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九 回 史相府設計害英雄 玉皇閣乘醉捉妖魅

關燈
第 九 回 史相府設計害英雄 玉皇閣乘醉捉妖魅 酒肉賓朋人人愛,誰知轉眼炎涼态。

     留神細看幾多般,世俗人在人情在。

     話表萬事通口呼:“少爺,門下想了一條妙計,必然出了少爺這口悶氣。

    ”史逵問:“是何妙計?” 萬事通說:“ 是借刀殺人之計。

    湧金門外西湖畔有座伏魔庵,地方卻極幽雅。

    庵後有座玉皇閣,晚間閣上鬧妖怪,非常利害,善能食人。

    到了日落時候,庵中衆僧就不敢出房門,關門閉戶。

    門下心想,要害李廣須借此地,他命必絕。

    再遲一兩日,少爺親到李廣家拜谒,隻言謝罪,然後再去請他。

    彼此來往熟了,便約他至伏魔庵西湖觀景。

    将他誘至那裡,再用言語激他,令他自投羅網去捉妖,必為妖魔所害。

    那時少爺的氣亦消了,仇也報了,又不落害人的名聲,你看如何?” 史逵聞言,拍手連稱:“妙計,妙計!就依此計便了。

    ” 隔了一日,史逵同萬事通午後去拜李廣。

    李廣悶坐書房,忽見書童手持名帖,走進回禀:“現有西鄰史公子同姓萬的前來拜訪,說是有話向少爺說,務請少爺相見。

    ” 李廣聞報,心中暗想:“我與史逵向來并無來往。

    既然來拜,睹面看是如何?”遂命書童去請。

    書童走出,将史逵、萬事通請至廳上,李廣出來迎接,彼此行禮,分賓主落座。

    書童獻茶,史逵說道:“ 前日小弟無知,貪色假冒大名,縱奴行兇,有累世兄氣惱,諸承訓誨,銘感難忘。

    本拟早日趨前負荊請罪,曾奈小弟月來為賤恙所累,不便出門。

    今特奉家祖母之命前來謝罪。

    還望世兄不咎既往,大度涵容。

    小弟以後當時常領教。

    ” 李廣見他來意懇切,遂接言口呼:“ 世兄言重了。

    前事久已丢開,令祖母未免過于客氣。

    小弟前者誤鬧貴府,也是一時氣忿,不免多多得罪,還望世兄與令祖母太老夫人恕過小弟才是。

    ” 史逵接言:“ 此皆小弟自取之咎,于世兄何尤?以後當彼此永釋前愆,小弟感謝不盡了。

    ” 李廣說:“難得世兄見義勇為,知過必改,小弟欽佩。

    ” 遂留史逵便酌,史逵并不推辭。

    三人淺斟低酌,直飲至月上花稍,史逵同萬事通方告辭回去。

    李廣送至門外。

    方回内宅,李夫人便問:“史逵同萬事通為何到此,留他等飲酒?史公子是一無用之人,勿庸防備。

    他那萬事通乃刁詐異常,切不可親近。

    ”李廣便将史逵親來謝罪之事,述說一遍。

    李夫人說:“ 他經了一番羞辱,自知愧悔,痛改前非,也是有的,這可不能卻他。

    ”李廣唯唯答應,退出。

     次日,史逵令家丁持簡帖來請李廣飲酒,李廣禀明母親。

    李夫人說:“既來請你,這是禮尚往來,吾兒不可卻他盛意,去可早些回家。

    ” 李廣退出内宅,帶着小使竟往史家赴宴。

    史逵同萬事通尤加恭敬,直飲至杯盤狼藉,月影橫窗,方席散。

    自此之後,你來我往數次。

    這一日,史逵口呼:“老萬哪,今日你可記得否?前月今朝正是小李大鬧相府,整是一個月了。

    此仇究竟何日可報?” 萬事通說:“ 今日便可安排,隻須如此如此,他的性命難保。

    ” 史逵遂派人到伏魔庵預備酒席。

    史逵同萬事通親到李府,見李廣正在書房同徐氏兄弟講論經史,見史逵、萬事通走進,連忙相迎,史逵、萬事通又與徐氏兄弟謙遜,大家方落座。

    書童獻過茶,史逵說:“小弟因今日天氣清和,特地前來約世兄往西湖一遊,領略湖光山色,未蔔世兄尚可屈駕否?”李廣說:“當得奉陪。

    ” 史逵向徐氏兄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