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衛馮錫範同劉國軒率舟師至廈門。
耿王征各路兵出關,黃芳度遣黃翌引千人應命;趙得勝陰約降于世藩,不受耿令。
世藩兵至同安,尚蘭迎降;質張學堯家眷,學堯亦降。
五月,世藩至思明州,以趙得勝為左提督、張學堯為左先鋒、化尚蘭為仁武鎮。
耿王聞同安之失,遣王進引千人入守泉州,而提标五營兵将不肯應調。
王進至,與城守賴玉相結納,用提标守備戴國用為爪牙;勒王進功家口入省,耿王遣兵接應。
兵将至,而進功之子錫璠與其屬楊青等議誘賴玉、戴國用、李尚文等執之,率兵攻王進。
進走登塗門樓,意氣自若。
提标兵無統帥,相持竟日。
進恐海船至,更深整隊出城而去。
六月初三日。
錫璠等殺賴玉,分其屍,絞殺戴國用,釋李尚文,迎世藩入城。
以錫璠為指揮使,暫理提督軍務。
黃芳度殺漳州城守劉豹豹,耿所署也。
芳度遂降世藩,而差人間道赍密疏入京。
七月,平南王遣兵圍劉進忠于潮州;耿王不能援,進忠求救于海上。
世藩遣金漢臣率舟師援之,以進忠為右提督。
九月,耿王複遣王進率兵三萬攻泉州。
至惠安,肆行焚掠。
世藩命劉國軒督諸鎮及五營兵拒之。
對壘逾旬,進退屯楓亭,列營二十餘裡。
十月,國軒兵至塗嶺,嚴陣會戰。
王進見前陣皆新募之兵,直前擊之,兵皆懼怯死闘。
國軒令許耀分兵攻其後,焚其營盤,進兵大敗。
十一月,吳三桂遣周文骥來和解。
劉炎在漳浦,不肯從世藩,密請救于耿。
耿遣兵往援,世藩檄黃芳度擊走之。
耿複遣親軍都尉徐鴻弼走間道入漳浦;世藩以馮錫範、趙得勝督諸軍攻之。
炎、鴻弼會雲霄鎮劉成龍,合兵戰于羅山;右虎衛何佑擊之,炎等大敗,走回城。
馮錫範(原刊為璠)以紅夷沖天炮攻城,炎等大懼,同鴻弼、成龍出降。
十二月,趙得勝督軍援潮州,大破平南兵于黃岡;潮圍始解。
世藩分設六官,以陳永華為總制留守,兼管勇衛;馮錫範為侍衛;二衛皆親軍。
薛進思(原文為忠)為左武衛、劉國軒為右武衛,何佑為右虎衛,以施福為五軍;其左右先鋒及諸鎮營皆聽五提督調遣。
凡文武事宜,皆贊畫參軍陳繩武、侍衛馮錫範主之。
初,世藩之來思明也,兵饷取給于東甯。
洪磊承其父旭遺命,助饷銀十萬兩。
至是,兵多饷少,乃以六官督比紳士富民以充之。
以鄭省英為宣慰使,總理各府縣錢糧。
百姓年十六以上、六十以下,每人月納銀五分,名曰「毛丁」;船計丈尺納稅,名曰「梁頭」;及設各府鹽引,分管鹽場,以給兵食。
乙卯,康熙十四年、海上稱永曆二十九年。
正月,耿王遣使賀正議和,送船五隻。
世藩遣使報聘,約以楓亭為界。
自是,二家交好。
二月,永春寨民呂華不服征派;薛進思(原刊為忠)圍之,三月不下。
知縣鄭時英谕之出降,釘殺之,家族發淡水充軍。
續順公(原刊為伯)沈瑞駐饒平,劉進忠攻之不下。
廣兵來援,何佑遇之于百子橋,擊走之,瑞出降。
傳流洪經略之侄士昌、天倫、天恩及眷口于東甯之狼峤。
流前進士楊明琅及眷口于狼峤;以其過懷宗梓宮不下馬、其父修南安縣志以海上為海寇故也。
後皆死于戍所。
五月,劉進忠請大師南下,從之。
初六日,世藩入海澄。
遣鄭斌入漳,慰谕黃芳度:「或束(原刊為東)兵(身?)入見、或率兵随征」;芳度不受命,密調回黃翌之兵。
