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神壇
關燈
小
中
大
鄰民們互相幫忙,裝殓了死者。
一溜白茬子棺材,噼噼啪啪地釘上了鐵釘。
埋葬了死人後,活人都變得有些懵懂,仿佛從一場噩夢中剛剛醒來。
衆人齊集在大堤之上,眺望着原野上的鐵路窩棚。
高大的鐵路路基已經鋪到了柳亭,那是高密東北鄉最東邊的一個小村,距馬桑鎮隻有六裡路。
祖先的墳墓就要被鎮壓,洩洪的水道就要被堵塞,千年的風水就要被破壞,割辮子索靈魂墊鐵路的傳說活靈活現,每個人的頭顱都不安全。
父母官都是洋人的走狗,百姓們的苦日子就要來臨。
孫丙的頭發一夜之間全部變白,殘存的幾根胡須也變成了枯草,紛紛地折斷脫落。
他拖着一條棍子在鎮子裡跳來跳去,好像一個得了失心瘋的老武生。
人們同情地看着他,以為他的神志已經不清楚,但沒有想到他說出的一席話竟然格外的精明: "各位鄉親,俺孫丙打死了德國技師,招來了災禍,殃及了諸位高鄰,俺俺俺慚愧,俺俺俺惶恐!你們把俺綁了去,獻給錢丁,讓他跟德國人講情,隻要他們答應把鐵路改線,孫丙雖死無怨。
" 衆人扶起孫丙,七嘴八舌地開導他: 孫丙啊孫丙,你是條好漢子渾身血性,不怕官不怕洋是個英雄。
雖說咱馬桑鎮大鍋因你而起,但這種事情遲早要發生。
晚發生不如早發生。
隻要那洋鬼子把鐵路修成,咱們的日子就不得安生。
聽說那火龍車跑起來山搖地動,咱這些土坯房非塌即崩。
聽人說曹州府鬧起了義和神拳,專跟那些洋鬼子鬥強争雄。
叫孫丙你拾掇拾掇赴快逃命,去曹州搬回來神拳救兵。
興中華天洋鬼拯救蒼生。
衆人湊了一點盤纏,連夜送孫丙上路。
孫丙眼裡夾着淚唱道: "鄉親們呐,美莫美過家鄉水,親莫親過故鄉情。
俺孫西沒齒不忘大恩德。
搬不來救兵俺就不回程。
" 衆人唱道: 此一去山高水運你多保重,此一去您的頭腦清楚要機靈。
鄉親們都在翹首将你等,盼望着你帶着天兵天将早回程。
二 二十天後的一個下午,孫丙穿着白袍,披着銀甲,背插着六面銀色令旗,頭戴着銀盔、盔上簇着一朵拳大的紅纓,臉抹成朱砂紅,眉描成倒劍鋒,足蹬厚底靴,手提棗木棍,一步三搖,回到了馬桑鎮。
他的身後,緊跟着兩員虎将,一個身材玲珑,腿輕腳快,腰紮着虎皮裙,頭戴金箍圈,手提如意棒,尖聲嘶叫着,活蹦亂跳着,恰似那齊天大聖孫悟空。
另一位袒着大肚皮,披着黑直裰,頭頂毗盧帽,倒拖着搗糞耙,不用說就是天蓬元帥豬悟能。
一行三人在馬桑河大堤上一出現,正好被烏雲中透出來的陽光照亮。
他們衣甲鮮明,形狀古怪,伊然是剛剛從雲頭降落的天兵天将。
最先看到了他們身影的吳大少爺并沒有把孫丙認出來。
孫丙對他一笑,弄得他莫名其妙,随即是心驚膽戰。
吳大少爺眼瞅着這三個怪物進了鎮子西頭那家爐包鋪子,再也沒有露面。
黃昏時,鎮上的人都遵循着老習慣,端着粗瓷大碗在街上喝粥。
吳大少爺從大街的東頭跑到大街的西頭,傳播着妖人進村的消息。
吳大少爺的話向來是雲山霧罩、望風撲影,人們半信半疑地聽着,權當下飯的鹹菜。
這時,從鎮子的西頭,突然響起了铛铛的銅鑼聲。
隻見那爐包鋪子裡的小夥計四喜,頭頂着一張黑色的小貓皮,繪畫了一個小狸貓的臉g譜,生龍活虎般地蹿過來,那條小貓皮的尾巴在他的脖子後搖來擺去。
