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日常語言中的自我涉及和意義(1)
關燈
小
中
大
旦我們認識到,我們不能以這種方式解決這個悖論,我們也就會明白,甚至直接自我涉及也可能是完全适當的。
事實上,很早就已知道許多雖則直接自我涉及但卻非悖論的斷定的例子。
這些例子包括帶一定經驗性的自我涉及陳述以及真假能由邏輯推理确定的自我涉及陳述。
蘇:你能否舉出一個經驗地真的自我涉及斷定的例子呢? 泰:&hellip&hellip 蘇:泰阿泰德,我聽不出你在說些什麼,請你大聲一點再重複一遍。
我的聽覺已不如從前。
泰:我說:&ldquo現在我說得這樣輕,因此親愛的老蘇格拉底聽不出我在說些什麼。
&rdquo 蘇:我覺得這個例子很好;我不能否認,當你說得那麼輕時,你說的是真理。
我也不能否定這真理的經驗性;因為,假如我的耳朵年輕一點,那它就會變為一個非真理了。
泰:我下一個斷定的真理性甚至可邏輯地加以證明,例如用歸謬法加以證明,這是幾何學家歐幾裡得最鐘愛的方法。
蘇:我不知道這個人;我猜想,你不是指來自麥加拉的那個人吧。
但我想我知道你說的歸謬法是什麼意思。
你現在要說明你的定理了嗎? 泰:我現在說的話是有意義的。
蘇: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将試圖自己來證明你的定理。
為了歸謬法的目的,我從假定你最後一句話無意義開始。
然而,這本來是和你講的話相矛盾的,從而蘊涵着你的講話是虛假的。
但是,如果一句話是虛假的,那麼,它顯然必定是有意義的。
因此,我的假定是荒謬的;而這就證明了你的定理。
泰:蘇格拉底,你已經明白了。
像你堅持認為的那樣,你已證明了我的定理。
但是,有些哲學家可能不相信你。
他們會說,我的話(或你否證的那句話,即&ldquo我現在說的話是無意義的&rdquo)是悖論,并且,因為它是悖論,所以你能随心所欲地&ldquo證明&rdquo它&mdash&mdash它的真和它的假。
蘇:我已表明,關于&ldquo我現在說的話是無意義的&rdquo這個斷定的真實性的假定,導緻一個謬誤。
讓他們用類似論證來表明,假定它的虛假(或你的定理的真實)也導緻一種謬誤。
當他們這樣做成功時,他們就可以宣稱它的悖論性,或者你願意的話,宣稱它的無意義性以及你的定理的無意義性。
泰:蘇格拉底,我贊成。
并且,我非常滿意的是:他們不會成功&mdash&mdash至少在他們說的&ldquo一句無意義的話&rdquo意味着類似以違反語法規則的方式表述的語句,或者說,構造拙劣的語句那樣的東西的時候。
蘇:泰阿泰德,我很高興你這樣有把握。
但是,難道你沒有對我們的情況太肯定了一點嗎? 泰:如果你不介意的話,那麼我把對這個問題的答複再延遲一二分鐘。
我的理由是,我想首先使你注意到這個事實:即使有人表明了我的定理或許它的否定是悖論,他也并不因此就成功地表明了它應被描述為&ldquo無意義的&rdquo(在這個詞最好最恰當的意義上說)。
因為,為了取得成功,他必須表明,如果我們假定我的定理是真的(或者它的否定即&ldquo我現在說的話是無意義的&rdquo是假的),那就會産生一個謬誤。
但我想争辯說:任何不理解我定理(或它的否定)的意義的人都不能企求這樣的推導。
我還想争辯說:如果一句話的意義能為人理解,那麼,這句話就具有意義;再者,如果這句話蘊涵什麼(就是說,如果從中可得出别的什麼東西),那它必定也有意義。
至少這觀點似乎是和通常的習慣用法相一緻的,你不以為然嗎? 蘇:我是這樣認為的。
泰:當然,我并不想說,不可能有使用&ldquo有意義的&rdquo這詞的其他方式;例如,我的一個數學家朋友提出過,僅當我們對一個斷定具有一個正确的證明時,我們才稱它為&ldquo有意義的&rdquo。
但是,這樣一來,像哥德巴赫的&ldquo每個偶數(除2以外)都是兩個素數之和&rdquo這樣的猜想,在我們正确地證明它以前,我們就無法知道它是否有意義;并且,甚至發現一個反例也不會否證這個猜想,而隻是确證它沒有意義。
蘇:我認為,這種對&ldquo有意義的&rdquo這個詞的用法既是奇怪的,又是笨拙的。
泰:其他人比較随便一點,他們提出,當且僅當存在一種方法能證明或否證一個斷定時,我們才稱這個斷定為&ldquo有意義的&rdquo。
這使得像哥德巴赫這樣的猜想成為有意義的,當我們發現一個反例(或構成一個反例的方法)時。
