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張東還沒有回到公安局時,就意識到了這很可能是一起離奇的綁架案。
綁架犯罪,大多是為了勒索錢财。
而裴小林綁架了趙琳,目的卻是那樣的異乎尋常而又簡單。
從現場到返回市公安局的路上,按照張東的意見,對裴小琳并沒有采取強制措施,是為了讓她能夠更直接地表達她的訴求。
張東這樣做的前提,是基于她不會對社會構成新的危害。
丁少聰顯然知道裴小林的綁架行為,與闵家山之死有密切關系。
裴小林被帶到局裡,張東直接處理了這個案子。
他的良苦用心就是不想讓别人過多地了解眼下他正在集中精力查辦的這起案件。
對于這一點,丁少聰當然明白。
裴小琳十分配合地交代了她的作案動機,這完全符合她此前的表述。
當裴小林就像無事人一樣走出公安局大門時,丁少聰還是提出至少應該以擾亂公共秩序的名義,對其行政拘留七天的建議。
張東斷然否定了。
他并沒有把他的真正用意告訴丁少聰。
他也不可能告訴他什麼。
張東明白,這些天來,他身邊的人不斷地議論着,議論曲直斷然決定以市财政的名義,為國華醫院的貸款做了擔保,這明顯是違法的。
國家早有規定,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是不能為企業或者個人進行經濟擔保。
可是曲直卻在國華醫院的銀行賬号被查封的情況下,斷然決定為他們做了那樣的擔保,這才讓國華醫院得以正常經營。
曲直作為一市之長,他不可能不知道這種行為的違法性。
他既然會為此承擔風險,那就一定會有值得他這樣做的理由。
他為什麼會這樣做呢?這是這些天來,張東聽到這種議論之後,最先想到的問題。
一種最為時髦的說法,最早曾經流進張東的耳朵裡。
有人私下議論,是因為曲直與闵家山是朋友的緣故,曲直才會那樣做的。
這年頭是無利不起早,如果曲直本人與闵家山之間沒有利益上的瓜葛,他何必要這樣做呢? 其實,張東也已經開始這樣考慮這個問題。
曲直不止一次地交代他一定要弄清楚闵家山之死的原因,他到底真的是要讓自己将真相查清楚,還是欲蓋彌彰? 裴小林的盲目行為,在她看來那樣做是值得的。
可是張東卻對眼前這個女孩兒有了新的認識,一個八零後女孩兒,為什麼對闵家山那樣一個并沒有親情關系的長輩,情感上居然會那般投入?而且竟然到了無視法律的程度?難道她僅僅就是為了表達對闵家山曾經的資助的感激之情? 張東又有了新的打算,他想到對她采取放任态度,他想看看她會再引發出怎樣離奇的故事來。
他當即滿足了她的要求,他甚至親自為她約好與市長曲直見面的時間。
他希望讓曲直親自聽一聽她内心世界的獨白,他想讓曲直在接下來将要發生的事情裡,理出他的朋友闵家山與趙超普之間是怎樣一種關系,他們各自究竟都在扮演着一種怎樣的角色。
盡管趙超普遺失的手機已經将他從與闵家山之死的糾纏中基本擺脫了出來。
裴小林的再一次貿然行動,又讓案件複雜起來。
此刻,就連親手将趙超普放出看守所的張東,對趙超普也不得不再一次産生新的聯想。
他為什麼竟然會讓一個與他素昧平生的女孩兒那般痛心疾首? 張東坐在辦公桌前,點燃了一支香煙,起身走到窗前,兩手抱胸,目視着窗外并不遙遠的前方。
房間内輕煙袅袅地向上升騰。
他仍然在思考着什麼,這是他從警三十多年來,第一次感覺問題的棘手。
他已經投入了相當精力,親自查辦這個看似并不複雜的案件,如今卻這般茫然…… 他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的身上存在各種各樣的疑點? 他突然轉過身來狠狠地将煙頭掐滅,走到辦公桌前,又狠狠地扔進了煙灰缸裡,像是下定了決心那般。
他拿起了電話打給了丁少聰。
此刻,丁少聰正在回公安局的路上。
十幾分鐘後,丁少聰走了進來。
丁少聰還沒有坐穩,就主動向張東彙報起工作。
“夏丹提到的那個叫夏一平的侄女,我已經查到了。
不過我去了解過,她家住的房子還不足五十平方米,三口之家本來就挺擁擠的。
夏丹在自己家那樣優越的環境中生活慣了,是不大可能去她那裡散什麼心的,隻能是添堵。
”丁少聰介紹道。
張東坐在辦公桌前,不停地點着頭,“那你怎麼解釋這個女人的行為,她為什麼要說謊呢?會不會是我們太敏感?” 張東既像是向丁少聰發問,又像是自言自語。
“不可能,不可能是我們過于敏感的緣故。
從她那天的神态來看,我就覺得不是很自然。
再說,我早就對她的行為産生過疑義。
”丁少聰堅持己見。
“說說看,什麼事讓你産生過疑義?” “就算是裴小林與闵家山之間的關系再怎麼蹊跷,作為闵家山的愛人,她也沒有理由輕易地允許裴小林操縱遺體告别儀式呀。
” 張東還是不停地點着頭,“分析得有道理,作為一個女人,即便是為了自己的尊嚴,也不會在那種情況下,輕易地放棄自己的權利和主張。
我也早就對此産生過懷疑,我不是說在那樣的場合應不應該用那首歌作為哀樂,而
