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夜海航船(9-10)

關燈
9 “榮盛丸”繼續南下。

     巡邏船“漲潮”号相距十五英裡尾随其後。

     地球是圓的,大海也是彎曲的,但在十英裡海面上,如果“榮盛丸”用望遠鏡觀察,就能認出後面的船是隻巡邏船,所以,“漲潮”号總是謹慎地與“榮盛丸”保持十五英裡距離。

     巡邏船當然知道前面十五英裡處向南航行的貨船是“榮盛丸”。

    “榮盛丸”進入奧尾島海峽時,“漲潮”号快速駛到奧尾島的南面,等待“榮盛丸”的出現。

    當它在海峽上出現時,“漲潮”号清晰地觀察到寫在“榮盛丸”船尾上鮮紅的船名。

     “榮盛丸”繼續以經濟速度航行。

     離開小樽港是昨天上午十點三十分,經過奧尾海峽是晚上十一點四十分。

     現在是第二天上午的十點。

     前面不遠就是男底半島了。

     從這開始進入海上巡邏隊第二管區的管轄範圍。

    然後依次是第九、第八、第七、第十、第十一管區。

    第十一管區到與台灣交界為止。

    本來應由各管區在各自範圍内尾随監視。

    但為了便于行動,在領海内的全部監視工作就由“漲潮”号承擔下來。

    從十一管區進入公海後,再由勞埃德保險公司接替進行。

     “榮盛丸”是從小樽港出發的,本來隻有災害發生的所在管區,海上保安本部才有搜查權,但這次很特别,“榮盛丸”是肯定會沉沒的,所以就把權力交給出港的第一管區。

     起風了。

    是日本海特有的西北風。

    風力十級。

     巡邏船船長名叫川又順道。

     此時川又正在喝着咖啡。

     雷達正密切監視着“榮盛丸”。

     ——什麼事也不會發生的。

     川又這樣想。

     “榮盛丸”如果要詐取保險金的話,肯定會意識到它将受到巡邏船的監視,猜出十五英裡後的船是巡邏船。

     既使要沉船也會出了日本領海。

    這裡既受着巡邏船的監視,而在海上又不可能交換貨物。

     川又認為這抓航海一無所獲。

     下午五點。

     “榮盛丸”到達能登半島海面。

     從小樽港出發後已經過了三十小時。

     能登海面被認為是船艇的墓地。

    特别是在冬天,要穿過能登海面是需要有豁出性命的勇氣的。

     但現在是沒有太大的危險。

     風依然如舊,風力十級。

     “漲潮”号劈開波浪前進。

     突然,川又緊張起來,在強勁的海風中,他聽到一陣特殊的聲音。

     是救難信号。

     國際法規定,無線電通常為五百萬赫接收狀态,所有船舶裝有救難信号接收裝置,既使沒有人在無線電機旁,SOS傳來時,也會響起警報。

     警報聲非常刺耳,象要撕裂什麼似的。

     “這裡是第九管區本部,向第一管區“漲潮”号報告。

    “榮盛丸”求救,迅速趕到現場。

    ” “SOS的内容!” 川又抓過無線電對講機。

     “火災,由燃料筒引起的。

    用一一○通知我們的。

    ” 川又沒有回答,扔下話筒。

     “開足馬力!” 他命令道,聲音顫抖着。

     “孤北丸”默默無聲地行駛着。

    在右舷能看見鹽屋琦的燈塔。

     馬上就要到鹿島灘了。

     前面十五英裡處,“勝利丸”正向南行駛,這就是假“榮盛丸”,假“榮盛丸”離開奧尾海峽是早晨一點過。

     “孤北丸”也從江差海岸的角落裡出動,不遠不近地緊跟在它的後面。

     假“榮盛丸”向津輕海峽駛去。

     天亮時,船已到了下北半島的六間崎海面。

     “孤北丸”加快速度靠近,以便看清楚船名。

     白色的油漆寫着“勝利丸”。

     ——是“勝利丸”。

     看到這,包木一膳笑了。

     這就是在小樽港離“孤北丸”很近的冒充真“榮盛丸”,九九九型的那隻船的船名。

     “勝利丸”滿載着海帶根向東京港駛去。

    那是值七億日元的商品。

    而真的“榮盛丸”正向馬尼拉方向駛去,并将在某個海峽沉沒。

    這樣八億五千萬日元的保險費就輕易到手了。

     海帶根的保險費是八億日元,船舶保險費為五千萬日元。

     在這次周密計劃的行動中,海上遠洋公司可得到八億日元。

     這八億日元就在前面十五英裡的地方。

     船上的電話響了。

    胴澤拿起電話,把它遞給包木,包木接過電話,忽然精神一振。

     “‘榮盛丸’沉了。

    ” 是内村龍太打來的,聲音很消沉。

     “在什麼地方?” “北緯三十八度,東經一百三十七度,能登半島海面三十三英裡的地方,聽說是火災。

    第一管區的巡邏船‘漲潮’号在距離十五英裡的地方監視它,等趕到時,船已經沉了,聽說是由燃料筒引起的。

    ” 聲音顯得又恨又悲又無可奈何。

     “是嗎?” “海上保安廳和保險公司聯合的遠東地區調查團失敗了。

    ” “别洩氣。

    ” “說也沒用。

    ”聽筒那邊内村毫無生氣地笑了。

    “不過,‘榮盛号’的一千噸海帶根也沒有地方替換。

    海上遠洋公司也許恨透了保險公司,所以故意總是制造沉船事件,看樣子是想讓我們破産。

    ” “……” “祝一路順風。

    ” “等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