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回 鬼載一車關中來遠客 家徒四壁渡口吊秦人

關燈
與否,倒并沒有什麼關系。

    所以說話到這裡為止,他自向房間裡去收拾行李,不再和程志前談交情了。

    這時,已到下午四點多鐘,洗洗臉,向旅館裡要點東西吃,天色也就昏暗了。

    可是這裡第一件事讓他不快的,就是茶房在這昏暗的空氣中,捧了一盞高腳煤油燈進來,燈放在桌上,這屋子裡白色的闆壁,似乎都帶些昏黃的顔色。

    李士廉今年三十六歲,從二十歲起,就沒有度過點油燈的生活,現在猛然看到,說不出來心裡有一種怎樣的煩悶。

     正感到十分無聊。

    忽聽得屋外面有人喊道:&ldquo吳廳長來了。

    &rdquo 他聽到之後,心裡就是一跳。

    什麼廳長?是财政廳長呢?是民政廳長呢?自己并沒有去拜會廳長的資格,廳長當然不能先來探望,必是拜訪别個房間的人了。

    果然,這就聽到隔壁屋子裡的人,迎了出去,笑道:&ldquo請進來罷,我已經等候你老哥三小時了。

    &rdquo 李士廉聽那口音,正是先前打招呼的那位程志前。

    他稱廳長為你老哥卻是有相當的身份,不能不向下聽,于是摒去一切胡亂的思想,靜靜向下聽。

    聽了許久,才知道這位廳長是管學生的,并不能派稅局給人去作。

    後來又聽到那吳廳長問:&ldquo今天見過主席沒有?&rdquo 程志前答:&ldquo主席對于文人,那是太客氣,今天上午,又請了我吃飯。

    &rdquo 李士廉想着:哦呵!主席都請他吃飯,這位程先生,必有相當的身份,還是和他聯絡些得好!繼續着又聽到那吳廳長道:&ldquo你還有什麼地方要去看看的嗎?&rdquo 程志前道:&ldquo我想到周陵去看看,不知道有車子沒有?&rdquo 吳廳長笑道:&ldquo你老哥是多年老朋友,這點事還成什麼問題,明天把我自己的車子送你去罷。

