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學士集巻一

關燈
(明)陶安撰 ○四言古詩 詠鳬山【并引】 鳬山送賈公也。

    公家武棠,儒術入官,歴省憲宥,府朝選清望領鹽司,由行省郎中為兩浙轉運使。

    政令煥新,其亷澹寡欲尤人所難,既滿而歸,故作是詩以送之。

     鳬山蒼蒼,魯邦是瞻。

    笃生哲人,蹈德有嚴。

    雍容儒紳,典教于學。

    政府遴才,資其謀度。

     河渠有書,兵戎有樞。

    乃振憲綱,乃乗倅車。

    開省東南,坐籌賓幄。

    股肱碩輔,聞言是諾。

     浙司之鹾,國賦倚重。

    帝睠老臣,副予寵用。

    煮醎于海,民勞不咨。

    公善理财,母㈠敢或欺。

     匪衡益平,匪鑒益明。

    利周于物,币貢于京。

    視彼貪虐,斂害于民。

    怨詈滿途,亦獨何人。

     豈弟君子,不忮不求。

    豈弟君子,不剛不柔。

    魚台仰止,遙遙我心。

    駕言旋歸,懐其德音。

     旁批:㈠母字誤,當作毋。

     詠當塗張縣尹善政【并序】 古者為政,躬行率民,不待刑罰威令而所感自孚,以天理在心,人所同也。

    況縣令于民最親,寄命百裡。

    茍善其治,雖當俗降政乖之後,豈遂不可複乎古?觀于張君可知矣。

     君之治當塗也,凡宿弊梗民及民所欲而弗遂,鹹除而舉之。

    廷訴者,誨以婉辭,辄釋訟去。

    然法所宜直,強诳莫能投其詐,窮弱得以伸其欝,故人無觖望焉。

    縣負郭帶江,當南北要沖,供億繁侈,不立威而事集,人免于擾。

    憲台新令核詭寄田㈠,君适病不視事,吏署案設罪罟,欲掩民入,無慮數千戶,衆惶駭。

    君出,焚案易吏,令民自實類田于籍,賦役用均,民甚安之。

    其操守廉潔,内無纎介私撓,弊服羸馬,意常充如。

    閉戶燕處,澹靜堅苦,人所難堪,而居之自裕。

     自莅事,連歲大穰,水旱不為災,蝗飛不入境,務以德化,下用是皆恥犯法,鬬競者寡。

    部使者考視案牍,寥寂無幾,父老賀曰:吾邑入職方氏七十年,未嘗見此賢宰。

    郊野間無少長,聞稱縣令每額掌敬歎。

    及代,相與赍咨㈡弗釋,以是觀之,張君為縣,能得匹夫之心,葢由躬行率民,無愧古之賢大夫矣。

    君名兊,字文說,湖南人,登進士第。

    餘性介直弗阿,見其官三載,表裡始終常一緻也。

    故序其槩,頌以詩曰: 有美君子,嘗觀國光。

    賢書載登,赤绂斯煌。

    再命升爵,來于荊湘。

    尹茲百裡,編甿樂康。

     理涵于心,道積于身。

    克施有政,民德亦新。

    耕桑被野,雨旸屢勻。

