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學士集巻一
關燈
小
中
大
綸事物,炳炳方策間,儒者務學,法此而已。
古學寥閴,士習乃降。
幹時媚衆,餌近利,獵虗聲,靡然莫知其所止。
當是時也,聞有古學之士,其不駭然而笑也幾希,無怪乎斯文之微矣。
以予所知若遵道于君之學,其師古者欤?來録學事于姑孰,忘其素富,獨寓空齋,閉門終日,攻讨理緻,纂述忘疲,居不泛交,暇不出逰,澹泊其心,堅定其志,侃侃論辯,不改方直。
況味恬寂若與世忘,不求合乎今,而求以師乎古。
士類賢之,世俗迂之。
予與遵道同時泮庠,交契深厚,詩以贈别,并序作詩之意雲爾。
東南巨都會,龍虎形桓桓。
文獻萃其間,群方聳聽觀。
之子邦之彥,髙情寄儒冠。
詞林被膏潤,華實美以完。
筮仕司糾録,官與氈俱寒。
坐忘粱肉味,丼㈠此苜蓿盤。
齋居謝賓客,燈窻夜漫漫。
道契三古心,筆意宗孟韓。
秩滿動行色,送别江之幹。
西風吹白雲,心目遙生歡。
相期敦古道,力行諒非難。
朂哉追前修,萬裡髙飛翰。
旁批:㈠丼,井也,此處當作甘,字誤刻,後皆放此。
送程子厚【并序】 莫神于天文流運矣,日月經緯之隠,見暑寒晝夜之變遷。
聖人浚其心智,推驗測候,使天文無所秘其神,裁成範圍之功益神矣。
自庖犧畫卦,具二十四氣,炎帝分八節以紀農功,軒轅迎日推筴而調厯作。
若分至啟閉之官,建于少昊重黎。
天地之司,命于颛顼。
式序三辰,帝喾有焉。
厯象玑衡,唐虞先焉。
夏稱昆吾,商稱巫鹹。
周官摠以太史,而分保章、馮相、蔔師,筮人,視祲、挈壺之職,其制遂詳。
時至春秋,魯有梓慎,晉有蔔偃,鄭有禆竈,宋有子韋,齊之丼德㈠,楚之唐昧,趙之尹皇,魏之石申,皆掌天文以佐國治,而巫鹹、丼石,其學尤着。
五行之說明矣,後世沿襲支幹星度,推人壽夭吉兇,悉本五行,要必有其理也。
新安陰陽家程子厚明于天文,得古遺意,雖天地氣化,渾淪綿邈,乃操寸管尺圭,約而窺之,卒莫有逃焉者也。
嘗教授鉛山陰陽學,調太平。
其談演理數,推人平生事,曲中㈡焉。
餘觀史遷以陰陽家與道、墨、縱橫并列,然帝王以陰陽參國政,定民時,其法肇于上古。
是知道、墨、縱橫之說皆可廢,而陰陽家不可廢也。
意者程君于聖人之神知所求哉?乃賦詩以送之,詩曰: 于穆蒼靈運,元化無始終。
埀象炳躔逡㈢,積閏成歲功。
茫茫萬古餘,坐緻理則同。
清台窺玉管,缇帷候律筩。
教筵分列郡,設官效儒宮。
新安萬山深,閉戶象數攻。
青袍客江上,賓友藹文風。
望氣登危城,占星指遙空。
泉清壺漏滴,表正陽晷中。
寒氈能慰藉,杯酒聊自充。
風髙白雲飛,澄波送歸篷。
佳哉泉石墟,樹色環青蔥。
鳯皇銜書來,招邀遊紫宮。
掃清黃道塵,曉望扶桑紅。
旁批:㈠丼德,甘德,與石申合作《甘石星經》。
㈡曲中,中也。
《耆舊續聞》卷二:“韓退之作《師說》,曲中今世人之病”。
㈢躔逡,《方言》:“躔逡,循也”。
挽方君政【并序】 至正初,餘訓導姑孰郡庠,青陽方君政來正學事,遣其子若孫執禮受業。
後餘去職,君亦攝教天門于湖。
滿考,聽铨吏部。
餘适與計偕,乙酉仲春遇君京城南僑舍,相距數步,曰㈠沽酒慰寥寂,聯裾風沙中。