但是,隻要我們還沒有找到一個證明或否證它的方
事實上,很早就已知道許多雖則直接自我涉及但卻非悖論的斷定的例子。
這些例子包括帶一定經驗性的自我涉及陳述以及真假能由邏輯推理确定的自我涉及陳述。
蘇:你能否舉出一個經驗地真的自我涉及斷定的例子呢? 泰:&hellip&hellip 蘇:泰阿泰德,我聽不出你在說些什麼,請你大聲一點再重複一遍。
我的聽覺已不如從前。
泰:我說:&ldquo現在我說得這樣輕,因此親愛的老蘇格拉底聽不出我在說些什麼。
&rdquo 蘇:我覺得這個例子很好;我不能否認,當你說得那麼輕時,你說的是真理。
我也不能否定這真理的經驗性;因為,假如我的耳朵年輕一點,那它就會變為一個非真理了。
泰:我下一個斷定的真理性甚至可邏輯地加以證明,例如用歸謬法加以證明,這是幾何學家歐幾裡得最鐘愛的方法。
蘇:我不知道這個人;我猜想,你不是指來自麥加拉的那個人吧。
但我想我知道你說的歸謬法是什麼意思。
你現在要說明你的定理了嗎? 泰:我現在說的話是有意義的。
蘇: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将試圖自己來證明你的定理。
為了歸謬法的目的,我從假定你最後一句話無意義開始。
然而,這本來是和你講的話相矛盾的,從而蘊涵着你的講話是虛假的。
但是,如果一句話是虛假的,那麼,它顯然必定是有意義的。
因此,我的假定是荒謬的;而這就證明了你的定理。
泰:蘇格拉底,你已經明白了。
像你堅持認為的那樣,你已證明了我的定理。
但是,有些哲學家可能不相信你。
他們會說,我的話(或你否證的那句話,即&ldquo我現在說的話是無意義的&rdquo)是悖論,并且,因為它是悖論,所以你能随心所欲地&ldquo證明&rdquo它&mdash&mdash它的真和它的假。
蘇:我已表明,關于&ldquo我現在說的話是無意義的&rdquo這個斷定的真實性的假定,導緻一個謬誤。
讓他們用類似論證來表明,假定它的虛假(或你的定理的真實)也導緻一種謬誤。
當他們這樣做成功時,他們就可以宣稱它的悖論性,或者你願意的話,宣稱它的無意義性以及你的定理的無意義性。
泰:蘇格拉底,我贊成。
并且,我非常滿意的是:他們不會成功&mdash&mdash至少在他們說的&ldquo一句無意義的話&rdquo意味着類似以違反語法規則的方式表述的語句,或者說,構造拙劣的語句那樣的東西的時候。
蘇:泰阿泰德,我很高興你這樣有把握。
但是,難道你沒有對我們的情況太肯定了一點嗎? 泰:如果你不介意的話,那麼我把對這個問題的答複再延遲一二分鐘。
我的理由是,我想首先使你注意到這個事實:即使有人表明了我的定理或許它的否定是悖論,他也并不因此就成功地表明了它應被描述為&ldquo無意義的&rdquo(在這個詞最好最恰當的意義上說)。
因為,為了取得成功,他必須表明,如果我們假定我的定理是真的(或者它的否定即&ldquo我現在說的話是無意義的&rdquo是假的),那就會産生一個謬誤。
但我想争辯說:任何不理解我定理(或它的否定)的意義的人都不能企求這樣的推導。
我還想争辯說:如果一句話的意義能為人理解,那麼,這句話就具有意義;再者,如果這句話蘊涵什麼(就是說,如果從中可得出别的什麼東西),那它必定也有意義。
至少這觀點似乎是和通常的習慣用法相一緻的,你不以為然嗎? 蘇:我是這樣認為的。
泰:當然,我并不想說,不可能有使用&ldquo有意義的&rdquo這詞的其他方式;例如,我的一個數學家朋友提出過,僅當我們對一個斷定具有一個正确的證明時,我們才稱它為&ldquo有意義的&rdquo。
但是,這樣一來,像哥德巴赫的&ldquo每個偶數(除2以外)都是兩個素數之和&rdquo這樣的猜想,在我們正确地證明它以前,我們就無法知道它是否有意義;并且,甚至發現一個反例也不會否證這個猜想,而隻是确證它沒有意義。
蘇:我認為,這種對&ldquo有意義的&rdquo這個詞的用法既是奇怪的,又是笨拙的。
泰:其他人比較随便一點,他們提出,當且僅當存在一種方法能證明或否證一個斷定時,我們才稱這個斷定為&ldquo有意義的&rdquo。
這使得像哥德巴赫這樣的猜想成為有意義的,當我們發現一個反例(或構成一個反例的方法)時。
但是,隻要我們還沒有找到一個證明或否證它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