    衆庶而豐,侯儉而貧。

     民有雞豚,我盤蔬茹。

    民有纨帛,我衣布素。

    闵厥士女,瘡痍是撫。

    瘡痍既瘳,我體完固。

     公綽不欲,滕薛非長。

    子産恵愛,刑書靡良。

    侯兼其德,政有紀綱。

    三年化行,嘉猷孔彰。

     英英白雲,逺瞻是恻。

    遄歸于南,承顔有怿。

    願為時雨,均此下國。

    維茲邑人,永思無斁。

     旁批:㈠寄田,《漢書西域傳上鄯善國》:“地沙鹵,少田,寄田仰谷旁國”。

    顔師古注:“寄于它國種田,又籴旁國之谷也”。

     ㈡赍咨,《易萃》:“赍咨涕洟,無咎”。

    王弼注:赍咨,嗟歎之辭也。

     詠蘇守義妻齊氏【并引】 烈女齊氏者,安平縣新莊人也,縣隸真定晉州。

    齊甫笄,适同裡蘇守義,事舅姑勤,修婦道。

    至丙戌孟夏,守義病笃,謂齊曰:“我病度不愈,幸有兄養母,爾年少,改适後人,可善事之”。

    齊曰:“忠臣烈女,不懐二心”。

    守義死,哀恸幾絶,謂家人曰:“夫埀卒,囑以善事後人,吾甚恥之。

    願即死徇葬,以明不它”。

    家人驚駭,相與守視。

    纔少緩,遂自經,即夫喪日也。

    有司上聞,旌死節于門,複其繇役。

    保定張庸道通守太平,戾止㈠泮林,進教官、諸生語其事,餘為之詩曰: 幽燕之南,晉趙之疆。

    刀鋤劔樵,其人勁強。

    安平故邑,村有新莊。

    懿彼貞女,曰齊之姜。

     來嫔于蘇,功容并良。

    孝周舅姑,禮謹閨房。

    夫遘危疾,永訣在床。

    謂汝改适,憐其早孀。

     齊瀝丹誠,執心孔剛。

    誓無辱身,甯甘自戕。

    夫目遄暝,妾命乃長。

    胡能獨生?曷若偕亡? 金石可朽,言弗忍忘。

    岡陵可移,義弗忍傷。

    九原當見,以死自明。

    永謝膏沐㈡,魂離室堂。

     欲拯何及?舉族悲惶。

    行髙千古,事昭一鄉。

    守宰嘉歎,憲使薦揚。

    旌命自天,門闾有光。

     斷鼻㈢執義,夏侯德彰。

    剔目㈣示信,房盧性臧。

    誰能捐軀,同穴而藏?恒山欝蒼,厥髙莫量。

     烈烈令聞,能與之京?張侯戾學,稱善洋洋。

    激勵孝忠,增重綱常。

    作此雅歌,亘乆彌芳。

     旁批:㈠戾止,《魯頌泮水》:“思樂泮水,薄采其芹.魯侯戾止,言觀其旗”。

    戾,臨也,止,語辭。

     ㈡膏沐,《衛風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适為容”?朱熹集傳:膏,所以澤發者;沐,滌首去垢也。

