儇弄部第二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ldquo石鞑子&rdquo,善谑多智。
嘗因倦步至邸舍,欲少憩,有小樓頗潔,先為僧所據矣。
石登樓窺之,僧方掩窗晝寝,窗隙中見兩樓相向,一少婦臨窗刺繡。
石乃襲僧衣帽,開窗向婦而戲。
婦怒,告其夫,因與僧鬧。
僧茫然莫辯,亟去,而石安處焉。
石生在太學時,每苦司成之虐,夜半于公座糞焉,植小竹枝為紙旗,而書己名。
司成晨出登座,旗折,舉火視之,污穢狼籍矣。
見石名,呼欲加責。
石流涕稱冤曰:&ldquo誰中傷者?止由太宗師不相愛故耳。
豈有某作此事,而自标求責者乎?&rdquo司成以為有理,竟不之罪。
翟永齡 翟永齡,常州人。
初入泮宮,師長日以五更升堂講課,同輩苦之。
永齡因伏短牆下,伺其走過,疾取其帽,置土地神頭。
師遍覓得之,以為怪,大俱,不複早行。
翟永齡平日不詣學官。
師怒,罰作一文,以&ldquo牛何之&rdquo命題。
翟操筆立就,結雲:&ldquo按何之二字,兩見于《孟子》之書。
一曰&lsquo先生将何之?&rsquo一曰&lsquo牛何之?&rsquo然則先生也、牛也,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rdquo 翟永齡赴試,苦無資,乃買棗,泊舟市墟,呼群兒,與棗一掬,教之曰:&ldquo不要輕,不要輕,今年解元翟永齡。
&rdquo常州至京,民謠載道,大獲赆助。
畢竟天下勢利者多,故翟得行其詐。
然用此等錢,殊不罪過。
翟母皈心釋氏,日誦佛不辍聲。
永齡佯呼之,母應諾。
又呼不已,母愠曰:&ldquo無事何頻呼也?&rdquo永齡曰:&ldquo吾呼母三四母便不悅。
彼佛者日為母呼千萬聲,其怒當何如?&rdquo母為少止。
袁汝南 吳人袁汝南,詣友人師子喬家,辄竟日狂飲。
子喬之妻深厭之。
子喬曰:&ldquo此仙人,不可慢也。
&rdquo問:&ldquo何以見為仙乎?&rdquo曰:&ldquo凡吾舉動,雖細微,無不知者。
&rdquo妻猶未信。
子喬乃陰與汝南為約。
次一早聞叩門聲,子喬心知為汝南矣,謬曰:&ldquo清早誰耐煩,且圖歡耳。
&rdquo使妻持己之勢。
已而叩門愈急,妻問為誰。
應曰:&ldquo我袁汝南也&rdquo。
妻曰:&ldquo彼昨夜未歸。
&rdquo汝南曰:&ldquo子喬既不在,嫂手中所持何物?&rdquo子喬謂妻曰:&ldquo我固知仙人不可欺耳。
&rdquo妻自此終不敢慢汝南矣。
薛昭緯 唐薛侍郎昭緯未第時,就肆買鞋。
肆主曰:&ldquo秀才腳第幾?&rdquo對曰:&ldquo昭緯作腳來,未曾與立行第。
&rdquo 薛昭緯使梁。
梁祖宴會間,話及鹞子,辄以為贈。
昭緯戒仆曰:&ldquo令君所賜,真須愛惜,可将紙裹鞲袋中。
&rdquo 薛後遭黃巢亂,流離饑困,遇舊識銀工,延之飲馔,甚豐。
昭緯以詩謝曰:&ldquo一碟羶根數十皴,盤中猶更有鮮鱗。
早知文字多辛苦,悔不當初學冶銀。
&rdquo羶根,羊肉也。
孔緯 孔緯拜官,教坊優伶繼至,各求利市。
石野豬先至,公有所賜,謂曰:&ldquo宅中甚【門/卦】,不得厚緻。
若見諸野豬,幸勿言也。
&rdquo複有一伶善笛,公喚近階,指笛竅問曰:&ldquo何者是《浣溪沙》孔?&rdquo諸伶大笑。
好嬉子 吾衍子行,嘗作一小印,曰&ldquo好嬉子&rdquo。
蓋吳中方言。
一日魏國夫人作馬圖,傳至子行處。
子行為題詩後倒用此印。
觀者鹹疑其誤。
魏公見之,罵曰;&ldquo此非誤也,他道婦人會作畫,&lsquo倒好嬉子&rsquo耳!&rdquo《荻樓雜抄》 畫葡萄 柏子庭和尚攻畫葡萄,又善飲啖,醉飽方落筆。
曾有一富室延之,禮待甚腆。
其家先巳繃絹,食畢,以十指蘸墨,亂點絹上而去。
主人茫然。
少頃,索筆掃幹布葉而成,點皆子也。
自題其上曰:&ldquo昨夜園林雨過,葡萄長得能大,東海五百羅漢,一人與他一個。
&rdquo 畫梅 陳白沙善畫梅,人持紙求索者,多無潤筆。