逰覽都市,至大明殿陛,瞻宮禁之神麗。
未幾,予袖禮部符南旋,君尋除無錫州教授。
冬複抵姑孰舊寓,怪其飲減,杯至辄辭。
丙戌二月,會飲餘家。
後數日,其三子至自青陽,是夕遘。
疾甚,猶緻書于餘,俾子若孫詣餘卒業。
三月十二日卒,去會飲僅匝月,所緻書乃絶筆也。
經旬,諸孤發榇舟歸葬。
君軀幹剛癯,自号庸齋,愛談辯,摧抑衆論,聞一辭中理則改容服從。
嘗谕㈡信之永豐,杭之于潛,歴學正,升教授,惜其未任客死,志莫獲遂。
遂作挽詩三章,以寄餘之哀思焉。
大化何茫茫,生死等朝暮。
見面未幾何,幽明已殊路。
人皆勸君仕,況未年迫暮。
哀哉萬裡行,朝命惜虛付。
雖有善教才,不得一逺布。
六旬命非促,豈不見晞露。
知命儉亦樂,聞道死乃安。
平生嗜欲薄,既逝魂氣完。
念昔乆締交,文飲意屢歡。
握手龍墀上,天風飒髙寒。
歸來忽永訣,不複其杯盤。
葢棺事始定,長夜嗟漫漫。
雲間九華秀,君心豈能忘。
親朋亦别乆,終不返故鄉。
諸孤泣訴我,我亦淚浪浪。
東風三月暮,送柩出泮庠。
歸舟駕言發,佳城在青陽。
所期賢子孫,勉嗣先業光。
旁批:㈠曰字誤,當作日。
㈡谕,縣學教谕。
贈程希孟【并引】 新安程希孟失怙于襁褓,母胡氏,鞠孤孀居,誓無改醮。
希孟遵教既有成立,遊金陵、姑孰,欲得祿以養其親,韓子所謂“雖有離憂,其志樂也”,托物成詩,美其事焉。
喬林有烏巢,好枝以為依。
巢中雛始生,烏父去不歸。
慈母勤覆育,而無暫時違。
哺食日以肥,養翮日可飛。
煥如鸾凰文,矯若鷹隼威。
油然反哺心,真純乃天機。
崇台霜滿樹,翔集遷髙巍。
不然騰雲衢,榮光托王畿。
晨出日未晞,夜歸星正稀。
所思報劬勞,母德如春晖。
寄題依緑亭【太平縣湯肯堂】 黃山衍餘秀,雲巒結層城。
溪泉抱林麓,蒼瑩有餘清。
肯堂賢主人,締此松竹盟。
作亭宅幽勝,辟園莳芳榮。
波光照簾幾,天影涵空明。
依緑意何如,聊以濯吾纓。
漢水鴨頭色,錦江春碧晴。
向來逺逰處,恍惚當軒楹。
仰視金芙蓉,千峰欝峥嵘。
丹崖浮紫氣,上接白玉京。
仙人粲雲裾,下顧如有情。
翩翩鶴書來,閉戶懶出迎。
俛首玩澄泚,但覺軒冕輕。
機心晏然息,肯使鷗鹭驚。
洗耳慕髙躅,深居憺無營。
贈李盤居 有客骨氣清,南來自仙都。
睠此山水地,相逢意交孚。
遊神于先天,理象窮六虛。
炯然雙瞳光,為人辨榮枯。
流觀文物海,妙洩造化樞。
上有星緯垣,下有龍穴區。
甲子起上元,萬古數不渝。
泝流探其源,竒言如貫珠。
蹇餘乆岩壑,澹素以自娛。
坐視歲月遷,不忍棄詩書。
朋逰或要津,笑我猶癯儒。
子來筮卦畫,謂當應時需。
牕前共尊酒,談笑忘羇孤。
天髙秋氣肅,鴻雁來賓初。
去意不可留,贈之乏瓊琚。
豈無小山徒,招隠上亨衢。
猗彼盤中人,甯乆盤中居。
時至諒毋失,江左暫踟蹰。
贈風鍳雷霆電 雷迅乃成霆,先機爍飛電。
震動江海間,洞燭魚龍變。
君術亦如此,駭物豁神見。
舌端聲欲鼓,目光照人面。
心與造物遊,其名匪徒炫。
蕭蕭蓬鬂斑,客路猶未倦。
敬亭好山色,餘翠落團扇。
秋風凄以髙,鄉心逐歸燕。
贈鬥數梁月淵 璇玑幹元化,列宿摠綱紀。
不待衡管窺,理數契玄旨。
人命有窮通,如出其意使。
平生鑒物心,寒月照淵水。
曳褐茅山下,開牕挹蒼紫。