他一邊敲着鑼一邊高喊着: "有孫西,不平凡,曹州學來了義和拳。
搬來了孫豬兩大仙,扒鐵路,殺漢奸,驅逐洋鬼保平安。
晚上演習義和拳,地點就在橋頭邊。
男女老幼都去看,人人都學義和拳。
學了義和拳,槍刀不入體,益壽又延年。
學了義和拳,四海皆兄弟,吃飯不要錢。
學了義和拳,皇上要招安,一旦招了安,個個做大官。
封妻又蔭子,分糧又分田……" "原來是孫丙啊!"吳大少爺驚喜地大叫起來,"怪不得覺着面熟,怪不得他對着我笑呢!" 晚飯後,橋頭那裡,點起了一堆簧火,火苗子映紅了半邊天。
人們懷着熱烈好奇的心清,彙集到簧火周圍,等待着孫丙演拳。
簧火旁邊,早擺好了一張八仙桌子,桌子上供着一個香爐,爐子裡燃着三炷香。
香爐旁擺着兩個燭台,燭台上插着兩根紅色羊油大蠟,燭火跳躍閃爍,平添了許多神秘色彩。
黃火堆上,火苗子啵啵地響着,照耀得河水如同爛銀。
爐包鋪子店門緊閉,人們有些焦急。
有人喊起來: "孫丙,孫丙,才離開幾天,誰不認識誰啦?裝神弄鬼幹啥嘛,快出來吧,把你學來的神拳演習給俺們看看。
" 四喜從爐包鋪子的門縫裡擠出來,壓低了嗓門說: "别吵吵,他們正在喝神符呢!" 突然間店門大開,像巨獸張開了大嘴。
人群肅靜,都瞪大了眼睛,等待着孫丙和他搬來的大仙,恰好似等待着名角登場。
但孫丙還是不出來。
安靜,安靜,流水被橋墩攔擋,發出了嘩啦啦的聲響,火苗子啵啵,猶如迎風抖動紅綢。
人們正有些煩惱時,有動靜了,很大的動靜。
高高的嗓門,貓腔戲裡須生的唱腔,無比的高亢,略有些沙啞,但更有韻味: 為報深化背鄉關—— 聲音如同翠竹節節拔高,一直戳到雲彩眼裡,慢慢地低落下來,然後又突然地翻上去,比方才還高,一直高到望不見蹤影——四喜把銅鑼敲得急急如風,沒有節奏,亂敲。
孫丙終于從門内出現了。
他身上還是白天那套行頭,白袍銀盔,朱面劍眉,厚底朝靴,倒提棗木棍。
他的身後,緊随着悟空和八戒。
孫丙圍着簧人跑圓場,幾乎是腳不離地,在武生的步伐基礎上又吸收了刀馬旦的步伐特征,小步子挪得飛快,真是有點行雲流水的意思。
然後是踢腿,搖身,下腰,翻筋鬥,跌僵屍,最後是一個英勇悲壯的亮相,接唱: 曹州府學回了義和神拳。
各路的神仙齊來相助,定讓那洋鬼子不得生還。
臨别時大師兄囑托再三,他讓俺回高密立起神壇。
教授神拳演習武藝,人心齊就能移動泰山。
特派來猴兄豬弟做護法,他二人都是那得道的真仙剛下凡。
孫丙唱罷貓腔調,群衆已經把他看輕了。
說什麼義和神拳,不過是舊戲重演。
孫丙抱拳,對衆人施禮: "各位鄉鄰,兄弟此次前去曹州,拜見了義和拳大師兄朱紅燈。
他老人家聽說德國鬼子在高密東北鄉強修鐵路,濫殺無辜,真個是滿腔義憤,怒火填胸。
他老人家原本想親率神兵前來滅洋,但無奈軍務繁忙,不得脫身。
他老人家傳給俺神拳心法,并命俺回來設立神壇,教授神拳,驅逐洋鬼出中原。
這兩位是大師兄派來助壇練拳的猴二師兄、豬三師兄。
他們兩個都有刀槍不入的神功,待會兒就給大家演練。
下邊,俺先給鄉親們演練一番,就算是抛磚引玉。
" 孫丙放下棗木棍子,從孫悟空随身攜帶的包袱裡,模出一沓黃裱紙,就着燭火點燃。
