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祗園節
關燈
小
中
大
。
真砂子心想:這回答得多麼樂觀啊。
但是,正如千重子所說的,這裡的婦女幹起活來可真賣力氣。
那圓木有五六寸粗,可能是用來做柱子的吧。
據說把磨好的圓木用水洗淨晾幹,再卷上紙,或者捆上稻草,然後出售。
一直到清泷川石灘,有的地方還種有杉樹。
真砂子看見山上種植的整齊的杉樹和屋檐前屹立的成排杉木,不由得想起京城古色古香的房子那一塵不染的紅格子門來。
村子入口處,有個叫菩提道的國營公共汽車站。
再往上走,可能就有瀑布了。
她們兩個人在這兒乘公共汽車回家。
沉默了片刻,真砂子猛然說了一句: “一個女孩子要能像杉樹那樣得到栽培,挺拔地成長起來就好了。
” “……” “可惜我們得不到那樣的精心栽培啊!” 千重子都快要笑出聲來了。
“真砂子,你有過約會吧?” “唔,有過。
坐在加茂川邊的草地上……” “……” “木鋪街的商店,客人也多起來。
都掌燈了,我們得往回走啦,不知道商店裡都是些什麼人。
” “今天晚上?……” “今晚七點半也有約會,現在天還沒擦黑呢。
” 千重子很羨慕真砂子的這種自由。
千重子和雙親三個人,正在面對中院的内客廳裡吃晚餐。
“今天這瓢正飯館的竹葉卷壽司是島村送來的,請多吃點兒。
我隻做了個湯,請原諒。
”母親對父親說。
“是嗎?” 家鲫魚做的竹葉卷壽司,是父親最愛吃的。
“因為名廚師回來得晚……”母親指得是千重子,“她又和真砂子去看北山的杉樹了……” “嗯。
” 伊萬裡[伊萬裡位于佐賀縣西郊,盛産陶瓷器。
]磁盤裡盛滿了竹葉卷壽司。
剝開包成三角形的竹葉,就看見飯卷上放着一片薄薄的家鲫魚。
湯主要是豆皮加少許香菇。
太吉郎的鋪子像正面的格子門那樣,還保留着京都批發商的風格,可是現在已經改成了公司,原先的代理人和店員都成了職員,大部分人改成每天從家裡來上班,隻有從近江來的兩三個店員則住在鑲着小格子窗的二樓上。
晚飯時間,後面很安靜。
“千重子很愛去北山杉村。
”母親說,“這是什麼道理呢?” “因為我覺得杉樹都長得亭亭玉立,美極了。
要是人們的心也都這樣,該多好啊。
” “那不是跟你一樣了嗎?”母親說。
“不,我的心是彎彎曲曲的……” “那也是。
”父親插進來說,“無論多耿直的人,也難免有各種各樣的想法。
” “……” “那不也挺好嗎?有像北山杉村那樣的孩子,固然可愛;可是,沒有啊。
即使有,一旦遇上什麼事,很容易受騙上當。
就拿樹來說吧,不管它是彎也罷,曲也罷,隻要長大成材就好……你瞧,這個窄院子裡的那棵老楓樹。
” “千重子這孩子太好了,你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母親泛起了不悅的神色。
“知道,我知道,千重子是個正直的孩子……” 千重子把臉扭向中院,沉默了一會兒。
“像那棵楓樹多頑強啊,可在我身上……”千重子的話裡帶着哀傷的情調,“我頂多就像生長在楓樹幹小洞裡的紫花地丁。
哎呀,紫花地丁的花,不知不覺間也凋謝了。
” “真的……明春一定還會重新開花的。
”母親說。
低下頭來的千重子,把目光停在楓樹根旁那座雕有基督像的燈籠上。
借助屋裡的燈光,已經看不清那剝蝕了的聖像,但她好像在祈禱什麼。
“媽媽,真的,我是在什麼地方生的?” 母親和父親面面相觑。