    我那車子,總可以坐四個人,假如你有朋友的話,可以同去。

    明天是禮拜,說不定我陪你走一趟。

    &rdquo 程志前謙遜了兩句,這事就決定了。

    李士廉聽到程志前送客向院子外走,自己也就搶了出來。

    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那位張介夫先生,早是在廊檐下等着。

    大概程志前和吳廳長所談的話,他也完全聽到了,這也不去管他,等到程志前回來,就迎上前問道:&ldquo程先生晚飯用過了。

    &rdquo 他說着這話時,還不住點頭。

    程志前道:&ldquo吃過了。

    西安城裡人,都是吃兩餐。

    四點鐘就吃下午這餐飯的。

    我是在朋友家裡吃飯的。

    &rdquo 張介夫插言道:&ldquo西安城裡的東西,真貴,啤酒要賣一塊七八角一瓶。

    &rdquo 程志前道:&ldquo這裡由東方來的東西,那總是貴的。

    向這裡來的人,總要抱定吃苦主義,這些東方東西,隻好不用了。

    &rdquo 張介夫得了和那人說話的機會,也就趁機而入,先請教過了一會。

    然後就插言道:&ldquo剛才聽說程先生要去遊周陵,這實在是我們到西北來首當瞻仰的一個地方。

    有汽車通到那裡嗎?&rdquo 程志前道:&ldquo這個我沒有打聽。

    我倒是決定了去。

    &rdquo 李士廉道:&ldquo不是坐汽車去嗎?&rdquo 程志前道:&ldquo剛才來的一位朋友,答應借車子我用用。

    &rdquo 李士廉道:&ldquo程先生真風雅得很,對于考古一層,一定大有研究。

    西北這地方的文化,在曆史上大有價值,那是有調查之必要的。

    程先生抱定了吃苦的宗旨前來,我們佩服得很。

    &rdquo 張介夫道:&ldquo程先生,請到我屋子裡坐坐,好不好?難得的,在這地方遇到。

    &rdquo 程志前覺着二人十分客氣,隻好随進了張介夫的屋子。

    張介夫請他坐下,立刻将網籃裡的餅幹,搬出來請他。

    李士廉想起帶來的罐頭,還有一罐糖梨不曾吃,也叫茶房開了,送來給程志前吃。

    談了許久,還是程志前動議,明天去遊周陵。

    假使二位願去,可以同去。

    李士廉道:&ldquo我們十分願去。

    隻是有吳廳長陪了程先生去,我們同了去,有些不大方便吧?&rdquo 程志前笑道:&ldquo那不要緊,我給二位介紹一下好了。

    &rdquo 張李二人一聽,同時站了起來向程志前作了幾個揖,連說感謝感謝。

     程志前以為他們是感謝帶他們出去遊曆,因而感謝的,也連道這不算什麼。

    當時說得高興,盡歡而散。

    因為程志前約好了,次日七時出發,所以張李二人到了早上五點鐘,就跳下床來。

    照着他二人的意思,以為這個時候,必定是很早的。

    殊不知他們下床以後,旅館裡人,已經是來往不絕。

    張李二人倒吓了一跳,恐怕是起來晚了,程先生已走開。

    趕緊走到志前窗外向裡面張望着,見他側了身子,在床上鼾睡未醒,這才算是放了心。

    于是兩個人靜心靜意地在屋子裡等候着。

    始而是聽到程志前醒了,後來聽到他洗臉喝茶了,後來又聽到有茶房引了個人進去回話。

    一會兒功夫,他來喊道:&ldquo張先生李先生起來了嗎?現在我們可以動身了,吳廳長沒有來,隻派了車子來。

    我們這車子是要寬松得多。

    &rdquo 李士廉聽到,心想,我們第一天到,第二天就去遊周陵,哪有這些閑情逸緻?老實說,完全就為的是會會吳廳長。

    既是他不去,我也不要去了。

    他如此想着,推诿的話,還不曾說出來。

    張介夫道:&ldquo好極,好極,我們就去罷。

    &rdquo 士廉聽介夫已經答應了,自己卻也是推诿不得。

    因為程志前和吳廳長兄弟相稱,主席又請過他吃飯,總以不得罪他為宜。

    于是也就委委屈屈的,跟着張程二人上了車子。

    及至出了大門的時候,才知道教育廳已經派了一名常秘書奉陪,坐在車上,兀自未下來。

    程志前介紹之下,總算又認識了個官場中人,心裡才安慰一點。

    汽車開出了西門,順着一條很寬平的公路,向西而行。

     程志前道:&ldquo由潼關到西安來,始終是坐在汽車上。

    自己是走過了不少的農村,農村究竟是怎麼一個樣子,可是沒有看到。

    &rdquo 常秘書道:&ldquo這很容易。

    周陵來回,不到二百裡路,假使程先生願意參觀農村的話,随時都可以下車。

    &rdquo 這裡到鹹陽,路很平整,汽車可以快跑。

    程志前向大路兩邊看看,都是莽莽平原,隻有麥地裡長出來的麥苗,長約六七寸長,這算是青色,有不種麥的所在,便露出整塊的黃土地來,光秃秃的直達到老遠的地方。

    志前便道:&ldquo這個地方,到西安省城很近,怎麼一棵樹也沒有?&rdquo 常秘書道:&ldquo原先也不是這樣荒涼的。

    隻因民國十八年起,那一場大旱災,老百姓把樹都砍光了。

    就是不砍,請問兩年不見雨水,這樹木是不是有個半死。

    &rdquo 程志前道:&ldquo連樹都砍光了,這真是農村破産。

    &rdquo 常秘書道:&ldquo比這慘的事,那也就太多了。

    要舉例的話,舉也不勝舉。

    你看,這些人家,是個什麼樣子?&rdquo 志前看時,路邊一排人家,約莫有二三十戶。

    在遠處看了,很象是人家,到了近處,這些人家,沒有大門,沒有窗子,也沒有屋頂。

    隻是四周斷斷續續的幾堵黃土牆。

    那黃土牆所圈的地皮,原來自然是房屋。

    現在卻在這牆圈子裡,照樣地種了麥。

    牆空縫裡吹來的風,拂着那麥苗亂擺,越顯得這個地方很是荒涼。

    在汽車上,對于二三十戶人家,自然一瞥就過去了,不能看得十分清楚。

    志前道:&ldquo看到這裡,我倒有些疑心。

    大旱隻管是地裡長不出東西來,與房屋并沒有什麼關系。

    何以這個村子,都把屋頂給弄掉了呢?&rdquo 常秘書道:&ldquo老百姓在地裡找不出東西來,不能白白餓死,自然還要由别的方面把東西去換錢,買了糧食來吃。

    若論到變錢,鄉下人除了衣服農具,還有什麼?農具是都市裡人不要的,鄉下不能種地,大家窮,也沒有誰買農具。

    衣服呢,這裡人,一件衣服可以穿半輩子,賣也無衣可賣。

    所以他們隻有兩條竭澤而漁的路,其一是把牲口賣了,其二是拆下窗戶門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