白沙題其柱雲:&ldquo烏音人又來。
&rdquo或诘其旨。
乃曰:&ldquo不聞烏聲曰&lsquo白畫白畫&rsquo?&rdquo客為之絕倒。
景清假書 景清遊太學時,同舍生有秘書,清求,不與,固請,約明旦即還。
生旦往索,清曰:&ldquo吾未嘗假書與汝。
&rdquo生忿訟于司成,清叩持書往見曰:&ldquo此清燈窗所業書。
&rdquo即誦終卷。
生則不能誦一詞。
司成叱生退。
清出,即以書還生曰:&ldquo以子珍秘太甚,特相戲耳。
&rdquo 李西涯題畫 大僚吳某家藏陳圖南小像,亦名筆也,遍求在京名公題詠。
邵半江詩先成,求質于李西涯公。
公绐曰:&ldquo尚有一二字未穩,俟予更之。
&rdquo因嘿記其詩,先題吳公畫上。
邵見之,撫掌大笑, 按邵詩雲:&ldquo盤陀石上淨無塵,嶽色江聲共此真。
莫怪吳侬渾不醒,百年俱是夢中人。
&rdquo 祀真武 賈秋壑會客,庖人進鼈,一客不食,曰:&ldquo某奉祀真武,鼈似真武案下龜,故不食。
&rdquo盤中複有蔗,又一客曰&ldquo不食&rdquo。
秋壑诘其故。
客曰:&ldquo某亦祀真武,蔗不似真武前旗竿乎?&rdquo滿座大笑。
王戎後身 廬江尹李公有門子甚荷寵。
一日,諸僚畢集,共談之,或雲&ldquo龍陽&rdquo,或雲&ldquo六郎&rdquo。
霍山尹羅公獨曰:&ldquo此王戎後身。
&rdquo李驚問故。
羅曰:&ldquo因前生鑽李,今索債耳。
&rdquo 滕元發 司馬溫公劾奏王廣淵,乞誅之以謝天下。
滕元發為起居注,既歸,王就問:&ldquo早來司馬君實上殿乞斬某以謝天下,不知聖語如何?&rdquo滕戲曰:&ldquo隻聽得聖語雲:&lsquo依卿所奏。
&rsquo&rdquo 王中父 王介,字中父,性輕率,每語言無倫,人謂其有風疾。
出守湖州,王介甫以詩送之雲:&ldquo東吳太守美如何,柳渾詩才未足多。
遙想郡人迎下檐,白蘋州渚正滄波。
&rdquo其意以水值風即起波也。
介谕其意,遂和十篇,盛氣而誦于介甫。
其一曰:&ldquo吳興太守美如何,
嘗因倦步至邸舍,欲少憩,有小樓頗潔,先為僧所據矣。
石登樓窺之,僧方掩窗晝寝,窗隙中見兩樓相向,一少婦臨窗刺繡。
石乃襲僧衣帽,開窗向婦而戲。
婦怒,告其夫,因與僧鬧。
僧茫然莫辯,亟去,而石安處焉。
石生在太學時,每苦司成之虐,夜半于公座糞焉,植小竹枝為紙旗,而書己名。
司成晨出登座,旗折,舉火視之,污穢狼籍矣。
見石名,呼欲加責。
石流涕稱冤曰:&ldquo誰中傷者?止由太宗師不相愛故耳。
豈有某作此事,而自标求責者乎?&rdquo司成以為有理,竟不之罪。
翟永齡 翟永齡,常州人。
初入泮宮,師長日以五更升堂講課,同輩苦之。
永齡因伏短牆下,伺其走過,疾取其帽,置土地神頭。
師遍覓得之,以為怪,大俱,不複早行。
翟永齡平日不詣學官。
師怒,罰作一文,以&ldquo牛何之&rdquo命題。
翟操筆立就,結雲:&ldquo按何之二字,兩見于《孟子》之書。
一曰&lsquo先生将何之?&rsquo一曰&lsquo牛何之?&rsquo然則先生也、牛也,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rdquo 翟永齡赴試,苦無資,乃買棗,泊舟市墟,呼群兒,與棗一掬,教之曰:&ldquo不要輕,不要輕,今年解元翟永齡。
&rdquo常州至京,民謠載道,大獲赆助。
畢竟天下勢利者多,故翟得行其詐。
然用此等錢,殊不罪過。
翟母皈心釋氏,日誦佛不辍聲。
永齡佯呼之,母應諾。
又呼不已,母愠曰:&ldquo無事何頻呼也?&rdquo永齡曰:&ldquo吾呼母三四母便不悅。
彼佛者日為母呼千萬聲,其怒當何如?&rdquo母為少止。
袁汝南 吳人袁汝南,詣友人師子喬家,辄竟日狂飲。
子喬之妻深厭之。
子喬曰:&ldquo此仙人,不可慢也。
&rdquo問:&ldquo何以見為仙乎?&rdquo曰:&ldquo凡吾舉動,雖細微,無不知者。
&rdquo妻猶未信。
