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學士集巻二
關燈
小
中
大
而進之坐客床。
掃清内痾與外戕,俱入丹丘不死鄉。
轅門晝靜塵不揚,相君留飲談岐黃。
揮筆大冩竹泉字,龍鳯飛舞勢矯昻。
持來賓幕作佳話,獨我才拙慚諸郎。
先生不登名利場,丹顔漆髪雙瞳方。
赤日滿路歸計忙,慈親應倚門闾望。
煩君更以竹泉施八荒,跻民壽域如虞唐。
旁批:㈠淇澳,《衛風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
㈡渭川,《史記食貨志》:“渭川千畝竹”。
㈢唐六逸,李白居魯,與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在徂徕山竹溪隐居,世稱“竹溪六逸”。
送孫别駕赴池陽 青蓮居士之後身,音節連篇古樂府。
便從大雅論正葩,猗那為宗舜臯祖。
兩都三國差可數,南朝绮辭徒織組。
隔江玉樹夜無聲,岩谷風生聞嘯虎。
神交直到開元上,光焰摩天出天語。
飄飖雲海超八極,金銀台合羣仙侶。
忽聞帝遣熒惑星,火斧虹旗鎮南土。
來向轅門拜明主,曉日麻衣㈠光楚楚。
幕中慷慨坐談兵,何況傳家有孫武。
紫薇花下月滿池,鬥酒當筵珠玉吐。
朝政方勞柱史記,王衮正賴賢臣補。
人生會合苦不常,驚見屏星在門戶。
醉踏輕舟泝江去,楊柳飛花望牛渚。
兩崖煙霧濕天門,九朶芙蓉照秋浦。
秋浦郡縣待摩撫,吏者師模民父母。
雖雲官至刺史榮,半刺㈡才能當獨歩。
兵火瘡殘極哀苦,仁惠存心百廢舉。
襦袴歌騰歡鼓舞,千裡桒㈢麻沐膏雨。
勤敷治道追往古,再見唐虞運當午。
挽河洗甲天宇清,坐聽弦歌響鄒魯。
旁批:㈠麻衣,《詩曹風蜉蝣》:“蜉蝣掘閱,麻衣如雪”。
鄭玄箋:“麻衣,深衣。
諸侯之朝,朝服;朝夕則深衣也”。
李賀《野歌》:“麻衣黑肥沖北風,帶酒日晚歌田中”。
王琦彙解:“唐時舉子皆着麻衣,蓋苎葛之類”。
㈡半刺,晉庾亮《答郭預書》:“别駕舊與刺史别乘,同流宣王化于萬裡者,其任居刺史之半”。
即長史、别駕、通判等職。
㈢桒,桑。
送李錬師還少微山【并序】 楚樵真逸養病于秦溪桐陰,凝神沖寂,求無為之宗。
夕陽在戶,聞有剝啄聲,啟闗視之,有一童子手玄錦靈篇,緻仙華君意曰:平川錬師仙李之南梢也,廬少微山,遊心于清虗窈冥。
晨望紫氣赪霞起自龍虎之都,岷波東環,浩如蓬海,蹑雲而來,逍遙琳室,日華月英,流光内鼎,道幾成矣。
今将乘回飙,指故墟,飄飄而南。
子曷宣秘趣,吐铿辭,聲其所懐。
清夜骖鸾,俾得長歌雲漢間,滄溟揚塵,尚與玉笈洞章,宮商舌上。
異時邂逅,郁羅握手,話及玉齒皓粲,此其張本爾。
樵逸聞仙華命,豁然病釋,喜色骎骎,頗恨不識平川。
莫罄摹肖,藤床晚卧,想象髙唐,臨風浪然而唱曰: 雲間蒼湖飛紫龍,鼎煙光怪生芙蓉。