耿王召之,亦以疾辭。
劉國軒率諸鎮兵至潮,與進忠規取屬邑之未下者。
安達公尚之信悉力守禦,相持日久,糧乏兵病。
之信調十餘萬衆盡銳來攻,國軒自新墟一日一夜退至鲎母山;以解糧露載車上,宣慰使洪磊懸金以待有功,軍心稍定。
進忠與國軒議曰:『之信大軍必從小路而來,出我不意,須得勁将扼之。
惟何佑可任;然不可明言其故,恐其心怯。
子可嚴陣以待,而予将兵馬背城以為應』。
國軒從之。
是夜大路上敵營中火光點點,進忠放大炮擊之,見火光不動,進忠曰:『是空營也,吾兵可安寝以待』。
次日,之信率兵從小路而來。
何佑見大隊突至,欲退不可,冒死奮勇以闘,無不以一當百。
之信大敗退走,國軒等日夜追之,殺死者不計其數。
是役也,以饑卒數千破數萬之衆。
由是,何佑之名振于粵東。
佑,綽号何錐子。
六月,世藩自海澄移檄萬松關;黃芳度令其下俱剃發據守,令其兄芳泰入粵請援。
世藩進攻不利,其将萬宏登梯中炮死,乃築長垣圍之。
調何佑攻平和縣,守将賴升降。
諸屬縣皆下之。
十月,海澄公标将吳淑以漳州降。
初,淑投誠,屬公标下,黃梧待之厚;将死,囑之曰:『吾子年少,君可保全之』。
及被圍日久,謂其弟潛曰:『吾本海上舊将,公雖待吾厚,吾負罪于先藩實深。
今世藩待吾眷屬,恩尤有加,吾不可以負之』;遂以初六日開城。
兵入,芳度投井死,擒其将黃翌、朱貴等殺之;沒其家,剖黃梧棺,戮屍斬首,及芳度首揭竿以徇衆。
世藩以吳淑為右提督。
十一月,令人往日本取回鄭泰所寄之銀。
凡七十一萬,止得二十六萬而還。
丙辰,康熙十五年、海上稱永曆三十年。
正月,世藩以右虎衛許耀、前沖鎮洪羽等率舟師會在潮諸軍攻取廣東州郡。
二月,平南王尚可喜昏病日甚,會僞周師克肇慶、韶州等處,廣州人人自危。
駐潮諸軍聞報,燒營遁回。
劉國軒、何佑、劉進忠等分南北兩路而進。
碣石苗之秀軍程鄉,其妻在汛,遣人迎降;之秀納降款,世藩令其回鎮碣石。
圍惠州、攻博羅不下,旋下長樂、龍門諸縣。
之信窮蹙,因乞降于僞周;周封為輔德公,令其讓惠州于海上。
之信檄提督等撤守兵回廣,遣使饋弓馬、币帛通好。
乃以國軒鎮惠州。
東莞守将張國勳亦降,以為後勁鎮。
自是,與周分界而守。
五月,耿王調汀州鎮守劉應麟兵出關,麟不從,密來通款。
乃遣吳淑提兵馳書與耿王,言欲假道于汀州。
耿王遣兵防城,麟懼其圖己,率所部出掠瑞金、石城等處。
吳淑兵至,麟與謀攻城,下之;以應麟為□(前)提督。
耿王檄曾養性等自溫州航海入閩,朱天貴以舟師來降,其餘逃入福州。
奇兵鎮黃應選(邀?)擊之,獲巨船數千号。
七月,調劉進忠出師,進忠稱疾不行。
進忠自潮州定後來見,世藩待之禮意疏略;見左右用事者皆碌碌,知不與有為。
及攻(原刊為改)汀州,悔失計;至興甯,與諸将不協,流言日起,遂稱病回潮,陰為自守之計。
九月,耿王師出浙江者為總督李之芳所扼,多被摧敗,京中遣和碩康親王提兵乘機入閩;兵出江右者為總督蔡毓榮及滿州兵移駐防兵拒之,失廣信,棄建昌。
大勢已去;又聞汀州不守,益憂内顧。
諸将遂密謀,詐作耿王投誠獻關。
耿王聞變,收王進、範承谟、蕭震絞殺之;欲乘船奔海,為都尉徐文耀所脅,不得出。
遣王進功回泉取救兵,密囑曰:『吾忍死以待也』。
