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趙甲道白
關燈
小
中
大
活人用刀子零碎割不讓人家好死?"
是。
"我跟皇上商量了,要把這淩遲刑廢了。
不是要變法嗎?這就是變法了,皇上啊,我說的對不對哇?" "對。
"一個郁悶的聲音從前面傳過來。
咱家奓着膽子擡眼一瞥,看到在皇太後左前方的一把椅子上坐着一個人。
他身穿明黃袍子,胸前繡着一條鱗光閃閃的金龍,頭戴一頂高帽,帽子頂上一顆雞蛋大的珠子在閃閃發光。
帽子下一張容長大臉,白得像瓷。
皇上,天老爺爺,這就是大清朝的皇上啊。
咱家當然知道讓康有為那些人鬧得皇上在太後面前不吃香了,但皇上還是皇上啊!萬歲萬歲萬萬歲,皇上!皇上說: "親阿爸說得對。
" "聽袁世凱說你也想告老還鄉?" 太後的話裡明顯地透出了嘲諷的意思,咱家吓得三魂丢了兩魂半,連連地磕了幾個響頭,說: 小的罪該萬死。
小的是豬狗一樣的東西,不該讓老佛爺操心。
小的不是為了個人。
小的認為,劊子手雖然下賤,但劊子手從事的工作不下賤。
劊子手代表着國家的尊嚴。
國家縱有千條法規,最後還要靠劊子手落實。
小的認為,應該把劊子手列入刑部的編制,讓劊子手按月領取份銀。
小的還希望朝廷能建立劊子手退休制度,讓劊子手老有所養,不至于流落街頭,小的……小的還希望能建立劊子手世襲制度,讓這個古老的行業成為一種光榮…… 太後威嚴地咳嗽了一聲。
咱家打了一個哆嗦,趕緊地閉住了嘴巴,連連地磕頭,嘴裡嘟哝着: 小的該死……小的該死…… "他說得倒也在情在理,"太後道,"三行九作,缺一不可。
有道是行行出狀元,趙甲,我看你就是這行裡的狀元了。
" 皇太後封咱家為劊子手行當裡的狀元,天大的榮耀啊!咱家磕頭不止。
"趙甲,你為大清朝殺了這麼多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又有袁世凱李蓮英這些人替你說話,本宮就破一次例,賞你個七品頂戴,放你回家養老。
"太後将一串檀香木佛珠扔下來,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去吧!" 咱家隻有磕頭。
"皇上呢?"太後道,"趙甲替咱殺了這麼多人,連你那些親信走狗都砍了,你不該賞點東西給他?" 咱家偷眼看到皇上從椅子上慌忙地站起來,手足無措地說: "朕一無所有,拿什麼賞他?" "我看呐,"太後冷冷地說,"就把你騰出來的這把椅子賞給他吧!" 六 聽俺爹爹講曆史,小甲心中很歡喜。
爹爹爹爹了不起,見過太後和皇帝。
小甲也要當劊子,跟俺爹爹學手藝…… ——貓腔《檀香刑·父子對》 夜漸漸深了,小甲坐在暄騰騰的草鋪上,背靠着席棚的柱子,眼睛迷離,像隻大兔子。
竈膛裡的火焰映照着他年輕的臉,從他油光閃閃的嘴巴裡不時地冒出一句似傻非傻的話,塞進咱家的回憶和叙說裡——爹,皇帝的本相是什麼?——使咱家的回憶和叙說與眼前的事情建立起一種緊密的聯系——爹,太後也有奶子嗎?——咱家突然嗅到從香油鍋裡散發出一股焦煳的氣味,不由地大吃一驚,猛然地醒悟:老天爺,油鍋不是水鍋,水隻能把東西煮爛,油卻能把東西炸煳!咱家從鋪上彈起身子,大喊一聲: 兒子,快來! 咱家蹿到了油鋼旁,顧不上找鉗子,伸手捏着那兩根檀木橛子的把柄就提了出來。
咱家把它們提到燈籠下,仔細地打量着。
