壯矣荀文若,賢哉陳太丘。
今則蘭台聚,方古信爲俦。
任君本達識,張子複清修,既有絕塵到,複見黃中劉。
”時謂昉爲任君,比漢之三君,到則溉兄弟也。
除尚書殿中郎。
後爲建安太守,昉以詩贈之,求二衫段雲:“鐵錢兩當一,百代易名實,爲惠當及時,無待涼秋日。
”溉答雲:“馀衣本百結,閩中徒八蠶,假令金如粟,讵使廉夫貪。
”還爲太子中舍人。
溉長八尺,眉目如點,白皙美須髯,舉動風華,善于應答。
上用爲通事舍人,中書郎,兼吏部,太子中庶子。
湘東王繹爲會稽太守,以溉爲輕車長史,行府郡事。
武帝敕繹曰:“到溉非直爲汝行一事,足爲汝師。
”溉嘗夢武帝遍見諸子,至湘東而脫帽與之,于是密敬事焉。
遭母憂,居喪盡禮。
所處廬開方四尺,毀瘠過人。
服阕,猶蔬食布衣者累載。
曆禦史中丞,都官、左戶二尚書,掌吏部尚書。
時何敬容以令參選,事有不允,溉辄相執。
敬容謂人曰:“到溉尚有馀臭,遂學作貴人。
”敬容日方貴一寵一,人皆下之,溉忤之如初。
溉祖彥之初以擔糞自給,故世以爲譏雲。
後省門鸱尾被震,溉左遷光祿大夫。
所莅以清白自修,一性一又率儉,不好聲色,虛室單一床一,傍無姬侍。
冠履十年一易,朝服或至穿補,傳呼清路,示有朝章而已。
後爲散騎常侍、侍中、國子祭酒。
表求列武帝所撰正言于學,請置正言助教二人,學生二十人。
尚書左丞賀琛又請加置博士一人。
溉特被武帝賞接,每與對棋,從夕達旦。
或複失寝,加以低睡,帝詩嘲之曰:“狀若喪家狗,又似懸風槌。
”當時以爲笑樂。
溉第居近淮水,齋前山池有奇礓石,長一丈六尺,帝戲與賭之,并禮記一部,溉并輸焉。
未進,帝謂朱異曰:“卿謂到溉所輸可以送未?”斂闆對曰:“臣既事君,安敢失禮。
”帝大笑,其見親一愛一如此。
石即迎置華林園宴殿前。
移石之日,都下傾城縱觀,所謂到公石也。
溉弈棋入第六品,常與朱異、韋黯于禦坐校棋比勢,複局不差一道。
後因疾失明,诏以金紫光祿大夫、散騎常侍就第養疾。
溉少有美名,遂不爲仆射,人爲之恨,溉澹如也。
家門雍睦,兄弟特相友一愛一,初與弟洽恒共居一齋,洽卒後,便舍爲寺。
蔣山有延賢寺,溉家世所立。
溉得祿俸,皆充二寺。
因斷腥膻,終身蔬食。
别營小室,朝夕從僧徒禮誦。
武帝每月三緻淨馔,恩禮甚笃。
一性一不好交遊,唯與朱異、劉之遴、張绾同志友密。
及卧疾,門可羅雀,唯三人每歲時恒鳴驺枉道以相存問,置酒極歡而去。
乙太清二年卒,臨終托張、劉勒子孫薄葬之禮。
曰:“氣絕便斂,斂以法服,先有冢竁,斂竟便葬,不須擇日。
兇事必存約儉,孫侄不得違言。
”便屏家人請僧讀經贊呗,及卒,顔色如恒,手屈二指,即佛道所雲得果也。
時朝廷多事,遂無贈諡。
有集二十卷行于時。
子鏡。
鏡字圓照,初在孕,其母夢懷鏡,及生,因以名焉。
鏡五歲便口授爲詩,婉有辭況。
位太子舍人,作七悟文甚美,先溉卒。
鏡子荩,早聰慧,位尚書殿中郎,嘗從武帝幸京口,登北顧樓賦詩。
荩受诏便就,上以示溉曰:“荩定是才子,翻恐卿從來文章假手于荩。
”因賜絹二十疋。
後溉每和禦詩,上辄手诏戲溉曰:“得無贻厥之力乎?”又賜溉連珠曰:“硯磨墨以騰文,筆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