延津已失,不得已于十九日剃頭迎康親王入城。
耿王至京,國軒等日夜追之,殺死者不計其數。
是役也,以饑卒數千破數萬之衆。
由是,何佑之名振于粵東。
佑,綽号何錐子。
六月,世藩自海澄移檄萬松關;黃芳度令其下俱剃發據守,令其兄芳泰入粵請援。
世藩進攻不利,其将萬宏登梯中炮死,乃築長垣圍之。
調何佑攻平和縣,守将賴升降。
諸屬縣皆下之。
十月,海澄公标将吳淑以漳州降。
初,淑投誠,屬公标下,黃梧待之厚;将死,囑之曰:『吾子年少,君可保全之』。
及被圍日久,謂其弟潛曰:『吾本海上舊将,公雖待吾厚,吾負罪于先藩實深。
今世藩待吾眷屬,恩尤有加,吾不可以負之』;遂以初六日開城。
兵入,芳度投井死,擒其将黃翌、朱貴等殺之;沒其家,剖黃梧棺,戮屍斬首,及芳度首揭竿以徇衆。
世藩以吳淑為右提督。
十一月,令人往日本取回鄭泰所寄之銀。
凡七十一萬,止得二十六萬而還。
丙辰,康熙十五年、海上稱永曆三十年。
正月,世藩以右虎衛許耀、前沖鎮洪羽等率舟師會在潮諸軍攻取廣東州郡。
二月,平南王尚可喜昏病日甚,會僞周師克肇慶、韶州等處,廣州人人自危。
駐潮諸軍聞報,燒營遁回。
劉國軒、何佑、劉進忠等分南北兩路而進。
碣石苗之秀軍程鄉,其妻在汛,遣人迎降;之秀納降款,世藩令其回鎮碣石。
圍惠州、攻博羅不下,旋下長樂、龍門諸縣。
之信窮蹙,因乞降于僞周;周封為輔德公,令其讓惠州于海上。
之信檄提督等撤守兵回廣,遣使饋弓馬、币帛通好。
乃以國軒鎮惠州。
東莞守将張國勳亦降,以為後勁鎮。
自是,與周分界而守。
五月,耿王調汀州鎮守劉應麟兵出關,麟不從,密來通款。
乃遣吳淑提兵馳書與耿王,
耿王征各路兵出關,黃芳度遣黃翌引千人應命;趙得勝陰約降于世藩,不受耿令。
世藩兵至同安,尚蘭迎降;質張學堯家眷,學堯亦降。
五月,世藩至思明州,以趙得勝為左提督、張學堯為左先鋒、化尚蘭為仁武鎮。
耿王聞同安之失,遣王進引千人入守泉州,而提标五營兵将不肯應調。
王進至,與城守賴玉相結納,用提标守備戴國用為爪牙;勒王進功家口入省,耿王遣兵接應。
兵将至,而進功之子錫璠與其屬楊青等議誘賴玉、戴國用、李尚文等執之,率兵攻王進。
進走登塗門樓,意氣自若。
提标兵無統帥,相持竟日。
進恐海船至,更深整隊出城而去。
六月初三日。
錫璠等殺賴玉,分其屍,絞殺戴國用,釋李尚文,迎世藩入城。
以錫璠為指揮使,暫理提督軍務。
黃芳度殺漳州城守劉豹豹,耿所署也。
芳度遂降世藩,而差人間道赍密疏入京。
七月,平南王遣兵圍劉進忠于潮州;耿王不能援,進忠求救于海上。
世藩遣金漢臣率舟師援之,以進忠為右提督。
九月,耿王複遣王進率兵三萬攻泉州。
至惠安,肆行焚掠。
世藩命劉國軒督諸鎮及五營兵拒之。
對壘逾旬,進退屯楓亭,列營二十餘裡。
十月,國軒兵至塗嶺,嚴陣會戰。
王進見前陣皆新募之兵,直前擊之,兵皆懼怯死闘。
國軒令許耀分兵攻其後,焚其營盤,進兵大敗。
十一月,吳三桂遣周文骥來和解。
劉炎在漳浦,不肯從世藩,密請救于耿。
耿遣兵往援,世藩檄黃芳度擊走之。
耿複遣親軍都尉徐鴻弼走間道入漳浦;世藩以馮錫範、趙得勝督諸軍攻之。
炎、鴻弼會雲霄鎮劉成龍,合兵戰于羅山;右虎衛何佑擊之,炎等大敗,走回城。
