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踐約
關燈
小
中
大
精神矍釺的楊銳,一雙漆黑的眼睛,往台下張望着,好像要從人群裡找到自己的舊日相識。
身體高大魁梧的劉光第神色肅穆,雙目低垂,喉嚨裡發出"咕咕"的聲音。
正午時刻就要到了。
台後豎起用以測量日影的杉木杆子,投下的影子即将與杆子垂直。
這是一個燦爛的秋日,天空湛藍,陽光明媚。
執刑台上的紅毛氈、監刑官員身披的紅鬥篷、儀仗隊裡的紅旗紅幡紅傘蓋、官員頭上的紅頂子、兵勇帽子上的紅纓絡、屠刀"大将軍"把柄上的紅綢子……都在明麗的陽光照耀下反射出熱烈火爆的光芒。
一大群白鴿,在刑場上空翺翔,一圈連着一圈,翅羽窸窣,哨子嘹亮。
成千上萬的看客,被兵勇們阻攔在離執刑台百步開外的地方。
他們都抻長了脖子,眼巴巴地往台上張望着,焦急地等待着讓他們或是興奮、或是心痛、或是驚恐的時刻。
趙甲也在等待着。
他盼望着監刑官趕快下令,幹完活兒立即回去。
面對着六君子這樣六副驚心動魄的面孔,他感到局促不安。
盡管他的臉上已經塗了一層厚厚的雞血,宛如戴上了一副面具,但他的心還是感到緊張、甚至有幾分羞澀,仿佛在衆目睽睽之下,失去了遮醜的下衣一樣。
在他漫長的執刑生涯中,失去了定性、喪失了冷漠,這還是第一次。
在往常的執刑中,隻要紅衣加身、雞血塗臉後,他就感到,自己的心,冷得如深潭裡的一塊黑色的石頭。
他恍惚覺得,在執刑的過程中,自己的靈魂在最冷最深的石頭縫裡安眠着;活動着的,隻是一架沒有熱度和情感的殺人機器。
所以,每當執刑完畢,洗淨了手臉之後,他并不感覺到自己剛剛殺了人,一切都迷迷糊糊,半夢半醒。
但今天,他感到那堅硬的雞血面具,宛如被急雨打濕的牆皮,正在一片一片地脫落。
深藏在石縫裡的靈魂,正在蠢蠢欲動。
各種各樣的情感,諸如憐憫、恐怖、感動……如同一條條小小溪流,從岩縫裡泊舊滲出。
他知道,作為一個優秀的劊子手,站在莊嚴的執刑台上時,是不應該有感情的。
如果冷漠也算一種感情,那他的感情隻能是冷漠。
除此之外的任何感情,都可能毀掉他的一世英名。
他不敢正視六君子,尤其是不敢看到與他建立了奇特而真誠友誼的原刑部主事劉光第大人。
隻要一看到劉大人那被怒火燃燒得閃閃發光的眼睛,他的從沒流過汗水的手,馬上就會滲出冰冷的汗水。
他擡高眼睛,去看那群盤旋不止的白鴿,它們在翺翔中招展的翅膀,晃花了他的眼睛。
坐在執刑台下的首席監刑官——刑部左傳郎剛毅大人,眯起眼睛望望太陽,又斜着眼看看台上的六君子,便用顫抖的嗓音喊叫:
"時辰到——犯官叩謝天恩——"
趙甲如獲大赦令,急轉身,從助手的手裡接過了那柄專門用來處斬四品以上官員的笨重屠刀——"大将軍"。
為了敬愛的劉大人,他親自動手,用了整整一夜工夫,将"大将軍磨得鋒利無比,幾乎是吹毛可斷。
他用自己的衣襟擦幹了濕漉漉的雙手,右手緊攥刀柄,讓刀身順着小臂,橫在胸前。
六君子有的哭泣,有的歎息。
趙甲客客氣氣地催促着: "請各位大人即位。
" 譚嗣同大聲疾呼: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呼叫完畢,他就劇烈地咳嗽起來,直咳得面如金紙,眼睛充血。
他率先跪下,雙手撐地,伸直了脖子。
松散的辮子,從脖頸一側滑下,垂挂到地。
林、楊、楊、康,随着譚嗣同的下跪,也頹唐地跪了下去。
林旭嗚嗚地哭着,如一個受了很大委屈的小姑娘。
康廣仁放聲大哭,邊哭邊用巴掌拍打刑台。
楊深秀雙手按地,一雙眼睛,還是往四下裡張望,誰也不知道他到底想看什麼。
惟有劉光第劉大人昂首挺立,不肯下跪。
趙甲盯着劉大人雙腳上的破靴子,怯怯地催促: "大人……即位吧……" 劉光第猛地圓睜了雙眼,逼視着端坐在執刑台下的監刑官剛毅,用沙澀的聲音逼問: "為什麼不問便斬?!" 台下的剛毅,不敢正視劉光第的目光,慌忙地把黑胖的臉扭到了一邊。
"為什麼不問便斬?國家還有沒有法度?"劉光第繼續追問。
"本官隻知道奉命監斬,其它的事一概不知,請裴村兄諒解……"剛毅滿面尴尬地說。
跪在劉光第身邊的楊銳,伸手扯扯他的衣服,說: "裴村,裴村,事已如此,還有啥子好說嘛!跪下吧,遵旨吧!" "大清朝啊!"劉光第長呼一聲,理理淩亂的衣衫,屈膝跪在了執刑台上。
執刑台下,一個站在監刑主官後邊的司事官員,高聲宣示: "謝老佛爺大恩!" 六君子中,隻有林、楊、楊、康迷迷糊糊地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