鐵須化作緑玉叢,仙都幻出天南峯。
猗嗟李下白髪翁,神交頓作玄玄宗。
迩聞鶴骨方兩瞳,少微星窺冰雪胷。
頗厭膝行訪崆峒,喜與柱史㈠仙源通。
黃芽徹夜氣吐虹,瓊舄曉蹑飛霞彤。
髙翰掠過豹九重,清都樓阙浮瑤穹。
羽衣大會珠黍中,璇車禦氣抟飛蓬。
玉姬為酌碧琳醲,侑以三秀蒼玲珑。
鳯凰盤跹戞金锺,衆中凝瞻帝之容。
帝咲而言來汝童,紫陽雲錦開囊封。
右招金母左木公,中間稽颡青牛宮。
賜飲鮮灏元氣充,帝令下土屍三蟲。
倒驅海水懸半空,電光繞劍奔靈霳。
沛然澤物頃刻功,卧聽四野歌年豐。
石頭撐雲蟠郁蔥,大江萬裡銀濤雄。
五城變現金碧融,特來蔭此千文松。
玄虎上奮鉛在镕,忽驚暗室光瞳眬。
故隐竹石懐舊蹤,平溪過雨摩青銅。
翩然鳴佩嘉客從,鶴背鐵笛橫秋風。
三天傥可一咲逢,指顧太始開鴻蒙。
【序内所稱仙華者,宋君景濓自謂仙華道士也。
】 旁批:㈠柱史,老子為周柱下史。
㈡鮮灏,《說文》:“灏,豆汁也”。
送僧芳蘭谷住持明招寺 幽蘭之生在深谷,不以無人而不芳。
缽盂朝采墜露飲,青蓮薝蔔停馨香。
谷中空明若圓鏡,須彌環海日月光。
傲睨天台髙郁蒼,五百癡衲岩宂藏。
小乘留戀不死鄉,何縁比肩大法王。
後代演經談渺茫,天花紛飛七寳床。
逺窺正覺如望洋,伊誰面壁文字忘。
獨栖金華山滿房,定中趺坐歲月長。
聲音色相等妄幻,自謂學佛非荒唐。
冰壺石筍出雲漢,飄然淩虗觀十方。
龍蟠法界氣紫黃,渡杯㈠如電江聲涼。
偶然乞得袈裟地,已被東萊建道場。
東萊先隴在武義,非為薦福主天堂。
正縁人家有興廢,寺觀經久願力強。
金坊寳合锺鼓震,馬鬛肯使樵蘇傷。
我思儒門經濟業,發育萬物随翕張。
存心養性禅所宗,浩氣剛大仙揣量。
空玄衍說元有自,勸人作善來百祥。
雖雲離倫絶世故,恃此禮樂扶綱常。
何必火書廬其居,然後鄒魯文教昌。
東萊雲車自天降,撫掌應咲吾言狂。
旁批:㈠渡杯,晉宋時僧人,不知姓名,相傳其常乘一木杯渡河,因号曰杯渡。
見南朝梁慧皎《高僧傳神異杯渡》。
送别 我思南漪不可見,曽孫一朝來自宣。
問之雲是正甫子,滿眶秋碧堆清漣。
黎公颕悟乃鼻祖,以字為氏百世傳。
玉堂學士瀛洲仙,佩聲鳴向尺五天。
驅辭不下泷岡阡,樓前驚倒陳龍川㈠。
天門夜開玄鶴去,銮坡冷落黃金蓮。
一家侯伯八九輩,封胡羯末仍骈肩。
雕刻烹龍炮鳯篇,亦有氣雄如馬遷。
自從兵革踰十年,驚心文物晨星然。
湖光樹色雲錦鮮,明珠躍出骊龍淵。
薊丘髙闳繡蓉褥,墨君動喜生風煙。
青女裁霜作輕袂,下馬長趨紫闼前。
是時江南漸平定,土貢金帛豐貨泉。
捧牍内府贊利權,長官幸得鄉中賢。
薇花清露滴翠磚,點染物态歸銀箋。
不待除書先掉臂,未霜楊柳迎溪船。
南湖竹石無恙否,紅鰕紫鯉不直錢。
雨晴晚秫黃滿田,醉呼疊嶂來詩筵。
旁批:㈠龍川,陳亮,字同甫,原名汝能,婺州永康人。
