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 回 李孟嘗仗義鬧相府 史太郡謝罪責孫兒

關燈
第 五 回 李孟嘗仗義鬧相府 史太郡謝罪責孫兒 本分循乎天理,前程必然久長。

     他非我是莫争強,忍耐些兒為上。

     禮樂詩書勤學,酒色财氣少掠。

     閑中檢點細思量,都在自家心上。

     話表胡逵被擒,拖上百花亭,史錦屏究問情由。

    胡逵便将如何洪錦因母病在店中,如何羨慕李廣,攜其妹洪錦雲賣身望助誤投,史逵冒名強迫,如何李廣仗義要人,如何關門毒打李廣,如何怒打抱不平前來相救的話,述了一遍。

    史錦屏聞言暗歎:“哥哥如此行為,将來作何了局?況且他生成渾身殘疾,自己尚不知死活,還要冒充人家姓名,诓騙良家女子,怎教李廣能忍。

    ” 遂令婢女把胡逵放在一旁,待問明情由,再為定奪。

    婢女遵命把胡逵抛在亭外,又令婢女往外堂探聽。

     再言李廣同洪錦把教習衆打手打跑,遂将廳上所有陳設物件,乒乒乓乓打了個冰消瓦解。

    洪錦聲聲要教送出他妹子來,“ 若再遲延,将你這牢房拆毀,看你将俺妹子藏匿何處?”李廣大罵:“史逵賊子,膽敢冒吾之名,騙人家女子,該當何罪?你還不出來謝罪,送出洪家小姐。

    ” 二人聲如巨雷,卻驚動了史逵祖母劉氏太郡夫人。

    這劉氏太郡慈善,常恨孫子胡為,屢戒不改。

    這日正在經堂默誦經卷,聞外面嘈雜聲,問:“外面何事喧嘩?” 仆婦丫環去不移時,容顔失色,慌慌張張跑來回禀太郡夫人:“大禍臨門,少公子現藏下一個姓洪的女子,不知怎麼觸怒了東鄰李公子,同一個鴛鴦臉的大漢一同打進府來。

    府中教習衆打手都被他打跑,廳上的陳設全行打毀,堪堪要打進内堂來了。

    ” 劉太郡聞言,這一驚非同小可,口中怨道:“又是這不肖的孫子,作出這無理無法之事。

    他隻知倚仗父勢,那知李家公子是最明道理,任俠仗義,揮金如土,慷慨好施,四海聞名的英雄義士。

    他豈肯無是生非,又帶一大漢打到我家。

    豈有此理!”一面怨恨,一面罵,又問:“那一女子現藏何處?” 書童禀道:“現在暗書房内。

    ” 太郡聞言,立刻腕扶仆婦徑奔暗書房。

    進門見一女含淚獨坐,果然生得如花似玉,絕色佳人,稱贊不已。

    衆仆婦近前說:“那一難女聽真,吾家太郡夫人特來救你。

    你有什麼委屈,可對太郡夫人說明,必然救你出府。

    ” 洪錦雲聞言,擡頭一看,見一位白發婆婆,滿臉慈祥氣色,遂站起身,走近太郡前,深深一拜,說:“難女萬福了。

    ” 太郡用手拉起說:“你且坐下,有什麼委屈慢慢細談,有老身給你作主。

    ”洪錦雲見問,含淚答道:“難女原籍河北滄州人氏,父曾坐鎮邊關,因為奸臣所害,父遭慘死,抄沒家财。

    因同母親、哥哥回歸鄉裡,路過此杭州,脫了盤費,我母又病在客店。

    因聞李廣是任俠好義英雄,難女随哥哥借賣身為名,望他慨助銀兩。

    一則為母醫病,二則借作盤川好回鄉裡。

    誰料李廣是有名無實,人面獸心,威逼難女,欲要胡為,因此難女情急,把他打落下腮。

    老夫人明鑒,難女也是宦家女,豈肯以清白身軀,作此無恥之事。

    隻為母病在床,無錢醫治,不得已作此下策,懇求老夫人慨發慈祥,送出難女,俾得骨肉相聚,感恩不盡。

    如若不然,與其為李廣污辱,不若就死在老夫人面前,尚可明難女的清白身體。

    ” 言罷,痛哭不已。

    太郡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