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破城
關燈
小
中
大
你家有七十老母的份上,饒了你四十大闆,諒你還沒忘記吧?"
于小七咧着嘴,說:
"俺現在頂着小将楊再興!"
"你就是頂着玉皇大帝,也還是于小七!趕快給我把孫丙喚來,否則抓進縣衙,闆子伺候!"
"那你等着,"于小七道,"俺去給你通報。
" 知縣看看身邊的随從,臉上流露出不易察覺的笑容。
知縣心裡想:嗨,都是些老實巴交的莊戶人哪! 孫丙身穿白袍、頭戴銀盔、盔上插着兩根演戲用的翎子,手提着那根棗木棍子,出現在大門樓子上。
"城下何方來将,速速報上姓名!" "孫丙啊孫丙,"知縣譏諷道,"你的戲演得不錯嘛!" "本帥棍下不斬無名之輩,速速報名!" "好一個無法無天的孫丙,你聽着,俺乃大清朝高密縣正堂,姓錢名丁,字元甲。
" "原來是小小的高密縣令,"孫丙道,"爾不在衙門好好做官,來此何幹?" "孫丙,你讓我好好做官嗎?" "本元帥隻管火洋大事,那有閑空去管你一個區區小縣之事?" "本縣來找你也是為了滅洋大事,你快快開門,放我進去,否則大軍一到,玉石俱焚!" "有什麼話你就在外邊說把,本帥聽得到的。
" "事關機密,本縣必須與你面談!" 孫丙沉吟片刻,道: "隻許你一個人進來。
" 知縣鑽進轎子,道: "起轎!" "轎子不許進來!" 知縣掀開轎簾,道: "本縣是朝廷命官,理應坐轎!" "那隻許轎子進來!" 知縣對身後的縣兵頭目說,"你們在外邊等着吧!" "大人!"劉樸和春生按住轎杆,說,"大人,您不能一人進去!" 知縣笑道: "放心吧,嶽元帥通情達理,怎麼會加害本官呢?" 大門咯咯吱吱地從裡邊拉開,知縣的轎子顫顫悠悠地走了進去。
鳥槍手和弓箭們想随轎沖進去,圍牆上的磚石瓦塊就像冰雹一樣砸了下來。
槍手和箭手想往圍牆上射擊,被知縣大聲呵斥住了。
知縣的轎子穿越了剛剛用鐵皮加固過的松木大門,大門上散發着濃烈的松油氣味。
透過轎簾,他看到街道兩側支起了六盤鐵匠爐,風箱呱啦響,爐火通紅,每盤爐前都圍繞着一堆鄉民,在那裡鍛打兵刃,錘聲叮當,火花四濺。
街上來往着婦女兒童,有的端着剛烙出的大餅,有的提着剝了皮的大蔥,個個都繃着臉,眼睛裡閃爍着明亮的火星。
一個頭上紮着小抓鬏兒、袒露着圓滾滾的肚皮的男孩子,手裡提着一個冒着騰騰熱氣的黑色瓦罐,歪着頭觀看着知縣的轎子,突然亮開了童稚的嗓門,唱了一句貓腔的跺闆:"大雪飄飄好冷的天~~西北風直往袖筒裡鑽~~"孩子的高聲喊唱,逗得知縣一樂,但随即而來的,是一陣蝕骨的凄涼。
知縣想起了正在縣城通德書院校場上操槍演炮的德國軍隊,再看看被孫丙的妖術煽動得如癡如狂的馬桑鎮無知的鄉民,一種拯民于水火的責任感油然而生。
他的心中響亮着铿锵的誓言:夫人言之有理,值此危難之際,無論是為國還是為民,我都不能尋死,這個時候尋死,其實是一種無恥的懦夫行為。
大丈夫生于亂世,就當學曾文正公,赴湯蹈火,挽狂瀾于既倒,拯萬民于倒懸。
孫丙啊,你這個混蛋,你為了一己的私仇,要把馬桑鎮數千良民誘導到水火之中,本官不得不收拾你了。