紀事 壬寅十月初五日,陰雨停空天未夕。
江城暖氣驟蒸人,蟬翼绡裳汗沾濕。
輕雷數聲生變化,火鼓轟山電流赤。
長飙西來吹海立,飛雨驚鳴建瓴急。
勢如萬騎怒沖擊,對面相呼聽不得。
掩闗漸是一更時,爍眼金虬破昏黒。
蓮花碧礎迸出泉,官市波濤湧三尺。
方當閉塞蟄蟲俯,頓駭龍蛇離窟宅。
怪得秋冬未降霜,無乃天時有差忒。
陽氣至此本潛藏,發洩深機不能宻。
或占水旱在來年,消弭災異當修德。
須臾河漢現踈星,天地無聲本來寂。
小窓獨坐對殘燈,尚有寒蛩語空壁。
十月初六日夜作 昨宵雷電送雨來,今宵又聞天上雷。
紫電照窓銀竹立,初冬有此甚異哉。
天公仁慈萬物祖,陰慘陽舒時不誤。
年年秋半雷収聲,何乃緻此非常怒。
怒非其時太重複,驚起昆蟲死平陸。
天發殺機今見之,正賴賢君調玉燭。
惕然省身思過咎,是日頒書肆寛宥。
與民更始物維新,和氣春熈似靈囿。
天心警戒猶未己,要在事事循天理。
更以仁恩蘇赤子,天心轉移俄頃功, 化為瑞雪年榖豐。
病中友人寄詩遂以次韻 萬象變幻道是宗,望而未見心有忡。
斯時講禮聞戴聖,西塾得師如馬融。
虗亭短燭風雨夜,坐久談論意氣雄。
铿詞媚藻心所厭,要使付物比化工。
姑孰感客老将至,喜持圭玷求磨砻㈠。
病餘恐是元氣劣,絶與調理民瘼同。
何當躍入安樂窩,先天尚友太古風。
誰言羣聖逝已逺,天地上下流沨沨。
已上《知新近稿》 旁批:㈠圭玷求磨砻,《詩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
掃清内痾與外戕,俱入丹丘不死鄉。
轅門晝靜塵不揚,相君留飲談岐黃。
揮筆大冩竹泉字,龍鳯飛舞勢矯昻。
持來賓幕作佳話,獨我才拙慚諸郎。
先生不登名利場,丹顔漆髪雙瞳方。
赤日滿路歸計忙,慈親應倚門闾望。
煩君更以竹泉施八荒,跻民壽域如虞唐。
旁批:㈠淇澳,《衛風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
㈡渭川,《史記食貨志》:“渭川千畝竹”。
㈢唐六逸,李白居魯,與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在徂徕山竹溪隐居,世稱“竹溪六逸”。
送孫别駕赴池陽 青蓮居士之後身,音節連篇古樂府。
便從大雅論正葩,猗那為宗舜臯祖。
兩都三國差可數,南朝绮辭徒織組。
隔江玉樹夜無聲,岩谷風生聞嘯虎。
神交直到開元上,光焰摩天出天語。
飄飖雲海超八極,金銀台合羣仙侶。
忽聞帝遣熒惑星,火斧虹旗鎮南土。
來向轅門拜明主,曉日麻衣㈠光楚楚。
幕中慷慨坐談兵,何況傳家有孫武。
紫薇花下月滿池,鬥酒當筵珠玉吐。
朝政方勞柱史記,王衮正賴賢臣補。
人生會合苦不常,驚見屏星在門戶。
醉踏輕舟泝江去,楊柳飛花望牛渚。
兩崖煙霧濕天門,九朶芙蓉照秋浦。
秋浦郡縣待摩撫,吏者師模民父母。