它們放着黑幽幽的光,散發着香氣。
看樣子沒煳。
它們燙手。
咱家用白布墊着手,擦擦它們,折折它們,謝天謝地,沒煳。
煳了的應該是鍋裡的牛肉。
咱家用勺子把那些煳了的牛肉撈出來扔到一邊。
那個衙役的頭兒溜過來,詭秘地問: "老爺子,有事嗎?" 沒事。
"沒事就好。
" "老宋,俺爹是七品官呢,俺現在不怕你們了!"兒子插嘴道:"往後你再敢欺負俺,就讓你吃槍子兒,"兒子用食指指着宋三的頭,說,"叭——把你的腦子就打出來了。
" "小甲兄弟,咱家什麼時候欺負過您?"宋三陰陽怪氣地說,"别說老爺子是七品官,老爺子不是七品官咱也不敢招惹您,您媳婦隻要在錢大老爺面前一歪嘴兒,就把老哥哥的差事給崴了。
" 嗨,傻小子,又讓人家戲耍了。
咱家看到,在戲台和升天台的暗影裡,站着一些衙役。
咱家把鍋竈裡的火弄小,往鍋裡加了油。
然後把兩根寶貝橛子小心翼翼地放了進去。
咱家提醒自己:趙甲,你要仔細啊!人過留名,雁過留聲,隻有圓滿地完成了這次檀香刑,你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劊子狀元。
如果完不成這次檀香刑,你的一世英名就完了。
咱家把老太後賞賜的檀香佛珠挂在脖子上,離開皇上坐過的龍椅,仰臉看看天,天上星鬥稀疏,一個銀盆也似的月亮已經從東邊升起。
這格外明亮的月亮讓咱家心中突然地感到一陣心煩意亂,仿佛就要發生什麼大事。
咱家鎮定了一下心神,猛然想到,今天是八月十四,明天就是八月十五,中秋節,一個天下團圓的好日子。
袁大人選了這樣一個好日子上刑,孫丙,你真是好福氣!借着竈膛裡的火光和天上的月光,咱家看到,那兩根檀木橛子,在油鍋裡翻騰着,好像兩條兇猛的黑蛇。
咱家用一塊白布墊着手,捏住一根檀木撅子,把它從油鍋裡提起來——咱家可不敢馬虎了——它通體油亮,光滑無比,成串的油珠子彙聚到橛子尖端,然後,那些油珠子連成一線,無聲無息地滴落到油鍋裡。
油鍋裡的油明顯地粘稠了,散發着焦湖的香氣。
咱家感覺到檀木撅子已經增添了份量,知道已經有不少的香油滋了進去,改變了木頭的習性,使它正在成為既堅硬、又油滑的精美刑具。
正當咱家獨自欣賞着檀木橛子時,衙役頭兒宋三鬼頭鬼腦地湊到咱家的身後,酸溜溜地說:"老爺子,不就是釘個人嗎,何必費這樣大的精神?" 咱家斜他一眼,鼻子裡哼了一聲。
他懂什麼?他除了知道狐假虎威、欺壓百姓、搜刮錢财之外還知道什麼? "其實,您老人家完全可以放心地回家睡覺,這點小事吩咐給小的們就可以了。
"他尾在咱家背後說:"這狗娘養的孫丙,說起來也算個傑出的人物。
有才分,有膽量,敢做敢當,是條漢子,怨他命不好,生長在高密這小地場,耽擱了施展才華。
"宋三站在咱家身後,聽起來好像要讨咱家好感似地說,"老爺子您多年在外,不知道您這親家的底細,小的跟他是多年的朋友,他雞巴上長了幾個痦子咱都清楚。
" 這樣的人咱家可是見多了,狗仗人勢,狐假虎威,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但咱家也懶得揭穿他,讓他在身後絮叨着,也算是個動靜。
"孫丙是大才,出口成章,過耳不忘。
這人可惜了就是不識字,否則,十個進士也中回來了。
"宋三說,"那年,老秦家的娘死了,請了孫丙的班子去唱靈堂。
老秦是孫丙的好友,老秦的娘是孫丙的幹娘。
孫丙唱起來就帶上了感情。