“在祇園的櫻花樹下呀!”太吉郎斷然地說。
什麼晚上在祇園櫻花樹下生的,這個是有點像《竹取物語》[《竹取物語》是日本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說,赫映姬是書中的主人公。
]這個民間故事了嗎?據說赫映姬就是從竹節之間生出來的。
正因為這樣,父親反而斷然說出來。
千重子心想:要是真在櫻花樹下生的,也許會像赫映姬那樣,有人從月宮裡下來迎我回去呢。
她覺得這種想法有點滑稽,也就沒有說出口來。
無論是被遺棄還是被搶,千重子究竟是在什麼地方出生的呢?父母不知道。
也許連千重子的生身父母是誰,他們也都不知道呢。
千重子後悔自己不該問這些不得體的話。
但是,她覺得還是不道歉為好。
那麼,自己又為什麼會突然問起這個問題呢?連她自己也不明白,說不定是因為她模模糊糊地想起了真砂子說過的:北山杉村有個姑娘長得跟她一模一樣…… 千重子不知往哪兒看好,于是她仰望着大楓樹的頂梢。
是月亮出來了,還是繁華街的燈火映照,夜空顯得一片白茫茫的。
“天空也呈現出夏天的色彩啦。
”母親阿繁也仰望着天空說,“喂,千重子,你就是在這家生的。
雖說不是我生的,可是就是在這家生的啊!” “是啊。
”千重子點了點頭。
正如千重子在清水寺對真一說過的,千重子不是阿繁夫婦從賞夜櫻的圓山公園裡搶來的,而是被人扔在店鋪門口,太吉郎把她抱回來的。
這是二十年前的往事了。
當時太吉郎還是個三十歲出頭的人,生活相當放蕩不羁。
妻子不敢輕易聽信丈夫的話。
“别說得好聽……你抱來的這孩子,說不定是你跟藝妓生的吧。
” “不要胡說!”太吉郎變了臉色,“你好好看看這孩子身上穿
真砂子心想:這回答得多麼樂觀啊。
但是,正如千重子所說的,這裡的婦女幹起活來可真賣力氣。
那圓木有五六寸粗,可能是用來做柱子的吧。
據說把磨好的圓木用水洗淨晾幹,再卷上紙,或者捆上稻草,然後出售。
一直到清泷川石灘,有的地方還種有杉樹。
真砂子看見山上種植的整齊的杉樹和屋檐前屹立的成排杉木,不由得想起京城古色古香的房子那一塵不染的紅格子門來。
村子入口處,有個叫菩提道的國營公共汽車站。
再往上走,可能就有瀑布了。
她們兩個人在這兒乘公共汽車回家。
沉默了片刻,真砂子猛然說了一句: “一個女孩子要能像杉樹那樣得到栽培,挺拔地成長起來就好了。
” “……” “可惜我們得不到那樣的精心栽培啊!” 千重子都快要笑出聲來了。
“真砂子,你有過約會吧?” “唔,有過。
坐在加茂川邊的草地上……” “……” “木鋪街的商店,客人也多起來。
都掌燈了,我們得往回走啦,不知道商店裡都是些什麼人。
” “今天晚上?……” “今晚七點半也有約會,現在天還沒擦黑呢。
” 千重子很羨慕真砂子的這種自由。
千重子和雙親三個人,正在面對中院的内客廳裡吃晚餐。
“今天這瓢正飯館的竹葉卷壽司是島村送來的,請多吃點兒。
我隻做了個湯,請原諒。
”母親對父親說。
“是嗎?” 家鲫魚做的竹葉卷壽司,是父親最愛吃的。
“因為名廚師回來得晚……”母親指得是千重子,“她又和真砂子去看北山的杉樹了……” “嗯。
” 伊萬裡[伊萬裡位于佐賀縣西郊,盛産陶瓷器。
]磁盤裡盛滿了竹葉卷壽司。
剝開包成三角形的竹葉,就看見飯卷上放着一片薄薄的家鲫魚。
湯主要是豆皮加少許香菇。
