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節
關燈
小
中
大
汽車知識和生命模樣
前幾天,又一位台灣明星離開。
我之前沒有聽說過她,聽說是個有才華的美女。
非常惋惜。
事故是一場車禍,許多娛樂新聞指責他的汽車前方安全氣囊沒有打開,是導緻死亡的原因。
其實,她所坐的minicooper不算是報道中說的那樣,是安全系數最高的車。
在香港,它賣19萬港币,polo也要14萬多港币。
隻是一個女孩子比較喜歡的可愛小車。
但安全肯定不會有太大問題。
撞擊的部位是側面和後面。
所以,車子的側面氣囊和氣簾全部打開了。
這是第一次撞擊護攔的時候打開的,第一次的撞擊屬于蹭護攔而已,人員本身受到的撞擊力都非常小,而且有氣簾的保護,所以肯定不會有大問題。
真正緻命的撞擊是第2下的卡車追尾。
當時所有充氣的氣囊都已經洩氣,沒有保護作用,而且這下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如果車是歪着停着,那麼,肯定有一側人的腦袋會撞擊到玻璃或者b柱。
而另外一側的人不會有太大問題。
這是常識。
就看誰倒黴了,是坐在汽車車頭歪向的那一邊。
前面的氣囊不打開是完全對的,因為車頭一點損壞都沒有,所有的傳感器都沒有接受到撞擊的信号。
試想,這是後方的撞擊,人是猛然往後退的,身體可以被座椅托住,但頸椎和大腦的受力是非常大的,在猛往後的時候,再被前面莫名其妙打開的氣囊雪上加霜一下,本來不死都得死。
所以,撞擊在後面的,世界上所有的車的前氣囊都不會開,換勞斯萊斯也一樣。
如果追尾時候前氣囊開了,那才是質量問題。
而且非常危險。
安全氣囊的爆炸力是可以拍死人的。
所以,嬰兒是嚴禁坐在前坐的。
整個事故就是這樣。
事故調查科的結果也不會和這個有偏差。
這樣的事故,看一眼汽車殘骸就可以斷定了。
汽車和汽車廠商是沒有任何過錯的,汽車所有的被動安全保護系統已經完全發揮了它的作用。
所以,對于這樣一個事故,對于汽車和廠家的指責和懷疑是非常滑稽和不科學的,尤其是關于前面的氣囊怎麼沒打開的猜測是非常業餘的。
沒打開才是對的,如果打開了,她的助手現在說不定也還躺在醫院呢。
如果在高速公路上發生事故,如果能走動,請立即下車離開。
很多高速事故就是因為人留在車裡定定神回味回味的時候,被後面的車輛追撞導緻死亡。
對于死,我一直是這麼覺得,他們并沒有離開世界,他們隻是離開了人間。
他們一定和我們分享着同一個世界,用不同的生命模樣。
上海一些不合理的交通設施 在我經常開車的路線裡,我發現有這麼些有隐患的地方。
從莘莊的地面道路上高架的道路,在上高架前的路面,有些車發現自己可能走錯路,要走地面道路,就想往左邊的地面道路并,但其實這裡是有幾分米高的水泥隔離帶的,我親眼看見過三次有車擱在上面。
尤其是晚上加上雨天的話,基本上不能看到。
應該用有色反光的标志。
内環線下走吳中路往中環方向,情況和上面的類似,也是為了防止車輛違章調頭,有和路面同
我之前沒有聽說過她,聽說是個有才華的美女。
非常惋惜。
事故是一場車禍,許多娛樂新聞指責他的汽車前方安全氣囊沒有打開,是導緻死亡的原因。
其實,她所坐的minicooper不算是報道中說的那樣,是安全系數最高的車。
在香港,它賣19萬港币,polo也要14萬多港币。
隻是一個女孩子比較喜歡的可愛小車。
但安全肯定不會有太大問題。
撞擊的部位是側面和後面。
所以,車子的側面氣囊和氣簾全部打開了。
這是第一次撞擊護攔的時候打開的,第一次的撞擊屬于蹭護攔而已,人員本身受到的撞擊力都非常小,而且有氣簾的保護,所以肯定不會有大問題。
真正緻命的撞擊是第2下的卡車追尾。
當時所有充氣的氣囊都已經洩氣,沒有保護作用,而且這下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如果車是歪着停着,那麼,肯定有一側人的腦袋會撞擊到玻璃或者b柱。
而另外一側的人不會有太大問題。
這是常識。
就看誰倒黴了,是坐在汽車車頭歪向的那一邊。
前面的氣囊不打開是完全對的,因為車頭一點損壞都沒有,所有的傳感器都沒有接受到撞擊的信号。
試想,這是後方的撞擊,人是猛然往後退的,身體可以被座椅托住,但頸椎和大腦的受力是非常大的,在猛往後的時候,再被前面莫名其妙打開的氣囊雪上加霜一下,本來不死都得死。
所以,撞擊在後面的,世界上所有的車的前氣囊都不會開,換勞斯萊斯也一樣。
如果追尾時候前氣囊開了,那才是質量問題。
而且非常危險。
安全氣囊的爆炸力是可以拍死人的。
所以,嬰兒是嚴禁坐在前坐的。
整個事故就是這樣。
事故調查科的結果也不會和這個有偏差。
這樣的事故,看一眼汽車殘骸就可以斷定了。
汽車和汽車廠商是沒有任何過錯的,汽車所有的被動安全保護系統已經完全發揮了它的作用。
所以,對于這樣一個事故,對于汽車和廠家的指責和懷疑是非常滑稽和不科學的,尤其是關于前面的氣囊怎麼沒打開的猜測是非常業餘的。
沒打開才是對的,如果打開了,她的助手現在說不定也還躺在醫院呢。
如果在高速公路上發生事故,如果能走動,請立即下車離開。
很多高速事故就是因為人留在車裡定定神回味回味的時候,被後面的車輛追撞導緻死亡。
對于死,我一直是這麼覺得,他們并沒有離開世界,他們隻是離開了人間。
他們一定和我們分享着同一個世界,用不同的生命模樣。
上海一些不合理的交通設施 在我經常開車的路線裡,我發現有這麼些有隐患的地方。
從莘莊的地面道路上高架的道路,在上高架前的路面,有些車發現自己可能走錯路,要走地面道路,就想往左邊的地面道路并,但其實這裡是有幾分米高的水泥隔離帶的,我親眼看見過三次有車擱在上面。
尤其是晚上加上雨天的話,基本上不能看到。
應該用有色反光的标志。
内環線下走吳中路往中環方向,情況和上面的類似,也是為了防止車輛違章調頭,有和路面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