孫丙騎着一匹垂頭喪氣的棗紅馬,在轎子前邊引導着知縣的轎夫。
馬的兩條大腿被挽具磨去了毛兒,裸露着青色的皮膚。
瘦得尖尖的馬臀上,沾着一些黃乎乎的稀屎。
知縣一眼就看出這原本是一匹駕轅拉車的農家劣馬,現在竟然成了嶽元帥的坐騎,可憐的馬啊!馬前活躍着一個蹦蹦跳跳的。
塗了紅臉的青年,手裡提着一根光滑的棍子,看樣子是根鋤杠;馬後跟随着一個樣子比較穩重、塗成黑臉的青年,手裡也提着一根光滑的棍子,看樣子也是鋤杠。
知縣猜到了,這兩個青年,都頂着《說嶽》中的人物,一個是馬前張保,一個是馬後王橫。
孫丙在馬上腰闆挺直,一手挽着馬缰,一手舉着棗木棍子,動作極為誇張。
這樣的騎馬姿态,應該配上一匹疾馳的駿馬,還應該配上邊關冷月或是開闊的原野——真可惜,知縣想——真可惜沒有駿馬,隻有一匹不時蹿稀的老馬,隻有一條狹窄的塵土飛揚的街道,還有在塵土中刨食的母雞和在胡同裡追逐的瘦狗。
轎夫跟随着孫丙和他的護衛,來到了鎮子正中的一個幹涸了的大灣邊上。
知縣看到,在平坦的灣底,聚集了數百名男人,他們都用紅布包頭紅布束腰,靜靜地坐着,宛若一片泥偶。
有幾個花花綠綠的人,在衆人前面那個用磚頭堆壘起來的台子上,高聲大嗓地用悲涼緩慢的貓腔調子演唱着令知縣這個兩榜進士也似懂非懂的唱詞: 正南刮來了一股黑旋風~~那是洪太尉放出的白貓精~~白貓精啊白貓精~~生着白毛紅眼睛~~要把咱們的血吸淨~~太上老君來顯靈~~教練神拳保大清~~殺淨那些白貓精~~剝皮挖眼點天燈~~ 在大灣旁邊的一個新搭起的席棚前面,孫丙翻身下馬。
那匹馬抖擻了一下亂麻一樣的肮髒鬃毛,吭吭吭吭地咳嗽了一陣,然後彎曲後腿,拉出了一泡稀屎。
馬前張保将馬拴在一棵幹枯的老柳樹上,馬後王橫接過了孫丙手中的棗木棍子。
孫丙望了一眼知縣的轎子,臉上顯出一副被知縣認為是既驕橫又愚蠢的表情。
轎夫傾下轎杆,掀開轎簾,知縣撩着抱角下了轎子。
孫丙昂首挺胸進了席棚,知縣跟随着進去。
席棚裡點着兩隻蠟燭,火苗子照耀着挂在席壁上的一副神像。
神像頭插雉尾,身穿蟒袍,下巴上一部美須髯,三分如孫丙,七分似知縣。
知縣因為與孫眉娘相好,對貓腔的曆史非常熟悉。
他知道,這副像其實是貓腔的祖師爺常茂,現在竟然被孫丙請來充當了義和拳的尊神。
知縣一進席棚就聽到幽暗中一陣發威之聲,定眼看到兩邊站立着八個蠻童,四個黑臉,四個紅臉,身上的衣服也是四黑四紅,一動就嚓啦啦響,仿佛是用紙剪成的。
果然就是用紙剪成的。
蠻童們手裡也都拄着棍子,看那個光滑勁兒也是鋤杠。
知縣心中對孫丙更加瞧不起,你孫丙也發明點新鮮東西嘛,弄來弄去,還是鄉村野戲台子上那點玩意兒。
但他知道德國人不是這樣想,朝廷和袁大人不是這樣想,馬桑鎮的三千鄉民也不會這樣想,席棚子裡這些站班的年輕人不會這樣想,挑頭的孫丙更不會這樣想。
随着一陣參差不齊的通告嶽元帥升帳的叫堂,孫丙大搖大擺地晃到那把花梨木椅子上坐下。
他有點裝模做樣地、用沙啞的嗓音、拖着長腔念到: "來将通報姓名!" 知縣冷笑道: "孫丙,用你們高密話說,你可别囗着鼻子上臉,本縣前來,一不是來聽你唱戲,二不是陪着你演戲,本縣前來,是要告訴你,到底是灰熱還是火熱。
