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拜掌門
關燈
小
中
大
武當山又名古嶽又名太和山,崛起于漢水之南,西接秦嶺,東抱大洪山,南領神農架,北臨丹江口,山勢雄偉壯麗,計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和十一洞、十池、十石、九泉、九井、九台、三潭。
一百五十年前,洞玄真人張三豐祖師妙悟無上武道,手創武當派,繼達摩祖師之後,成為繼往開來的一代武學大宗師。
本朝成祖是三豐首徒,武當成派之前的大弟子,有明開國之後,上山拜見師傅真人,三豐祖師避而不見,成祖遂修遇真宮以紀念師傅恩澤。
成祖登位,即下激公告張三豐真人為:“帝師”、武當為“帝門”,着工部勘測武當山勢,下旨曰:“爾往審度其地,相其廣狹,定其規制,悉以來聞,朕将蔔日營建其體。
” 永樂十年,成祖命工部侍郎郭漣、隆平候張信、驸馬都尉沐晰,督建武當山,專為武當立派之用,下旨曰:“今大嶽太和山金頂砌造四周牆垣,其山本身份毫不要修動,其牆務随地勢高下,不論丈尺,但人過不去即止,務要堅固壯實,萬萬年與天地同久遠。
” 此間工程共用軍工三十萬人,曆時十年,建築三十二大座,共殿宇二萬多間,五裡一庵、十裡一宮,自山麓淨樂官至天柱峰金殿二色青石鋪地百裡,稱為“神道”,動員之钜,尤勝籌建皇城。
成祖深明建宮難、持宮更難的道理,武當山竣工後,特再下第三道聖旨:“特敕爾常用巡視,遇宮觀有滲漏處,溝渠道路有淤塞處,随即整治,務使宮觀完美,溝渠道路通行,庶不廢棄前工。
”殷切武當之情,溢于文字。
自此之後,武當盡得聖眷,天下人人皆知,上山拜師求道者絡繹不絕,充塞道旁,武當派一登龍門,即與少林派分執武林之牛耳,垂至今日。
明日普照,青天湛湛。
鐘聲當、當、當、當、當、當、當……連敲十九聲,清脆悠長,響徹整個武當山。
武當山上下千餘弟子,均已整裝待發,一聽鐘聲,即時起步往紫霄殿趕去。
小毛雜在人叢,快步上山,見着一元道人就在身旁,問道:“一元師兄,不知道掌教真人今日有何要事宣?” 一元身軀肥胖,跑得不快,又恐怕落在人後,遲到了便大大的丢臉,隻跑得汗流胖肉,上氣不接下氣,沒好氣應道:“誰知道什麼鳥事,咱家又不是三豐派的嫡系弟子,他們怎會告訴我這些機密要事?” 武當武學博大精深,一共分成四派:三豐派、正乙派、玄武派、全真派。
其中三豐派是掌門嫡系,隻有掌教真人的嫡系弟子,或者入門十年,天資聰穎,再經派中長老推薦的旁系弟子,方能入派,修習武當派的十大奇功:“太極劍、太極拳、四象龜仙拳、兩儀劍、玄武推、三合刀、龍門十三槍、綿勁、蛇行北鬥步、九宮八卦陣。
至于天一罡氣,則是掌門神功、隻有掌教真人方能修練。
根據武當曆年傳下來的規矩,亦隻有三豐派的弟子才能繼任掌教,當然還少不免得自願出家為道。
太虛真人的大弟子方長安武功青出于藍,更勝乃師,便是因為不願出家,掌門弟子之位當年才會落在黃石手上。
一元道人是玄武派的第四代“元”字輩弟子。
玄武派是武當派二大支武功派别之一,專門修習外功招式,聞名天下的三才陣、白虹劍、武當劍、八卦掌、形意拳、六步散手,均是玄武派的武功。
他回頭一望,見着問他的居然是小毛,愕了一愕,怒氣勃生,一巴掌便往小毛臉上掴去,罵道:“你這小家夥,不過是挑柴擔水的小厮,還未入門,憑什麼叫道爺師兄?你便是走了什麼倒頭運,武當容你入門,也不過是全真派的弟子,憑什麼叫道爺師兄?” 以往的仆役小厮,在武當工作久了,派中高手有心情時便教上他們三兩套拳術,強身健體,久而久之,自成一派,學習的卻非玄門正宗的武當道家武功,而是雜七雜八的一些粗淺武學,佛不佛道不道的長拳十段錦即為其中之一。
由于此派武功大都脫胎自三豐真人少年前所習得的少林、全真武功,是以名為武當全真派。
此全真派自然與威震終南山重數百年的全真教扯不上關系,然而武當全真派弟子在武當地位低微、武功更是低微,卻是人人皆知的事實。
小毛低頭,閃過一元道人那一巴掌,傻笑道:“對不起,道爺,小毛下次不敢了。
”高一腳低一腳,一溜煙的不知跑到哪裡去。