子喬乃陰與汝南為約。
次一早聞叩門聲,子喬心知為汝南矣,謬曰:&ldquo清早誰耐煩,且圖歡耳。
&rdquo使妻持己之勢。
已而叩門愈急,妻問為誰。
應曰:&ldquo我袁汝南也&rdquo。
妻曰:&ldquo彼昨夜未歸。
&rdquo汝南曰:&ldquo子喬既不在,嫂手中所持何物?&rdquo子喬謂妻曰:&ldquo我固知仙人不可欺耳。
&rdquo妻自此終不敢慢汝南矣。
薛昭緯 唐薛侍郎昭緯未第時,就肆買鞋。
肆主曰:&ldquo秀才腳第幾?&rdquo對曰:&ldquo昭緯作腳來,未曾與立行第。
&rdquo 薛昭緯使梁。
梁祖宴會間,話及鹞子,辄以為贈。
昭緯戒仆曰:&ldquo令君所賜,真須愛惜,可将紙裹鞲袋中。
&rdquo 薛後遭黃巢亂,流離饑困,遇舊識銀工,延之飲馔,甚豐。
昭緯以詩謝曰:&ldquo一碟羶根數十皴,盤中猶更有鮮鱗。
早知文字多辛苦,悔不當初學冶銀。
&rdquo羶根,羊肉也。
孔緯 孔緯拜官,教坊優伶繼至,各求利市。
石野豬先至,公有所賜,謂曰:&ldquo宅中甚【門/卦】,不得厚緻。
若見諸野豬,幸勿言也。
&rdquo複有一伶善笛,公喚近階,指笛竅問曰:&ldquo何者是《浣溪沙》孔?&rdquo諸伶大笑。
好嬉子 吾衍子行,嘗作一小印,曰&ldquo好嬉子&rdquo。
蓋吳中方言。
一日魏國夫人作馬圖,傳至子行處。
子行為題詩後倒用此印。
觀者鹹疑其誤。
魏公見之,罵曰;&ldquo此非誤也,他道婦人會作畫,&lsquo倒好嬉子&rsquo耳!&rdquo《荻樓雜抄》 畫葡萄 柏子庭和尚攻畫葡萄,又善飲啖,醉飽方落筆。
曾有一富室延之,禮待甚腆。
其家先巳繃絹,食畢,以十指蘸墨,亂點絹上而去。
主人茫然。
少頃,索筆掃幹布葉而成,點皆子也。
自題其上曰:&ldquo昨夜園林雨過,葡萄長得能大,東海五百羅漢,一人與他一個。
&rdquo 畫梅 陳白沙善畫梅,人持紙求索者,多無潤筆。
白沙題其柱雲:&ldquo烏音人又來。
&rdquo或诘其旨。
乃曰:&ldquo不聞烏聲曰&lsquo白畫白畫&rsquo?&rdquo客為之絕倒。
景清假書 景清遊太學時,同舍生有秘書,清求,不與,固請,約明旦即還。
生旦往索,清曰:&ldquo吾未嘗假書與汝。
&rdquo生忿訟于司成,清叩持書往見曰:&ldquo此清燈窗所業書。
&rdquo即誦終卷。
生則不能誦一詞。
司成叱生退。
清出,即以書還生曰:&ldquo以子珍秘太甚,特相戲耳。
&rdquo 李西涯題畫 大僚吳某家藏陳圖南小像,亦名筆也,遍求在京名公題詠。
邵半江詩先成,求質于李西涯公。
公绐曰:&ldquo尚有一二字未穩,俟予更之。
&rdquo因嘿記其詩,先題吳公畫上。
邵見之,撫掌大笑, 按邵詩雲:&ldquo盤陀石上淨無塵,嶽色江聲共此真。
莫怪吳侬渾不醒,百年俱是夢中人。
&rdquo 祀真武 賈秋壑會客,庖人進鼈,一客不食,曰:&ldquo某奉祀真武,鼈似真武案下龜,故不食。
&rdquo盤中複有蔗,又一客曰&ldquo不食&rdquo。
秋壑诘其故。
客曰:&ldquo某亦祀真武,蔗不似真武前旗竿乎?&rdquo滿座大笑。
王戎後身 廬江尹李公有門子甚荷寵。
一日,諸僚畢集,共談之,或雲&ldquo龍陽&rdquo,或雲&ldquo六郎&rdquo。
霍山尹羅公獨曰:&ldquo此王戎後身。
&rdquo李驚問故。
羅曰:&ldquo因前生鑽李,今索債耳。
&rdquo 滕元發 司馬溫公劾奏王廣淵,乞誅之以謝天下。
滕元發為起居注,既歸,王就問:&ldquo早來司馬君實上殿乞斬某以謝天下,不知聖語如何?&rdquo滕戲曰:&ldquo隻聽得聖語雲:&lsquo依卿所奏。
&rsquo&rdquo 王中父 王介,字中父,性輕率,每語言無倫,人謂其有風疾。
出守湖州,王介甫以詩送之雲:&ldquo東吳太守美如何,柳渾詩才未足多。
遙想郡人迎下檐,白蘋州渚正滄波。
&rdquo其意以水值風即起波也。
介谕其意,遂和十篇,盛氣而誦于介甫。
其一曰:&ldquo吳興太守美如何,