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平魯即位封賞功臣
關燈
小
中
大
漢王平魯即位封賞功臣
卻說漢王君臣知楚王獨奔烏江,正望五将回軍消息。
忽五将呂文通等軍至,将楚王首級獻上。
漢主不忍久視,令以木匣盛之。
漢王欲封文通五将,各争功不已。
王乃放聲大哭曰:&ldquo是誰殺吾弟也。
&rdquo五将見王不悅,乃直告曰:&ldquo楚王非臣等所殺,是其自刎,持此首級獻王。
&rdquo王曰:&ldquo如是則功無優劣矣。
&rdquo即日封王翳衡陽侯,楊堯赤泉侯,楊武吳防侯,呂勝昆陽侯,呂文通武岡侯。
五将謝恩而退。
漢王又傳令曰:&ldquo軍中若獲楚王家屬不許損害,即當獻出,吾以恩禮待之。
&rdquo有識者答曰:&ldquo楚王夫人虞姬先已自刎身死。
&rdquo漢主聞言,甚歎息不已。
次日王命大小将士俱還洛陽,聽候封賞,車駕克日便行。
軍中正待準備行裝,子房知之,慌奏王曰:&ldquo天下未定,大王豈可便回洛陽。
&rdquo王曰:&ldquo楚已天亡,何為未定?&rdquo子房曰:&ldquo現有魯國堅守未下。
魯乃聖人之國,昔周公封于魯,崇信義,重禮教,詩書禮樂相傳,名哲之士甚廣。
他日倘有智謀用事,為患非小。
王宜乘勢率精兵以伐之,魯平然後還兵可也。
&rdquo王曰:&ldquo卿言誠是。
&rdquo遂大賞三軍。
次日,傳命進兵至魯,欲令将士四面攻城。
而城下弦歌之聲不絕。
漢王聞知歎曰:&ldquo儒者樂聖人之道義,雖亂世猶鼓琴而樂聲外聞,教化所洽如此其深也。
&rdquo遂親詣曲阜祭奠孔子而還。
且說魯國君臣知漢兵屯于城外,堅閉城門,但相率立于城上。
子房于城下大呼曰:&ldquo今漢王大兵至此,宜開門納降。
魯乃禮樂之國,豈不識時達變,何待攻城?&rdquo魯将士曰:&ldquo吾魯王無拒敵之意,但恐降漢則楚王必來攻擊,不得不堅城,以待楚也。
&rdquo子房曰:&ldquo楚王已死,故漢王以得勝之兵乘勢下魯,爾或執迷,亦有楚王之襯矣。
&rdquo魯人不信項王之死,尤欲堅拒。
漢王乃令将士以楚王之首示之,魯君臣始信楚滅,遂開門出迎漢王。
漢王坐定,出榜安民,命魯王葬楚王之骸。
漢王親自與衆侯王大小将士代楚王挂孝三日,發柩葬于穀城東一十五裡,改封楚王為魯國公。
事畢,漢王傳命諸侯将士俱入洛陽,聽候封賞。
又有詩漢楚王日: 拔山力盡戰争休,蓋世英雄已入丘。
帝業頓亡非智淺,皇天有意輔炎劉。
時韓信部軍已駐定陶,下定營寨。
聞漢王駕至,出營外數十裡迎接,駕至将近,韓信俯伏,信部下軍大邀喝曰:&ldquo天下兵馬都元帥破楚大将軍三齊王韓信謹祗候迎駕。
&rdquo漢王聞之大驚,暗思楚王已滅,天下方甯。
韓信若為三齊王,齊地最雄,倘然有變,安能制之?時定陶官軍百姓莫不夾道奔趨觀望車駕,果然旌幡耀目,車馬骈阗。
王于車中亦甚欣悅,舉目四處瞻視,正見一座營寨壁壘雄壯,戈戟森嚴,旌旗隐隐遮天,士卒喧聲沸海。
王問左右曰:&ldquo何營也?&rdquo左右曰:&ldquo三齊王韓信之營。
