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濉水敗陳奔荥陽

關燈
漢王濉水敗陳奔荥陽 且說漢王解收信印,遣信西征,遂立魏豹為大元帥,挂印點兵,帶領新舊諸将并子房、陳平為從,起大軍五十餘萬,漢王親自東征,前至大梁東下寨。

    子房奏曰:&ldquo自今大軍五十餘萬,恐糧草不接,臣往陳留運糧。

    &rdquo漢王從之,子房辭别,私遺密計,付與灌嬰保駕。

    次日軍馬拔寨,行至徐州南六十裡,遇風雨大作,軍馬不能前進。

    豹奏曰:&ldquo風雨難行。

    &rdquo傳令三軍就于此處下寨。

    當夜陳平思忖,風雨不祥,又知韓信預料不錯,必有不利。

    次早奏王曰:&ldquo子房陳留運糧道路艱阻,難以濟急,臣往箫縣聚糧,以應軍用。

    &rdquo王亦從言,平即拜别,暗留計與夏侯嬰保駕。

    二人去後,自是風雨數日不息。

    漢王亦不催軍起行,就令人馬駐紮徐州。

    徐州守将項伯探知,急遣人報楚王。

    楚王大怒曰:&ldquo叵耐劉邦已奪三秦諸處,又敢窺吾徐州。

    &rdquo即日統領八千子弟兵、大軍三十餘萬前至徐州安營。

    約日與漢交戰。

     是日楚王引兵布陣于南州,漢将魏豹亦就對面擺列十二曜陣勢。

    兩邊陣圓。

    漢陣申陽出馬大呼:&ldquo楚王敢出戰否?&rdquo楚王大怒罵曰:&ldquo反賊何敢與吾對敵。

    &rdquo二馬相交,隻一合,楚王刺申陽于馬下,敗軍回陣。

    司馬傲出馬來戰楚王,被楚王大喝一聲,唬得司馬傲墜騎而死。

    楚王不退,魏豹出陣迎敵。

    兩下約戰二十餘合,楚王一槍刺中魏豹左臂,魏豹負癰撥馬奔回。

    當下漢軍勢敗,右軍張耳反漢歸楚。

    後軍董翌、司馬忻反漢,劫漢營寨,擄将漢王家屬獻與楚王。

    王令押入大營。

    楚王再至陣前,漢将無敢出敵,楚王乘勢驅兵殺進,漢軍大亂,慌走濉水,楚軍一淹漢軍,死者十有八九,堰水不流。

    敗兵奔過濉河,漢王困在陣中,無由得出,馬上大聲歎曰:&ldquo吾命須臾矣,早不聽韓信之言,魏豹真匹夫也。

    &rdquo仰面告天,祈天默佑。

    告罷,忽見狂風驟起,飛沙走石,打人面目,楚軍不能開眼,故此追之不及,漢王乃從下風逃走。

    西北上見風過處,吹開一條塵路。

    單馬依路速行。

    正走之間,楚将丁公獨自追至,漢王回頭望見,自知奔走不疊,見前一古井,下馬入于井中躲避。

    丁公觑定至井口,呼漢王曰:&ldquo吾乃丁公也,不忍殺大王。

    異日得勝休忘丁公。

    &rdquo言訖自回。

    複有雍齒追趕,至近見丁公曰:&ldquo漢王落于井中,爾何回去?&rdquo丁公曰:&ldquo井内無人。

    &rdquo雍齒不信,與丁公複至井口來,看見有蛛網挂于井口之上,二将方才回軍。

     夜靜,漢王所乘之馬自至井上,垂缰入井,王乃拽缰而起,上馬尋路逃生。

    忽聞犬吠,漢王自思近有人家,心中稍安。

    須臾至一小莊,忙呼莊上投宿。

    莊主有一老人開門出迎。

    漢王入莊,老人先令家僮拴馬,請王坐于草堂之上。

    老人細看漢王錦袍金甲,暗想此人非俗。

    獻茶已罷,乃問王曰:&ldquo将軍是何諸侯,迷蹤失路誤至于此?&rdquo漢王曰:&ldquo吾乃漢王也。

    &rdquo老人聽言大驚,俯伏于地,曰:&ldquo老拙肉眼無知,大王恕罪。

    &rdquo漢王笑曰:&ldquo爾豈意吾至此耶?&rdquo以手扶起老人。

    老人退入後堂,吩咐安排酒食。

    思起許負昔日曾言,吾莊上有貴氣相,吾幼女當為王侯之妻,吾甚不信,今日果有貴人到來。

    須臾席備,老人請王飲酒,殷勤相勸。

    酒至數巡,老人告曰:&ldquo草舍蓬門,不堪大王歇息,老拙孤寒無子,有女年方及笄,願與大王為侍妾,幸勿棄嫌微賤。

    &rdquo說罷,即呼丫環數人,扶女出拜。

    漢王舉目視之,果然俊麗凡塵不俗,心甚歡悅。

     後人歎戚姬詩曰: 貴格清奇符許相,玉容嬌豔沐君恩。

     惟于長信分身日,碎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