馮錫範(原刊為璠)以紅夷沖天炮攻城,炎等大懼,同鴻弼、成龍出降。
十二月,趙得勝督軍援潮州,大破平南兵于黃岡;潮圍始解。
世藩分設六官,以陳永華為總制留守,兼管勇衛;馮錫範為侍衛;二衛皆親軍。
薛進思(原文為忠)為左武衛、劉國軒為右武衛,何佑為右虎衛,以施福為五軍;其左右先鋒及諸鎮營皆聽五提督調遣。
凡文武事宜,皆贊畫參軍陳繩武、侍衛馮錫範主之。
初,世藩之來思明也,兵饷取給于東甯。
洪磊承其父旭遺命,助饷銀十萬兩。
至是,兵多饷少,乃以六官督比紳士富民以充之。
以鄭省英為宣慰使,總理各府縣錢糧。
百姓年十六以上、六十以下,每人月納銀五分,名曰「毛丁」;船計丈尺納稅,名曰「梁頭」;及設各府鹽引,分管鹽場,以給兵食。
乙卯,康熙十四年、海上稱永曆二十九年。
正月,耿王遣使賀正議和,送船五隻。
世藩遣使報聘,約以楓亭為界。
自是,二家交好。
二月,永春寨民呂華不服征派;薛進思(原刊為忠)圍之,三月不下。
知縣鄭時英谕之出降,釘殺之,家族發淡水充軍。
續順公(原刊為伯)沈瑞駐饒平,劉進忠攻之不下。
廣兵來援,何佑遇之于百子橋,擊走之,瑞出降。
傳流洪經略之侄士昌、天倫、天恩及眷口于東甯之狼峤。
流前進士楊明琅及眷口于狼峤;以其過懷宗梓宮不下馬、其父修南安縣志以海上為海寇故也。
後皆死于戍所。
五月,劉進忠請大師南下,從之。
初六日,世藩入海澄。
遣鄭斌入漳,慰谕黃芳度:「或束(原刊為東)兵(身?)入見、或率兵随征」;芳度不受命,密調回黃翌之兵。
耿王召之,亦以疾辭。
劉國軒率諸鎮兵至潮,與進忠規取屬邑之未下者。
安達公尚之信悉力守禦,相持日久,糧乏兵病。
之信調十餘萬衆盡銳來攻,國軒自新墟一日一夜退至鲎母山;以解糧露載車上,宣慰使洪磊懸金以待有功,軍心稍定。
進忠與國軒議曰:『之信大軍必從小路而來,出我不意,須得勁将扼之。
惟何佑可任;然不可明言其故,恐其心怯。
子可嚴陣以待,而予将兵馬背城以為應』。
國軒從之。
是夜大路上敵營中火光點點,進忠放大炮擊之,見火光不動,進忠曰:『是空營也,吾兵可安寝以待』。
次日,之信率兵從小路而來。
何佑見大隊突至,欲退不可,冒死奮勇以闘,無不以一當百。
之信大敗退走,國軒等日夜追之,殺死者不計其數。
是役也,以饑卒數千破數萬之衆。
由是,何佑之名振于粵東。
佑,綽号何錐子。
六月,世藩自海澄移檄萬松關;黃芳度令其下俱剃發據守,令其兄芳泰入粵請援。
世藩進攻不利,其将萬宏登梯中炮死,乃築長垣圍之。
調何佑攻平和縣,守将賴升降。
諸屬縣皆下之。
十月,海澄公标将吳淑以漳州降。
初,淑投誠,屬公标下,黃梧待之厚;将死,囑之曰:『吾子年少,君可保全之』。
及被圍日久,謂其弟潛曰:『吾本海上舊将,公雖待吾厚,吾負罪于先藩實深。
今世藩待吾眷屬,恩尤有加,吾不可以負之』;遂以初六日開城。
兵入,芳度投井死,擒其将黃翌、朱貴等殺之;沒其家,剖黃梧棺,戮屍斬首,及芳度首揭竿以徇衆。
世藩以吳淑為右提督。
十一月,令人往日本取回鄭泰所寄之銀。
凡七十一萬,止得二十六萬而還。
丙辰,康熙十五年、海上稱永曆三十年。
正月,世藩以右虎衛許耀、前沖鎮洪羽等率舟師會在潮諸軍攻取廣東州郡。
二月,平南王尚可喜昏病日甚,會僞周師克肇慶、韶州等處,廣州人人自危。