一元道人一巴打空,使力過猛,站立不定,跌得四腳朝天,痛不可支,破口大罵:“你這小雜種,等會待老子抓着你,不把你好好的修理一頓,
一百五十年前,洞玄真人張三豐祖師妙悟無上武道,手創武當派,繼達摩祖師之後,成為繼往開來的一代武學大宗師。
本朝成祖是三豐首徒,武當成派之前的大弟子,有明開國之後,上山拜見師傅真人,三豐祖師避而不見,成祖遂修遇真宮以紀念師傅恩澤。
成祖登位,即下激公告張三豐真人為:“帝師”、武當為“帝門”,着工部勘測武當山勢,下旨曰:“爾往審度其地,相其廣狹,定其規制,悉以來聞,朕将蔔日營建其體。
” 永樂十年,成祖命工部侍郎郭漣、隆平候張信、驸馬都尉沐晰,督建武當山,專為武當立派之用,下旨曰:“今大嶽太和山金頂砌造四周牆垣,其山本身份毫不要修動,其牆務随地勢高下,不論丈尺,但人過不去即止,務要堅固壯實,萬萬年與天地同久遠。
” 此間工程共用軍工三十萬人,曆時十年,建築三十二大座,共殿宇二萬多間,五裡一庵、十裡一宮,自山麓淨樂官至天柱峰金殿二色青石鋪地百裡,稱為“神道”,動員之钜,尤勝籌建皇城。
成祖深明建宮難、持宮更難的道理,武當山竣工後,特再下第三道聖旨:“特敕爾常用巡視,遇宮觀有滲漏處,溝渠道路有淤塞處,随即整治,務使宮觀完美,溝渠道路通行,庶不廢棄前工。
”殷切武當之情,溢于文字。
自此之後,武當盡得聖眷,天下人人皆知,上山拜師求道者絡繹不絕,充塞道旁,武當派一登龍門,即與少林派分執武林之牛耳,垂至今日。
明日普照,青天湛湛。
鐘聲當、當、當、當、當、當、當……連敲十九聲,清脆悠長,響徹整個武當山。
武當山上下千餘弟子,均已整裝待發,一聽鐘聲,即時起步往紫霄殿趕去。
小毛雜在人叢,快步上山,見着一元道人就在身旁,問道:“一元師兄,不知道掌教真人今日有何要事宣?” 一元身軀肥胖,跑得不快,又恐怕落在人後,遲到了便大大的丢臉,隻跑得汗流胖肉,上氣不接下氣,沒好氣應道:“誰知道什麼鳥事,咱家又不是三豐派的嫡系弟子,他們怎會告訴我這些機密要事?” 武當武學博大精深,一共分成四派:三豐派、正乙派、玄武派、全真派。
其中三豐派是掌門嫡系,隻有掌教真人的嫡系弟子,或者入門十年,天資聰穎,再經派中長老推薦的旁系弟子,方能入派,修習武當派的十大奇功:“太極劍、太極拳、四象龜仙拳、兩儀劍、玄武推、三合刀、龍門十三槍、綿勁、蛇行北鬥步、九宮八卦陣。
至于天一罡氣,則是掌門神功、隻有掌教真人方能修練。
根據武當曆年傳下來的規矩,亦隻有三豐派的弟子才能繼任掌教,當然還少不免得自願出家為道。
太虛真人的大弟子方長安武功青出于藍,更勝乃師,便是因為不願出家,掌門弟子之位當年才會落在黃石手上。
一元道人是玄武派的第四代“元”字輩弟子。
玄武派是武當派二大支武功派别之一,專門修習外功招式,聞名天下的三才陣、白虹劍、武當劍、八卦掌、形意拳、六步散手,均是玄武派的武功。
他回頭一望,見着問他的居然是小毛,愕了一愕,怒氣勃生,一巴掌便往小毛臉上掴去,罵道:“你這小家夥,不過是挑柴擔水的小厮,還未入門,憑什麼叫道爺師兄?你便是走了什麼倒頭運,武當容你入門,也不過是全真派的弟子,憑什麼叫道爺師兄?” 以往的仆役小厮,在武當工作久了,派中高手有心情時便教上他們三兩套拳術,強身健體,久而久之,自成一派,學習的卻非玄門正宗的武當道家武功,而是雜七雜八的一些粗淺武學,佛不佛道不道的長拳十段錦即為其中之一。
由于此派武功大都脫胎自三豐真人少年前所習得的少林、全真武功,是以名為武當全真派。
此全真派自然與威震終南山重數百年的全真教扯不上關系,然而武當全真派弟子在武當地位低微、武功更是低微,卻是人人皆知的事實。
小毛低頭,閃過一元道人那一巴掌,傻笑道:“對不起,道爺,小毛下次不敢了。
”高一腳低一腳,一溜煙的不知跑到哪裡去。
一元道人一巴打空,使力過猛,站立不定,跌得四腳朝天,痛不可支,破口大罵:“你這小雜種,等會待老子抓着你,不把你好好的修理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