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回 未解飄零窺門憐少女 願聞困苦惜玉訪貧家
關燈
小
中
大
道:&ldquo這不算苦,到了我們鄉下去,那才是苦呢!你們作先生的人,那裡會知道?&rdquo
程志前笑道:&ldquo有的也知道,有的也不知道,不過我心裡想着,若是比這再苦,那就隻有光吃雜糧了。
&rdquo 那匠人聽他說這話,好像是嫌他過于外行,向他身邊的同伴微笑了一笑。
程志前看來是自己失言了,這倒有些不好意思。
于是搭讪着笑道:&ldquo我聽到說,你們這裡還挖了幾個窯洞子,在什麼地方?&rdquo 一個工人向後面指着道:&ldquo那裡不是嗎?&rdquo 程志前順着他手指的方向望了去,在院子後方,有道二尺高的磚牆,好像是個花台子,又像是個水池子的欄牆,立刻走向前去看時,在短牆的轉角之處,開了個缺口子,有一層層的階級,可以走了下去。
果然的,在平地挖下去一個很長的深坑,成了一個夾道。
夾道的南邊,将土作了照牆。
夾道的北邊,就砌着壩,挖着門窗,一排五六間,俨然是房子。
這房子後方,就是藉了土坑上面的直壁,作了靠牆。
這屋頂雖也是用土在上面蓋着,像平地一樣,然而和真正人行的平地,可要高出一尺多去。
似乎下雨的天,也不愁水往屋洞裡流。
而且屋子裡四周,都刷了白粉,假使不是由平地上走下坑來的,不會想到這是窯洞子了。
他背着手順了夾道,見兩個瓦匠,正在向牆壁上刷粉。
因道:&ldquo你們這裡人,也太不會打算盤,有這樣挖地洞蓋假房子的錢不會在地面上蓋一所真的房屋嗎?&rdquo 一個瓦匠笑道:&ldquo窯洞子好哇,冬暖夏涼。
我們這裡有錢的人家,都是在家裡蓋個好窯洞子,預備過夏天的,大概你先生還沒有看見過吧?&rdquo 程志前道:&ldquo城裡頭也有窮人住的窯洞子嗎?&rdquo 瓦匠道:&ldquo那倒很少。
所以這事情反過來了,城裡住窯洞子的,正是有錢的人。
&rdquo 這時,忽然有人插言道:&ldquo我們家裡,就自己挖了個洞子,哪裡有錢呢?&rdquo 志前回看時,正是那胡家嫂子,帶了那姑娘來看窯洞來了。
那姑娘正下着土台階,在半中間,看到有位先生先在這裡,倒有些着慌,上也不好,下也不好,紅了臉,隻管縮着一團。
程志前就對胡嫂子道:&ldquo你招呼那姑娘下來罷,不要緊的。
你們下來了,讓開了路,我就上去了。
&rdquo 胡嫂子向姑娘道:&ldquo聽見了麼?人家這話多客氣,還怕什麼,你就下來罷。
&rdquo 這姑娘對于這新鮮的窯洞子,也是聞所未聞,年輕的人,究竟是好奇心重,也就顧不得害臊,大着膽子下來了。
志前倒真是有番赤子之心,為了讓她看得清楚起見,自己就走上地面來了。
那些工人,吃完了飯,又開始工作,遠遠聽到一種喲呵嗐的歌聲和腳步聲,很像吃力。
而且同時還有别的聲音撞着地面,那聲音發出來,倒像是很沉着的。
這又是什麼新鮮玩意兒,倒應當看看。
于是順了那聲音發出來的方向,慢慢地走去。
原來是後門方面,要加築一道磚牆。
這裡有七八個工人,大家共捧了一個木柄的大鐵樁,高高地舉起,向下面打去,建築牆基。
其中有個人,好像是領隊,先喝一句,然後大家和聲喲呵嗐。
就在這喲呵嗐的聲中,擡起了鐵樁,向下落着。
