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誅呂立文帝

關燈
誅嫡子孫。

     欲遷劉氏鼎,謀助呂為君。

     天意堅難違,人心豈易平。

     相尋身殒滅,濺血穢宮庭。

     三千俱殄戮,縻有子遺存。

     早知贻禍大,何必用機深。

     時大漢惠帝十六年五月初四日樊亢引三千軍入内,誅斬呂祿、呂須并呂氏三千家屬盡皆斬訖。

    劉氏三王大軍入長安,百姓無不欣喜,鼓樂讴歌。

    三王入朝聚集文武官員,周勃請三王登位,三王俱不肯受。

    衆大臣曰:&ldquo三王既各推遜不從大義。

    年長者居之。

    &rdquo于是劉肥登殿,聞空中大喝一聲,如雷之鳴。

    曰:&ldquo不可。

    &rdquo肥止。

    舉二王劉澤,澤方欲舉步,兩足屈折不能進前。

    三王劉長上殿,被護龍舉瓜來撾,三王俱各降階。

    群臣商議曰:&ldquo原來三王悉非真主,且與周勃權國。

    &rdquo勃曰:&ldquo老臣安敢當此。

    &rdquo陳平日:&ldquo須要權時輔理明綱,待關外諸王俱齊,選有福者為帝。

    &rdquo三王然之。

    即遣使請關外諸王俱至,仍各遜讓不定,朝中阚帝半載。

    一日陳平對衆議曰:&ldquo臣夜觀乾象,見帝星應在北方之地。

    昔有河東魏豹之妻薄氏,許負相其為一人之妻,帝王之母。

    魏豹因而複反,被韓信擒之,擄薄氏進與高帝,帝納為貴妃,住少陽宮,娠孕将滿。

    呂後嫉妒,恐其生子,先命穩婆守生。

    囑咐穩婆日:&lsquo若是生女留之,若是生子疾忙換去,賞金千兩,違命者斬。

    &rsquo穩婆領命,看其分娩,報知呂後。

    後即親至視之,乃是一肉球,沒眉沒眼。

    呂後回宮,穩婆抱出回至宅中,看時好個嬰兒,穩婆欲損之。

    忽聞空中大喝:&lsquo不得無禮,此乃三世人主,休要傷害。

    &rsquo穩婆遂潛匿撫養。

    當時呂後卻将肉球為怪,奏與高帝。

    帝怒将薄姬貶居北梁州。

    數年後,穩婆之子劉安抱送太子往梁州進見薄姬。

    姬視太子,一似高帝狀貌,不勝之喜,賞劉安白金千兩為乳哺之赀。

    及太子年十五歲,身長八尺,面如冠玉,手垂過膝,兩耳垂肩,龍晴鳳目,其時自北入朝見高帝,帝初不信,太子乃以母言細奏一遍,帝即歡悅,封太子為代王,遣還梁州,與薄氏夫人同理國事。

    今聞代王賢明,孝哲恭儉仁慈,可為後主。

    &rdquo諸王聽罷,謂衆文武曰:&ldquo可遣誰去迎之?&rdquo衆舉周勃。

     勃即日迳往梁州,先入參見薄氏夫人,具言誅呂一事,特請大王入承君位。

    夫人不允。

    少頃代王自書齋出來與勃相見。

    勃即下拜稱呼萬歲,代王忙掬躬還禮。

    周勃曰:&ldquo漢家半載無主,關外十王皆在長安專候我主入朝登位。

    &rdquo薄夫人曰:&ldquo吾兒欲去,依吾言語,日當午時登位則可,過午則不可也。

    &rdquo代王領命拜辭夫人與勃上馬至于長安。

    百官迎接入内,與諸王相見,遜讓太位至再至三。

    諸王命群臣扶上龍床。

    代王曰:&ldquo記吾母言,日臨午位方可,時已過午正未?&rdquo群臣俱莫敢言。

    代王乃自仰天祝曰:&ldquo吾蒙諸王及諸大臣舉登君位,若果有分為君,太陽退舍還午。

    &rdquo祝畢,太陽連退三舍,正是午時。

    代王方允設朝,諸王及文武百官拜舞朝賀。

    即自降诏,大赦天下。

    (按:代王諱桓,即位為君是為文帝。

    時帝入承大統乃十七年八月十三日也。

    ) 居此何心希大寶,仰天祝語即回陽。

     果然君位非輕可,妒悍區區枉受殃。

     當日暫退,次早設朝。

    群臣禮畢。

    帝傳旨賞賜諸王及文武有功者,又念三王克複之功,加封劉澤世子為景王,劉長世子為聖王,封賞已訖。

    賜宴。

    于内殿大勞諸王及文武群臣。

    筵中歌舞讴吟,君臣盡歡而罷。

    明日諸王辭謝,悉出關外還歸本國。

    不數十日聖王景王以新受命詣關謝恩。

    帝見二世子甚喜,命留長安習學。

    倏忽半載。

    三大工劉長遣使周從來看世子聖王。

    周從先入朝見帝奏曰:&ldquo臣奉王命來看世子。

    &rdquo帝留從數日,遣歸。

    命之曰:&ldquo卿回傳複三王,聖王在此無虞,朕珍愛之,無輕視也。

    &rdquo周從叩頭領旨出朝,回見劉長,具奏帝之恩命。

    長問曰:&ldquo世子住坐何處?&rdquo從對曰:&ldquo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