駐潮諸軍聞報,燒營遁回。
劉國軒、何佑、劉進忠等分南北兩路而進。
碣石苗之秀軍程鄉,其妻在汛,遣人迎降;之秀納降款,世藩令其回鎮碣石。
圍惠州、攻博羅不下,旋下長樂、龍門諸縣。
之信窮蹙,因乞降于僞周;周封為輔德公,令其讓惠州于海上。
之信檄提督等撤守兵回廣,遣使饋弓馬、币帛通好。
乃以國軒鎮惠州。
東莞守将張國勳亦降,以為後勁鎮。
自是,與周分界而守。
五月,耿王調汀州鎮守劉應麟兵出關,麟不從,密來通款。
乃遣吳淑提兵馳書與耿王,言欲假道于汀州。
耿王遣兵防城,麟懼其圖己,率所部出掠瑞金、石城等處。
吳淑兵至,麟與謀攻城,下之;以應麟為□(前)提督。
耿王檄曾養性等自溫州航海入閩,朱天貴以舟師來降,其餘逃入福州。
奇兵鎮黃應選(邀?)擊之,獲巨船數千号。
七月,調劉進忠出師,進忠稱疾不行。
進忠自潮州定後來見,世藩待之禮意疏略;見左右用事者皆碌碌,知不與有為。
及攻(原刊為改)汀州,悔失計;至興甯,與諸将不協,流言日起,遂稱病回潮,陰為自守之計。
九月,耿王師出浙江者為總督李之芳所扼,多被摧敗,京中遣和碩康親王提兵乘機入閩;兵出江右者為總督蔡毓榮及滿州兵移駐防兵拒之,失廣信,棄建昌。
大勢已去;又聞汀州不守,益憂内顧。
諸将遂密謀,詐作耿王投誠獻關。
耿王聞變,收王進、範承谟、蕭震絞殺之;欲乘船奔海,為都尉徐文耀所脅,不得出。
遣王進功回泉取救兵,密囑曰:『吾忍死以待也』。
延津已失,不得已于十九日剃頭迎康親王入城。
耿王至京,國軒等日夜追之,殺死者不計其數。
是役也,以饑卒數千破數萬之衆。
由是,何佑之名振于粵東。
佑,綽号何錐子。
六月,世藩自海澄移檄萬松關;黃芳度令其下俱剃發據守,令其兄芳泰入粵請援。
世藩進攻不利,其将萬宏登梯中炮死,乃築長垣圍之。
調何佑攻平和縣,守将賴升降。
諸屬縣皆下之。
十月,海澄公标将吳淑以漳州降。
初,淑投誠,屬公标下,黃梧待之厚;将死,囑之曰:『吾子年少,君可保全之』。
及被圍日久,謂其弟潛曰:『吾本海上舊将,公雖待吾厚,吾負罪于先藩實深。
今世藩待吾眷屬,恩尤有加,吾不可以負之』;遂以初六日開城。
兵入,芳度投井死,擒其将黃翌、朱貴等殺之;沒其家,剖黃梧棺,戮屍斬首,及芳度首揭竿以徇衆。
世藩以吳淑為右提督。
十一月,令人往日本取回鄭泰所寄之銀。
凡七十一萬,止得二十六萬而還。
丙辰,康熙十五年、海上稱永曆三十年。
正月,世藩以右虎衛許耀、前沖鎮洪羽等率舟師會在潮諸軍攻取廣東州郡。
二月,平南王尚可喜昏病日甚,會僞周師克肇慶、韶州等處,廣州人人自危。
駐潮諸軍聞報,燒營遁回。
劉國軒、何佑、劉進忠等分南北兩路而進。
碣石苗之秀軍程鄉,其妻在汛,遣人迎降;之秀納降款,世藩令其回鎮碣石。
圍惠州、攻博羅不下,旋下長樂、龍門諸縣。
之信窮蹙,因乞降于僞周;周封為輔德公,令其讓惠州于海上。
之信檄提督等撤守兵回廣,遣使饋弓馬、币帛通好。
乃以國軒鎮惠州。
東莞守将張國勳亦降,以為後勁鎮。
自是,與周分界而守。
五月,耿王調汀州鎮守劉應麟兵出關,麟不從,密來通款。
乃遣吳淑提兵馳書與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