那個領隊人所唱的,卻也是不俗,由王莽篡位起,接着漢光武起義。
志前心想,别看他們是個勞動者,肚子裡倒有些貨物,背了兩手,隻管遠遠地站定了向他們看着。
自己也不知道站有多少時候了,卻見那胡家嫂子,又帶了那位姑娘,走将過來。
老遠的就注視着,笑了一笑。
志前想道:不好,我是個毫無心意的人,倒讓他們兩個人注意着。
于是立刻避過臉去,隻望那些工人。
這又錯了,原來他們正是由那工人身邊走了過去,因為那裡就是改作未完的後門呢。
胡家嫂子本是走過去了,可又複身走回來,向他笑道:&ldquo這對過就是我們家裡,請過去坐坐,也不要緊的。
&rdquo 這分明是她進一步的誤會了,以為志前在這裡站着,是有意窺探他們家裡呢。
志前待要加以否認,又礙着許多人在當前。
便笑道:&ldquo不必客氣。
&rdquo 這本是一句又平常的敷衍話。
胡嫂子可又抓住這句話進攻了,她笑道:&ldquo倒不是客氣,我們有一點事要求求你這先生。
&rdquo 志前更是覺得這話露骨,當了這許多工人之前,這話真是不便延長了講。
若是轉身避開怕她跟了來,那更是不像話。
于是一面向前走,一面道:&ldquo你有什麼事求到我頭上來呢?&rdquo 說着,就走出了這小西天的後門。
這裡是一條很長的黃土巷子,兩面的人家,全是黃土築的牆,地上的黃土,像香爐裡的灰一樣,很松地鋪着。
由巷子這端,望到巷子的那一端,隻是些黃黃的顔色,并不看到有人走路。
其中有戶矮門的人家,在牆頭上露出幾片倭瓜葉子,那一點點兒綠色,更襯出這巷子的冷淡。
不覺失聲道:&ldquo荒涼得很。
&rdquo 胡嫂子對這話,不十分了解。
不過那個涼字,卻聽得清楚的。
她以為說到糧食問題上去呢,看看志前的面色,那是很歎息的樣子,這倒得看出來一點。
便道:&ldquo老爺,我們
&rdquo 那匠人聽他說這話,好像是嫌他過于外行,向他身邊的同伴微笑了一笑。
程志前看來是自己失言了,這倒有些不好意思。
于是搭讪着笑道:&ldquo我聽到說,你們這裡還挖了幾個窯洞子,在什麼地方?&rdquo 一個工人向後面指着道:&ldquo那裡不是嗎?&rdquo 程志前順着他手指的方向望了去,在院子後方,有道二尺高的磚牆,好像是個花台子,又像是個水池子的欄牆,立刻走向前去看時,在短牆的轉角之處,開了個缺口子,有一層層的階級,可以走了下去。
果然的,在平地挖下去一個很長的深坑,成了一個夾道。
夾道的南邊,将土作了照牆。
夾道的北邊,就砌着壩,挖着門窗,一排五六間,俨然是房子。
這房子後方,就是藉了土坑上面的直壁,作了靠牆。
這屋頂雖也是用土在上面蓋着,像平地一樣,然而和真正人行的平地,可要高出一尺多去。
似乎下雨的天,也不愁水往屋洞裡流。
而且屋子裡四周,都刷了白粉,假使不是由平地上走下坑來的,不會想到這是窯洞子了。
他背着手順了夾道,見兩個瓦匠,正在向牆壁上刷粉。
因道:&ldquo你們這裡人,也太不會打算盤,有這樣挖地洞蓋假房子的錢不會在地面上蓋一所真的房屋嗎?&rdquo 一個瓦匠笑道:&ldquo窯洞子好哇,冬暖夏涼。
我們這裡有錢的人家,都是在家裡蓋個好窯洞子,預備過夏天的,大概你先生還沒有看見過吧?&rdquo 程志前道:&ldquo城裡頭也有窮人住的窯洞子嗎?&rdquo 瓦匠道:&ldquo那倒很少。
