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斷臂絕義還恩

關燈
二月二十,武當山上,紫霄殿前,廣場正中,真風面向祭壇,朗聲告天:“武當派曆代祖師在上,真風今日以掌門弟子之身,統率弟子九十八人,遠赴玉皇頂武林大會。

    此行吉兇難料,惟真風謹此立誓,以死戮力,維護武當尊嚴,不負列位祖師所囑。

    ”從袖裡摯出一張名單,上面寫着他與九十八名弟子的名字,遞往香燭焚之,灰燼四散。

     山上諸弟子心情各異,卻是無不沉重。

     赫赫威名的武當派傳到這一代,已是今非昔比,人才凋零。

    十日前,掌教太虛真人無端在山下客棧被刺,被人一分成二,死狀極慘;非但不知兇手是誰,死因更是啟人疑窦。

    堂堂武當掌教之尊,為何要三更半夜,穿着夜行黑衣,巴巴的走到山下客棧去?這其中想來大有不可告人之内情。

     掌教被刺,是武當創派百多年來,從所未有之事,武當上下引為奇恥大辱,弟子面目無光,這十天來,已有三十餘名弟子或明言、或暗逃,脫離了武當派,下山另去。

    武當派從來隻有弟子哀求人門,沒有弟子脫派求去,這武林泰鬥的武當派,一百五十年的尊榮聲譽,隻怕真的要掃地除名了。

     這番武林大會,江湖人人皆知玉皇大帝居心叵測,正欲乘機再度一統江湖,甚至滅去一幹門派以立威,玉皇頂上,不知埋伏了多少機關陰謀,此行實是武當派生死存亡的一等一大事。

    然而武當派居然無将可遣,隻能以一名不負江湖經傳的少年弟子,以掌門弟子之名,率領弟子前往,如若有何失問紙漏,做出贻笑江湖之事,甚或給玉皇大帝一舉滅絕,也是毫不稀奇之事。

     就是這個緣故,真風那篇出師誓詞,才會說得如此悲壯凄涼,充滿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壯士氣概。

     玉石、堅石、天石以及他們的親信弟子卻是深心不忿,深知真風這番出赴玉皇頂。

    正是七大長老“試掌門”之舉,若然此行順風順水,沒有丢了武當派的面子,真風遂于弟子面前立下威,回山之後,就可順理成章,接任掌門。

    玉石三人多年經營,卻給這名小師侄唾手而得熱煎堆,均是極不服氣,倒盼望真風在玉皇頂前大大的出一個醜,一拍兩散,武當派丢臉之餘,更可使七大長老知曉,立真風為掌門,是一件愚不可及、錯得不能再錯的蠢事。

     真風誓師既畢,走到七大長老之首沖盈面前,恭恭敬敬磕了三記響頭,說道:“太師叔祖,真風請辭。

    ” 玉石、天石同時心中暗罵:“兀那小子,馬屁倒懂得拍!” 真風低沉着聲音道:“太師叔祖,山上的三件大事,便有勞您老人家了。

    ” 他說的三件大事,便是查明殺太虛真人的兇手是誰,偵探小毛究竟身在何方,為何會懂得武當三豐派的不傳武功,以及鎮守武當山,以免敵人來個調虎離山,乘虛而入。

    第一、第二件大事可能是一而二、二而一之事,蓋因照武當客棧堂倌形容,太虛真人死在那間客房的客人,身裁、舉止、口音無一不像小毛,惟獨是衣飾變了,以及臉上多了幾道刀疤而已。

     小毛便是殺太虛真人疑兇之事,他們自然不會說與門下弟子知曉,以免在弟子面前越抹越黑,益多傳言,得知此秘密者惟真風以及七位長老寥寥數人而已。

     至于尋找無敵戰神,算殺害黃石這筆血賬,倒變成次一等的大事了。

     沖盈徐徐道:“真風,你去吧。

    ” 真風道:“多謝大師叔祖。

    ”起立,率領一衆弟子,浩浩蕩蕩,下山而去。

     二月初雨,一行人頂風冒雨而走,走了一天,來到一處平林漠漠,真風見衆弟子已有困頓之色,遂号令在此地紮營生火,做飯歇宿。

     武當派在創派之初,皇室子弟常有上山習武,自然順帶提攜了大量香火供獻。

    然而過了百多年來的太平日子,皇室尚武之風大減,連世代相傳,與武當派兩儀劍同出一脈的天子劍法也幾乎失傳,更遑論另習武當武功了。

    武當派聖眷大減,自然收入大減,這番遠赴玉皇頂,一行九十九人,支出吃緊,應省得省,自然不會浪費投宿客店。

     月影沉西,殘星明滅,遠山蒼茫雲海,影影綽綽,隐約深逮。

     真風用過素飯,盤膝而坐,細細琢磨天一罡氣口訣中的一字一句,隻覺幽深奧運,每每想通一句的精微奧義,即生大歡喜之心,群弟子低如蚊納的閑言碎語,竟自不聞。

     月至中夜,忽聞一聲短促慘叫,真風大驚,一躍而起,循聲奔去,走人附近樹林之内。

     真風來到時,正好太妙、大名兩位随行長老,同時到達樹林,三人相顧,駭然驚心。

     隻見林中仰天躺着一具屍體,胸口穿了一個比拳頭還大的洞孔,洞孔渾圓,鮮血源源自大洞傷口流出來。

     這時候,衆弟子紛紛趕來,見到屍體死狀,血漿腦髓遍地,許多人看得一陣反胃,嘔吐大作起來。

     真風慘然道:“是少風師兄。

    ” 隻見少風褲子半褪,陽物暴露,身前一灘水,騷味可聞,顯然是解手之際,突遭兇手所殺。

     奔入樹林的諸弟子,倒有一大半人痛哭失聲起來。

    固然由于其中數人與少風私交甚笃,然而見到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