紙在他的手裡燃燒着,紙
一溜白茬子棺材,噼噼啪啪地釘上了鐵釘。
埋葬了死人後,活人都變得有些懵懂,仿佛從一場噩夢中剛剛醒來。
衆人齊集在大堤之上,眺望着原野上的鐵路窩棚。
高大的鐵路路基已經鋪到了柳亭,那是高密東北鄉最東邊的一個小村,距馬桑鎮隻有六裡路。
祖先的墳墓就要被鎮壓,洩洪的水道就要被堵塞,千年的風水就要被破壞,割辮子索靈魂墊鐵路的傳說活靈活現,每個人的頭顱都不安全。
父母官都是洋人的走狗,百姓們的苦日子就要來臨。
孫丙的頭發一夜之間全部變白,殘存的幾根胡須也變成了枯草,紛紛地折斷脫落。
他拖着一條棍子在鎮子裡跳來跳去,好像一個得了失心瘋的老武生。
人們同情地看着他,以為他的神志已經不清楚,但沒有想到他說出的一席話竟然格外的精明: "各位鄉親,俺孫丙打死了德國技師,招來了災禍,殃及了諸位高鄰,俺俺俺慚愧,俺俺俺惶恐!你們把俺綁了去,獻給錢丁,讓他跟德國人講情,隻要他們答應把鐵路改線,孫丙雖死無怨。
" 衆人扶起孫丙,七嘴八舌地開導他: 孫丙啊孫丙,你是條好漢子渾身血性,不怕官不怕洋是個英雄。
雖說咱馬桑鎮大鍋因你而起,但這種事情遲早要發生。
晚發生不如早發生。
隻要那洋鬼子把鐵路修成,咱們的日子就不得安生。
聽說那火龍車跑起來山搖地動,咱這些土坯房非塌即崩。
聽人說曹州府鬧起了義和神拳,專跟那些洋鬼子鬥強争雄。
叫孫丙你拾掇拾掇赴快逃命,去曹州搬回來神拳救兵。
興中華天洋鬼拯救蒼生。
衆人湊了一點盤纏,連夜送孫丙上路。
孫丙眼裡夾着淚唱道: "鄉親們呐,美莫美過家鄉水,親莫親過故鄉情。
俺孫西沒齒不忘大恩德。
搬不來救兵俺就不回程。
" 衆人唱道: 此一去山高水運你多保重,此一去您的頭腦清楚要機靈。
鄉親們都在翹首将你等,盼望着你帶着天兵天将早回程。
二 二十天後的一個下午,孫丙穿着白袍,披着銀甲,背插着六面銀色令旗,頭戴着銀盔、盔上簇着一朵拳大的紅纓,臉抹成朱砂紅,眉描成倒劍鋒,足蹬厚底靴,手提棗木棍,一步三搖,回到了馬桑鎮。
他的身後,緊跟着兩員虎将,一個身材玲珑,腿輕腳快,腰紮着虎皮裙,頭戴金箍圈,手提如意棒,尖聲嘶叫着,活蹦亂跳着,恰似那齊天大聖孫悟空。
另一位袒着大肚皮,披着黑直裰,頭頂毗盧帽,倒拖着搗糞耙,不用說就是天蓬元帥豬悟能。
一行三人在馬桑河大堤上一出現,正好被烏雲中透出來的陽光照亮。
他們衣甲鮮明,形狀古怪,伊然是剛剛從雲頭降落的天兵天将。
最先看到了他們身影的吳大少爺并沒有把孫丙認出來。
孫丙對他一笑,弄得他莫名其妙,随即是心驚膽戰。
吳大少爺眼瞅着這三個怪物進了鎮子西頭那家爐包鋪子,再也沒有露面。
黃昏時,鎮上的人都遵循着老習慣,端着粗瓷大碗在街上喝粥。
吳大少爺從大街的東頭跑到大街的西頭,傳播着妖人進村的消息。
吳大少爺的話向來是雲山霧罩、望風撲影,人們半信半疑地聽着,權當下飯的鹹菜。
這時,從鎮子的西頭,突然響起了铛铛的銅鑼聲。
隻見那爐包鋪子裡的小夥計四喜,頭頂着一張黑色的小貓皮,繪畫了一個小狸貓的臉g譜,生龍活虎般地蹿過來,那條小貓皮的尾巴在他的脖子後搖來擺去。
他一邊敲着鑼一邊高喊着: "有孫西,不平凡,曹州學來了義和拳。