所以這事情反過來了,城裡住窯洞子的,正是有錢的人。
&rdquo 這時,忽然有人插言道:&ldquo我們家裡,就自己挖了個洞子,哪裡有錢呢?&rdquo 志前回看時,正是那胡家嫂子,帶了那姑娘來看窯洞來了。
那姑娘正下着土台階,在半中間,看到有位先生先在這裡,倒有些着慌,上也不好,下也不好,紅了臉,隻管縮着一團。
程志前就對胡嫂子道:&ldquo你招呼那姑娘下來罷,不要緊的。
你們下來了,讓開了路,我就上去了。
&rdquo 胡嫂子向姑娘道:&ldquo聽見了麼?人家這話多客氣,還怕什麼,你就下來罷。
&rdquo 這姑娘對于這新鮮的窯洞子,也是聞所未聞,年輕的人,究竟是好奇心重,也就顧不得害臊,大着膽子下來了。
志前倒真是有番赤子之心,為了讓她看得清楚起見,自己就走上地面來了。
那些工人,吃完了飯,又開始工作,遠遠聽到一種喲呵嗐的歌聲和腳步聲,很像吃力。
而且同時還有别的聲音撞着地面,那聲音發出來,倒像是很沉着的。
這又是什麼新鮮玩意兒,倒應當看看。
于是順了那聲音發出來的方向,慢慢地走去。
原來是後門方面,要加築一道磚牆。
這裡有七八個工人,大家共捧了一個木柄的大鐵樁,高高地舉起,向下面打去,建築牆基。
其中有個人,好像是領隊,先喝一句,然後大家和聲喲呵嗐。
就在這喲呵嗐的聲中,擡起了鐵樁,向下落着。
那個領隊人所唱的,卻也是不俗,由王莽篡位起,接着漢光武起義。
志前心想,别看他們是個勞動者,肚子裡倒有些貨物,背了兩手,隻管遠遠地站定了向他們看着。
自己也不知道站有多少時候了,卻見那胡家嫂子,又帶了那位姑娘,走将過來。
老遠的就注視着,笑了一笑。
志前想道:不好,我是個毫無心意的人,倒讓他們兩個人注意着。
于是立刻避過臉去,隻望那些工人。
這又錯了,原來他們正是由那工人身邊走了過去,因為那裡就是改作未完的後門呢。
胡家嫂子本是走過去了,可又複身走回來,向他笑道:&ldquo這對過就是我們家裡,請過去坐坐,也不要緊的。
&rdquo 這分明是她進一步的誤會了,以為志前在這裡站着,是有意窺探他們家裡呢。
志前待要加以否認,又礙着許多人在當前。
便笑道:&ldquo不必客氣。
&rdquo 這本是一句又平常的敷衍話。
胡嫂子可又抓住這句話進攻了,她笑道:&ldquo倒不是客氣,我們有一點事要求求你這先生。
&rdquo 志前更是覺得這話露骨,當了這許多工人之前,這話真是不便延長了講。
若是轉身避開怕她跟了來,那更是不像話。
于是一面向前走,一面道:&ldquo你有什麼事求到我頭上來呢?&rdquo 說着,就走出了這小西天的後門。
這裡是一條很長的黃土巷子,兩面的人家,全是黃土築的牆,地上的黃土,像香爐裡的灰一樣,很松地鋪着。
由巷子這端,望到巷子的那一端,隻是些黃黃的顔色,并不看到有人走路。
其中有戶矮門的人家,在牆頭上露出幾片倭瓜葉子,那一點點兒綠色,更襯出這巷子的冷淡。
不覺失聲道:&ldquo荒涼得很。
&rdquo 胡嫂子對這話,不十分了解。
不過那個涼字,卻聽得清楚的。
她以為說到糧食問題上去呢,看看志前的面色,那是很歎息的樣子,這倒得看出來一點。
便道:&ldquo老爺,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