" "你是什麼鳥人,竟敢對我家元帥這樣說話?"馬前張保用棍子指着知縣的鼻子說,"我家元帥統帥着千軍萬馬,比你個小小的縣令大得多了!" "你不要忘記,"知縣捋着胡須、盯着孫丙如瘌痢頭一樣的下巴,說,"孫丙,你的胡須是怎麼丢了的!" "俺早就知道是你這個奸賊幹的,"孫丙怒沖沖地說,"你這個奸邪小人,俺還知道,你在與俺鬥須之前,就用水膠和着炭黑把胡須刷了,要不俺也不會敗給你!俺敗了也就罷了,你萬萬不該當衆赦免了俺,又派人把俺的胡須薅了。
" "你想不想知道是誰把你的胡須薅了?"知縣微笑着問。
"難道是你?" "你猜對了,"知縣平靜地說,"你的胡子的确比我的胡須長得好,如果我不是預先做了手腳,失敗的肯定是我。
我當衆赦免了你,是要讓鄉賢們看到大老爺寬宏大量,我夜裡蒙面拔了你的胡子,是要煞煞你的狂氣,讓你老老實實做人。
" "狗官!"孫丙拍案而起,怒道,"小的們,給俺把這個狗官拿下,把他的胡須給他薅了!你把俺的下巴薅成了一片鹽堿地,俺要把你的下巴薅成一片戈壁灘!" 張保和王橫提着棍子,躍躍欲試地逼上來,八個蠻童也幫腔作勢地大呼小叫。
"我是朝廷命官,堂堂知縣,我看你們哪個敢動我一根毫毛!"知縣說。
"罵一聲無情無意的小錢丁……兒賊你飛蛾投火自投羅網落在了俺手裡……血海的深化今日要報……"孫丙唱着貓腔調,提着棗木棍子沖了過來,"賊子啊……"他高舉起棗木棍子對着知縣的腦袋就夯了過來。
知縣不緊不忙地往後一撤身,躲過打擊,然後順手抓住棍子往前一帶,孫丙就趴在了地上。
張保和王橫舉起棍子,對準知縣的頭顱搶了下來。
知縣的身體往後一
" 知縣看看身邊的随從,臉上流露出不易察覺的笑容。
知縣心裡想:嗨,都是些老實巴交的莊戶人哪! 孫丙身穿白袍、頭戴銀盔、盔上插着兩根演戲用的翎子,手提着那根棗木棍子,出現在大門樓子上。
"城下何方來将,速速報上姓名!" "孫丙啊孫丙,"知縣譏諷道,"你的戲演得不錯嘛!" "本帥棍下不斬無名之輩,速速報名!" "好一個無法無天的孫丙,你聽着,俺乃大清朝高密縣正堂,姓錢名丁,字元甲。
" "原來是小小的高密縣令,"孫丙道,"爾不在衙門好好做官,來此何幹?" "孫丙,你讓我好好做官嗎?" "本元帥隻管火洋大事,那有閑空去管你一個區區小縣之事?" "本縣來找你也是為了滅洋大事,你快快開門,放我進去,否則大軍一到,玉石俱焚!" "有什麼話你就在外邊說把,本帥聽得到的。
" "事關機密,本縣必須與你面談!" 孫丙沉吟片刻,道: "隻許你一個人進來。
" 知縣鑽進轎子,道: "起轎!" "轎子不許進來!" 知縣掀開轎簾,道: "本縣是朝廷命官,理應坐轎!" "那隻許轎子進來!" 知縣對身後的縣兵頭目說,"你們在外邊等着吧!" "大人!"劉樸和春生按住轎杆,說,"大人,您不能一人進去!" 知縣笑道: "放心吧,嶽元帥通情達理,怎麼會加害本官呢?" 大門咯咯吱吱地從裡邊拉開,知縣的轎子顫顫悠悠地走了進去。
鳥槍手和弓箭們想随轎沖進去,圍牆上的磚石瓦塊就像冰雹一樣砸了下來。
