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博士官

關燈
博士,現在是學位的名稱,但在古代是個官名。

    這個官,戰國時就有,其詳細情形不得而知。

    秦始皇時,博士有七十人,他們的職務是“通古今”。

    當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北邊奪了匈奴的河套,南邊奪了南越的陸梁地,明年,他置酒鹹陽宮慶賀,博士七十人上前獻壽。

    仆射(博士之長)周青臣進頌詞,說:“現在日月所照的地方沒有不服皇帝的威靈的,又把諸侯之國改成了郡縣,從此可免戰争的禍患,這是上古以來所不曾有過的盛事!”始皇聽了大高興。

    這時候,忽然一個不識趣而又膽大的博士齊人淳于越起來說:“殷王和周王因為封建了子弟和功臣,所以才能有千餘年的天下。

    現在皇帝的子弟就是匹夫,一旦碰到了權臣篡國,試問有什麼人可以幫助皇室的?做事不以古人為師法,決不能長久。

    青臣當面谄谀,不是忠臣!”始皇把這個主張交臣子們去議,丞相李斯說:“今古的制度不同,原不是立意相反,乃是時勢變了。

    我們所定的是萬世的大業,那隻懂得三代之事的淳于越哪能體會到這些新制度的意義!從前天下未統一時,君主所定的制度常常受私家之學的攻擊;他們說的名為古事,其實是裝飾出來的虛言。

    現在天下已統一了,而這種風氣還沒有改變,倘不嚴令禁止,那麼下面的黨派一結成,上面的威權就墜落了。

    我提議:史官所典藏的,凡不是秦的史書,完全燒了。

    不是博士官所執掌的,私家所藏的《詩》、《書》百家之言,完全送地方官燒了。

    有敢聚會了人們講《詩》、《書》的,處死刑。

    有敢引用了古事來反對今制的,全家處死刑。

    官吏知道了不舉發,處同樣的刑罰。

    令下了三十天還不燒的,髡鉗了去築長城。

    所存留的,以醫藥、蔔筮、種樹的書為限。

    想學法令的,就到官吏那邊去學習。

    ”始皇立刻批準了。

    這固是在主張統一思想的李斯執政之下所應有的事情,但其爆發點實由于“通古而不通今”的博士的“是古非今”,可算是淳于越闖下的大禍。

    但有奇怪的一點,史官所藏的史籍,除了秦的統統燒了,而《詩》、《書》和百家之言凡是博士官所執掌的都不燒:為什麼還要留下這一點“是古非今”的根苗?大約這和官制有關系,除非把博士官取消,就得讓他們去讀點古書;隻要他們不敢亂發不合時宜的議論,安心做個皇帝的裝飾品,也就罷了。

     那時的博士是掌《詩》、《書》和百家之言的,《詩》、《書》是古代傳下來的經書,百家之言是戰國時的各家學說。

    既經稱為百家,當然很雜,所以裡邊有神仙家,也有術數家。

    當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有隕星落在東郡,不知什麼人在上邊刻了“始皇帝死而地分”一句話,始皇聽得,把石旁的居民都殺了,把星石也燒壞了,但心中還是悶悶不樂,于是叫博士們做《仙真人詩》;他遊到哪裡,就令樂人們在哪裡歌唱。

    為什麼叫做仙真人呢?因為始皇愛慕真人,自稱“真人”,他聽人唱這首詩,仿佛自己真做了仙真人而不死了。

    明年,他遊罷會稽,沿海到琅邪,途中做了一夢,夢和海神交戰。

    他把這夢詢問占夢博士,博士說:“水神是不可見的,但他手下的大魚鲛龍常常出來;若想除去這惡神,應該先去捕捉大魚。

    ”始皇就預備下捕魚的器具,自己挾了連珠箭候着;到之罘時,果然射殺一條大魚。

    不幸這位博士的話不靈,仙真人詩又沒有用,他上岸就病,不久死在路上。

     漢元年(公元前206年),高帝破了秦軍,進至鹹陽,許多将士争先恐後地到金帛财物的府庫中去搶東西,蕭何獨到丞相和禦史府裡收取律令圖書,帶到軍中。

    後來高帝所以能知道天下的險要、戶口的多少、民間的疾苦,就靠了這些圖書。

    至于博士衙門裡的古籍,這位從刀筆吏出身的當然注意不到了。

    過了月餘,項羽來到,他殺了降王子嬰,屠了鹹陽人民,燒了秦的宮室,火焰經曆三個月還沒有消滅。

    在這種情勢之下,博士官所藏的《詩》、《書》和百家之言必已沒有存留。

    秦始皇燒民間書,項羽又燒博士書,這是八年間的兩度書籍的浩劫。

     書籍雖遭了兩度浩劫,但讀書的人原沒有死完,所以秦博士叔孫通帶了一百多個弟子歸了漢,被他招到關中的又有魯儒生三十三人,他們議定了漢家的各種制度。

    秦禦史主柱下方書的張蒼,明習天下圖書計籍,歸漢後做到丞相。

    最重要的,是魯孔子廟堂裡藏的孔子衣、冠、琴、車、書,世世相傳,到漢二百餘年不絕;諸儒又講鄉飲和大射的禮節在孔子冢上,這冢地大至一百畝。

    所以這兩次的大焚燒,書籍固然受到極大的損失,但隻要用心搜集,還不難積聚。

    隻是楚、漢之間四方起兵,打了八年,其後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