綁架犯罪,大多是為了勒索錢财。
而裴小林綁架了趙琳,目的卻是那樣的異乎尋常而又簡單。
從現場到返回市公安局的路上,按照張東的意見,對裴小琳并沒有采取強制措施,是為了讓她能夠更直接地表達她的訴求。
張東這樣做的前提,是基于她不會對社會構成新的危害。
丁少聰顯然知道裴小林的綁架行為,與闵家山之死有密切關系。
裴小林被帶到局裡,張東直接處理了這個案子。
他的良苦用心就是不想讓别人過多地了解眼下他正在集中精力查辦的這起案件。
對于這一點,丁少聰當然明白。
裴小琳十分配合地交代了她的作案動機,這完全符合她此前的表述。
當裴小林就像無事人一樣走出公安局大門時,丁少聰還是提出至少應該以擾亂公共秩序的名義,對其行政拘留七天的建議。
張東斷然否定了。
他并沒有把他的真正用意告訴丁少聰。
他也不可能告訴他什麼。
張東明白,這些天來,他身邊的人不斷地議論着,議論曲直斷然決定以市财政的名義,為國華醫院的貸款做了擔保,這明顯是違法的。
國家早有規定,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是不能為企業或者個人進行經濟擔保。
可是曲直卻在國華醫院的銀行賬号被查封的情況下,斷然決定為他們做了那樣的擔保,這才讓國華醫院得以正常經營。
曲直作為一市之長,他不可能不知道這種行為的違法性。
他既然會為此承擔風險,那就一定會有值得他這樣做的理由。
他為什麼會這樣做呢?這是這些天來,張東聽到這種議論之後,最先想到的問題。
一種最為時髦的說法,最早曾經流進張東的耳朵裡。
有人私下議論,是因為曲直與闵家山是朋友的緣故,曲直才會那樣做的。
這年頭是無利不起早,如果曲直本人與闵家山之間沒有利益上的瓜葛,他何必要這樣做呢? 其實,張東也已經開始這樣考慮這個問題。
曲直不止一次地交代他一定要弄清楚闵家山之死的原因,他到底真的是要讓自己将真相查清楚,還是欲蓋彌彰? 裴小林的盲目行為,在她看來那樣做是值得的。
可是張東卻對眼前這個女孩兒有了新的認識,一個八零後女孩兒,為什麼對闵家山那樣一個并沒有親情關系的長輩,情感上居然會那般投入?而且竟然到了無視法律的程度?難道她僅僅就是為了表達對闵家山曾經的資助的感激之情? 張東又有了新的打算,他想到對她采取放任态度,他想看看她會再引發出怎樣離奇的故事來。
他當即滿足了她的要求,他甚至親自為她約好與市長曲直見面的時間。
他希望讓曲直親自聽一聽她内心世界的獨白,他想讓曲直在接下來将要發生的事情裡,理出他的朋友闵家山與趙超普之間是怎樣一種關系,他們各自究竟都在扮演着一種怎樣的角色。
盡管趙超普遺失的手機已經将他從與闵家山之死的糾纏中基本擺脫了出來。
裴小林的再一次貿然行動,又讓案件複雜起來。
此刻,就連親手将趙超普放出看守所的張東,對趙超普也不得不再一次産生新的聯想。
他為什麼竟然會讓一個與他素昧平生的女孩兒那般痛心疾首? 張東坐在辦公桌前,點燃了一支香煙,起身走到窗前,兩手抱胸,目視着窗外并不遙遠的前方。
房間内輕煙袅袅地向上升騰。
他仍然在思考着什麼,這是他從警三十多年來,第一次感覺問題的棘手。
他已經投入了相當精力,親自查辦這個看似并不複雜的案件,如今卻這般茫然…… 他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的身上存在各種各樣的疑點? 他突然轉過身來狠狠地将煙頭掐滅,走到辦公桌前,又狠狠地扔進了煙灰缸裡,像是下定了決心那般。
他拿起了電話打給了丁少聰。
此刻,丁少聰正在回公安局的路上。
十幾分鐘後,丁少聰走了進來。
丁少聰還沒有坐穩,就主動向張東彙報起工作。
“夏丹提到的那個叫夏一平的侄女,我已經查到了。
不過我去了解過,她家住的房子還不足五十平方米,三口之家本來就挺擁擠的。
夏丹在自己家那樣優越的環境中生活慣了,是不大可能去她那裡散什麼心的,隻能是添堵。
”丁少聰介紹道。
張東坐在辦公桌前,不停地點着頭,“那你怎麼解釋這個女人的行為,她為什麼要說謊呢?會不會是我們太敏感?” 張東既像是向丁少聰發問,又像是自言自語。
“不可能,不可能是我們過于敏感的緣故。
從她那天的神态來看,我就覺得不是很自然。
再說,我早就對她的行為産生過疑義。
”丁少聰堅持己見。
“說說看,什麼事讓你産生過疑義?” “就算是裴小林與闵家山之間的關系再怎麼蹊跷,作為闵家山的愛人,她也沒有理由輕易地允許裴小林操縱遺體告别儀式呀。
” 張東還是不停地點着頭,“分析得有道理,作為一個女人,即便是為了自己的尊嚴,也不會在那種情況下,輕易地放棄自己的權利和主張。
我也早就對此産生過懷疑,我不是說在那樣的場合應不應該用那首歌作為哀樂,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