這一帶感情不要緊,把那些靈前的孝子賢孫聽得肝腸寸斷不說,就聽到那棺材裡撲撲通通地響。
把那些孝子賢孫和那些聽熱鬧的吓得一個個魂飛魄散,面如土色。
這不就是炸屍了嗎?隻見那孫丙,走到他幹娘的棺材前,大模大樣地揭開了棺材蓋子,那個老太太忽地就坐了起來,眼睛裡精光四射,好像黑夜裡的兩盞燈。
孫丙唱道:叫一聲幹娘你細聽,為兒的唱一出《常茂哭靈》。
如果沒活夠您就起來好好活,如果活夠了,聽完了哭靈您就上天庭。
孫丙一張嘴,一會兒唱生,一會兒唱旦,一會兒哭腔,一會兒笑調,中間還摻上了各色各樣的貓叫,把個靈堂唱成了一個生龍活虎的大舞台。
孝子賢孫們忘了悲痛,看熱鬧的人也忘了還有一個炸了屍的老太太坐在棺材裡與他們一起聽戲。
直到孫丙唱完了最後一句高調,在風筝尾巴一樣的餘音裡,那秦老太太慢慢地閉上眼睛,心滿意足地長歎一聲,然後,像一堵牆似地,倒在棺材裡。
這就是孫丙能把死人唱活的故事。
孫丙不但能把死人唱活,還能把活人唱死。
被他唱活的死人隻有秦老太太一個,被這雜種唱死了的活人那可就如天上的星星不計其數了……"宋三邊說着邊把身體探過來,從鍋沿上抓了一塊牛肉,滿臉都是無恥的嬉笑,"您老人家這炸牛肉裡有一股特殊的香氣——" 宋三一語未了,咱家就看到這個雜種的身子往上一挺,腦袋上砰然開了一朵花,然後就一頭紮進了熱浪翻騰的油鍋裡。
與咱家的眼睛看到這些景象的同時,咱家的耳朵裡也聽到了一聲尖厲的巨響,随即咱家的鼻子嗅到了漂浮在香油煮檀木的香氣裡的硝煙氣味。
咱家馬上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情:有人在暗中打黑槍。
黑槍的目标當然是咱家,饞嘴的宋三當了咱家的替死鬼。
"我跟皇上商量了,要把這淩遲刑廢了。
不是要變法嗎?這就是變法了,皇上啊,我說的對不對哇?" "對。
"一個郁悶的聲音從前面傳過來。
咱家奓着膽子擡眼一瞥,看到在皇太後左前方的一把椅子上坐着一個人。
他身穿明黃袍子,胸前繡着一條鱗光閃閃的金龍,頭戴一頂高帽,帽子頂上一顆雞蛋大的珠子在閃閃發光。
帽子下一張容長大臉,白得像瓷。
皇上,天老爺爺,這就是大清朝的皇上啊。
咱家當然知道讓康有為那些人鬧得皇上在太後面前不吃香了,但皇上還是皇上啊!萬歲萬歲萬萬歲,皇上!皇上說: "親阿爸說得對。
" "聽袁世凱說你也想告老還鄉?" 太後的話裡明顯地透出了嘲諷的意思,咱家吓得三魂丢了兩魂半,連連地磕了幾個響頭,說: 小的罪該萬死。
小的是豬狗一樣的東西,不該讓老佛爺操心。
小的不是為了個人。
小的認為,劊子手雖然下賤,但劊子手從事的工作不下賤。
劊子手代表着國家的尊嚴。
國家縱有千條法規,最後還要靠劊子手落實。
小的認為,應該把劊子手列入刑部的編制,讓劊子手按月領取份銀。
小的還希望朝廷能建立劊子手退休制度,讓劊子手老有所養,不至于流落街頭,小的……小的還希望能建立劊子手世襲制度,讓這個古老的行業成為一種光榮…… 太後威嚴地咳嗽了一聲。
咱家打了一個哆嗦,趕緊地閉住了嘴巴,連連地磕頭,嘴裡嘟哝着: 小的該死……小的該死…… "他說得倒也在情在理,"太後道,"三行九作,缺一不可。
有道是行行出狀元,趙甲,我看你就是這行裡的狀元了。
" 皇太後封咱家為劊子手行當裡的狀元,天大的榮耀啊!咱家磕頭不止。