雖雲官至刺史榮,半刺㈡才能當獨歩。
兵火瘡殘極哀苦,仁惠存心百廢舉。
襦袴歌騰歡鼓舞,千裡桒㈢麻沐膏雨。
勤敷治道追往古,再見唐虞運當午。
挽河洗甲天宇清,坐聽弦歌響鄒魯。
旁批:㈠麻衣,《詩曹風蜉蝣》:“蜉蝣掘閱,麻衣如雪”。
鄭玄箋:“麻衣,深衣。
諸侯之朝,朝服;朝夕則深衣也”。
李賀《野歌》:“麻衣黑肥沖北風,帶酒日晚歌田中”。
王琦彙解:“唐時舉子皆着麻衣,蓋苎葛之類”。
㈡半刺,晉庾亮《答郭預書》:“别駕舊與刺史别乘,同流宣王化于萬裡者,其任居刺史之半”。
即長史、别駕、通判等職。
㈢桒,桑。
送李錬師還少微山【并序】 楚樵真逸養病于秦溪桐陰,凝神沖寂,求無為之宗。
夕陽在戶,聞有剝啄聲,啟闗視之,有一童子手玄錦靈篇,緻仙華君意曰:平川錬師仙李之南梢也,廬少微山,遊心于清虗窈冥。
晨望紫氣赪霞起自龍虎之都,岷波東環,浩如蓬海,蹑雲而來,逍遙琳室,日華月英,流光内鼎,道幾成矣。
今将乘回飙,指故墟,飄飄而南。
子曷宣秘趣,吐铿辭,聲其所懐。
清夜骖鸾,俾得長歌雲漢間,滄溟揚塵,尚與玉笈洞章,宮商舌上。
異時邂逅,郁羅握手,話及玉齒皓粲,此其張本爾。
樵逸聞仙華命,豁然病釋,喜色骎骎,頗恨不識平川。
莫罄摹肖,藤床晚卧,想象髙唐,臨風浪然而唱曰: 雲間蒼湖飛紫龍,鼎煙光怪生芙蓉。
鐵須化作緑玉叢,仙都幻出天南峯。
猗嗟李下白髪翁,神交頓作玄玄宗。
迩聞鶴骨方兩瞳,少微星窺冰雪胷。
頗厭膝行訪崆峒,喜與柱史㈠仙源通。
黃芽徹夜氣吐虹,瓊舄曉蹑飛霞彤。
髙翰掠過豹九重,清都樓阙浮瑤穹。
羽衣大會珠黍中,璇車禦氣抟飛蓬。
玉姬為酌碧琳醲,侑以三秀蒼玲珑。
鳯凰盤跹戞金锺,衆中凝瞻帝之容。
帝咲而言來汝童,紫陽雲錦開囊封。
右招金母左木公,中間稽颡青牛宮。
賜飲鮮灏元氣充,帝令下土屍三蟲。
倒驅海水懸半空,電光繞劍奔靈霳。
沛然澤物頃刻功,卧聽四野歌年豐。
石頭撐雲蟠郁蔥,大江萬裡銀濤雄。
五城變現金碧融,特來蔭此千文松。
玄虎上奮鉛在镕,忽驚暗室光瞳眬。
故隐竹石懐舊蹤,平溪過雨摩青銅。
翩然鳴佩嘉客從,鶴背鐵笛橫秋風。
三天傥可一咲逢,指顧太始開鴻蒙。
【序内所稱仙華者,宋君景濓自謂仙華道士也。
】 旁批:㈠柱史,老子為周柱下史。
㈡鮮灏,《說文》:“灏,豆汁也”。
送僧芳蘭谷住持明招寺 幽蘭之生在深谷,不以無人而不芳。
缽盂朝采墜露飲,青蓮薝蔔停馨香。
谷中空明若圓鏡,須彌環海日月光。
傲睨天台髙郁蒼,五百癡衲岩宂藏。
小乘留戀不死鄉,何縁比肩大法王。
後代演經談渺茫,天花紛飛七寳床。
逺窺正覺如望洋,伊誰面壁文字忘。
獨栖金華山滿房,定中趺坐歲月長。
聲音色相等妄幻,自謂學佛非荒唐。
冰壺石筍出雲漢,飄然淩虗觀十方。
龍蟠法界氣紫黃,渡杯㈠如電江聲涼。
偶然乞得袈裟地,已被東萊建道場。