&rdquo王令停骖視
忽五将呂文通等軍至,将楚王首級獻上。
漢主不忍久視,令以木匣盛之。
漢王欲封文通五将,各争功不已。
王乃放聲大哭曰:&ldquo是誰殺吾弟也。
&rdquo五将見王不悅,乃直告曰:&ldquo楚王非臣等所殺,是其自刎,持此首級獻王。
&rdquo王曰:&ldquo如是則功無優劣矣。
&rdquo即日封王翳衡陽侯,楊堯赤泉侯,楊武吳防侯,呂勝昆陽侯,呂文通武岡侯。
五将謝恩而退。
漢王又傳令曰:&ldquo軍中若獲楚王家屬不許損害,即當獻出,吾以恩禮待之。
&rdquo有識者答曰:&ldquo楚王夫人虞姬先已自刎身死。
&rdquo漢主聞言,甚歎息不已。
次日王命大小将士俱還洛陽,聽候封賞,車駕克日便行。
軍中正待準備行裝,子房知之,慌奏王曰:&ldquo天下未定,大王豈可便回洛陽。
&rdquo王曰:&ldquo楚已天亡,何為未定?&rdquo子房曰:&ldquo現有魯國堅守未下。
魯乃聖人之國,昔周公封于魯,崇信義,重禮教,詩書禮樂相傳,名哲之士甚廣。
他日倘有智謀用事,為患非小。
王宜乘勢率精兵以伐之,魯平然後還兵可也。
&rdquo王曰:&ldquo卿言誠是。
&rdquo遂大賞三軍。
次日,傳命進兵至魯,欲令将士四面攻城。
而城下弦歌之聲不絕。
漢王聞知歎曰:&ldquo儒者樂聖人之道義,雖亂世猶鼓琴而樂聲外聞,教化所洽如此其深也。
&rdquo遂親詣曲阜祭奠孔子而還。
且說魯國君臣知漢兵屯于城外,堅閉城門,但相率立于城上。
子房于城下大呼曰:&ldquo今漢王大兵至此,宜開門納降。
魯乃禮樂之國,豈不識時達變,何待攻城?&rdquo魯将士曰:&ldquo吾魯王無拒敵之意,但恐降漢則楚王必來攻擊,不得不堅城,以待楚也。
&rdquo子房曰:&ldquo楚王已死,故漢王以得勝之兵乘勢下魯,爾或執迷,亦有楚王之襯矣。
&rdquo魯人不信項王之死,尤欲堅拒。
漢王乃令将士以楚王之首示之,魯君臣始信楚滅,遂開門出迎漢王。
漢王坐定,出榜安民,命魯王葬楚王之骸。
漢王親自與衆侯王大小将士代楚王挂孝三日,發柩葬于穀城東一十五裡,改封楚王為魯國公。
事畢,漢王傳命諸侯将士俱入洛陽,聽候封賞。
又有詩漢楚王日: 拔山力盡戰争休,蓋世英雄已入丘。
帝業頓亡非智淺,皇天有意輔炎劉。
時韓信部軍已駐定陶,下定營寨。
聞漢王駕至,出營外數十裡迎接,駕至将近,韓信俯伏,信部下軍大邀喝曰:&ldquo天下兵馬都元帥破楚大将軍三齊王韓信謹祗候迎駕。
&rdquo漢王聞之大驚,暗思楚王已滅,天下方甯。
韓信若為三齊王,齊地最雄,倘然有變,安能制之?時定陶官軍百姓莫不夾道奔趨觀望車駕,果然旌幡耀目,車馬骈阗。
王于車中亦甚欣悅,舉目四處瞻視,正見一座營寨壁壘雄壯,戈戟森嚴,旌旗隐隐遮天,士卒喧聲沸海。
王問左右曰:&ldquo何營也?&rdquo左右曰:&ldquo三齊王韓信之營。
&rdquo王令停骖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