搬來了孫豬兩大仙,扒鐵路,殺漢奸,驅逐洋鬼保平安。
晚上演習義和拳,地點就在橋頭邊。
男女老幼都去看,人人都學義和拳。
學了義和拳,槍刀不入體,益壽又延年。
學了義和拳,四海皆兄弟,吃飯不要錢。
學了義和拳,皇上要招安,一旦招了安,個個做大官。
封妻又蔭子,分糧又分田……" "原來是孫丙啊!"吳大少爺驚喜地大叫起來,"怪不得覺着面熟,怪不得他對着我笑呢!" 晚飯後,橋頭那裡,點起了一堆簧火,火苗子映紅了半邊天。
人們懷着熱烈好奇的心清,彙集到簧火周圍,等待着孫丙演拳。
簧火旁邊,早擺好了一張八仙桌子,桌子上供着一個香爐,爐子裡燃着三炷香。
香爐旁擺着兩個燭台,燭台上插着兩根紅色羊油大蠟,燭火跳躍閃爍,平添了許多神秘色彩。
黃火堆上,火苗子啵啵地響着,照耀得河水如同爛銀。
爐包鋪子店門緊閉,人們有些焦急。
有人喊起來: "孫丙,孫丙,才離開幾天,誰不認識誰啦?裝神弄鬼幹啥嘛,快出來吧,把你學來的神拳演習給俺們看看。
" 四喜從爐包鋪子的門縫裡擠出來,壓低了嗓門說: "别吵吵,他們正在喝神符呢!" 突然間店門大開,像巨獸張開了大嘴。
人群肅靜,都瞪大了眼睛,等待着孫丙和他搬來的大仙,恰好似等待着名角登場。
但孫丙還是不出來。
安靜,安靜,流水被橋墩攔擋,發出了嘩啦啦的聲響,火苗子啵啵,猶如迎風抖動紅綢。
人們正有些煩惱時,有動靜了,很大的動靜。
高高的嗓門,貓腔戲裡須生的唱腔,無比的高亢,略有些沙啞,但更有韻味: 為報深化背鄉關—— 聲音如同翠竹節節拔高,一直戳到雲彩眼裡,慢慢地低落下來,然後又突然地翻上去,比方才還高,一直高到望不見蹤影——四喜把銅鑼敲得急急如風,沒有節奏,亂敲。
孫丙終于從門内出現了。
他身上還是白天那套行頭,白袍銀盔,朱面劍眉,厚底朝靴,倒提棗木棍。
他的身後,緊随着悟空和八戒。
孫丙圍着簧人跑圓場,幾乎是腳不離地,在武生的步伐基礎上又吸收了刀馬旦的步伐特征,小步子挪得飛快,真是有點行雲流水的意思。
然後是踢腿,搖身,下腰,翻筋鬥,跌僵屍,最後是一個英勇悲壯的亮相,接唱: 曹州府學回了義和神拳。
各路的神仙齊來相助,定讓那洋鬼子不得生還。
臨别時大師兄囑托再三,他讓俺回高密立起神壇。
教授神拳演習武藝,人心齊就能移動泰山。
特派來猴兄豬弟做護法,他二人都是那得道的真仙剛下凡。
孫丙唱罷貓腔調,群衆已經把他看輕了。
說什麼義和神拳,不過是舊戲重演。
孫丙抱拳,對衆人施禮: "各位鄉鄰,兄弟此次前去曹州,拜見了義和拳大師兄朱紅燈。
他老人家聽說德國鬼子在高密東北鄉強修鐵路,濫殺無辜,真個是滿腔義憤,怒火填胸。
他老人家原本想親率神兵前來滅洋,但無奈軍務繁忙,不得脫身。
他老人家傳給俺神拳心法,并命俺回來設立神壇,教授神拳,驅逐洋鬼出中原。
這兩位是大師兄派來助壇練拳的猴二師兄、豬三師兄。
他們兩個都有刀槍不入的神功,待會兒就給大家演練。
下邊,俺先給鄉親們演練一番,就算是抛磚引玉。
" 孫丙放下棗木棍子,從孫悟空随身攜帶的包袱裡,模出一沓黃裱紙,就着燭火點燃。
紙在他的手裡燃燒着,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