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二等奴才

關燈
着。

    譚呐當然看到了豔妝的白雲裳,但他在演藝圈見慣了漂亮女人,裝作沒有看到這個人。

    他說男士們都在擔心于堇。

    “我不會有事的。

    ”于堇慎怪地說,與他并肩走。

     譚呐站在過道焦急的神情,讓于堇心裡一動,他真的替她擔心。

    這種超過一個導演的擔心,怎麼說也好像太早了一點吧。

    不過,她覺得很溫暖。

     莫之因和一位長相周正、三十歲不到的男士在座,一見于堇和一位漂亮女士走進來,忙站起來。

    譚呐安心地坐下,看着于堇把身後的白雲裳介紹給他們:“這位是白小姐,律師,兼話劇演員,兼松花江畔百裡挑一的美人。

    ”她沒有事先問白雲裳如何介紹,演藝圈半開玩笑百無禁忌。

     白雲裳隻是謙虛地說:“在燕京大學法律系時,玩玩票演戲。

    ”她坐下來,仰慕地對莫之因說,“其實我不是第一回見到莫先生。

    ”莫之因一副不認識她的樣子,卻興趣濃厚地問:“白小姐此話怎講?”“莫先生,你那次上北平,到燕大演講,不就看到我們演《雷雨》?是我演的繁漪!”莫之因眼睛發亮了,像突然醒悟:“對,對,我就覺得眼熟,那還是――”“1936年嘛?”白雲裳說,“才幾年時間!”莫之因點點頭,“不錯不錯,那次在北平還拜見了知堂翁周作人先生!”于堇看得一清二楚,莫之因的演戲幹脆不及格,這兩人演雙簧!莫之因表演之拙劣令人捧腹。

     譚呐站起來,給于堇介紹:“來來,這位就是你點名要見的著名作曲家陳可欣教授。

    ”“你的音樂太美了,每次心裡想起你的曲子,”于堇伸出手來,直爽地對他說,忽然掏出手絹,“哀婉得讓我流淚!”抹眼角的淚水。

    想起剛才在洗手間自己與白雲裳的談話,讓于堇有點傷心。

    這白雲裳一直沒問倪則仁關在哪裡,連裝都不用裝,明知道倪則仁被用刑了,連難過的感覺都沒有。

    她流了淚,直覺得人生無常,男女情愛更無常。

     房間裡的三個男人都慌了,有的給她讓坐,有的說,“太讓人嫉妒陳先生了,于堇怎麼一見你就激動得掏手絹。

    ”白雲裳在一邊看得清楚,這個于堇的表演,哪怕推到過界,都是一百分。

     于堇收好手絹,不好意思地朝大家婉然一笑。

     酒菜上來:八寶葫蘆鴨百葉鹹蛋黃卷,法國紅葡萄酒,香氣撲鼻。

    滿桌人笑盈盈地舉杯,“為今天幹杯!”“為《狐步上海》成功幹杯!”白雲裳還像個圈外人,有點害羞,有點敬畏,這倒是正常的外行人樣子。

    于堇的眼光注意到莫之因居然不敢正視白雲裳。

    這個人一向習慣厚顔無恥地直視女人,尤其是尚未認識的陌生女人,等對方驚慌失措不敢接眼神。

    剛才對她就是如此大膽賊眼。

    若是她猜得不錯的話,白雲裳該是莫之因的上司。

     那麼,莫之因該是76号的,二等奴才,白雲裳直接服務日本人,一等奴才。

    于堇高興地想,弄清了就好唱戲。

     最後吃得差不多了,讓侍者撤掉盤子,甜點棗泥酥餅上來。

    五個人喝着苦艾酒,又要了咖啡。

    鍍金邊的咖啡杯,讓白雲裳很喜歡,摸在手裡裡端祥。

    于堇說她不能再喝酒,莫之因一把搶過來,“讓我效勞!”他一口幹了。

    他招待者進來,“請來紹興花雕,要喝,就喝個盡興!”于堇看着他說,“還是等演出成功之後吧,那時才萬事無礙!”陳可欣也說,時間晚了,該散了。

    一看這局面,白雲裳自然也附合。

     莫之因不快地嚷道,“散什麼呀,還早。

    ”他擺弄着酒杯,突然長歎一口氣,聲音帶着哭腔說:“我膩煩透了這一切,我讨厭戰争!”于堇覺得他酒喝多了,不過,正因為醉了,說的話才讓他顯得比平日直率,看來奴才也有委曲。

    譚呐過去拉他,他不讓。

    “怎麼不讓喝,我還是個人,來,可欣兄我們倆幹一杯!我也喜歡你的音樂得很!”于堇朝譚呐遞眼神,譚呐去打開包間的門,侍者拿着帳單進來。

    于堇接過來簽。

    白雲裳幫着陳可欣把不肯離開的莫之因扶走,莫之因吵着不走,兩人一起把他弄進電梯。

     “我的包忘了!”白雲裳在電梯快關上那一刻叫了起來,“酒喝糊塗了。

    ”她離開電梯,朝包間走去。

    電梯把莫之因和攙扶着他的陳可欣帶下去了。

     白雲裳進來,向于堇笑笑,取下挂在架子上的小皮包離開了。

    譚呐從洗手間出來,這時才到電梯口,于堇叫住了他。

    他轉過身來,很吃驚。

     于堇說:“就耽誤你一分鐘。

    ”房間裡就他們倆。

    太靜了,她不知該對他說什麼,似乎這時候也不應該說什麼。

    她突然拍拍腦袋,笑着說:“譚大導演啊,對不起,我這人記性越來越差。

    我想說,你要好好休息。

    ”譚呐笑了,“你也一樣。

    ”他的笑容沒有了,隻是憂傷地看看于堇,轉身朝門口走去,一邊說:“明天早一些到劇場來,堵在門口的記者多,别誤了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