而譚嗣同和劉光第則梗着脖子不肯磕頭。
司事官員高聲宣示: "犯官叩首謝皇上大恩!" 這一次,六君子一齊叩首。
譚嗣同磕頭如搗蒜,邊磕邊凄涼大叫:
身體高大魁梧的劉光第神色肅穆,雙目低垂,喉嚨裡發出"咕咕"的聲音。
正午時刻就要到了。
台後豎起用以測量日影的杉木杆子,投下的影子即将與杆子垂直。
這是一個燦爛的秋日,天空湛藍,陽光明媚。
執刑台上的紅毛氈、監刑官員身披的紅鬥篷、儀仗隊裡的紅旗紅幡紅傘蓋、官員頭上的紅頂子、兵勇帽子上的紅纓絡、屠刀"大将軍"把柄上的紅綢子……都在明麗的陽光照耀下反射出熱烈火爆的光芒。
一大群白鴿,在刑場上空翺翔,一圈連着一圈,翅羽窸窣,哨子嘹亮。
成千上萬的看客,被兵勇們阻攔在離執刑台百步開外的地方。
他們都抻長了脖子,眼巴巴地往台上張望着,焦急地等待着讓他們或是興奮、或是心痛、或是驚恐的時刻。
趙甲也在等待着。
他盼望着監刑官趕快下令,幹完活兒立即回去。
面對着六君子這樣六副驚心動魄的面孔,他感到局促不安。
盡管他的臉上已經塗了一層厚厚的雞血,宛如戴上了一副面具,但他的心還是感到緊張、甚至有幾分羞澀,仿佛在衆目睽睽之下,失去了遮醜的下衣一樣。
在他漫長的執刑生涯中,失去了定性、喪失了冷漠,這還是第一次。
在往常的執刑中,隻要紅衣加身、雞血塗臉後,他就感到,自己的心,冷得如深潭裡的一塊黑色的石頭。
他恍惚覺得,在執刑的過程中,自己的靈魂在最冷最深的石頭縫裡安眠着;活動着的,隻是一架沒有熱度和情感的殺人機器。
所以,每當執刑完畢,洗淨了手臉之後,他并不感覺到自己剛剛殺了人,一切都迷迷糊糊,半夢半醒。
但今天,他感到那堅硬的雞血面具,宛如被急雨打濕的牆皮,正在一片一片地脫落。
深藏在石縫裡的靈魂,正在蠢蠢欲動。
各種各樣的情感,諸如憐憫、恐怖、感動……如同一條條小小溪流,從岩縫裡泊舊滲出。
他知道,作為一個優秀的劊子手,站在莊嚴的執刑台上時,是不應該有感情的。
如果冷漠也算一種感情,那他的感情隻能是冷漠。
除此之外的任何感情,都可能毀掉他的一世英名。
他不敢正視六君子,尤其是不敢看到與他建立了奇特而真誠友誼的原刑部主事劉光第大人。
隻要一看到劉大人那被怒火燃燒得閃閃發光的眼睛,他的從沒流過汗水的手,馬上就會滲出冰冷的汗水。
他擡高眼睛,去看那群盤旋不止的白鴿,它們在翺翔中招展的翅膀,晃花了他的眼睛。
坐在執刑台下的首席監刑官——刑部
為了敬愛的劉大人,他親自動手,用了整整一夜工夫,将"大将軍磨得鋒利無比,幾乎是吹毛可斷。
他用自己的衣襟擦幹了濕漉漉的雙手,右手緊攥刀柄,讓刀身順着小臂,橫在胸前。
六君子有的哭泣,有的歎息。
趙甲客客氣氣地催促着: "請各位大人即位。
" 譚嗣同大聲疾呼: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呼叫完畢,他就劇烈地咳嗽起來,直咳得面如金紙,眼睛充血。
他率先跪下,雙手撐地,伸直了脖子。
松散的辮子,從脖頸一側滑下,垂挂到地。
林、楊、楊、康,随着譚嗣同的下跪,也頹唐地跪了下去。
林旭嗚嗚地哭着,如一個受了很大委屈的小姑娘。
康廣仁放聲大哭,邊哭邊用巴掌拍打刑台。
楊深秀雙手按地,一雙眼睛,還是往四下裡張望,誰也不知道他到底想看什麼。
惟有劉光第劉大人昂首挺立,不肯下跪。
趙甲盯着劉大人雙腳上的破靴子,怯怯地催促: "大人……即位吧……" 劉光第猛地圓睜了雙眼,逼視着端坐在執刑台下的監刑官剛毅,用沙澀的聲音逼問: "為什麼不問便斬?!" 台下的剛毅,不敢正視劉光第的目光,慌忙地把黑胖的臉扭到了一邊。
"為什麼不問便斬?國家還有沒有法度?"劉光第繼續追問。
"本官隻知道奉命監斬,其它的事一概不知,請裴村兄諒解……"剛毅滿面尴尬地說。
跪在劉光第身邊的楊銳,伸手扯扯他的衣服,說: "裴村,裴村,事已如此,還有啥子好說嘛!跪下吧,遵旨吧!" "大清朝啊!"劉光第長呼一聲,理理淩亂的衣衫,屈膝跪在了執刑台上。
執刑台下,一個站在監刑主官後邊的司事官員,高聲宣示: "謝老佛爺大恩!" 六君子中,隻有林、楊、楊、康迷迷糊糊地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
而譚嗣同和劉光第則梗着脖子不肯磕頭。
司事官員高聲宣示: "犯官叩首謝皇上大恩!" 這一次,六君子一齊叩首。
譚嗣同磕頭如搗蒜,邊磕邊凄涼大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