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好色風波(2)

關燈
以帶人進屋。

    或者,怕自己的行為對兒子産生不良的影響,為着他的未來,離開了他。

     也許還有什麼别的事情。

     不管怎麼說,她遺棄了她的孩子子,孩子也成了孤兒,無依無靠,他有責任象當年的小縣那樣去做。

     他拉着孩子,向港口走去。

     遠遠地,看見了船上的白帆。

     包木想到小縣廣太收養他時,他才四歲;當時,也是在夕陽中,小縣拉着他的手把他帶回了小樽港;他連記得小縣和他的一問一答,許多年前的情景仿佛依稀就在眼前。

     不過那時他太小了,許多事都記不太清了,還是小縣後來告訴他的。

     但是,在包木的記憶中,有一天的夕陽,不,也許是朝陽,是永近也不曾忘記的。

    那天,在陽光下的岩石上,坐着個女子,穿着和服,無言地望着大海,夕陽映紅了她蒼白的臉。

     他不知道是哪個港口,不知道是夕陽還是朝陽下,不知道那女子多大年紀。

     隻記得她面色蒼白,很白,很白。

     包木總以為這是小縣拾到他以前的事。

    盡管記得不清楚,但是,他知道,這是真的。

     不過他也常常想,這或許是小縣收養他以後的事。

    小縣收養他之後,就把他帶到了獨航船上,船經過了很多港口。

    也許這是其中一個港口的情景。

     他先前一定見過那個女子,坐在夕陽下。

    望着她那夕陽下映紅的面孔,他想起了離他而去的母親。

     也許,對母親的懷念和那個女子結合在一起了。

     這是殘存的記憶。

     對包木來說,他更願意相信這是小縣拾到他以前的事,雖然沒有什麼确鑿的理由。

    不過他知道小縣是在小樽港拾到他的。

    也許,在小縣領走他以前,他和母親在一起。

    為了不讓他回到橫濱的家中,母親狠心她把他帶到小樽,扔下他走了。

     是什麼理由使母親抛棄了自己的兒子。

    而且,還要從橫濱帶到東京來扔掉。

    大概,母親也有難言的苦衷。

     盡管自己知道是被母親遺棄的,包木卻恨不起母親來。

    母親扔了他一定很痛苦,很傷心。

    過樣想着,包木就原諒了母親。

     包木現在想起夕陽中的那個女子,一定不是包木的母親。

    隻不過包木那時才四歲,還記不得母親是什麼樣子。

    然而思母心切,就把她當作了母親。

     母親大概是沒有錢,出于無奈,才扔下了自己的吧。

     ——媽媽。

     包木輕聲地喚着,心中升起一股柔情,感到眼角有些潮濕。

     這時,少年扯了扯他的手,望着他: “叔叔,你怎麼啦?” 自己的母親或許也是賣春的。

    包木的腦子忽然閃過這個想法。

     包木知道,二次大戰後,戰敗後的日本一片混亂,田野雜草叢生,土地荒蕪,糧食奇缺,很多女子失去了丈夫,沒有了生活來源,隻得以此為生。

     ——難道母親也不得不靠這個生活嗎? 包木的腦海裡又浮現出廣子的身影。

    那一夜後,在包木的嚴厲勸告下,廣子又回到了丈夫的家。

     盡管她再三再四地不想回去,堅持要做包木的妻子,包木還是拒絕了。

    并不是他不愛廣子,而是他一年有半載在海上飄泊,不能在廣子跟前。

    廣子一定不堪寂寞。

     他深明這一點,所以,一直沒有向廣子求婚。

     包木覺得自己在走義父小縣的老路。

    他大學畢業後就上了小縣的獨航船。

    義父身體很虛弱,那是因為長年生活在海上,生活颠沛無定的結果。

    為了幫助義父,他也上了船。

     其實,包木心底還藏着個秘密。

    他想尋找母親,想尋找三十幾年前那個在陽光下坐在岩石上的臉色蒼白的女子。

     小縣的獨航船,總是往返于日本的各個港口。

    哪裡都不是他的久留之地,他是屬于大海的,正因為如此,人到中年,他仍然孤身一人,飄泊在大海上。

     他心裡仍然堅信,他一定能找到母親。

     這時,氣笛長鳴,船進港了。

    包木加快了腳步。

     他是一個四海為家的飄泊的男人。

    目前海運界并不景氣,因而競争相當激烈。

    比起别的船上的船員,他的人素質可就差了一大截。

    他很想重新招聘幾個,但現在願當船員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偶爾有那麼一、兩個,也是船一靠岸就往街上跑。

    對這個時代來說,海員夢已永遠成為過去。

     但是包木并不願意上岸生活。

    他不是那種能在陸地上安居樂業的人。

     廣子也明白這一點。

     這就是為什麼第二天早上,廣子終于還是回到了丈夫家裡的原因。

     不過,包木的船到氣仙沼港時,廣子又來見他了。

     她們兄妹倆從小就一塊長大,因此,丈夫并不感到奇怪。

     廣子住了一晚上,第二無回到了夫家。

     她也不再說要和包木共生死,隻是默默她來到包木的房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