     ㈢斷鼻,晉皇甫谧《列女傳》:“(曹)爽從弟文叔妻,谯郡夏侯文甯之女,名令女。

    文叔早死……居止常依爽。

    及爽被誅,曹氏盡死。

    令女叔父上書與曹氏絶婚,強迎令女歸。

    時文甯為梁相,憐其少,執義,又曹氏無遺類,冀其意沮,乃微使人諷之。

    令女歎且泣曰:“吾亦惟之許之是也”。

    家以為信,防之少懈。

    令女于是竊入寝室,以刀斷鼻,蒙被而卧”。

     ㈣剔目,《新唐書列女傳房玄齡妻盧》:“玄齡微時,病且死,诿曰:‘吾病革,君年少,不可寡居,善事後人’。

    盧泣入帷中,剔一目示玄齡,明無它”。

     詠張同知【并序】 田賦歲供,始于斂輸,終于漕運,事煩責重,為政者難之。

    夫斂輸集于倉廪,漕運達于畿甸,得人綱摠,則利入于國,害不及民。

    故行省遴官,平其出納焉。

     至正丙戌冬,姑孰貳守張侯以省命監斂三縣租,視事倉廨,剜剔宿弊,均一鬥石。

    朔風冱寒,戴星出戶,昏夜始歸。

    逺郊外邑,舟車囊槖,如期紛至,躬驗露積,簸籭精鑿㈠,吏無以售其奸,民得以節其費,仁厚之意,藹然被物。

    斂輸既畢,省委視平江漕運,馳驿遄往,自春徂夏,海艘綿聯,瓊粻山峙㈡,額七十萬,凖量合制。

    漕夫聽令,惴無讙嘩,乃相謂曰:“是姑孰監租,剔弊勤事者。

    其可犯乎”?由是倉厫晏然,市肆不擾。

    其民曰:“是嘗仁厚彼民,今推而及我,抑何幸欤”?又能防閑周嚴,無龠合㈢竊逸,赢餘二萬四千石有竒。

    由其累官在京倉庫漕司,故今冝于其職焉。

     侯雅嗜經籍,孳孳古學,坐立進退禮習熟。

    毎居府署,疏決壅滞。

    退食延接士論,馳騁古今,性豁如也。

    教官儒流,喜侯還治所,俾為詩以詠之。

    仆舊遊京師,聞譽起慕,今灼見其人,信有符于前聞也,其何說以辭?侯字庸道,保定人。

    言行政績之可征者,豈獨斂輸漕運而已哉?既述其事,頌以詩曰: 有颀之英,今德在躬。

    禁闼清華,鼓舞皇風。

    命服鞶組,寵任洊隆。

    先猷是經,衆理貫融。

     乃睠江東,臨民敬忠。

    庭訴自簡,倉儲載豐。

    匹馬翩翩,霜月在天。

    勤敢謂勞?王事系焉, 三吳故墟,征賦于田。

    有命轉輸,寄委則專。

    南風巨艘,平達于幽。

    待哺林林,以樂代憂。

     國廪既充,經費是庸。

    侯官南邦,不有其功? 旁批:㈠精鑿,《春秋》:“桓二年,粢食不鑿,昭其儉也”。

    注:黍稷曰粢,不精曰鑿。

     ㈡瓊粻山峙,《詩大雅崧高》:“以峙其粻”。

    《爾雅釋言》粻,糧也。

    《離騷》:“精瓊爢以為粻”。

     ㈢龠合,古量器,一龠當半合。

     題畫牛【并引】 畫形易,畫意難,觀此圖也,老不忘舐犢之愛,可以會其意矣,為之詩曰: 坤道生,生為子。

    母牛貌,其性情。

    載行載休,草茂泉清。

     從犢後先,恐其渇饑,愛發于天。

     ○五言古詩 送呂經歴詩【并序】 新安呂輔之長府幙于太平,太平為江左名郡,贊其理者冝有簡靜之德,以鎮其俗,敏達之才以施于用,斯為善矣。

    葢其民習謹厚,寡于争訟。

    府侯端居堂庑,肅清幕僚,不煩于案牍,坐鎮勿擾而已。

    郡地當要沖,迎送需給日代乎前,金谷之浩穰,刑罰之重輕,學校之教養,營造之經費經歴,總諸曹以就緒焉。

    呂君蚤由簿書,積勞升官,簡靜敏達皆有之矣。

    府隸江東憲司,宻迩行台,集慶、甯國、太平境相接也。

    政治得失,聲實隆污,最易着聞。

    而是郡官無失職,事無失道,非善贊其理者欤。

    秩滿送以詩曰: 姑孰古藩翰,溪山缭城郭。

    出鎮遣重臣,分符荷侯爵。

    黃堂清晝閑,蓮香藹賓幕。

     美茲南土彥,聲名素昭灼。

    嘉言吐清婉,竒搜破冥漠。

    簡牍日豈無,談笑為裁度。

     貞姿澗畔松,髙情雲表鶴。

    流光何荏苒,新霜點華發。

    觧篆促歸期,遙憶舊林壑。

     江流渺孤蓬,春風桞花落。

    才猷時所慕,行矣沾殊渥。

    壯心老不渝,雲路參寥廓。

     送于遵道【并序】 學以師古為賢,不以戾俗為迂也。

    往聖立心修道,酌于大中,嘉谟盛行,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