東萊先隴在武義,非為薦福主天堂。
正縁人家有興廢,寺觀經久願力強。
金坊寳合锺鼓震,馬鬛肯使樵蘇傷。
我思儒門經濟業,發育萬物随翕張。
存心養性禅所宗,浩氣剛大仙揣量。
空玄衍說元有自,勸人作善來百祥。
雖雲離倫絶世故,恃此禮樂扶綱常。
何必火書廬其居,然後鄒魯文教昌。
東萊雲車自天降,撫掌應咲吾言狂。
旁批:㈠渡杯,晉宋時僧人,不知姓名,相傳其常乘一木杯渡河,因号曰杯渡。
見南朝梁慧皎《高僧傳神異杯渡》。
送别 我思南漪不可見,曽孫一朝來自宣。
問之雲是正甫子,滿眶秋碧堆清漣。
黎公颕悟乃鼻祖,以字為氏百世傳。
玉堂學士瀛洲仙,佩聲鳴向尺五天。
驅辭不下泷岡阡,樓前驚倒陳龍川㈠。
天門夜開玄鶴去,銮坡冷落黃金蓮。
一家侯伯八九輩,封胡羯末仍骈肩。
雕刻烹龍炮鳯篇,亦有氣雄如馬遷。
自從兵革踰十年,驚心文物晨星然。
湖光樹色雲錦鮮,明珠躍出骊龍淵。
薊丘髙闳繡蓉褥,墨君動喜生風煙。
青女裁霜作輕袂,下馬長趨紫闼前。
是時江南漸平定,土貢金帛豐貨泉。
捧牍内府贊利權,長官幸得鄉中賢。
薇花清露滴翠磚,點染物态歸銀箋。
不待除書先掉臂,未霜楊柳迎溪船。
南湖竹石無恙否,紅鰕紫鯉不直錢。
雨晴晚秫黃滿田,醉呼疊嶂來詩筵。
旁批:㈠龍川,陳亮,字同甫,原名汝能,婺州永康人。
紀事 壬寅十月初五日,陰雨停空天未夕。
江城暖氣驟蒸人,蟬翼绡裳汗沾濕。
輕雷數聲生變化,火鼓轟山電流赤。
長飙西來吹海立,飛雨驚鳴建瓴急。
勢如萬騎怒沖擊,對面相呼聽不得。
掩闗漸是一更時,爍眼金虬破昏黒。
蓮花碧礎迸出泉,官市波濤湧三尺。
方當閉塞蟄蟲俯,頓駭龍蛇離窟宅。
怪得秋冬未降霜,無乃天時有差忒。
陽氣至此本潛藏,發洩深機不能宻。
或占水旱在來年,消弭災異當修德。
須臾河漢現踈星,天地無聲本來寂。
小窓獨坐對殘燈,尚有寒蛩語空壁。
十月初六日夜作 昨宵雷電送雨來,今宵又聞天上雷。
紫電照窓銀竹立,初冬有此甚異哉。
天公仁慈萬物祖,陰慘陽舒時不誤。
年年秋半雷収聲,何乃緻此非常怒。
怒非其時太重複,驚起昆蟲死平陸。
天發殺機今見之,正賴賢君調玉燭。
惕然省身思過咎,是日頒書肆寛宥。
與民更始物維新,和氣春熈似靈囿。
天心警戒猶未己,要在事事循天理。
更以仁恩蘇赤子,天心轉移俄頃功, 化為瑞雪年榖豐。
病中友人寄詩遂以次韻 萬象變幻道是宗,望而未見心有忡。
斯時講禮聞戴聖,西塾得師如馬融。
虗亭短燭風雨夜,坐久談論意氣雄。
铿詞媚藻心所厭,要使付物比化工。
姑孰感客老将至,喜持圭玷求磨砻㈠。
病餘恐是元氣劣,絶與調理民瘼同。
何當躍入安樂窩,先天尚友太古風。
誰言羣聖逝已逺,天地上下流沨沨。
已上《知新近稿》 旁批:㈠圭玷求磨砻,《詩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