槍手和箭手想往圍牆上射擊,被知縣大聲呵斥住了。
知縣的轎子穿越了剛剛用鐵皮加固過的松木大門,大門上散發着濃烈的松油氣味。
透過轎簾,他看到街道兩側支起了六盤鐵匠爐,風箱呱啦響,爐火通紅,每盤爐前都圍繞着一堆鄉民,在那裡鍛打兵刃,錘聲叮當,火花四濺。
街上來往着婦女兒童,有的端着剛烙出的大餅,有的提着剝了皮的大蔥,個個都繃着臉,眼睛裡閃爍着明亮的火星。
一個頭上紮着小抓鬏兒、袒露着圓滾滾的肚皮的男孩子,手裡提着一個冒着騰騰熱氣的黑色瓦罐,歪着頭觀看着知縣的轎子,突然亮開了童稚的嗓門,唱了一句貓腔的跺闆:"大雪飄飄好冷的天~~西北風直往袖筒裡鑽~~"孩子的高聲喊唱,逗得知縣一樂,但随即而來的,是一陣蝕骨的凄涼。
知縣想起了正在縣城通德書院校場上操槍演炮的德國軍隊,再看看被孫丙的妖術煽動得如癡如狂的馬桑鎮無知的鄉民,一種拯民于水火的責任感油然而生。
他的心中響亮着铿锵的誓言:夫人言之有理,值此危難之際,無論是為國還是為民,我都不能尋死,這個時候尋死,其實是一種無恥的懦夫行為。
大丈夫生于亂世,就當學曾文正公,赴湯蹈火,挽狂瀾于既倒,拯萬民于倒懸。
孫丙啊,你這個混蛋,你為了一己的私仇,要把馬桑鎮數千良民誘導到水火之中,本官不得不收拾你了。
孫丙騎着一匹垂頭喪氣的棗紅馬,在轎子前邊引導着知縣的轎夫。
馬的兩條大腿被挽具磨去了毛兒,裸露着青色的皮膚。
瘦得尖尖的馬臀上,沾着一些黃乎乎的稀屎。
知縣一眼就看出這原本是一匹駕轅拉車的農家劣馬,現在竟然成了嶽元帥的坐騎,可憐的馬啊!馬前活躍着一個蹦蹦跳跳的。
塗了紅臉的青年,手裡提着一根光滑的棍子,看樣子是根鋤杠;馬後跟随着一個樣子比較穩重、塗成黑臉的青年,手裡也提着一根光滑的棍子,看樣子也是鋤杠。
知縣猜到了,這兩個青年,都頂着《說嶽》中的人物,一個是馬前張保,一個是馬後王橫。
孫丙在馬上腰闆挺直,一手挽着馬缰,一手舉着棗木棍子,動作極為誇張。
這樣的騎馬姿态,應該配上一匹疾馳的駿馬,還應該配上邊關冷月或是開闊的原野——真可惜,知縣想——真可惜沒有駿馬,隻有一匹不時蹿稀的老馬,隻有一條狹窄的塵土飛揚的街道,還有在塵土中刨食的母雞和在胡同裡追逐的瘦狗。
轎夫跟随着孫丙和他的護衛,來到了鎮子正中的一個幹涸了的大灣邊上。
知縣看到,在平坦的灣底,聚集了數百名男人,他們都用紅布包頭紅布束腰,靜靜地坐着,宛若一片泥偶。
有幾個花花綠綠的人,在衆人前面那個用磚頭堆壘起來的台子上,高聲大嗓地用悲涼緩慢的貓腔調子演唱着令知縣這個兩榜進士也似懂非懂的唱詞: 正南刮來了一股黑旋風~~那是洪太尉放出的白貓精~~白貓精啊白貓精~~生着白毛紅眼睛~~要把咱們的血吸淨~~太上老君來顯靈~~教練神拳保大清~~殺淨那些白貓精~~剝皮挖眼點天燈~~ 在大灣旁邊的一個新搭起的席棚前面,孫丙翻身下馬。
那匹馬抖擻了一下亂麻一樣的肮髒鬃毛,吭吭吭吭地咳嗽了一陣,然後彎曲後腿,拉出了一泡稀屎。
馬前張保将馬拴在一棵幹枯的老柳樹上,馬後王橫接過了孫丙手中的棗木棍子。
