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回 誤會其意激惱瓊珠 隻管相思疾倒李廣

關燈
第一百八回 誤會其意激惱瓊珠 隻管相思疾倒李廣 草根露下陰蟲急,夜深悄映芙蓉立。

     濕螢一點過空塘,幽光照見殘紅泣。

     話表錢氏王妃聞楚雲說出範相那番言語,因即勸慰,口呼:“ 王爺不必愁悶,若謂耽誤妾之終身,妾倒有一計。

    ”楚雲不等他說完,即接言曰:“難得卿卿善于解難,果能願歸李廣,我也放心奉母回轉家鄉,不但報我盟兄之德,也不誤卿之終身,此事正合吾之心意。

    就此道謝。

    ” 錢氏王妃一聞此言,幾乎吓煞。

    不由怒從心起,手指楚雲喝曰:“薄情郎,你且住口!你說什麼話?奴道你是一片真心,同奴家白頭相守,所以将那些一切煩惱不放在心頭。

    誰知你是一片花言,将奴來騙,其實本心惦念李廣,又拖奴另抱琵琶。

    奴也曉得九烈三貞,你将李廣當為奇貨,奴卻不能遂你私心。

    實對你說,你若與奴同去修性,作一對仙家眷屬,奴無怨恨;你若想去嫁李廣,隻怕今生不能遂你專志。

    ” 言罷,二目通紅,雙淚齊下。

    楚雲見此光景,也覺自愧。

    無可奈何,隻得勸慰。

    口呼:“卿卿切勿煩惱,總是孤之不是,誤會卿卿之意。

    但卿也須代孤設想,豈有不願作良人,而願作細君之理?孤今與你重訂前約,白頭共守,永不分離。

    如你不信,尚可發誓。

    ”錢氏王妃見楚雲認錯,又要發誓,不由回心轉意。

    因道:“非妾逼君,恐王爺心不堅。

    ” 楚雲不等他說完,便發誓曰:“孤若背言,當必……。

    ” 說至此,錢氏王妃趕急代他掩口曰:“隻要心堅,何須發誓。

    妾也知王爺前言實誤會妾意了。

    妾所言者,亦不過與王爺共作神仙眷屬耳。

    ”楚雲遂笑曰:“過蒙卿意,孤當永感不忘。

    ” 因此二人又複言歸于好。

    按下不題。

     且言範相自别了楚雲,便往李廣府中告知一切。

    李廣聞言,登時愁上眉梢,長歎不已。

    範相見他那種情形,暗自好笑。

    口呼:“ 賢侄不必着急,楚雲一事,必為賢侄成就良緣。

    ”言罷便告别。

    李廣再三挽留不住,隻得相送出門,上輿而去。

     李廣回至書房,悶悶不樂,短歎長籲。

    晚飯也未用,就在書房和衣而卧。

    到了二更将近,太妃不見李廣回後宅,即命使女往書房去請。

    不一刻,婢女回禀太妃曰:“婢子往書房去請王爺,據書童聲稱,王爺身體不爽,連晚飯亦未用,已在書房和衣而寝。

    ” 太妃聞禀,放心不下,即令丫環點上燈燭,親往書房看視。

    至書房門外,見書童跪接。

    太王妃便斥責曰:“ 爾怎麼不曉事?既是王爺身不爽快,為何不禀報,由着王爺在此卧眠?” 書童含屈不語,暗思:“ 王爺得了想思病,也怪我們奴才,從那裡說起?” 不言書童抱怨,早已驚醒李廣,李太妃走進書房,李廣急坐起,口呼:“母親,孩兒偶然身體不爽,所以不許書童進内禀報,猶恐母親心煩。

    此時還是勞動母親出來,孩兒真是有罪了。

    ” 太王妃曰:“你且莫動身。

    ” 一面向丫鬟手内取過燭台,向李廣面上一照,見他兩顴飛赤,二目通紅,遂以左手在他頭上一摸,猶如熱炭一般,說道:“ 兒呀!我看你是受風寒太重,今夜不可在書房住宿,同為娘回後宅去。

    明日又是除夕,這團圓佳節,不可獨宿外間。

    ” 遂命丫鬟往上房去取風帽。

    不移時,風帽取到,李太妃接過,代李廣戴好,便命他回轉上房。

    李廣不敢違命,隻得穿靴下床,随母回後宅。

     才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