波流送靈槎,博望憩遊屣。
仰視北鬥光,秋雲接伊迩。
竒論入杳微,尊酒澆磊磈。
涼飙飒短袂,微露濕寒葦。
問子去何之,長揖挈行李。
夜行至香魚館【在滄州鹽山縣】 目送寒日墜,暮色變蒼黃。
近顧已昏冥,前店安可望。
遊子且宵征,苦恨晝不長。
雪深迷古道,車陷心愈忙。
缺月未出時,粲然衆星光。
四無雞犬聲,瓊田白茫茫。
忽逢人夜語,為我指康莊。
漸至香魚館,叩門燈照床。
主翁起迎勞,飲以壺中漿。
笑問來何遲,吹火煮糗糧。
因知造物心,不使罹害傷。
命途此可蔔,力善何能量。
送常伯昻 燕雲欝嵯峨,形勢拱北京。
土厚人勁毅,慷慨意氣傾。
一有溫恭儒,翹然擢竒英。
夙秉濟物志,而無阿世情。
西江贊風紀,頃歩懐廉平。
嶺海滌氛翳,湖湘亦澄清。
尋登南廌院,愛此霜月明。
中台有征書,共說選擇精。
春殘桞飛絮,送别金陵城。
子行勿遲遲,時事方營營。
平生報主心,不為利祿嬰。
緻逺自今始,側耳聞佳聲。
述寓【長明道書院作】 夙志慕前矩,琴趣愧難續。
棄米曾賦歸,雲何效奔逐。
慈親日向老,無以報鞠育。
明經不取士,奉養心未足。
攜家客秦淮,蒼苔蔽荒屋。
年豐公廪虗,半載不沾祿。
妻子樂從儉,朝夕共饘粥。
母心愛兩孫,每食分鼎肉。
自憐頭上巾,興到無酒漉。
怡然坐牕下,一笑對秋菊㈠。
旁批:㈠秋菊二字原屬下題,作“秋菊秋風辭送梁生”,誤,今乙正至此句。
秋風辭送梁生 涼飙蕩平野,逺送賓鴻翔。
蕭飒西北來,草木忽變黃。
不惜草木黃,寒透客子裳。
曉牕凋鬓影,夜堂揺燭光。
值此素節晏,令人懐故鄉。
援琴賦将歸,苦雨菊有芳。
盼望掃積陰,下土見太陽。
明當吹羽翰,髙飛
古學寥閴,士習乃降。
幹時媚衆,餌近利,獵虗聲,靡然莫知其所止。
當是時也,聞有古學之士,其不駭然而笑也幾希,無怪乎斯文之微矣。
以予所知若遵道于君之學,其師古者欤?來録學事于姑孰,忘其素富,獨寓空齋,閉門終日,攻讨理緻,纂述忘疲,居不泛交,暇不出逰,澹泊其心,堅定其志,侃侃論辯,不改方直。
況味恬寂若與世忘,不求合乎今,而求以師乎古。
士類賢之,世俗迂之。
予與遵道同時泮庠,交契深厚,詩以贈别,并序作詩之意雲爾。
東南巨都會,龍虎形桓桓。
文獻萃其間,群方聳聽觀。
之子邦之彥,髙情寄儒冠。
詞林被膏潤,華實美以完。
筮仕司糾録,官與氈俱寒。
坐忘粱肉味,丼㈠此苜蓿盤。
齋居謝賓客,燈窻夜漫漫。
道契三古心,筆意宗孟韓。
秩滿動行色,送别江之幹。
西風吹白雲,心目遙生歡。
相期敦古道,力行諒非難。
朂哉追前修,萬裡髙飛翰。
旁批:㈠丼,井也,此處當作甘,字誤刻,後皆放此。
送程子厚【并序】 莫神于天文流運矣,日月經緯之隠,見暑寒晝夜之變遷。
聖人浚其心智,推驗測候,使天文無所秘其神,裁成範圍之功益神矣。
自庖犧畫卦,具二十四氣,炎帝分八節以紀農功,軒轅迎日推筴而調厯作。
若分至啟閉之官,建于少昊重黎。
天地之司,命于颛顼。
式序三辰,帝喾有焉。
厯象玑衡,唐虞先焉。
夏稱昆吾,商稱巫鹹。
周官摠以太史,而分保章、馮相、蔔師,筮人,視祲、挈壺之職,其制遂詳。
時至春秋,魯有梓慎,晉有蔔偃,鄭有禆竈,宋有子韋,齊之丼德㈠,楚之唐昧,趙之尹皇,魏之石申,皆掌天文以佐國治,而巫鹹、丼石,其學尤着。