孫丙望了一眼知縣的轎子,臉上顯出一副被知縣認為是既驕橫又愚蠢的表情。
轎夫傾下轎杆,掀開轎簾,知縣撩着抱角下了轎子。
孫丙昂首挺胸進了席棚,知縣跟随着進去。
席棚裡點着兩隻蠟燭,火苗子照耀着挂在席壁上的一副神像。
神像頭插雉尾,身穿蟒袍,下巴上一部美須髯,三分如孫丙,七分似知縣。
知縣因為與孫眉娘相好,對貓腔的曆史非常熟悉。
他知道,這副像其實是貓腔的祖師爺常茂,現在竟然被孫丙請來充當了義和拳的尊神。
知縣一進席棚就聽到幽暗中一陣發威之聲,定眼看到兩邊站立着八個蠻童,四個黑臉,四個紅臉,身上的衣服也是四黑四紅,一動就嚓啦啦響,仿佛是用紙剪成的。
果然就是用紙剪成的。
蠻童們手裡也都拄着棍子,看那個光滑勁兒也是鋤杠。
知縣心中對孫丙更加瞧不起,你孫丙也發明點新鮮東西嘛,弄來弄去,還是鄉村野戲台子上那點玩意兒。
但他知道德國人不是這樣想,朝廷和袁大人不是這樣想,馬桑鎮的三千鄉民也不會這樣想,席棚子裡這些站班的年輕人不會這樣想,挑頭的孫丙更不會這樣想。
随着一陣參差不齊的通告嶽元帥升帳的叫堂,孫丙大搖大擺地晃到那把花梨木椅子上坐下。
他有點裝模做樣地、用沙啞的嗓音、拖着長腔念到: "來将通報姓名!" 知縣冷笑道: "孫丙,用你們高密話說,你可别囗着鼻子上臉,本縣前來,一不是來聽你唱戲,二不是陪着你演戲,本縣前來,是要告訴你,到底是灰熱還是火熱。
" "你是什麼鳥人,竟敢對我家元帥這樣說話?"馬前張保用棍子指着知縣的鼻子說,"我家元帥統帥着千軍萬馬,比你個小小的縣令大得多了!" "你不要忘記,"知縣捋着胡須、盯着孫丙如瘌痢頭一樣的下巴,說,"孫丙,你的胡須是怎麼丢了的!" "俺早就知道是你這個奸賊幹的,"孫丙怒沖沖地說,"你這個奸邪小人,俺還知道,你在與俺鬥須之前,就用水膠和着炭黑把胡須刷了,要不俺也不會敗給你!俺敗了也就罷了,你萬萬不該當衆赦免了俺,又派人把俺的胡須薅了。
" "你想不想知道是誰把你的胡須薅了?"知縣微笑着問。
"難道是你?" "你猜對了,"知縣平靜地說,"你的胡子的确比我的胡須長得好,如果我不是預先做了手腳,失敗的肯定是我。
我當衆赦免了你,是要讓鄉賢們看到大老爺寬宏大量,我夜裡蒙面拔了你的胡子,是要煞煞你的狂氣,讓你老老實實做人。
" "狗官!"孫丙拍案而起,怒道,"小的們,給俺把這個狗官拿下,把他的胡須給他薅了!你把俺的下巴薅成了一片鹽堿地,俺要把你的下巴薅成一片戈壁灘!" 張保和王橫提着棍子,躍躍欲試地逼上來,八個蠻童也幫腔作勢地大呼小叫。
"我是朝廷命官,堂堂知縣,我看你們哪個敢動我一根毫毛!"知縣說。
"罵一聲無情無意的小錢丁……兒賊你飛蛾投火自投羅網落在了俺手裡……血海的深化今日要報……"孫丙唱着貓腔調,提着棗木棍子沖了過來,"賊子啊……"他高舉起棗木棍子對着知縣的腦袋就夯了過來。
知縣不緊不忙地往後一撤身,躲過打擊,然後順手抓住棍子往前一帶,孫丙就趴在了地上。
張保和王橫舉起棍子,對準知縣的頭顱搶了下來。
知縣的身體往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