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 縣令糊塗相臣識卓 兇人被獲公子冤明

關燈
:“多情徐公子,這時候還不見來,奴等你許久,未曾用飯。

    ” 小人聞言,推開房門,見梅氏手搖折扇,斜倚床邊。

    小人一時起了邪念貪花之心,就去求歡,梅氏不從,大喊四鄰。

    小人恐四鄰知覺,一時情急,順手一刀,将梅氏殺死,遂取了他的钗環,聳身越出他的院。

    因此下鄉避禍,不料被大人捕獲。

    梅氏實系小人殺的,小人知罪,叩求大人開恩。

    ” 連連叩首。

    錢塘縣聞供,隻吓得面如土色。

    範相饬役帶黃貴上堂,遂把銅钗擲下喝問:“黃貴你可認得此物?” 黃貴拾起一看,含淚說:“此系小人梅氏妻平日押發之用,為何落在此處?”範相遂将牛洪的招供,饬書吏念給黃貴聽。

    黃貴如夢方醒。

    範相喝道:“黃貴,爾乃是無恥之徒,分明賣奸圖利,誣控良民,本應重責,姑念爾妻被殺,從寬懲責,拖下去重打二十大闆。

    ” 衆差役把黃貴拖下重責畢,跪在一旁。

    範相饬役帶牛洪取出兇刀存庫,将牛洪先行寄監,秋後處決。

    又将在城道府傳來申斥一番。

    錢塘縣革職,徐文炳複上了功名。

    遂将福祿喚至堂前,獎勵了幾句,并着徐文炳另眼看待。

    徐文炳同福祿下堂,一同坐轎回家。

    範相将供詞叙明,寫了表章,先行拜發,随後進京覆旨。

    不必細表。

     且言徐文炳主仆二人到了家中,徐老夫人一見,喜從天降。

    此時李老夫人、錢老夫人、錢小姐及一衆家丁都來給徐夫人與公子文炳道驚賀喜,徐老夫人同着大家說:“我兒得雪奇冤,實乃福祿之力。

    老身欲将福祿收為己子,吾兒意下如何?”文炳口呼:“母親,孩兒早有此意。

    自今以後,福祿為三弟便了。

    ”不知福祿允否?且看下回分解。

     第 四 十 回 洪錦雲避患複罹災 沈三槐求歡反被辱 雙雙紫燕繞雕梁,幽坐書齋靠紗窗。

    蜂蝶惜花時戀蕊,風吹蝶花兩相“。

    話表徐老夫人因福祿叩阍,救出文炳,母子相商合意。

    當将福祿喚來,言明此意。

    福祿聞言,跪倒辭曰:“念小人感恩深重,纖芥微勞,何足挂齒。

    雖蒙太太、公子擡舉,自古以來斷無奴才拜主母為母,公子為兄之理。

    叩求太太、少爺勿生此念,而且小人何敢僭越,自問難安,必然折壽。

    仍然照常,是 太 太、少 主 人 逾 格 栽 培 了。

    ” 徐 老 夫 人 口 呼:“我兒不可執拗,你大哥若非你舍死忘生,如何逃出缧绁?為娘主意已定,不可推卻。

    ”文炳口呼:“三弟,不可堅卻,母親是蓄意已久,要你允從了罷。

    ” 李、錢二位夫人一齊相勸:“難得你幼小忠心,千古罕有。

    徐太太既有此意,你難推卻。

    隻要你從此盡孝,與親生無二樣看待。

    你快行大禮罷。

    ”福祿推辭不開,隻得向徐太太口呼:“ 母親請上,受孩兒一拜。

    ”随跪倒拜了四拜,又向文炳行禮,二人對拜。

    福祿又與李太太、錢太太行了禮,遂呼為伯母。

    三位太太皆大悅。

    徐太太又饬令阖府奴仆,呼福祿為三公子,改名文俊。

    當日大排酒筵,三位太太同文炳、文俊飲筵,直飲至晚方散。

    遂命文俊搬入書房,同文炳起居。

    正是兄弟怡怡阖府歡樂。

     一日,李太太接到由揚州李廣發來信函,内雲患病已愈,數月内即可回家。

    又問文炳的冤案是否清結?李太太觀畢,心下方寬,即将書信拿與徐太太觀看。

    徐太太命文炳寫回書與李廣,備言出獄及認福祿為子各情節,使他放心。

    将信寄與李廣。

    不一日,李廣接到回書,心下大悅。

    遂口呼:“衆家兄弟,去歲楚雲賢弟回鄉,本約今年元宵來此,元宵已過,至今未來。

    現下無事,拟同諸位賢弟至江甯一訪,并飽覽秦淮風月何知?” 衆人稱善。

    即日料理,雇了兩号大船,擇定吉日動身。

    屆期囑咐招英館總管小心照應,不日即回。

    李廣同衆家兄弟下船,直望金陵進發,暫且按下。

     再表洪錦雲被費五拐去,賣到王教谕家作妾,幸虧崔氏孺人認為義女,未受污辱。

    無奈王清百般設想,總不甘心,崔氏孺人瞞着王清,将洪錦雲寄居對門。

    過了兩月,不料又被王清知覺,崔孺人沒法,隻得送在常往來的尼庵彌陀寺内存身,以避王清胡為。

    這彌陀寺内是兩個尼姑,一喚清修,一喚玉修,年紀皆在三十上下。

    向來崔孺人時常送些月米燈油之類,常在寺作功德。

    崔孺人以為将洪錦雲送去,就可安身,那曉這兩個女尼,平時甚不安分,一見洪錦雲寄身庵内,生得美貌,就起了不良之意。

    原來這兩個尼姑相于一個财主,名喚沈三槐。

    随到沈三槐家,将錦雲如何貌美,如何出身,訴了一遍。

    沈三槐大悅,即換了一身新衣,同二尼來到庵内,先在暗室與二尼調笑一番,三人又飲了一回酒,沈三槐遂問洪美人何在?清修聞言,含笑說:“我去喚那美人來,讓你樂一樂。

    但有一句話與你說定,你可别在我師兄弟二人身上薄幸,有了新人便忘了舊好。

    ” 沈三槐說:“ 我果能将那美人得到手,你這兩個月老,我都加倍應酬。

    ” 清修見說,便用手指在沈三槐額角上彈了一下,輕輕又啐了他一口,即刻走到錦雲房内。

    “啊呀,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