五行之說明矣,後世沿襲支幹星度,推人壽夭吉兇,悉本五行,要必有其理也。
新安陰陽家程子厚明于天文,得古遺意,雖天地氣化,渾淪綿邈,乃操寸管尺圭,約而窺之,卒莫有逃焉者也。
嘗教授鉛山陰陽學,調太平。
其談演理數,推人平生事,曲中㈡焉。
餘觀史遷以陰陽家與道、墨、縱橫并列,然帝王以陰陽參國政,定民時,其法肇于上古。
是知道、墨、縱橫之說皆可廢,而陰陽家不可廢也。
意者程君于聖人之神知所求哉?乃賦詩以送之,詩曰: 于穆蒼靈運,元化無始終。
埀象炳躔逡㈢,積閏成歲功。
茫茫萬古餘,坐緻理則同。
清台窺玉管,缇帷候律筩。
教筵分列郡,設官效儒宮。
新安萬山深,閉戶象數攻。
青袍客江上,賓友藹文風。
望氣登危城,占星指遙空。
泉清壺漏滴,表正陽晷中。
寒氈能慰藉,杯酒聊自充。
風髙白雲飛,澄波送歸篷。
佳哉泉石墟,樹色環青蔥。
鳯皇銜書來,招邀遊紫宮。
掃清黃道塵,曉望扶桑紅。
旁批:㈠丼德,甘德,與石申合作《甘石星經》。
㈡曲中,中也。
《耆舊續聞》卷二:“韓退之作《師說》,曲中今世人之病”。
㈢躔逡,《方言》:“躔逡,循也”。
挽方君政【并序】 至正初,餘訓導姑孰郡庠,青陽方君政來正學事,遣其子若孫執禮受業。
後餘去職,君亦攝教天門于湖。
滿考,聽铨吏部。
餘适與計偕,乙酉仲春遇君京城南僑舍,相距數步,曰㈠沽酒慰寥寂,聯裾風沙中。
逰覽都市,至大明殿陛,瞻宮禁之神麗。
未幾,予袖禮部符南旋,君尋除無錫州教授。
冬複抵姑孰舊寓,怪其飲減,杯至辄辭。
丙戌二月,會飲餘家。
後數日,其三子至自青陽,是夕遘。
疾甚,猶緻書于餘,俾子若孫詣餘卒業。
三月十二日卒,去會飲僅匝月,所緻書乃絶筆也。
經旬,諸孤發榇舟歸葬。
君軀幹剛癯,自号庸齋,愛談辯,摧抑衆論,聞一辭中理則改容服從。
嘗谕㈡信之永豐,杭之于潛,歴學正,升教授,惜其未任客死,志莫獲遂。
遂作挽詩三章,以寄餘之哀思焉。
大化何茫茫,生死等朝暮。
見面未幾何,幽明已殊路。
人皆勸君仕,況未年迫暮。
哀哉萬裡行,朝命惜虛付。
雖有善教才,不得一逺布。
六旬命非促,豈不見晞露。
知命儉亦樂,聞道死乃安。
平生嗜欲薄,既逝魂氣完。
念昔乆締交,文飲意屢歡。
握手龍墀上,天風飒髙寒。
歸來忽永訣,不複其杯盤。
葢棺事始定,長夜嗟漫漫。
雲間九華秀,君心豈能忘。
親朋亦别乆,終不返故鄉。
諸孤泣訴我,我亦淚浪浪。
東風三月暮,送柩出泮庠。
歸舟駕言發,佳城在青陽。
所期賢子孫,勉嗣先業光。
旁批:㈠曰字誤,當作日。
㈡谕,縣學教谕。
贈程希孟【并引】 新安程希孟失怙于襁褓,母胡氏,鞠孤孀居,誓無改醮。
希孟遵教既有成立,遊金陵、姑孰,欲得祿以養其親,韓子所謂“雖有離憂,其志樂也”,托物成詩,美其事焉。
喬林有烏巢,好枝以為依。
巢中雛始生,烏父去不歸。
慈母勤覆育,而無暫時違。
哺食日以肥,養翮日可飛。
煥如鸾凰文,矯若鷹隼威。
油然反哺心,真純乃天機。
崇台霜滿樹,翔集遷髙巍。
不然騰雲衢,榮光托王畿。
晨出日未晞,夜歸星正稀。
所思報劬勞,母德如春晖。
寄題依緑亭【太平縣湯肯堂】 黃山衍餘秀,雲巒結層城。
溪泉抱林麓,蒼瑩有餘清。