"趙甲,你為大清朝殺了這麼多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又有袁世凱李蓮英這些人替你說話,本宮就破一次例,賞你個七品頂戴,放你回家養老。
"太後将一串檀香木佛珠扔下來,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去吧!" 咱家隻有磕頭。
"皇上呢?"太後道,"趙甲替咱殺了這麼多人,連你那些親信走狗都砍了,你不該賞點東西給他?" 咱家偷眼看到皇上從椅子上慌忙地站起來,手足無措地說: "朕一無所有,拿什麼賞他?" "我看呐,"太後冷冷地說,"就把你騰出來的這把椅子賞給他吧!" 六 聽俺爹爹講曆史,小甲心中很歡喜。
爹爹爹爹了不起,見過太後和皇帝。
小甲也要當劊子,跟俺爹爹學手藝…… ——貓腔《檀香刑·父子對》 夜漸漸深了,小甲坐在暄騰騰的草鋪上,背靠着席棚的柱子,眼睛迷離,像隻大兔子。
竈膛裡的火焰映照着他年輕的臉,從他油光閃閃的嘴巴裡不時地冒出一句似傻非傻的話,塞進咱家的回憶和叙說裡——爹,皇帝的本相是什麼?——使咱家的回憶和叙說與眼前的事情建立起一種緊密的聯系——爹,太後也有奶子嗎?——咱家突然嗅到從香油鍋裡散發出一股焦煳的氣味,不由地大吃一驚,猛然地醒悟:老天爺,油鍋不是水鍋,水隻能把東西煮爛,油卻能把東西炸煳!咱家從鋪上彈起身子,大喊一聲: 兒子,快來! 咱家蹿到了油鋼旁,顧不上找鉗子,伸手捏着那兩根檀木橛子的把柄就提了出來。
咱家把它們提到燈籠下,仔細地打量着。
它們放着黑幽幽的光,散發着香氣。
看樣子沒煳。
它們燙手。
咱家用白布墊着手,擦擦它們,折折它們,謝天謝地,沒煳。
煳了的應該是鍋裡的牛肉。
咱家用勺子把那些煳了的牛肉撈出來扔到一邊。
那個衙役的頭兒溜過來,詭秘地問: "老爺子,有事嗎?" 沒事。
"沒事就好。
" "老宋,俺爹是七品官呢,俺現在不怕你們了!"兒子插嘴道:"往後你再敢欺負俺,就讓你吃槍子兒,"兒子用食指指着宋三的頭,說,"叭——把你的腦子就打出來了。
" "小甲兄弟,咱家什麼時候欺負過您?"宋三陰陽怪氣地說,"别說老爺子是七品官,老爺子不是七品官咱也不敢招惹您,您媳婦隻要在錢大老爺面前一歪嘴兒,就把老哥哥的差事給崴了。
" 嗨,傻小子,又讓人家戲耍了。
咱家看到,在戲台和升天台的暗影裡,站着一些衙役。
咱家把鍋竈裡的火弄小,往鍋裡加了油。
然後把兩根寶貝橛子小心翼翼地放了進去。
咱家提醒自己:趙甲,你要仔細啊!人過留名,雁過留聲,隻有圓滿地完成了這次檀香刑,你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劊子狀元。
如果完不成這次檀香刑,你的一世英名就完了。
咱家把老太後賞賜的檀香佛珠挂在脖子上,離開皇上坐過的龍椅,仰臉看看天,天上星鬥稀疏,一個銀盆也似的月亮已經從東邊升起。
這格外明亮的月亮讓咱家心中突然地感到一陣心煩意亂,仿佛就要發生什麼大事。
咱家鎮定了一下心神,猛然想到,今天是八月十四,明天就是八月十五,中秋節,一個天下團圓的好日子。
袁大人選了這樣一個好日子上刑,孫丙,你真是好福氣!借着竈膛裡的火光和天上的月光,咱家看到,那兩根檀木橛子,在油鍋裡翻騰着,好像兩條兇猛的黑蛇。
咱家用一塊白布墊着手,捏住一根檀木撅子,把它從油鍋裡提起來——咱家可不敢馬虎了——它通體油亮,光滑無比,成串的油珠子彙聚到橛子尖端,然後,那些油珠子連成一線,無聲無息地滴落到油鍋裡。
