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一回 三兄弟力勸小張郎 四佳人往說嬌癡女

關燈
第一百十一回 三兄弟力勸小張郎 四佳人往說嬌癡女 削發辭家淨六塵,自家且了自家身。

     仁民愛物無窮事,原有周公孔聖人。

     話表張珏聞徐文亮之言,因曰:“ 我不是你肚中蛔蟲,焉知你肚中妙計?你快說出,大家酌量方是。

    ” 文俊一旁笑曰:“ 小弟昨日思至三更,忽想出一條妙計,真是絕世無雙,且與兄長多有裨益。

    兄長一聽,定然樂從。

    但事成之後,未蔔兄長怎樣謝我?” 張珏聞言笑曰:“ 如此言來,真個越說越有趣了。

    李大哥害相思病,大家代他憂慮,也是朋友之義,與小弟有何幹涉?忽然令小弟緻謝你們,此何啞謎?真令人噴飯。

    ”文炳笑曰:“賢弟可莫要推幹淨,須知此計真與賢弟有益,賢弟若能應允,我等将此計說明,若賢弟聞此計,不但自願相謝,必然倒頭百拜我等。

    ” 張珏口呼:“兄長,非小弟戲谑你,本來你是個好好先生,為何也說出這俏皮話來?” 文炳口呼:“ 張賢弟,我非說俏皮話,其實我 是 至 誠 老 實,你 若 允 了 我,便 告 訴 你。

    ” 張 珏 曰:“我便應允,究竟有何妙計?你說出來罷。

    ” 文炳便将文俊所說之言,述說一遍。

    因道:“ 這不是兩全其美一條妙計嗎?賢弟你可擇吉預備納彩罷。

    ” 張珏聞言,大笑曰:“ 我道是什麼計?如此這可奇了,為着颦卿與大哥之事,你們沒有善策,想出這個主意,令我去娶二婚。

    果然探花的才學高出于人,小弟可不能應允,還請兄長另籌妙策。

    ” 文亮口呼:“賢弟你怎麼說出這二婚的話來,須知錢小姐與颦卿雖名為夫婦,其實莫不相關,毫無沾染,終是爾為爾,我為我。

    而況瓊珠至貞至節,如此佳人,亦難再得,何得以二婚相稱?愚兄尚有一言,望吾弟容納,吾弟若娶錢氏,其利有三:錢氏既歸賢弟,則楚雲必無假辭,楚雲無可假辭,他必于歸大哥,則大哥之病立愈,其利一也。

    賢弟既娶錢氏,則錢氏有所依,不牽累楚雲,楚雲亦得以擺脫,可以一心一意于歸大哥,其利二也。

    賢弟既娶錢氏,賢弟亦有室,而況錢氏有難,系賢弟救出,在錢氏必然樂為匹配,借此可以報德,賢弟亦早免錦衾角枕之悲。

    而楚太妃見去了一個假子,複承繼一個真子,其心未嘗不樂。

    賢弟又無椿萱,也可借此承歡膝下,總比依人門戶,孰得孰失?其利三也。

    有此三利,吾弟試思之,此之謂兩全妙計。

    外面看,似乎處處拿着賢弟作襯子,皆是為大哥而設,其實一半還是為賢弟,難得此天假之緣。

    賢弟向來是一聰明有見識之人,不意此事竟不自詳察,漫然卻之,吾竊為賢弟不取焉!” 接着文炳含笑口呼:“賢弟不可推卻,二弟之言是也。

    ” 張珏聽了這番言語,低首沉吟所言,皆在理上,也算一舉而三全。

    而況瓊珠又妩媚,若舍此他求,未必有如此絕色。

    何必以矯情之論而失此麗姝,未免可惜,不如應允。

    主意已定,便笑曰:“前者與大哥紛争,欲奪颦卿為室,那時雖盡管有此言,心無此事,不過嬉笑而已。

    孰想人事難知,天緣已定,小弟未奪過颦卿來,竟将錢氏瓊珠不奪而奪,真所謂李代桃僵,張冠李戴,換去颦卿。

    天下事不可逆料,竟是如此奇幻,今而後小弟知之矣。

    ”徐氏兄弟聽他這番話,知他已是心允。

    三人喜悅曰:“不日夢穩鴛鴦,情深翡翠,不知你怎樣以謝我等月下老人?”張珏笑曰:“定法不是法,且到那時再斟酌。

    ” 正說之間,見書童報道:“ 啟公爺:衆位公爺、侯爺皆到。

    ” 張珏并徐氏兄弟方起身迎接,隻見衆同盟一齊走來,彼此叙了常禮坐下,便問大哥今日病症如何?張珏說了一遍。

    徐文亮笑曰:“諸位兄長,不必憂慮,大哥之病不日病痊。

    ” 衆人問:“你何以知道?” 文亮便将以上之事言了一遍。

    大衆聞言,皆曰此計甚妙,于是與張珏嬉笑一回不表。

     且言那範氏楚翹,史氏錦屏、白氏豔紅三位夫人走入東府,即将文俊所設之計告知李太妃。

    太妃心中歡喜,令丫環去請洪氏王妃。

    洪王妃見英武王病沉,聞聽錢瓊珠不放颦卿于歸,無計可施。

    一聞太王妃着人來請,說是徐府三位少夫人立候有要話相商。

    洪王妃不知何事,急忙來到中堂,隻見徐氏三位少夫人同太王妃談話,又見太王妃面有喜色,不由心中納悶。

    暗想:莫非颦卿回心轉意,肯于歸王爺,三位少夫人得着消息,是前來送信?便進了中堂。

    徐府三位少夫人站起,彼此行了常禮。

    未等洪王妃相問,太王妃将徐文俊所設之計,他三人前來約洪氏王妃一同往楚府勸解楚雲并錢瓊珠的話言了一遍。

    洪氏這才明白,遂向徐府三位少夫人緻謝曰:“承三位賢妹費心勞神了。

    如果事成,王爺痊愈,愚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