太吉郎的鋪子像正面的格子門那樣,還保留着京都批發商的風格,可是現在已經改成了公司,原先的代理人和店員都成了職員,大部分人改成每天從家裡來上班,隻有從近江來的兩三個店員則住在鑲着小格子窗的二樓上。
晚飯時間,後面很安靜。
“千重子很愛去北山杉村。
”母親說,“這是什麼道理呢?” “因為我覺得杉樹都長得亭亭玉立,美極了。
要是人們的心也都這樣,該多好啊。
” “那不是跟你一樣了嗎?”母親說。
“不,我的心是彎彎曲曲的……” “那也是。
”父親插進來說,“無論多耿直的人,也難免有各種各樣的想法。
” “……” “那不也挺好嗎?有像北山杉村那樣的孩子,固然可愛;可是,沒有啊。
即使有,一旦遇上什麼事,很容易受騙上當。
就拿樹來說吧,不管它是彎也罷,曲也罷,隻要長大成材就好……你瞧,這個窄院子裡的那棵老楓樹。
” “千重子這孩子太好了,你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母親泛起了不悅的神色。
“知道,我知道,千重子是個正直的孩子……” 千重子把臉扭向中院,沉默了一會兒。
“像那棵楓樹多頑強啊,可在我身上……”千重子的話裡帶着哀傷的情調,“我頂多就像生長在楓樹幹小洞裡的紫花地丁。
哎呀,紫花地丁的花,不知不覺間也凋謝了。
” “真的……明春一定還會重新開花的。
”母親說。
低下頭來的千重子,把目光停在楓樹根旁那座雕有基督像的燈籠上。
借助屋裡的燈光,已經看不清那剝蝕了的聖像,但她好像在祈禱什麼。
“媽媽,真的,我是在什麼地方生的?” 母親和父親面面相觑。
“在祇園的櫻花樹下呀!”太吉郎斷然地說。
什麼晚上在祇園櫻花樹下生的,這個是有點像《竹取物語》[《竹取物語》是日本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說,赫映姬是書中的主人公。
]這個民間故事了嗎?據說赫映姬就是從竹節之間生出來的。
正因為這樣,父親反而斷然說出來。
千重子心想:要是真在櫻花樹下生的,也許會像赫映姬那樣,有人從月宮裡下來迎我回去呢。
她覺得這種想法有點滑稽,也就沒有說出口來。
無論是被遺棄還是被搶,千重子究竟是在什麼地方出生的呢?父母不知道。
也許連千重子的生身父母是誰,他們也都不知道呢。
千重子後悔自己不該問這些不得體的話。
但是,她覺得還是不道歉為好。
那麼,自己又為什麼會突然問起這個問題呢?連她自己也不明白,說不定是因為她模模糊糊地想起了真砂子說過的:北山杉村有個姑娘長得跟她一模一樣…… 千重子不知往哪兒看好,于是她仰望着大楓樹的頂梢。
是月亮出來了,還是繁華街的燈火映照,夜空顯得一片白茫茫的。
“天空也呈現出夏天的色彩啦。
”母親阿繁也仰望着天空說,“喂,千重子,你就是在這家生的。
雖說不是我生的,可是就是在這家生的啊!” “是啊。
”千重子點了點頭。
正如千重子在清水寺對真一說過的,千重子不是阿繁夫婦從賞夜櫻的圓山公園裡搶來的,而是被人扔在店鋪門口,太吉郎把她抱回來的。
這是二十年前的往事了。
當時太吉郎還是個三十歲出頭的人,生活相當放蕩不羁。
妻子不敢輕易聽信丈夫的話。
“别說得好聽……你抱來的這孩子,說不定是你跟藝妓生的吧。
” “不要胡說!”太吉郎變了臉色,“你好好看看這孩子身上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