肯堂賢主人,締此松竹盟。
作亭宅幽勝,辟園莳芳榮。
波光照簾幾,天影涵空明。
依緑意何如,聊以濯吾纓。
漢水鴨頭色,錦江春碧晴。
向來逺逰處,恍惚當軒楹。
仰視金芙蓉,千峰欝峥嵘。
丹崖浮紫氣,上接白玉京。
仙人粲雲裾,下顧如有情。
翩翩鶴書來,閉戶懶出迎。
俛首玩澄泚,但覺軒冕輕。
機心晏然息,肯使鷗鹭驚。
洗耳慕髙躅,深居憺無營。
贈李盤居 有客骨氣清,南來自仙都。
睠此山水地,相逢意交孚。
遊神于先天,理象窮六虛。
炯然雙瞳光,為人辨榮枯。
流觀文物海,妙洩造化樞。
上有星緯垣,下有龍穴區。
甲子起上元,萬古數不渝。
泝流探其源,竒言如貫珠。
蹇餘乆岩壑,澹素以自娛。
坐視歲月遷,不忍棄詩書。
朋逰或要津,笑我猶癯儒。
子來筮卦畫,謂當應時需。
牕前共尊酒,談笑忘羇孤。
天髙秋氣肅,鴻雁來賓初。
去意不可留,贈之乏瓊琚。
豈無小山徒,招隠上亨衢。
猗彼盤中人,甯乆盤中居。
時至諒毋失,江左暫踟蹰。
贈風鍳雷霆電 雷迅乃成霆,先機爍飛電。
震動江海間,洞燭魚龍變。
君術亦如此,駭物豁神見。
舌端聲欲鼓,目光照人面。
心與造物遊,其名匪徒炫。
蕭蕭蓬鬂斑,客路猶未倦。
敬亭好山色,餘翠落團扇。
秋風凄以髙,鄉心逐歸燕。
贈鬥數梁月淵 璇玑幹元化,列宿摠綱紀。
不待衡管窺,理數契玄旨。
人命有窮通,如出其意使。
平生鑒物心,寒月照淵水。
曳褐茅山下,開牕挹蒼紫。
波流送靈槎,博望憩遊屣。
仰視北鬥光,秋雲接伊迩。
竒論入杳微,尊酒澆磊磈。
涼飙飒短袂,微露濕寒葦。
問子去何之,長揖挈行李。
夜行至香魚館【在滄州鹽山縣】 目送寒日墜,暮色變蒼黃。
近顧已昏冥,前店安可望。
遊子且宵征,苦恨晝不長。
雪深迷古道,車陷心愈忙。
缺月未出時,粲然衆星光。
四無雞犬聲,瓊田白茫茫。
忽逢人夜語,為我指康莊。
漸至香魚館,叩門燈照床。
主翁起迎勞,飲以壺中漿。
笑問來何遲,吹火煮糗糧。
因知造物心,不使罹害傷。
命途此可蔔,力善何能量。
送常伯昻 燕雲欝嵯峨,形勢拱北京。
土厚人勁毅,慷慨意氣傾。
一有溫恭儒,翹然擢竒英。
夙秉濟物志,而無阿世情。
西江贊風紀,頃歩懐廉平。
嶺海滌氛翳,湖湘亦澄清。
尋登南廌院,愛此霜月明。
中台有征書,共說選擇精。
春殘桞飛絮,送别金陵城。
子行勿遲遲,時事方營營。
平生報主心,不為利祿嬰。
緻逺自今始,側耳聞佳聲。
述寓【長明道書院作】 夙志慕前矩,琴趣愧難續。
棄米曾賦歸,雲何效奔逐。
慈親日向老,無以報鞠育。
明經不取士,奉養心未足。
攜家客秦淮,蒼苔蔽荒屋。
年豐公廪虗,半載不沾祿。
妻子樂從儉,朝夕共饘粥。
母心愛兩孫,每食分鼎肉。
自憐頭上巾,興到無酒漉。
怡然坐牕下,一笑對秋菊㈠。
旁批:㈠秋菊二字原屬下題,作“秋菊秋風辭送梁生”,誤,今乙正至此句。
秋風辭送梁生 涼飙蕩平野,逺送賓鴻翔。
蕭飒西北來,草木忽變黃。
不惜草木黃,寒透客子裳。
曉牕凋鬓影,夜堂揺燭光。
值此素節晏,令人懐故鄉。
援琴賦将歸,苦雨菊有芳。
盼望掃積陰,下土見太陽。
明當吹羽翰,髙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