油鍋裡的油明顯地粘稠了,散發着焦湖的香氣。
咱家感覺到檀木撅子已經增添了份量,知道已經有不少的香油滋了進去,改變了木頭的習性,使它正在成為既堅硬、又油滑的精美刑具。
正當咱家獨自欣賞着檀木橛子時,衙役頭兒宋三鬼頭鬼腦地湊到咱家的身後,酸溜溜地說:"老爺子,不就是釘個人嗎,何必費這樣大的精神?" 咱家斜他一眼,鼻子裡哼了一聲。
他懂什麼?他除了知道狐假虎威、欺壓百姓、搜刮錢财之外還知道什麼? "其實,您老人家完全可以放心地回家睡覺,這點小事吩咐給小的們就可以了。
"他尾在咱家背後說:"這狗娘養的孫丙,說起來也算個傑出的人物。
有才分,有膽量,敢做敢當,是條漢子,怨他命不好,生長在高密這小地場,耽擱了施展才華。
"宋三站在咱家身後,聽起來好像要讨咱家好感似地說,"老爺子您多年在外,不知道您這親家的底細,小的跟他是多年的朋友,他雞巴上長了幾個痦子咱都清楚。
" 這樣的人咱家可是見多了,狗仗人勢,狐假虎威,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但咱家也懶得揭穿他,讓他在身後絮叨着,也算是個動靜。
"孫丙是大才,出口成章,過耳不忘。
這人可惜了就是不識字,否則,十個進士也中回來了。
"宋三說,"那年,老秦家的娘死了,請了孫丙的班子去唱靈堂。
老秦是孫丙的好友,老秦的娘是孫丙的幹娘。
孫丙唱起來就帶上了感情。
這一帶感情不要緊,把那些靈前的孝子賢孫聽得肝腸寸斷不說,就聽到那棺材裡撲撲通通地響。
把那些孝子賢孫和那些聽熱鬧的吓得一個個魂飛魄散,面如土色。
這不就是炸屍了嗎?隻見那孫丙,走到他幹娘的棺材前,大模大樣地揭開了棺材蓋子,那個老太太忽地就坐了起來,眼睛裡精光四射,好像黑夜裡的兩盞燈。
孫丙唱道:叫一聲幹娘你細聽,為兒的唱一出《常茂哭靈》。
如果沒活夠您就起來好好活,如果活夠了,聽完了哭靈您就上天庭。
孫丙一張嘴,一會兒唱生,一會兒唱旦,一會兒哭腔,一會兒笑調,中間還摻上了各色各樣的貓叫,把個靈堂唱成了一個生龍活虎的大舞台。
孝子賢孫們忘了悲痛,看熱鬧的人也忘了還有一個炸了屍的老太太坐在棺材裡與他們一起聽戲。
直到孫丙唱完了最後一句高調,在風筝尾巴一樣的餘音裡,那秦老太太慢慢地閉上眼睛,心滿意足地長歎一聲,然後,像一堵牆似地,倒在棺材裡。
這就是孫丙能把死人唱活的故事。
孫丙不但能把死人唱活,還能把活人唱死。
被他唱活的死人隻有秦老太太一個,被這雜種唱死了的活人那可就如天上的星星不計其數了……"宋三邊說着邊把身體探過來,從鍋沿上抓了一塊牛肉,滿臉都是無恥的嬉笑,"您老人家這炸牛肉裡有一股特殊的香氣——" 宋三一語未了,咱家就看到這個雜種的身子往上一挺,腦袋上砰然開了一朵花,然後就一頭紮進了熱浪翻騰的油鍋裡。
與咱家的眼睛看到這些景象的同時,咱家的耳朵裡也聽到了一聲尖厲的巨響,随即咱家的鼻子嗅到了漂浮在香油煮檀木的香氣裡的硝煙氣味。
咱家馬上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情:有人在暗中打黑槍。
黑槍的目标當然是咱家,饞嘴的宋三當了咱家的替死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